2023年大学《免疫学》考试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pdf
-
资源ID:91157820
资源大小:368.2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大学《免疫学》考试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pdf
名词解释 1、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2、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与 B和 T 细胞抗原受体结合,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3、免疫反应性:也称抗原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4、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如:细菌、病毒及大多数蛋白质 5、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指仅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小分子化学物质(二硝基苯)、某些药物 6、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是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的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其性质、数量和空间构象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由于引起免疫学效应的抗原决定簇常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因而又称为抗原表位。7、单价抗原:只有一个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单价抗原,如:小分子半抗原 8、多价抗原:含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如:大多数天然抗原 9、TD 抗原:即胸腺依赖性抗原,是指在刺激机体 B 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 Th 细胞辅助的抗原。10、TI 抗原:即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可直接刺激B 细胞产生抗体,不需要 Th 细胞的辅助 11、佐剂:是能非特异性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亦可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的物质。12、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13、抗体:指 B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14、补体::血清中存在的不耐热的成分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故被称为补体。补体系统:补体并非单一成分,而是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称为补体系统。15:免疫应答:即免疫活性细胞因对抗原的特异识别而活化、增殖、分化,最终形成效应细胞,并通过其所分泌的抗体或细胞因子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过程。16、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并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分子,它们介导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换与相互调节,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过程等。17、干扰素:是机体在病毒感染时合成并释放的一类糖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干扰病毒 DNA 或RNA 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18、白细胞介素:由白细胞分泌并作用于白细胞的细胞因子统称为白细胞介素。在 T、B 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及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19、超敏反应: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则免疫应答被增强。在摄入的抗原量较大或机体的免疫处于高应答状态时,则因免疫应答过强而导致组织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20、变应原:凡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后能引起IgE 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21、粘膜免疫系统:是广泛分布于粘膜固有层的淋巴组织,在肠粘膜、呼吸道和生殖道粘膜以及扁桃体和阑尾等部位可见。22、免疫标记技术:指用荧光素,放射性核素,酶、化学发光剂等作为追踪物,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快速,可定性、定量等检测。23、免疫凝集试验:颗粒抗原(例;细菌、红细胞)或可溶性抗原结合于不容性载体微粒上后与相应的抗体在适当的条件下,经一定时间后凝集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24、免疫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细菌培养液、细胞或组织浸出液、血清蛋白等)与相应抗体特异结合后,在电解质参与下出现的沉淀现象。该反应多用于半固体琼脂作为介质,抗原抗体在凝胶中扩散,在比例合适处形成白色沉淀 25、免疫印记技术:将凝胶电泳的高分辨力同固相免疫测定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先将复合物在分离胶中分离,然后将这些分子转移至膜上,再用特异性的抗体来鉴定这些单个的抗原成分。问答题 1、免疫的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功能,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指机体抵御、清除入侵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抗原的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常指的抗感染免疫。免疫自稳功能,是指宿主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细胞或变性的体细胞,以维系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这种功能失调可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免疫监视功能是指宿主可及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功能。这种功能失调,可发生肿瘤或病毒感染。2、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及其主要特点:天然免疫:机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接触外来侵染物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天然防御功能,又称为天然免疫、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特点:1)出生时即具有,遗传获得 2)反应迅速,针对范围广,非特异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获得的,具有针对性的免疫过程,故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特点:1)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2)针对性强(特异性强)。3)有多样性、记忆性、耐受性、自限性。3、免疫器官的组成以及各免疫器官的特点、功能:骨髓:骨腔中绵软、鲜红的组织,是各种血细胞再生的场所。中枢免疫器官 (腔上囊):是结构与胸腺相似的囊状组织,具有训化 B 淋巴细胞成熟 作用,和骨髓是类同器官。胸腺 淋巴结:T细胞 75%,B 细胞 25%外周免疫器官 脾脏:T 细胞 40%,B 细胞 60%粘 膜 相 关淋巴组织 骨髓组成 骨髓基质细胞分泌许多细胞因子 造血干细胞 毛细血管网络 骨髓主要功能:1.产生各种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 2.B、NK 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胸腺实质 胸腺细胞未成熟和成熟T 细胞。基质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胸腺的功能: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淋巴结的功能:1.过滤和清除异物作用(过滤淋巴液)2.免疫细胞(主要为 T 细胞)定居和免疫应答发生的基地 3.完成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主要场所 脾脏的功能:1.血液滤过功能 2.免疫细胞(主要为 B 细胞)定居场所 3.产生免疫应答 结 构组织皮氏小结,见于肠道淋巴组织和支气管淋巴组织。粘 膜 相 关 淋 巴 组 织 组 成 除 B 细胞外,还有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 T 细胞 弥 散组织粘膜固有层中活化 B细胞、浆细胞、NK 细胞和 T 细胞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功能:产生IgA 的主要淋巴组织,对粘膜表面防卫具有十分重要意义。4、TCR 及 TCR 复合体:T 细胞表面具有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的分子结构,称 T 细胞抗原受体(TCR)TCR-CD3 复合体是 CD3 和 TCR以非共价键结合的含有8条肽链的 TCR-CD3 复合体,表达在所有 T 细胞表面。TCR-CD3 复合体具有 T 细胞活化信号转导作用。TCR 的功能是识别特异性抗原,CD3 的重要功能是把 TCR 与外来结合的抗原信息传递到细胞内,启动细胞内的活化过程。5、T 淋巴细胞亚群:按 CD 抗原的不同分类分为CD4+和 CD8+两大亚类 TH:辅助性 T细胞,具有协助 B 细胞和其它 T细胞活化的功能。TDTH/TD: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 细胞,在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和迟发型超根据功能分类 敏反应中能释放淋巴因子导致炎症反应,发挥排除抗原的作用 TC/CTL:细胞毒性 T 细胞。在免疫应答效应阶段,释放胞内颗粒,使靶细 胞死亡 TS:抑制性 T细胞,具有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6、BCR 及 TCR 复合体:B 细胞抗原受体(BCR)和 BCR复合体:BCR 是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的分子结构,由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分子(SIg)组成。7、B 淋巴细胞亚群 8、NK 细胞、NK 细胞主要功能:NK 细胞:是一群既不依赖抗体,也不需要抗原刺激和致敏就能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淋巴细胞。NK 细胞主要功能 a.不依赖抗原刺激,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并具有杀伤胞内寄生菌和真菌作用-自然杀伤作用。b.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NK细胞可结合并杀伤被抗体 IgG 包被的靶细胞-ADCC作用。C.产生免疫因子,调节免疫应答:合成和分泌白细胞介素和干扰素,可活化巨噬细胞,杀伤感染细胞。9、抗原提呈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是一类摄取和处理抗原后将抗原提呈给T 细胞的细胞。10、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吞噬和杀伤作用:利用吞噬杀伤和 ADCC 作用,有效地吞噬和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凋亡细胞,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具有强大的杀伤功能。氧依赖性途径:产生活性氧(ROS)和 NO,产生杀菌系统。氧非依赖性途径:酸性环境(PH3.5-4.0)、溶菌酶、防御素蛋白 抗原提呈作用:加工处理抗原,并将将抗原以抗原-MHC 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 T 淋巴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合成、分泌各种活性因子:合成分泌许多酶类(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溶菌酶)及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功能。11、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1)异物性:是指一种物质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为非己的抗原异物的特性。抗原的异物性是决定免疫原性的主要条件,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就越强。2)理化状态:化学性质: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多糖也有一定的免疫原性。蛋白质多糖核酸、脂类 分子量大小:要求分子量一般在10.0kD 以上,低于 4.0kD 一般无免 疫原性。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化学结构的复杂性:必须有较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特殊的化学基团(要含有大量的芳香族氨基酸)。3)物理状态:聚合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分子结构的易接近性 分子结构是指抗原分子中一些特殊化学基团的立体构象。易接近性是指抗原表面这些特殊的化学基团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分子结构的易接近性越高,免疫原性越强。12、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1)IgG:(单体)血清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最高(75%-80%),主要的抗感染抗体 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浆细胞合成,半衰期最长(23d)。分子量最小(150kDa),唯一能通过胎盘的 Ig,因此在新生儿的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2)IgM(五聚体或单体)a、五聚体 IgM(分泌型 IgM):分子量最大(900-1000kDa),占血清 Ig 总量 5%-10%.个体发育中合成最早的Ig,在早期感染中发挥重要免疫防御作用,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b、单体IgM(膜型 IgM):SIgM 为细胞膜表面型免疫球蛋白,是 B 细胞最早出现的重要表面标志。(3)IgA 有血清型和分泌型。a、血清型 IgA:单体,存在于血清中,占血清 Ig的 10-15%,免疫作用弱。b、分泌型 IgA(SIgA):双体,存在于外分泌液中,初乳中含量较高。SIgA 是粘膜局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4)IgD 血清含量低(1%)为成熟 B 细胞膜上的抗原特异性分化受体,是 B 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标志。(5)IgE 正 常 人 血 清 中 含 量 最 低(0.002%),过敏患者可升高数倍。半衰期最短,最晚出现的Ig。对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与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3.血型抗体主要为 IgM。13、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多克隆抗体:由多个克隆细胞产生的多种抗体的混合物即多克隆抗体,也称第一代人工抗体 单克隆抗体:由一个始祖细胞分化、增殖所产生的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细胞群称为克隆。由一个克隆 B 细胞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又称第二代人工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由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的抗体称为基因工程抗体,也称第三代抗体,又称重组抗体。指利用重组DNA 及蛋白质工程技术对编码抗体的基因按不同需要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装配,经转染适当的受体细胞所表达的抗体分子。14、补体的激活途径有哪些?各激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什么(各一个)?1)经典激活途径(传统途径、第一途径)主要激活物质:特异性抗体(IgG或 IgM)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2)旁路激活途径(替代途径、第二途径)该途径越过了 C1、C4、C2,直接激活 C3。主要激活物质:细菌细胞壁的多糖和蛋白成分即脂多糖、肽聚糖、磷壁酸、酵母多糖等,凝聚的 IgA 和 IgG、眼镜蛇毒素等。3)MBL 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该激活途径与经典途径的激活过程相似,但不依赖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 C1q 的参加。主要激活物:病源微生物表面的糖结构(甘露糖、N-乙酰葡糖胺等)15、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1)溶菌、溶细胞作用 补体系统激活后,通过级联反应可 在 靶 细 胞 表 面 形 成 许 多MAC,导致靶细胞溶解。在感染早期,主要通过旁路途径和 MBL 途径,待特异性抗体产生后,主要靠经典途径来完成。2)调理作用 在吞噬细胞表面有多种补体受体,结合了靶细胞或抗原的补体片段(C3b、C4b)可与吞噬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特异结合,促进两者接触,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增强。3)免疫粘附作用 抗原抗体复合物活化补体后,可通过 C3b 黏附到表面有 C3b 受体的红细胞、血小板上,形成较大的聚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4)炎症介质作用 a、C3a 和 C5a 被称为过敏毒素,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细胞表面 C3aR和 C5aR结合,触发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和其他血管活性介质,介导局部炎症反应。a、C5a 对中性粒细胞等有很强趋化活性,可诱导中性粒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氧自由基,前列腺素和花生四烯酸,引起血管扩张等炎症反应。16、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初次免疫应答:较缓慢柔和 再次免疫应答:较快速激烈 17、抗体的免疫效应:主要参与清除胞外微生物、防止胞内感染的播散。主要表现为:中和病原体、中和毒素;调理吞噬作用;激活补体;介导 ADCC 作用 18、ADCC 作用:促使NK 细胞、单核细胞等释放细胞毒素,导致靶细胞溶解 19、超敏反应机制:20、食物过敏原的种类以及食物过敏蛋白质的特点:食物过敏蛋白质:食物中 90%的过敏原是蛋白质,大多数为水溶性糖蛋白,分子量在10-80kDa。这些食品能耐受加工、加热和烹调,并能抵抗肠道消化酶,它们能穿过肠粘膜表面而被吸收。每一种食物蛋白质可能含有几种不同的过敏原。食品添加剂 抗氧化剂、增稠剂、防腐剂、着色剂、香料、乳化剂、稳定剂 转基因食品 21、小儿和成人常见食物过敏原是什么:小儿常见的食物过敏原:牛奶、鸡蛋、大豆和小麦;成人常见的食物过敏原:花生、坚果、鱼和贝类。22、抗原抗体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是免疫球蛋白分子上的抗原结合位和抗原分子上的抗原决定簇相互吸引以及多种分子间的引力参与下发生的反应。抗原抗体反应可发生于体内,也可发生于体外。23、抗原抗体结合力有哪些:抗原与抗体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它们之间的结合力包括电 荷引力、范德华力、氢键结合力和疏水作用力。多种非共价结合力使抗原抗体紧密结合在一起。24、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1)抗原抗体性质:互补程度 2)酸碱度:pH 6-8 3)温度:37 度 4)电解质:0.85%氯化钠或各种缓冲液 25、酶标记免疫学技术:指用荧光素,放射性核素,酶、化学发光剂等作为追踪物,标记抗 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快速,可定性、定量等检测。26、免疫食品、抗体食品、疫苗食品:27、免疫乳及其特点:28、免疫鸡蛋及其特点:29、什么是牛初乳?牛初乳中含哪些免疫活性物质?牛初乳是奶牛正常分娩后1周内分泌的乳汁。牛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乳过氧化物酶、促生长因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