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小麦水稻试卷最新版.pdf

    • 资源ID:91192248       资源大小:5.98M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小麦水稻试卷最新版.pdf

    小麦水稻试题 2 作者:日期:3/34 小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春化阶段指在小麦阶段发育过程中,从小麦种子萌动后需要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其中低温起主导作用,经历一定的低温过程才能正常地开花结实,这种特性称为春化特性,这个阶段称为春化阶段。2、春性品种小麦品种根据春化阶段对温度高低和通过时间长短而划分的类型,其通过春化阶段要求的温度相对较高,时间较短,这类品种称为春性品种。3、光照阶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宜温度和一定长度的日照,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这个阶段称为光照阶段。4、齐苗期全田有 80%左右的植株第一张叶片露出地面 2-3 厘米的时期。5、叶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已长出的叶片数(可用小数表示)。6、小麦分蘖节小麦植株基部近地表的土层中,若干个密集在一起的能发生分蘖的节,叫做分蘖节。7、有效分蘖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生的能够成穗的分蘖。8、无效分蘖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生的不能成穗的分蘖。9、叶龄余数小麦单茎待出的叶数(可用小数表示),或主茎一生总叶片数减去已经出生的叶片数。10、茎蘖成穗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占最高茎蘖数的百分比。11、物候学拔节植株基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2-3cm的时期。12、生物学拔节期全田有50%左右的植株基部第一节间开始伸长的时期。13、物候学拔节期全田有50%左右的植株基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 2-3cm的时期。14、孕穗期全田50%的植株孕穗的时期称为孕穗期。15、抽穗指麦穗顶部小穗露出剑叶叶鞘的过程。16、抽穗期全田有50%的麦穗露出剑叶鞘的时期。17、开花期全田有50%左右的穗中部小穗开始开花的时期。18、小麦盛花期小麦全田有 85%(或 90%)植株开花,称为盛花期。19、冬性品种 对低温要求严格(0-3)、所需时间长(35 天以上)完成春化阶段。未经春化的种子,春播不能抽穗 20 半冬性品种 对低温的要求介于冬性和春性之间(0-7 ,经 15-35 天)可通过春化阶段,未经春化的种子,春播不能抽穗或抽穗不整齐。21、籽粒品质小麦籽粒满足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合性。22、强筋小麦筋力较强,蛋白质含量超过14%,适合制作面包、通心粉、优质面条、北方馒头等。23 中筋小麦 筋力中等,蛋白质含量超过 12%-13%,适合制作种类繁多的食品,面条、北方馒头、饺子、包子、油条等。24 弱筋小麦筋力较弱,蛋白质含量低于11.5%,适合制作蛋糕、酥性饼干、酥饼等。25、专用小麦籽粒品质满足某种特定用途的小麦,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还有其它一些特用类型。26、干热风危害5 月 20 日前后出现的连续 2 天以上 14 时气温高于 30、大气相对湿度低于 30%、风速大于等于 3m/s 的天气,即是干热风,发生时,会导致小麦高温逼熟、迅速青枯或黄枯,减产严重。二、选择题 1 根据光合碳循环类型,小麦属 B 作物。A C2 B C3 C C4 D C AM 2 小麦的春性、半冬性、冬性是根据 A 来划分的。A、品种的温光发育特性 B、播种期的早晚 C、生育期的长短 D、种植地区 3 小麦在春化阶段接受温度反应的器官为 B 。A 干种子 B 生长点 C 叶片 D 幼穗 4/34 4 小麦在光照阶段接受日长反应的器官为 C 。A 干种子 B 生长点 C 叶片 D 幼穗 5 我国南方地区的偏春性小麦品种,向北方引种,往往有 A 现象发生。A、早抽穗或冻害 B、早抽穗或不抽穗 C、迟抽穗或冻害 D、迟抽穗或不抽穗 6 我国北方地区的偏冬性小麦品种,向南方引种,往往表现为 B。A、早抽穗或不抽穗 B、迟抽穗或不抽穗 C、早抽穗或抽大穗 D、迟抽穗或抽小穗 7 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B 和胚乳三部分组成。A 种皮 B 皮层 C 果皮 D 糊粉层 8 小麦萌动出苗的适宜温度为 B 度。A 13-15 B 15-20 C 20-22 D 26-30 9 小麦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 A 。A 0-1 B 10-12 C 15-18 D 20-22 10 春性小麦品种播种出苗的最适日均温为 C 。A 5-10 B 10-12 C 14-16 D 20-25 11 小麦播种至出苗,一般需要 0以上的积温 A 。A、120 B、150 C、200 D、250 12 长江流域一般小麦播种深度以 B cm 为宜。A 1-2 B 3-5 C 5-6 D 4-5 13 小麦种子根一般有 C 条。A 1 B 2 C 3-5 D 7-9 14 安徽省春性小麦品种一般 D 叶。A 5-7 B 7-9 C 10-11 D 12-13 15 小麦一生中各张叶片因其发生时间、着生部位和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组,对于主茎13 叶、5 个伸长节间品种,C 为上层叶组。A 9/013/0 B、10/013/0 C 11/013/0 D 12/013/0 16 小麦一生中各张叶片因其发生时间、着生部位和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组,对于主茎11 叶、5 个伸长节间品种,C 为上层叶组。A 7/011/0 B、8/011/0 C 9/011/0 D 10/011/0 17 小麦高产栽培中,最大叶面积指数以 C 为宜。A、45 B、56 C、67 D、78 18 高产麦田最大叶面积值出现时期应在 C 。A、分蘖盛期 B、拔节期 C、孕穗期 D、抽穗期 19 小麦分蘖发生的蘖位与主茎出叶之间存在 C 的同伸关系。A n-1 B n-2 C n-3 D n-4 20 小麦的伸长节间数通常为 B 个。A 3 B 5 C 7 D 9 21 小麦最有利于壮杆的温度为 C 度。A 0-7 B、5-12 C 12-16 D 18-22 22 小麦抽穗的标准是指 A 。A、穗顶部抽出剑叶的叶鞘。B、穗 1/2 抽出剑叶的叶鞘。C、穗 2/3 抽出剑叶的叶鞘。D、穗子全部抽出剑叶的叶鞘。23 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在 C 左右。5/34 A 10 B 15 C 20 D 30 24 小麦籽粒体积在 B 达最大值。A 乳熟期 B 乳熟未期 C 蜡熟期 D 蜡熟未期 25 小麦籽粒鲜重在 B 达最大值。A 乳熟期 B 乳熟未期 C 蜡熟期 D 蜡熟未期 26 食用小麦的收获适期为 B 。A 蜡熟期 B 蜡熟未期 C 完熟期 D 枯黄期 27 鲜食小麦的收获适期为 A 。A 蜡熟期 B 蜡熟未期 C 完熟期 D 枯黄期 28 安徽省小麦生产上发生干热风的时期在 C 前后。A 清明节 B 谷雨 C 小满 D 芒种 29 小麦一生中吸氮高峰有两个,分别为分蘖至越冬始期和 C 期。A 苗期 B 越冬期 C 拔节至孕穗开花期 D 开花结实期 30 适宜制作饼干类食品的小麦胚乳属 B 类型。A 角质 B 粉质 C 半角质 D 都可以 31 小麦播种出苗,土壤适宜的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 C%。A 85 32 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B 类型。A、粉质型 B、角质型 C、半粉质型 D、半角质型 三、填空题 1、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一般蛋白质含量较 高 。2 小麦属于禾本科小麦属,目前世界上种植的小麦绝大部分属 六倍体的普通小麦 。3 安徽省小麦种植区域在全国小麦区划中属 长江中下游冬 麦区和 黄淮海冬 麦区。4 根据不同类型小麦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需要的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将小麦品种分为 春性 、半冬性 和 冬性 三种类型。5 根据小麦不同品种完成春化阶段所要求的温度和时间可将小麦分为三个类型,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种植的主要品种属 春性品种 类型,皖北地区种植的主要品种属 半冬性品种 类型。6 根据小麦不同品种完成春化阶段所要求的温度和时间可将小麦分为三类,春化阶段可自 种子萌动 开始,至 生长锥伸长/幼穗开始分化 结束,接受低温反应的器官是 生长点 。7 小麦在春化阶段接受低温反应的器官是 生长点 ,而在光照阶段接受日长反应的器官是 叶片 。8 根据不同类型小麦品种通过光照阶段对日照长度和时间的要求,可分为 反应敏感型 、反应中等型 和 反应迟钝型 三种类型。9 根据小麦不同品种完成光照阶段所要求的温度和时间可将小麦分为三个类型,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种植的主要品种属 反应迟钝型 类型。10 在冬小麦区,将北方小麦品种引到南方种植,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迟抽穗 或 不抽穗 现象。11 根据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我国南方春性小麦品种引种到北方地区种植,往往会出现 早熟 现象,但会出现 冻害 。12 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为 强筋小麦。13 小麦种子萌发可分为 吸水膨胀 、物质转化 和形态变化三个过程。14 小麦种子吸足水分后 3 天内发芽种子的百分率称为发芽势,7 天内发芽种子的百分率称为发芽率。15 16 小麦的萌发出苗的适宜温度为 15-20 。6/34 17 春 性、半 冬 性、冬 性 小 麦 品 种 适 宜 播 种 时 的 日 平 均 温 度 分 别为 14-15 、15-16 、16-18 。18 小麦根系属须根系,由 种子 根和 次生 根组成。19 小麦根系有两种形态,分别称为 种子根 和 次生根 ,其中前者于主茎第一片直叶抽出时停止发生。20 小麦根系的功能包括 吸收 、支持 和 合成 等。21 小麦的真叶由叶片、叶鞘、叶耳 、叶舌 和叶枕组成。22 小麦一生中各张叶片因其发生时间和着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三组,对于主茎11 叶、5 个伸长节间品种,1/0-7/0 为近根叶组,7/0-9/0 为中层叶组,9/0-11/0 为上层叶组。23 小麦分蘖是穗数的组成之一,通常将能够成穗的分蘖称为 有效分蘖 分蘖,不能成穗的分蘖称为 无效分蘖 分蘖。24 小麦分蘖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该分蘖在 拔节 之前是否有自身的独立根系和 3 张以上的叶片。25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有效分蘖在生物学拨节期至少应具有 3 张以上 张叶片、有 独立次生 根系。26 小麦主茎总叶数为 13 叶、5 个伸长节间品种,幼穗分化进入药隔形成期时,基部第 I 节间接近定长,第 II 节间在快速伸长,第 III 节间开始伸长。27 小麦茎秆的功能有 支持 、输导 、贮藏 和 光合功能 。28 小麦的穗在植物学上称为复穗状花序,由 穗轴 和 小穗 组成。29 小麦幼穗分化可分为 生长锥伸长期 、单棱期 、二棱期 、护颖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 、雌雄蕊原基分化期 、药隔形成期 和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期及花粉粒充实完成期。30 小麦穗分化过程中,小穗分化数基本决定的时期为 二棱后 期,小花分化数基本决定的时期在 药隔形成 期,减数分裂 期是小花退化的主要时期。31 小麦的小花由 1 个雌蕊、3 个雄蕊、内颖 、外颖 和浆片组成。32 小麦开花的适宜温度在 20-22 左右。33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可分为 乳熟期 、蜡熟期 和 完熟期 三个时期。34 小麦籽粒体积在 乳熟末 期达最大值,乳熟末 期鲜重达最大值,蜡熟末 期干重达最大值。35 小麦收获适期为 蜡熟末期 。36 小麦一生中有两个吸肥高峰,分别为 分蘖到越冬始期 和 拔节至孕穗开花期。38 强筋小麦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弱筋小麦分布于我国的南方。39 小麦在 开花 期后一般不再吸收钾。40 小麦穗的小穗包括 小花 、小穗轴 和 护颖 三个部分。41 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低温直接造成的 细胞结冰 及土壤冻融造成 根拔 或凌截死苗。42 小麦倒伏有 根倒 和 茎倒 两种类型。43 麦田灌溉方式主要有 畦灌 和 沟灌 两种。44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包括 穗数 、结实粒数 和 千粒重 三部分。45 小麦的需水临界期为 孕穗期(减数分裂期)。46 小麦品质通常是指小麦籽粒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合性,一般认为它包括 外观品质 、营养品质 、加工品质 、安全品质和食味品质等几部分。47 安徽省皖北地区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在 9 月下旬-10月中旬。48“氮肥后移”是指降低基肥比例,增加追肥比例;把追肥推迟至拔节孕穗期施用。49 小麦籽粒体积在 乳熟末 期达最大值,乳熟末 期鲜重达最大值,蜡熟末 期干重达最大值。50 小麦收获适期为 蜡熟末期 。51 每生产 100 公斤小麦籽粒及相应的秸杆,需吸收 N 3 kg,P2O5 1.0-1.5 kg,K2O 3-4 kg。52 小麦一生中有两个吸肥高峰,分别为 分蘖到越冬始期 和 拔节至孕穗开花期。53 强筋小麦需要的氮肥比弱筋小麦较多,氮肥的追肥次数较多,追肥更晚(早晚)。7/34 54 强筋小麦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弱筋小麦分布于我国的南方。55 小麦在 开花 期后一般不再吸收钾。56 小麦品质通常是指小麦籽粒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合性,一般认为它包括 外观品质 、营养品质 、加工品质 、安全品质和食味品质等几部分。57 根据小麦籽粒胚乳中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和结合的紧密程度,将胚乳分为 粉质 、角质 和 半角质 三种类型,其中 角质 胚乳适合制作面包等食品,粉质 胚乳适合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58 根据小麦籽粒胚乳中蛋白质的差异,将小麦胚乳分为 粉质 、角质 和 半角质 三种类型,其中适宜制作面包、优质面包类等食品的小麦胚乳属 角质 类型。59 小麦的需水临界期为 孕穗期(减数分裂期)。60 我国专用小麦一般主要分为3 类,分别为 强筋小麦 、弱筋小麦 、中筋小麦,其中 强筋 小麦适合制作面包类食品。61 相对而言,我国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步 降低 。四、问答题 1、简述小麦春化阶段的概念及类型。答题要点:(1)小麦春化阶段是指小麦在生长前期(从种子萌动到苗期)要求一定的低温过程,即要求较低的温度和经历一定的天数,植株体内才能完成某种质的变化,开始生殖器官的分化,若没有这一低温过程,它就停留在分蘖状态下生长。这一特性,称为小麦的感温性。这一阶段,称为小麦的春化阶段。(2)根据不同类型小麦通过春化阶段抽要求的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不同,将小麦分为春性、半冬性和冬性品种三种类型。2、简述小麦光照阶段的概念及划分的小麦类型。答题要点:(1)概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还需要通过一定时间较长的日照和较高的温度,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这个阶段称为光照阶段(2 分)。(2)类型:根据不同类型小麦品种通过光照阶段所需日照长短和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反应敏感型、反应中等型和反应迟钝型。3、简述小麦温光反应特性在引种上的应用。答题要点:小麦具有感光性、感温性,是低温长日照作物。北方的品种引至南方,温度增加,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不易通过,生育期延长,表现为迟熟,甚至不能抽穗;南方品种引到北方,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易通过,生育期变短,但易于遭受冻害。在同纬度间引种,易于获得成功;高原向平原引种,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不易通过,生育期延长,表现为迟熟;平原向高原引种,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易通过,生育期变短,但易于遭受冻害。4、简述小麦种子的萌发出苗过程。(1)包括吸水膨胀、物质转化和萌发三个阶段(2 分);(2)播种后种子吸水膨胀,当吸水量达到种子本身重量的 30%左右时,内部物质开始转化,当吸水量达到种子本身重量的45%左右时,开始萌发,淀粉等有机物质水解成可溶性糖类并释放能量,供胚芽、胚根伸长。胚芽鞘伸出地面后,第一片真叶从胚芽鞘中伸出,当第一片真叶露出地面 2-3cm,称为出苗(3 分)。5、影响小麦籽粒灌浆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提高粒重的途径有哪些?答题要点:小麦籽粒灌浆与环境的关系:(1)籽粒灌浆适宜的温度为 20-22,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高于 25对灌浆不利。(2)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灌浆强度。(3)适宜的土壤水分能养根保叶,促进灌浆,田间持水量以 75%左右为宜。(4)适当的 N、P 矿质养分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运转和贮藏,N素不足,光合作用下降,N素过多贪青迟熟。8/34 提高粒重的途径:籽粒灌浆物质 2/3 来源于抽穗后叶片的光合产物,所以,一方面要选择优良品种,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科学运筹肥水,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养根保叶,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粒重。6、简述小麦品质的概念及其分类。答题要点:小麦籽粒品质是指小麦籽粒对某种特定最终用途的适合性,亦指其对制造某种面食品要求的满足程度,是衡量小麦质量好坏的依据。一般认为,小麦籽粒品质可分为形态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食味品质、安全卫生品质等五个部分。形态品质就是籽粒外观特性。小麦籽粒的形态品质包括形状、整齐度、饱满度、粒色和胚乳质地等;加工品质指籽粒和面粉对制粉和制作不同食品的适应性,包括磨粉品质(一次加工品质)和食品品质(二次加工品质);食味品质主要是指制作出的食品在食用时所表现出的物化特性,如口感、滋味等,消费者要求面制食品具有清香口味、有咬劲、不掉屑、不易断、不发硬、不开裂、无异味、不粘牙等等。安全与卫生品质主要是指籽粒、面粉和面制食品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高低、有毒物质种类的多少与含量高低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高低等。7、简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答题要点:(1)小麦产量是由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三个因素构成的,叫做产量构成三因素。(2)小麦产量三因素是在不同生育过程形成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生育前期以形成穗数为中心,为粒数奠定基础,生育中期以形成粒数为中心,也是巩固穗数,为粒重打基础的时期,生育后期以形成粒重为中心,又是巩固粒数的重要时期。(3)小麦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三个因素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当单位面积的穗数过多时,则每个穗占的空间和营养面积过小,会影响粒数和粒重的提高;同时每穗结实粒数过多,会影响粒重的提高和籽粒整齐度。8、简述小麦播种适期的确定原则。答题要点:适宜播期要根据当地气候、生产条件、品种发育特性、栽培制度等决定,其掌握的原则是:保证麦苗在越冬始期形成适龄壮苗,春性品种,要求越冬始期5-6 叶,单株分蘖 2-3 个,次生根 3-5 条;半冬性品种,要求越冬始期 6-7 叶,单株分蘖 3-4 个,次生根 5-7 条。满足小麦在冬前形成适龄壮苗所需积温,播种至出苗要 0以上积温 110-120,出苗越冬始期每出生一张叶片要 0以上积温 70-80,达到冬前壮苗标准则春性品种要0以上积温 500-550,半冬性品种要 600-650,然后从当地常年进入越冬始日的气象资料向前累加计算,总和达到所需求的积温指标的日期即为该地最佳播期,前后三天为适宜播期。播种期的适宜日均温,冬性品种为 16-18,半冬性品种 15-16,春性品种 14-15。播期推迟,产量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呈上升趋势。大体上,北部冬麦区的播种适期在九月中旬至十月上旬;黄淮平原麦区在九月下旬到十月中旬,长江中下游麦区在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上旬,上游麦区在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华南麦区在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中旬。弱筋小麦宜在适期范围内早播。9、简述专用小麦的概念及其分类。答题要点:专用小麦是为了满足不同面制食品的加工特性和品质的不同要求而生产的小麦,即指那些具有不同的内在品质特性、专门适合制作某种(类)食品(如面包、饼干、蛋糕、糕点、面条、馒头、饺子等)以及专门用作某种特殊用途(如专门为某一特殊群体提供特殊营养或食疗作用)的小麦粉。目前,国内专用小麦主要分为三类:(1)强筋小麦:籽粒硬质,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强,延伸性好,适于生产面包粉以及搭配生 9/34 产其它专用粉的小麦。(2)中筋小麦:籽粒硬质或半硬质,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强度中等,延伸性好,适于制做面条或馒头的小麦。(3)弱筋小麦:籽粒软质,蛋白质含量低,面筋强度弱,延伸性较好,适于制做饼干、糕点的小麦。此外,还有满足特殊用途,例如特殊营养、食疗、特殊动物饲料等的专用小麦。10、小麦种子的千粒重为 40 克,纯净度为 99%,发芽率为 90%,田间出苗率为 80%,如某一田块预期 18 万的基本苗,每亩用种量应为多少公斤?预期的基本苗数 播种量=基本苗*每粒种子的质量/纯净度(%)*发芽率(%)*田间出苗率(%)这里 每粒种子的质量公斤=40/1000*1000 答:每亩用种量为 10.10 公斤。11、据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简述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的肥料运筹原则。答题要点:(1)、氮肥:强筋 中筋 弱筋 施用量(kg/mu)16-18 14-16 12-14 基肥 50%50%70%平衡肥 10%10%10%拔节肥 15-20%20%20%孕穗肥 20-25%20%/(2)、P、K肥 中强筋小麦 N:P2O5:K2O=1:0.6:0.6 弱筋小麦 N:P2O5:K2O=1:0.4:0.4 分两次施,基肥和返青拔节肥(春性 7-9 叶 半冬性 5-7 叶)(3)、根外追肥 浓度:尿素 1-2%KH2PO4 0.5-1%时期:孕穗-花后 20 天 方法:可与防治白粉病、赤霉病的药剂一起喷施,对中强筋小麦作用较大,可提高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12、小麦的播种方式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小麦播种方法主要有:条播、撒播、穴播三种。条播落籽均匀,覆土深浅一致,出苗整齐,中后期群体内通风、透光较好,便于机械化管理,是适于高产和有利于提高工效的播种方法,高产栽培条件下宜适当加宽行距有种于通风透光,减轻个体与群体矛盾。撒播多用于麦棉套作或稻麦轮作地区,土质粘重、整地难度大时宜撒播,有利于抢时、抢墒、省工,苗体个体分布与单株营养面积较好,但种子入土深浅不一致。整地差时深、露、丛籽较多,成苗率低,麦苗整齐度差,中后期通风透光差,田间管理不方便。穴播也称点播或窝播,在稻茬麦田和缺肥或混套作地区采用,施肥集中,播种深浅一致,出苗整齐,田间管理方便,但花工较多,穴距较大,苗穗数偏少,影响产量提高。13、小麦施用拔节肥的作用及施用原则。答题要点:拔节肥作用:(1)促进抱茎叶节根的生长;(2)促进中层叶组的生长;(3)增强中上部叶片的强度,巩固分蘖成穗;(4)促进小花分化,主要是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粒数。;(5)延缓无效分蘖的衰亡;(6)可能促进基部第二节间伸长。施肥技术:(1)在群体叶色褪淡时施;(2)在群体茎蘖数下降时施;(3)基部第一伸长节间接近定长时施用。中、强筋小麦应适当重施拔节孕穗肥。弱筋小麦不能施用孕穗肥并应控制拔节肥施用量,以总施 10/34 N量的 15%-20%以下为宜,并不迟于倒 3 叶施用。14 简述小麦的倒伏类型及防止倒伏的措施。答题要点:倒伏有根倒与茎倒两种。根倒主要由于土壤耕层浅薄,结构不良,播种太浅或露根麦,或土壤水分过多,根系发育差等原因造成;茎倒是由于 N肥过多,N、P、K比例失调,追肥时期不当,或基本苗过多,群体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以致基部节间过长,机械组织发育不良等因素所致。倒伏一般发生于小麦乳熟期,小麦在灌浆期间,由于茎秆贮存物质向籽粒输送,削弱了茎秆强度,这是小麦在乳熟期易倒伏的内部生理原因。预防倒伏的主要措施是选用耐肥、矮秆、抗倒的高产品种;合理安排基本苗数,提高整地、播种质量;根据苗情,合理运用肥水等促控措施,使个体健壮、群体结构合理;如发现旺长及早采用镇压、培土、深中耕等措施,达到控叶控蘖蹲节;对高产田可使用多效唑、稀效唑、矮苗壮等预防倒伏。15 简述小麦湿害的原因及防止措施。答题要点:小麦湿害是指降雨后小麦根系密集层土壤含水量饱和,空气不足,使小麦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状态,活力衰退,阻碍小麦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同时土壤中有机物质在嫌气分解条件下,产生大量还原性有毒物质,使根系受害。防止措施:提高麦田排水和渗漏能力,培育分布深广、活力旺盛根系,是南方麦区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环节。稻茬麦田开沟要三沟配套:竖沟、腰沟、田头沟逐级加深,沟沟相通,主沟通河。高产麦田:竖沟 25-30cm深,腰沟 35-40cm深,田头沟 45-50cm深,沟宽 20cm,以排水、增加耕作层透气性。16、叙述高产小麦氮、磷、钾肥的运筹原则(施用时期、比例、数量等)。(1)N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用量占中强筋小麦一生总施N量的 50%左右,弱筋小麦占 70%左右,分蘖肥或平衡肥占总施肥量的 10%左右,在越冬期或返青期根据苗情施用,以促平衡为主;弱筋小麦拔节肥占一生总施 N量的 20%左右,在拔节期施用,中强筋小麦拔节肥占一生总施 N量的 30-40%左右,在拔节期和孕穗期施用。(2)P 肥:作基肥一次施用或作基肥与拔节肥二次施用,每亩施过磷酸钙 30-40kg。(3)K肥:用氯化钾 10kg 左右,其中 5kg 在整地时作基肥施用,5kg 在拔节期作追肥施用。17、简述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和防御措施。答题要点:小麦冻害和致死的原因主要有二个:(1)低温造成细胞结冰而冻死;主要因为气温太低或突然寒冷时,细胞结冰,受冻害的麦苗化冻后叶片就象开水烫过一样,叶片皱缩,颜色变枯黄,最后枯死,幼穗受冻后变软,不透明。(2)因土壤冻融发生根拔或凌截死亡;小麦根系周围土壤含水量高于其它部位,结冰时土壤膨胀,麦苗随土抬高,化冻时土壤下沉,如此反复逐渐将小麦分蘖节和根系抬出土面,并拉断根系而冻死。防御措施:合理选用品种、精细整地,增施有机肥,适期播种,合理肥水,培育壮苗等均可增强麦苗自身抗冻能力,低温来临前,土壤干旱要及时灌水,有防冻效果。冻害发生后,对部分叶片被冻坏的麦苗,立即追施速效肥水,促使麦苗恢复生长,只要分蘖节末冻死,加强管理,仍可获丰收。五、是非题 1、我国大面积种植的栽培小麦是异源六倍体的普通小麦()2、小麦的生长与发育是两种相同生理现象,均是指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3、小麦的春性、半冬性、冬性品种是根据播种期来划分的。()4、春小麦、冬小麦是根据播种期来划分的。()5、春小麦、冬小麦是根据小麦春化特性来划分的。()6、小麦春化阶段接受低温反应的器官是萌动种子胚的生长点或绿色幼苗茎的生长点。()7、小麦春化阶段接受低温反应的器官是叶片。()11/34 8、根据小麦品种经过春化阶段要求的温度高低与时间长短,把小麦分为春性、半冬性、冬性三种类型。()9、根据小麦品种经过春化阶段要求的温度高低与时间长短,把小麦分为春小麦、半冬性小麦、冬性小麦三种类型。()10、根据小麦品种经过春化阶段要求的温度高低与时间长短,把小麦分为春性小麦、半冬性小麦、冬小麦三种类型。()11、根据小麦品种经过春化阶段要求的温度高低与时间长短,把小麦分为三类:反应敏感型、反应中等型和反应迟钝型。三类:反应敏感型、反应中等型和反应迟钝型。()12、小麦光照阶段接受低温反应的器官是生长点。()13、小麦光照阶段接受低温反应的器官是叶片。()14、根据我国栽培的小麦品种,其通过光照时对日照长短的反应情况可分为三类:反应敏感型、反应中等型和反应迟钝型。()15、根据我国栽培的小麦品种,其通过光照时对日照长短的反应情况可分为三类:春性、半冬性、冬性小麦类型。()16、小麦南种北引,一般表现早熟,但抗寒性弱,易遭受冻害。()17、小麦北种南引,常表现迟熟,甚至不能正常抽穗,故引种不易成功。()18、小麦南种北引,常表现迟熟,甚至不能正常抽穗,故引种不易成功。()19、小麦北种南引,一般表现早熟,但抗寒性弱,易遭受冻害。()20、物候学拔节是指植株基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2-3cm的时期。()21、物候学拔节是指植株基部第一节间开始伸长的时期。()22、某小麦品种主茎总叶数为 13 叶,5 个 伸长节间,其主茎基部第 2 节间开始伸长时幼穗分化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23、某小麦品种主茎总叶数为 13 叶,5 个 伸长节间,其主茎基部第 2 节间开始伸长时幼穗分化进入小花原基分化期。()24、主茎 11 叶、5 个伸长节间小麦品种,其近根叶组包括 1/0-7/0。()25、主茎 11 叶、5 个伸长节间小麦品种,其中层叶组包括7/0-9/0。()26、主茎 11 叶、5 个伸长节间小麦品种,其上层叶组包括 9/0-11/0。()27、主茎 13 叶、5 个伸长节间小麦品种,其近根叶组包括 1/0-7/0。()28、主茎 13 叶、5 个伸长节间小麦品种,其中层叶组包括8/0-10/0。()29、主茎 13 叶、5 个伸长节间小麦品种,其上层叶组包括 11/0-13/0。()30、小麦籽粒体积在乳熟末期达最大值。()31、小麦鲜重在乳熟末期达最大值。()32、小麦干重在蜡熟末期达最大值。()33、小麦籽粒体积在乳熟期达最大值。()34、小麦鲜重在蜡熟期达最大值。()35、小麦干重在蜡熟期达最大值。()36、小麦收获适期为蜡熟末期。()37、小麦收获适期为蜡熟期。()38、小麦收获适期为完熟期。()39、小麦角质胚乳适合制作面包等食品。()40、小麦粉质胚乳适合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41、小麦角质胚乳适合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42、小麦粉质胚乳适合制作面包等食品。()43、强筋小麦(粉)适合制作面包等食品。()44、弱筋小麦(粉)适合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12/34 45、弱筋小麦(粉)适合制作面包等食品。()46、强筋小麦(粉)适合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47、每生产 100 公斤小麦籽粒及相应的秸杆,需吸收 N 3 kg。()48、每生产 100 公斤小麦籽粒及相应的秸杆,需吸收 N 2 kg。()49、小麦需水临界期在孕穗期。()50、小麦需水临界期在拔节期。()51、强筋小麦拔节后追施氮量应适当增加,以利于蛋白质和面筋含量的提高,改善品质。()52、弱筋小麦拔节后追施氮量应适当增加,以利于改善品质。()53、弱筋小麦拔节后追施氮量应适当降低,以利于改善品质。()水稻试题 1、安全齐穗期:生产中常将秋季连续2 天或 3 天低于 20-23的始日定为安全齐花期,向前推 5 天为安全齐穗期。2、出叶间隔:相邻两片叶伸出的时间间隔,称为出叶间隔。3、拔节长穗期:长穗期从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需要 30d 左右,生产上也常称拔节长穗期。4、保花肥:防止颖花退化的肥料称为保花肥,一般雌雄蕊形成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肥。孕穗期前施用。5、促花肥:在第一苞分化至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时追肥,有促进颖花数增多的效果,称“促花肥”。6、抽穗::穗顶即露出剑叶鞘,即为抽穗。7、稻米品质:稻米在加工、外观、食用、营养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特性,它既反映稻米内在自然属性,又体现其社会属性的一组综合性状。8、垩白米率:是整精米中垩白米粒的百分比。9、稻谷催芽:是根据种子发芽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和空气的要求,利用人为措施,创造良好发芽条件,使发芽达到“快、齐、匀、壮”。10、生态需水:生态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利用水作为生态因子,造成一个适于水稻生育的良好环境而需要的水。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两部分。11、断奶肥:幼苗在 1 叶 1 心时,胚乳中贮藏的氮已经用完,是氮断奶期,为了满足这时幼苗生长对氮的需要而施用肥料,一般生产上 1 叶 1 心时施用。12、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幼穗分化以前的时期。13、返青期: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 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称返青期。14、分蘖节:水稻在拔节之前,基部节间并不伸长而聚集在一起,分蘖着生在基部群集的节上,统称为分蘖节。15、分蘖期:从 4 叶出生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节为止为分蘖期。16、水稻三性:是指感温性、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17、感光性: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18、感温性: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19、发育特性:指影响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若干特性。20、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21、高效叶面积:指有效茎上部三张叶片的面积。22、高效叶面积率:高效叶在群体叶面积中所占的比例称高效叶面积率。23、高峰苗期:生产上把分蘖增加,至拔节或稍前分蘖不再增加,全田茎蘖苗最多的时期称最高茎蘖数期(或高峰苗期)。13/34 24、够苗期: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时期或叶龄期。25、搁田:又称为晒田、烤田。中期搁田是指分蘖末拔节穗分化初进行的脱水露田。26、糊化温度:稻米淀粉在热水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不可逆膨胀形成淀粉糊时的温度。27、加工品质:它反映稻米对加工的适应性,又称碾磨品质。28、离乳期:水稻幼苗生长至 3 叶期前后,胚乳养分基本耗尽,幼苗生长不再依赖于胚乳养分,完全从异养转至自养的生长时期。29、晒田:又名烤田或搁田,是指水稻分蘖盛期后到幼穗分化前的排水晒田,是我国水稻灌溉技术中的一项独特的措施。30、生殖生长期:是结实器官的生长,包括稻穗的分化形成和开花结实,分长穗期和结实期。31、水稻抛秧:是指用塑料软盘或常规育秧等方法培育带土且分丛的秧苗,以人工或机械将秧苗往空中定向抛撒,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秧苗移植方式。32、水稻直播栽培:是指直接将稻种播于本田而省去育秧和移栽环节的种植方式。33、水稻标准化栽培:是指以稻作生产全过程为对象,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合理地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标准化原则,对水稻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促进先进的稻作生产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水稻的产品安全与质量,达到水稻生产的增产、降耗、增效的目的。34、外观品质,或称市场(商品)品质,它体现吸引消费者的能力,评价指标主要有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垩白度、透明度、粒形,裂纹等。35、卫生品质:主要是稻米中农药及重金属元素(如砷、镉、汞、铅)等有害成分的残留状况等。36、营养品质:指精米中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等养分的含量与组成,以及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含量等。37、无效分蘖:一部分出生较迟或生长量小的小分蘖,生长逐渐停滞至枯死,称无效分蘖。38、无效分蘖期:发生无效分蘖的期间称无效分蘖期。39、叶蘖同伸规则:n 叶抽出,n-3叶腋分蘖抽出,分蘖的分蘖与主茎相似。40、有效分蘖:分蘖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出生较早的分蘖继续生长,能抽穗结实,称有效分蘖。41、有效分蘖期:在分蘖期内发生有效分蘖的时期称有效分蘖期。一般在开始分蘖到拔节前15-20天。42、总茎蘖数:生产上把单位面积上主茎和分蘖总数合称总茎蘖数。43、库容量: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的乘积,即单位面积产量的“容纳能力”。44、心白:在籽粒充实过程中,米粒中心部因距离背部疏导组织和周边运输组织较远,易导致充实不良,在籽粒失水后淀粉粒间产生空隙,形成对光线的折射,从而形成中心不透明的白色部分,成为心白。45、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稻桩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苗并抽穗结实再次收获的稻,农民称之为“秧荪稻”、“二道谷子”、“抱荪谷”、“二抽稻”等。46、重叠生育型: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的水稻类型。47、衔接生育型:拔节和幼穗分化基本同时进行的水稻类型 48、分离生育型: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的水稻类型。49、50、拔节期:田间 50%的植株主茎拔节的时期 51、抽穗期:全田有50%穗抽出的时期。52、营养生长期:指水稻营养体增长的时期。包括种子发芽和根、茎、叶、蘖的增长,并为过渡到生殖生长期积累必要的养分,分幼苗期和分蘖期。53、水稻清洁生产:指把环境污染物综合控制与环境保护的策略,持续地应用于水稻生产过程、食品加工、贮藏与销售等环节,通过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友好的农用品(如肥料、农药、地膜等),改进水稻生产技术,减少稻田污染物的产生,减少稻作生产和加工等过程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54、秧苗类型:小苗、中苗、大苗。小苗是指 3 叶期以内的带土移栽的秧苗;中苗是指 3.0-4.5叶内移栽的秧苗;大苗可分两类,一类一般是指 4.5-6.5叶移栽的秧苗,另一类为 6.5 叶以上移栽的秧苗。55、智能化栽培:指依靠现代的科学理论与知识、先进的管理观念、快捷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稻作科学、14/34 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为基础,运用智能化的农业信息技术来指导水稻生产全过程。56、无效叶面积:抽穗期存活的无效分蘖的叶面积。选择题 1、当母茎开始拔节时,分蘖必须有2 张;3 张;3 张以上1 张 时才有较高的成穗可能性。(3)2、稻谷在催芽时,为了促使其萌发整齐,在种谷破胸前种子堆的温度宜保持 40以上;25左右;20左右;3538。(4)3、安徽的晚粳稻品种、中粳稻品种、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小麦水稻试卷最新版.pdf)为本站会员(Q****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