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届用高三化学平衡试卷(最新版)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pdf
-
资源ID:91172748
资源大小:1.12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届用高三化学平衡试卷(最新版)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pdf
1 高三化学平衡汇编 1.某温度下,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4 mol A和 2 mol B发生反应:3A(g)2B(g)4C(l)2D(g)。平衡时测得n(C)=1.6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为 Kc4(C)c2(D)c3(A)c2(B)B.增大压强,平衡右移,K平衡增大 C.B 的平衡转化率是 40%D.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C,正、逆均增大 2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3mol X 和 3molY发生反应:3X(g)+Y(g)2Z(g),经 60s 达到平衡,生成 0.4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s 内反应速率为(X)=0.05 mol/(Ls),X 的转化率为 80%B 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变为 4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C 其它条件不变,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0H D其它条件不变,若初始投入 2mol X 和 2molY,则物质 Y的转化率减小 3.在 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H=a kJ/mol(a 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生成 1 mol 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 B.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 c(CO)=0.100 mol/L,则 c(CO2)=0.0263 mol/L 4在 2L 密闭容器中,加入 X和 Y各 4mol,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2X(g)+2Y(g)Z(g)+2 W(g)H0,反应进行到 5s 时测得 X的转化率为 25%,10 s 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 Z的浓度为 0.5mol/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s 内平均反应速率为(Y)=0.2 mol/(Ls)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为 0.5 C保持容积体积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D升高温度,当测得容器中密度不变时,表示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5已知:可逆反应 N2(g)+3H2(g)2NH3(g)H0 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t/s 0 500 1000 1500 c(N2O5)mol/L 5.00 3.52 2.50 2.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0s 内 N2O5分解速率为 2.96 103 mol/(L s)反应时间(min)0 5 15 17 20 X的浓度(mol/L)1.0 0.4 0.4 0.7 0.7 2 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1000s 时转化率为 50%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 1000s 时测得 N2O5(g)浓度为 2.98 mol/L,则 T1 K3,则 T1 T3 7.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X 物质,发生反应 3X(g)Y(g)+Z(g)HC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13已知(CH3COOH)2(g)2CH3COOH(g),经实验测得不同压强下,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随温度(t)第 12 题 A N2O4 NO2 v消耗 c O 3 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的H0 B平衡常数:K(a)K(b)K(c)C气体压强:P(a)P(b)P(c)D当M80 时,(CH3COOH)2(g)与 CH3COOH(g)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14.T 时,将 6 mol CO2和 8 mol H2充入 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容器中 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至 a 点时v(H2)1 mol L-1min-1 B.若曲线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 H0 C.曲线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D.T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0.125 15一定条件下,在绝热恒容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H 0,若反应过程中 n(H2)和 n(NH3)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A a 点表示 NH3生成速率与 NH3分解速率相等 B b 点和 c 点H2的转化率相等 C 若在 t1时刻再充入一定量 H2,达平衡时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D若在 t2时刻再充入一定量 He,达平衡时 C(H2)小于 0.4mol/L 16.炼铁的还原剂 CO是由焦炭和 CO2反应而得。现将焦炭和 CO2放入体积为 2L的密闭 容器中,高温下进行下列反应:C(s)CO2(g)2CO(g)H=Q kJ/mol。右图为 CO2、CO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in,(CO)=1 mol/(Lmin);13min 时,(CO)=(CO2)B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且 C3min 时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 Q0,再达平衡时 D5min 时再充入一定量的 CO,a、b 分别曲线表示n(CO)、n(CO2)的变化 17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H+108 kJ mol-1。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n(H2)/mol t/min(8,2)(1,6)a b c 2 4 6 8 2 4 6 8 4 A反应在 8 min 时的平衡常数小于 2 min 时的平衡常数 BCOCl2的平均反应速率 C该反应在 13 min 时与 8 min 时比较,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与 10 min 时相比,10 min 后的 CO气体物质的量减少 18反应 aA(g)bB(g)cC(g)(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它反应条件,在 I、II、III 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1:3:2 BA的平均反应速率v(A)、v(A)、v(A),最大的是v(A)C第 II 阶段反应温度小于第 III 阶段反应温度 D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采取的措施是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C 19在容积为 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2和 3mol H2,在温度 500时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CH3OH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 10 分钟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0.15 mol/(Lmin)B从 20 分钟到 25 分钟达到新的平衡,可能是增大压强 C其它条件不变,将温度升到 800,再次达平衡时平衡常数减小 D从开始到 25 分钟,CO2的转化率是 70%20用 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CH3OH(g)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 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1T2T3 B正反应速率:(a)(c)(b)(d)C平衡常数:K(a)K(c)K(b)=K(d)D平均摩尔质量:M(a)M(c)M(b)M(d)21.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 SO2与 1.1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0。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 0.315 mol时,反应达到平衡,SO2的平衡转化率是 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平衡时若充入稀有气体,SO2的转化率增大 B反应开始时,向容器中通入的 SO2的物质的量是 0.7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 5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缩小容器体积,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有 1.485 mol气体 22一定条件下,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A和足量 B,发生反应如下:2A(g)+B(s)2D(g)H0,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 I 实验 II 实验 III 反应温度/800 800 850 c(A)起始/mol L-1 1 2 1 c(A)平衡/mol L-1 0.5 1 0.85 放出的热量/kJ a b c A 实验 III 的化学平衡常数 K2a C实验 III 在 30min 达到平衡时的速率v(A)为 0.005mol L-1min-1 D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上述反应已达平衡 23.PCl3和 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将 PCl3(g)和 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 2 L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并于 10 min 时达到平衡:PCl3(g)+Cl2(g)PCl5(g)有关数据如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10 min内,v(Cl2)=0.04 mol/(Lmin)B.当容器中 Cl2为 1.2 mol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平衡时 PCl3的 D.平衡后移走 2.0 mol PCl3和 1.0 mol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 mol/L 24已知:2CH3OH(g)CH3OCH3(g)+H2O(g)H25 kJ/mol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400。此温度下,在 1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c/(mol L-1)0.8 1.24 1.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 B平衡时,c(CH3OCH3)1.6 mol/L C.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 20 kJ D.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 CH3OH,达新平衡后 CH3OH转化率增大 25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92.4 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N2 H2 NH3 1 3 0 放出热量 a kJ 2 3 0 放出热量 b kJ 2 6 0 放出热量 c 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出热量关系:a b PCl3(g)Cl2(g)PCl5(g)初始浓度(mol/L)2.0 1.0 0 平衡浓度(mol/L)c1 c2 0.4 6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DN2的转化率:26已知:H2(g)+I2(g)2HI(g)H=-14.9 kJ/mol。某温度下在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H2)=0.008 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 起始浓度 c(H2)/mol/L c(I2)/mol/L c(HI)/mol/L 甲 0.01 0.01 0 乙 0.02 0.02 0 A平衡时,乙中 H2的转化率是甲中的 2 倍 B平衡时,甲中混合物的颜色比乙中深 C平衡时,甲、乙中热量的变化值相等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 27已知:CO(g)H2O(g)CO2(g)H2(g)H 41 kJ/mol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同的两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平衡过程体系 能量的变化 CO H2O CO2 H2 1 4 0 0 放出热量:32.8 kJ 0 0 1 4 热量变化:Q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80%B容器中 CO的转化率等于容器中 CO2的转化率 C平衡时,两容器中 CO2的浓度相等 D容器中 CO反应速率等于 H2O的反应速率 28.CO 可以与 H2O(g)进一步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H0 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下表进行投料,在 800时达到平衡状态,K=1.0。起始物质的量 甲 乙 丙 n(H2O)/mol 0.10 0.20 0.20 n(CO)/mol 0.10 0.10 0.2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平衡时,甲容器中 CO的转化率是 ;容器中 CO的转化率:乙 甲;丙 甲。(填“”、“=”或“”、“=”或“”、“”、“”、“65.6 kJ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5)已知:2H2(g)+O2(g)=2H2O(g)H484 kJ/mol,写出 CO完全燃烧生成 CO2 的热化学方程式:。(6)容器中反应进行到t min 时,测得混合气体中 CO2的物质的量为 0.6 mol。若用 200 mL 5 mol/L的 NaOH 溶液将其完全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一个离子方 程式表示)。9.(14 分)近年来,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1)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作为能源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min)/(4)(12LmolVtOH天然气 H2 H2O CO2 N2 NH3 尿素CO(NH2)2 CO2 H2O 混合气 H2O 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 p1:3.0104 kPa p2:1.0104 kPa p3:1.0103 kPa p1 p2 p3 A B 11 已知 2 CH4(g)+3O2(g)2 CO(g)+4 H2O(l)H1=1214.6 KJ/mol 2 CO(g)+O2(g)2 CO2(g)H2=566 kJ/mol 则反应 CH4(g)+2 O2(g)CO2(g)+2 H2O(l)的H=。(2)将两个石墨电极插人 KOH 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 CH4和 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通入 CH4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H4+10 OH 8e CO32+7 H2O;通入2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 。(3)若用石墨做电极电解 500 ml 饱和食盐水,写出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极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1.12 L(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停止通电,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则所得溶液的 pH=。(4)将不同量的 CO(g)和 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实验组 温度/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H2O CO CO2 CO 1 650 2 4 1.6 2.4 5 2 900 1 2 0.4 1.6 3 3 900 a b c d t 实验 1 中以(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实验 2 中的平衡常数是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若实验 3 要达到与实验 2 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则 a、b 应满足的关系是 (用含 a、b 的数学式表示)。NH3(g)与 CO2(g)反应生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运输氨时,不能使用铜及其合金制造的管道阀门。因为,在潮湿的环境中,金属 铜在有 NH3存在时能被空气中的 O2氧化,生成 Cu(NH3)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12 10(14 分)燃煤产生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NOx(主要为 NO、NO2)易形成污染,必须经脱除达标后才能排放。(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O形成硝酸型酸雨的反应 (2)能作脱除剂的物质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 H2O作脱除剂,不利于吸收含氮烟气中的 NO b.用 Na2SO3作脱除剂,O2会降低 Na2SO3的利用率 c.用 CO作脱除剂,会使烟气中 NO2的浓度增加 (3)尿素CO(NH2)2 在一定条件下能有效将 NOx转化为 N2。已知可通过下列方法合成尿素:2NH3(g)+CO2(g)H2NCOONH4(s)H=-159.5 kJ/mol H2NCOONH4(s)CO(NH2)2(s)+H2O(l)H=+28.5 kJ/mol 尿素释放出 NH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写出有利于尿素释放 NH3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CO(NH2)2与某种烟气(主要为 N2、NO和 O2)中的 NO的物质的量比值分别为 1:2、2:1、3:1 时,NO脱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曲线 a 对应 CO(NH2)2 与 NO的物质的量比值是 。曲线 a、b、c 中,800900区间内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900 1200 区间内脱除率下降,NO浓度上升。发生的主要反应是_。曲线 a 中,NO的起始浓度为 610-4 mg/m3,从 A点到 B点经过 0.8 s,该时间段内 NO的脱除速率为_ mg/(m3s)。11(12 分)甲醇(CH3OH)被称为 21 世纪的新型燃料。以 CH4和 H2O为原料制备甲醇的工业流程如下:请填空:(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室 1 中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H 0。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将 1.0 mol CH4和 2.0 mol H2O通入反应室 1(假设容积为 10 L),10min 末有 0.1mol CO 生成,则 10 min 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H2)=_mol/(Lmin)。(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室 2(容积为V L)中a mol CO 与 2a mol H2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P1_P2(填“”、“”或“=”)。在 100、P1压强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用含 a、V的代数式表示)。13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应室 2 再增加a mol CO 与 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常数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CH3OH与 O2组成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 NaOH 溶液,则其负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选择题答案:1-5 C D D B A 6-10 C C D C B 11-15 B A C A B 16-20 C B C B C 21-25 B B C B A 26-27 D C 填空题答案 1(16 分)(1)2KHCO3 K2CO3H2OCO2(2)B v(H2)0.24 mol/(Lmin)80%降低温度(或加压或增大 H2的量等)(3)CO2(g)+4H2(g)CH3OH(g)+2H2O(l)H1+318.7 kJ/mol(4)Ba(OH)2 BaCO3的质量 2(14 分,每空 2 分)减小 33.3%A D N2+6H+6e-=2NH3 大于 +1530.0 NH4+D2O NH3HDO+D+3(14 分)(每空 2 分)(1)吸热 2CH4(g)+4NO2(g)2CO2(g)+2N2(g)+4H2O(g)H1734 kJ/mol (2)1 60%放热 温度降低时,CHCl3物质的量增加,平衡正移,所以正向放热(或温度为 100时,K=2.25,大于 110时的平衡常数,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e 4(15 分)(1)H2(g)+21O2(g)=H2O(g)H=-241.8 kJ/mol +131.3(2))()()()(222OHcCOcHcCOcK 50%=降低 5(12 分,每空 2 分)(1)N2(g)+3H2(g)2NH3(g)H=92.2 kJ/mol(条件不写也得分)391(2)c(NH4+)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32%6.(共 15 分)(1)SO2OHHSO3 H2(g)Cl2(g)2HCl(g)H-184.6 kJ mol-1 NaCl 溶液 (2)2Fe3+SO22H2O2Fe2+SO42-4H+丁达尔效应 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 2Fe3+Fe3Fe2+,c(Fe3+)减小,使反应 b 逆向移动 14 由于化学反应速率:ba,化学反应限度:ab,所以产生上述现象 7(16 分)(1)CH4+H2O 高温 CO+3H2(2)移走氨气,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右移,有利于氨生成(3)不变 66.7%(3 分)(4)2NH3(g)+CO2(g)=CO(NH2)2(s)+H2O(l)H=-134 kJ/mol(5)2Cu+8NH3+O2+2H2O=2Cu(NH3)42+4OH-8(14 分)(1)小于(答“”不扣分)(2)80 (3)1(3 分)(4)a (5)2CO(g)+O2(g)=2CO2(g)H=-566 kJ/mol (3 分)(未标明物质的状态扣 1 分,H错扣 2 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6)3CO2+5OH-=2CO32-+HCO3-+2H2O 9(14 分)(1)H 890.3KJ/mol (2 分)(2)O2+4e_+2H2O 4OH (2 分)(3)2Cl+2H2O H2+Cl2+2OH(2 分)13 (2 分)(4)0.16 mol(L min)-1(1 分)0.17 (2 分)放 (1 分)b=2a (2 分)10(14 分)(1)2NO+O2=2NO2、3NO2+H2O=2HNO3+NO (2 分)(2)a b (1 分)(3)CO(NH2)2(s)+H2O(l)2NH3(g)+CO2(g)H=+131.0 kJ/mol (2 分)升高温度(1 分)释放氨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有利于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同时温度升高,氨气的溶解度降低,均有利于向释放氨气的方向进行(1 分)3:1 (1 分)4NH3+6NO=5N2+6H2O 或 2CO(NH2)2+6 NO=2CO2+4H2O+5N2 (2 分)4NH3+5O2=4NO+6H2O (2 分)1.5 10-4 (2 分)11(1)减小 0.003 (2)V 2/a 2 增大 不变 (3)CH4O+8OH-6e=CO32+6H2O。(2 分)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