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鹿柴》原文、精品讲义及教学案例反思剖析研讨.pdf
-
资源ID:91161211
资源大小:239.8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鹿柴》原文、精品讲义及教学案例反思剖析研讨.pdf
小学三年级语文鹿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鹿柴原文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注释:鹿柴:地名。柴,读 zh i,同“寨”。王维(701 年761 年):唐代诗人。但闻:只听见,但,只;闻,听见。人语响:人说话的声音。返景:傍晚的阳光,落日的余晖。景,同“影”,在这里读 y ng。复:又。青苔:指阴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的苔藓植物。译文: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鹿柴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投影,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解词连句知大意。3、展开想象悟诗情。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鹿柴这首古诗。三、学习古诗鹿柴。1、知诗人,解诗题。(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请学生补充介绍有关王维的资料。(2)解诗题。“柴”,通“寨”,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2、读诗解意。(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鹿柴”的“柴:读作“zh i”,不要读作“ch i”。“返景”的“景”读作“j ng”,不要读作“y ng”。“青苔”的“苔”读作“t i”,不要读作“t i”。(3)自学诗中的生字。“景”,不要多加“彡”。“复”中间是“日”不是“目”。3、解词连句知大意。(1)根据书的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2)自己试着把句子的意思说一说。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4、展开想象,悟诗情。(1)自由练读、背古诗,体会诗的意境。(2)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返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诗中写返照的阳光、幽暗的树林、深绿的青苔,色彩丰富、绚丽。空山中有“人语”,深林中有阳光,使描写的环境有了生字。这样描写有声有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3)给点时间让学生讨论:在这首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学生这首诗你还有哪些疑问?(为什么前两句明明写“人语响”,我们却说它写空山的寂静?后两句写“返景”“复照”,我们却说它写深林的幽暗?)(4)教师小结: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5、练习朗读,试背诵。(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自然停顿,读出韵味。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自己试背。(3)同桌互背。(4)集体背。四、作业:背、默古诗;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有关作者资料。【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鹿柴教学反思 在教学鹿柴的过程中,在师生共同感悟诗境的幽静、空旷之后,我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反复诵读后,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有的问题其实已经解决,有的问题没有价值。我正为孩子们没有深入的体会而体会而遗憾时,突然一个孩子提出:“诗人为什么写的是深林而不是森林?”多好的问题呀,这个深字不正是诗人为表现山之空旷、林之深邃静谧而用的吗?这个孩子是真正地用心去品、去感悟的。因此,我大大地夸赞这个孩子会读书会思考,夸赞他的问题提得好,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在品读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在独特的感悟中产生独特的思考。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了,潜心品读,产生了许多独特地思考,在分组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时,十分投入热烈。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孩子们更深层次地领悟了这首诗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阅读教学应是让学生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学生要产生独特的感悟,就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文本对话,积极地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感悟,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肯与思考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小学三年级语文鹿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