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十课超详细导学案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pdf
-
资源ID:91181909
资源大小:594.0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第十课超详细导学案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pdf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一部分 【课标导航】(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进程是不平衡的。2、能力目标 辩证分析我国现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坚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信念;增强节约意识和优惠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三)学习中应着重掌握的知识 1、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3、区别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4、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第二部分 【课前预习案】【预习范围】教材 P85-87【预习时间】20 分钟【预习方法】依据导学案,通读课本,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把我教材体系。查阅资料、梳理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梳理知识】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我国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至 20 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明显提高。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此得到解决,人们生活 实现了 、的历史性跨越。2、我国总体小康的特点:我国的总体小康还是 、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实现时间:特点:目标: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国际作用: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经济 (1)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 、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 和 比 20XX年翻 (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3)基本实现,大幅提升,明显提高,和 成效显著,基本形成。2、全面提高。总体实现。更加充分。缩小,持续扩大,大幅减少。全民覆盖,人人享有 ,基本形成。3、取得重大进展。补充: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进程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 具体要求:(1)(2)【补充知识】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知道总体小国现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区别经济增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不同点 标准 低水平低标准的小康 更高水平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生活质量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所谓不全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覆盖人群不全面;二是消费的内容不全面,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带有效满足,社会环境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更全面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社会发展状态 发展很不平衡目前,即使低水平的小康,在全国也没有全面达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差距较大 发展比较均衡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将惠及十几亿人口 第三部分 【行课案】根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探究一】P85 1、改革开放以来,新疆这个民族乡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2、调查找资料,探究新疆这个民族乡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探究二】P86 1、算一算:如果要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应该增长多少?2、查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资料,分析实现翻番目标的可行性。第四部分【训练提升案】1至 20 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A B C D 220XX年 12 月 18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指出,我国四大区域实现全面小康程度均有上升,但仍存在一定差距。东部地区遥遥领先,东北地区紧跟其后中部地区势头较好,西部地区有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知道总体小国现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区别经济增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待提高。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是()A低水平的小康社会 B不全面的小康社会 C总体小康社会 D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 3我国现阶段要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A只是一个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是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是一种远大理想,还需要几代人的长期努力 C是“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后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 D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新要求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基本实现现代化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A B C D 5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 2020 年)指出,到 20XX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 B C D 6 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提出建设全市“第一个别墅式农村”的目标,要求所有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积极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盖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了殃。材料中某镇政府的做法()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 超越了全面建设小康的经济目标 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过分重视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 A B C D 7.有这样一种观点:统观当今世界经济,美国人掌握标准,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术,站在中间;中国人靠力气,只好在底端干苦力。要改变这一格局关键在于()A.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B.大量引进技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C.扩大对外开放规模,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8、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为我们扎扎实实地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简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达到的新要求。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班级 学号 姓名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知道总体小国现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区别经济增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二框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第一部分 【课标导航】(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涵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了解创新型国家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理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宏观要求;了解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2、能力目标 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的理解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能初步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己生活与发展问题的实践能力;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评析不同发展观的认识、分析能力;对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驾驭能力;能运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有关坚持或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案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追求真理、热爱科学、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三)学习中要着重掌握的知识 1、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二部分 【课前预习案】【预习范围】教材 P87-90【预习时间】20 分钟【预习方法】依据导学案,通读课本,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把我教材体系。查阅资料、梳理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梳理知识】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为什么):(1)(2)2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第一要义是 要求: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知道总体小国现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区别经济增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核心立场是 要求:基本要求是 要求:根本方法是 要求: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地位:2.措施:(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原因(地位):措施(要求):(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原因(地位):措施(要求):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知道总体小国现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区别经济增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原因(地位):措施(要求):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原因(地位):措施(要求):第三部分 【行课案】根据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探究一】P87 1、这种 GDP增长,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国家的发展有益吗?【探究二】P88 1、该市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实惠?2、该市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探究三】P89 1、联系上述材料,谈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探究四】P89 1、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第四部分 【训练提升案】1.漫画因小失大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要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 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顺应时代潮流,为企业经营 制定正确的具体策略 A B C D 2.每逢重大疫、灾情过后,党和政府总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 时,不断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正致力于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知道总体小国现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区别经济增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珠三角地区家具制造、皮革、服装鞋帽等行业占了广东省用工的 25%,但是只创造了 8.5%的增加值。对此,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充分利用外资,优化企业内部产业结构 要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转变 A.B.C.D.4.青岛市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制度,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德州市政府实施“百万屋顶”计划,开展太阳能推广利用工作,打造“中国太阳城”。两大措施所体现的共同经济生活道理是 A.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 B.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C.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城市和农村共同努力,漫画共同创 业包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 发展,要实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城乡共建有助于实现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城市的帮扶 A B C D 6、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党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体现党的政治理念从以前的以物为主走走向以人为主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被提升至我国发展战略的高度。请分析材料二中的“新四化”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知道总体小国现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区别经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