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历年考研真题解析09感觉器官.pdf
-
资源ID:91193811
资源大小:664.6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历年考研真题解析09感觉器官.pdf
知识点大全 第九章 感觉器官 考查内容:1.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和传入通路的一般生理特征;2.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3.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4.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知识点 1:感受器及其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生物体内一些专门感受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二、感受器的生理特性 适宜刺激 换能作用:刺激能量感受器电位(局部电位)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 编码作用:刺激所包含的信息(类型、部位、强度、持续时间)动作电位的序列 适应现象:若以一个强度恒定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某一个感受器,相应的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频率逐渐降低 A 型题 1.(1995)正常情况下,下列哪一种感受器最容易适应:A 肌梭 B 伤害性感受器 C 触觉感受器 D 内脏化学感受器 E 肺牵张感受器 答案:C 层次:理解 考点: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解析:感受器根据是出现适应现象的快慢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快适应感受器对刺激的变化非常灵敏,适于传递快速变化的信息,有利于机体接受新的刺激,对于探索外界环境新异物体或障碍物具有意义,例如环层小体(触觉知识点大全 感受器,选项 C);慢适应感受器有利于机体对内环境指标以及功能状态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并根据其变化随时调整机体的活动,例如伤害性感受器、肌梭、关节囊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压力感受器和肺牵张感受器等。2.(2007)当刺激感受器时,如果刺激仍在持续,但传入神经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此现象称为:A 传导阻滞 B 衰减性传导 C 疲惫 D 适应 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感受器适应现象的概念 解析:若以一个强度恒定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相应的感觉神经上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X 型题 3.(1993)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涉及:A 将刺激能量转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 B 先产生发生器电位,当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产生动电位 C 发生器电位是全或无的 D 发生器电位传入中枢一定部位,就会产生主观感觉 答案:AB 层次:记忆 考点: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解析:感受器首先将刺激转化为感受器电位或者发生器电位(选项 B 正确),再在感觉神经上产生动作电位(选项 A 正确),动作电位沿感觉传入通路传递至中枢特定部位,可产生主观感觉(选项 D 错误)。感受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均为局部电位,不具有“全或无”特点(选项 C 错误)。4.(2009)下列感受器中,属于慢适应感受器的有:A 环层小体 B 关节囊感受器 C 肌梭 D 颈动脉体 答案:BCD 层次:理解 考点: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解析:感受器根据是出现适应现象的快慢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慢适应感受器有利于机体对内环境指标以及功能状态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并根据其变化随时调整机体的活动,例如伤害性感受器、肌梭(选项C)、关节囊感受器(选项 B)、化学感受器(选项 D)、压力感受器和肺牵张感受器等;快适应感受器对刺激的变化非常灵敏,适于传递快速变化的信息,有利于机体接受新的刺激,对于探索外界环境新异物体或障碍物具有意义,例如环层小体等。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 2:眼的折光功能 一、折光系统:角膜(折射主要部位);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A 型题 5.(1988)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力最大的界面是:A 房水-水晶体前面界面 B 角膜后表面-房水界面 C 水晶体后表面-玻璃体界面 D 玻璃体-视网膜界面 E 空气-角膜前表面界面 答案:E 层次:记忆 考点:折光系统 解析:空气-角膜前表面折光力最大。X 型题 6.(1994)从物体射向视轴右侧的光线:A 被双眼中央凹左侧的视网膜所感受 B 产生的冲动沿着右侧视束传导 C 产生的冲动在额叶视区内引起有意识的感觉 D 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像 答案:AD 层次:理解 考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从物体射向视轴右侧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聚焦于中央凹左侧视网膜(选项 A 正确),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影像(选项 D 正确),产生的神经冲动经左侧视束(选项 B 错误)传导至左侧大脑皮层枕叶距状沟上下缘(选项 C 错误),产生视觉 二、简化眼:与正常眼折光系统等效的简单模型 三、眼的调节 知识点大全 晶状体变凸 机制:副交感神经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凸 意义:增强折光能力 近点:眼做充分调节时眼所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 老视 原因:晶状体弹性变差 矫正:凸透镜 瞳孔缩小 机制:副交感纤维虹膜环形肌收缩瞳孔缩小 意义: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瞳孔对光反射: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双侧性 视轴会聚 机制:动眼神经内直肌收缩视轴会聚 意义:使物像始终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应点上,以避免复视 A 型题 7.(1993)人眼的近点表示:A 视力 B 眼的折光能力 C 眼的调节能力 D 视杆细胞的功能 E 视锥细胞的功能 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近点 解析:近点是指眼做充分调节时眼所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代表了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8.(1994)当光照增强时,瞳孔缩小,此反射称为:A 瞳孔近反射 B 直接缩小反射 C 瞳孔对光反射 D 直接光反射 E 减弱的瞳孔开大反射 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瞳孔对光反射 解析:瞳孔对光反射是指瞳孔的大小随入射光量的多少而改变的反射活动。9.(2002)眼球前后径正常的人,眼的近点愈近,说明其:A 角膜愈呈球形 B 晶状体弹性愈好 C 缩瞳能力愈强 D 双眼球会聚能力愈强 E 对光反应能力愈强 知识点大全 答案:B 层次:理解 考点:近点 解析:近点是指眼做充分调节时眼所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代表了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眼的近点越近,提示晶状体弹性越好,调节能力越大。10.(2005)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 B 晶状体变凸有助于消除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C 瞳孔缩小可避免强光对视网膜的有害刺激 D 双眼球会聚可避免复视而形成单视视觉 E 调节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加强 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眼的调节 解析:当眼注视 6 米以内的物体(选项 A 错误)时,眼需要进行调节才能使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产生一个清晰的像,包括晶状体变凸以增加折光能力(选项 B错误)、瞳孔缩小以减小球面像差和色像差(选项 C 错误)、视轴会聚以避免复视(选项 D 正确)。眼的调节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选项E 错误)。11.(2007)视远物和近物都需要眼进行调节的折光异常是:A 近视 B 远视 C 散光 D 老视 答案:B 层次:理解 考点:远视 解析:远视是指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若,导致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后方,无法形成清晰的像。因此,远视眼视远物和近物时均需进行调节。12.(2010)正常情况下,用手电筒灯光照射左眼时出现的反射性反应是:A 左侧瞳孔缩小,右侧瞳孔不变 B 右侧瞳孔缩小,左侧瞳孔不变 C 左侧瞳孔明显缩小,右侧瞳孔略有增大 D 左、右侧瞳孔同等程度缩小 答案:D 层次:理解 考点:瞳孔对光反射 解析: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为双侧性。因此,用手电筒灯光照射左眼时,可使双侧瞳孔同等程度缩小。13.(2012)老视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玻璃体透明度改变 B 晶状体弹性减弱 C 角膜透明度改变 D 房水循环障碍 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老视 知识点大全 解析:老视是指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减小,眼的调节能力降低,近点远移。14.(1992,1996,2013)当睫状肌收缩时/当悬韧带放松时,可引起的生理效应是:A 睫状小带紧张性增加 B 角膜曲度增加 C 瞳孔增大 D 晶状体曲度增加 答案:D 层次:理解 考点:晶状体变凸 解析:当眼睛视近物时,副交感神经兴奋,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凸。15.(2014)因眼外肌瘫痪或眼球内肿瘤压迫而产生复视的原因是 A.物像发生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B.眼球变形而导致眼内压过高 C.入眼光线分别聚焦于不同焦平面 D.物像落于双眼视网膜的非对称点上 答案:D 层次:应用 考点:视轴会聚的意义 解析: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机制包括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视轴会聚。其中视轴会聚的生理意义是使物像始终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应点上,以避免复视。因此,当眼外肌瘫痪或眼球内肿瘤压迫而导致视轴不能正常会聚时,物像落于双眼视网膜的非相应点上,产生复视。X 型题 16.(1989)眼的调节能力大小的指标是:A 远点 B 近点 C 焦距 D 焦度 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近点 解析:近点是指眼做充分调节时眼所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代表了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17.(1998)眼的视近物调节机制包括:A 支配睫状肌的副交感神经译放 ACh B 晶状体前后面变得更凸 C 内直肌收缩 D 瞳孔括约肌松弛 答案:ABC 层次:记忆 考点:眼的调节 解析:眼视近物时,动眼神经兴奋,其中副交感神经纤维释放乙酰胆碱(ACh),一方面使睫状肌收缩(选项 A 正确),晶状体变凸(选项 B 正确);另一方面瞳孔括约肌收缩(选项 D 错误),瞳孔缩小。此外,动眼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纤维兴奋,支配内直肌收缩(选项 C 正确),使视轴会聚。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 3:眼的感光换能功能 视杆系统 视锥系统 分布 视网膜周边 视网膜中央 数量 多 少 会聚联系 多 少,单线联系 光敏度 高 低 视敏度 低 高 色觉 无 有 功能 晚光觉(暗视觉)昼光觉(明视觉)感光机制 视紫红质 三色学说 A 型题 18.(1995)光线刺激视杆细胞可引起:A Na+内流增加和超极化 B Na+内流增加和去极化 C Na+内流减少和超极化 D Na+内流减少和去极化 E K+外流停止和去极化 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 解析:大多数感受器产生的均为去极化的感受器电位,但是视杆细胞受光线刺激后产生的为超极化的感受器电位,其机制是由于暗电流(Na+内流)减弱。19.(2003)下列关于视网膜上两种感光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而视锥细胞分布于中心部 B 视杆细胞对光敏感度较视锥细胞低 C 视杆细胞不能分辨颜色,而视锥细胞能分辨颜色 D 视杆细胞对被视物结构的分辨能力较视锥细胞低 E 视杆细胞传入通路的会聚程度较视锥细胞高 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感光细胞的特点 解析: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其与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会聚连接较多,因此光敏度较高,但是视敏度(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较低,并且无法形成分辨颜色;视锥细胞分布于视网膜中心部,其与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知识点大全 会聚连接较少,因此光敏度较低,但是视敏度较高,并且能够分辨颜色。20.(2004)下列关于视杆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B 能产生感受器电位 C 视敏度高 D 光敏度高 E 司暗视觉 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视杆细胞特点 解析:视杆细胞与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的会聚连接较多,因此光敏度较高,但是视敏度较低,负责暗视觉。经光线照射后,可产生感受器电位,最终在视神经上产生动作电位。21.(2008)与视锥细胞相比,视杆细胞的特点是:A 数量少 B 对光敏感度高 C 能产生色觉 D 分辨能力强 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视杆细胞的特点 解析:视杆细胞数量较多,其与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会聚连接较多,因此光敏度较高,但是视敏度(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较低,并且无法形成分辨颜色。22.(2009,2011)视网膜中央凹视敏度明显提高/视网膜中央凹对光的感受高的主要原因是:A 感光细胞密度大 B 感光细胞兴奋性高 C 感光细胞中感光色素含量高 D 传入通路的汇聚程度小 答案:D 层次:理解 考点:视锥细胞的特点 解析:视锥细胞分布于视网膜中心部,其与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的会聚连接较少,光敏度较低,但是视敏度较高,因此视网膜中央凹视敏度较高。B 型题 A 视盘 B 视盘的周边部 C 中央凹 D 中央凹周边部 E 视网膜周边部 23.(1997)视网膜上既无视锥也无视杆细胞的部位是: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感光细胞分布 解析:视盘处既无视锥细胞也无视杆细胞。24.(1997)视网膜上仅有视锥细胞的部位是: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感光细胞分布 解析:中央凹处多为视锥细胞。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 4: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一、视敏度: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 二、明适应和暗适应 三、视野:用单眼固定的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知识点 5:听觉 一、听阈:对每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 A 型题 25.(2006)正常人耳对声音频率的最敏感范围是:A 20 20000 Hz B 100 6000 Hz C 1000 3000 Hz D 1000 1 0000 Hz E 5000 20000 Hz 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听阈 解析: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 2020000 Hz,其中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10003000 Hz 二、中耳的功能:将声波刺激能量传给内耳 准确:鼓膜(较好的频率响应;较小的失真度)高效:听骨链(惰性最小;效率最高)增压作用:减小振幅,增大压强 鼓膜面积 卵圆窗面积 听骨链长臂 短臂 A 型题 26.(2011,2013)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传播的变化:A 压强增大,振幅不变 B 压强增大,振幅减小 C 压强增大,振幅增大 D 压强减小,振幅减小 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中耳功能 解析:中耳在将声波刺激能量传给内耳的过程中具有增压减幅的作用。X 型题 27.(2000)鼓膜:A 使传人耳内的声波频率明显改变 B 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 知识点大全 C 咽鼓管阻塞时,可使其内陷 D 是一个平面膜 答案:BC 层次:理解 考点:鼓膜 解析:鼓膜呈椭圆形,其形状如同一个浅漏斗,顶点朝向内耳(选项 D 错误),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选项 B 正确,选项 A 错误)。鼓膜位置受外界大气压和鼓室内压的影响,咽鼓管阻塞时,鼓室内空气被吸收,鼓室内压降低,可造成鼓膜内陷。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气传导(主要):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淋巴液 骨传导:耳蜗骨壁内耳淋巴液振动 A 型题 28.(2005)声波传入内耳最主要的途径是:A 颅骨 颞骨中耳蜗内淋巴 B 外耳道 鼓膜 听骨链 卵圆窗膜 耳蜗 C 外耳道 鼓膜 听骨链 圆窗膜 耳蜗 D 外耳道 鼓膜 鼓室空气 圆窗膜 耳蜗 E 外耳道 鼓膜 颞骨中耳蜗内淋巴 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声波传入内耳途径 解析:声波传入内耳包括气传导和骨传导两条途径,其中气传导为主要途径,即声波经外耳道到达鼓膜,引起鼓膜-听骨链振动,再经卵圆窗传入内耳外淋巴。四、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行波理论 基底膜底部:高频声音共振 基底膜顶部:低频声音共振 临床联系:一公司职员长时间加班后,只能听到女同事的说话声音,不能听到老板和男同事的说话声音。A 型题 29.(1993)按照行波理论,低频振动(低音调):A 只引起耳蜗顶部基底膜发生振动 B 只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发生振动 C 整个基底膜均有振动,振幅大小相同,终止于顶部 D 首先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振动,振幅逐渐增大,近顶端达到最大振幅 知识点大全 E 首先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振动,开始较大而后逐渐调小,近顶端处逐渐消失 答案:D 层次:理解 考点:行波理论 解析:声波频率越低(低频振动),行波传播距离越远,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蜗顶。30.(2004)听觉感受器官位于:A 耳蜗 B 鼓膜 C 半规管 D 椭圆囊 E 球囊 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耳蜗 解析:耳蜗的主要作用是把传递到耳蜗的机械振动转变为听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31.(2009)听觉器官的感应装换装置 螺旋体所在的部位是:A 盖膜 B 卵圆窗膜 C 基底膜 D 前庭膜 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螺旋体 解析:声音感受器螺旋器(柯蒂器)位于基底膜。32.(2012)关于耳蜗声波频率分析的行波学说,错误的叙述是:A 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的行波均从基底膜底部开始 B 声波频率愈低,行波的传播距离愈远 C 行波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有一个振幅最大的部位 D 高频声波的最大行波振幅出现在蜗顶部附近 答案:D 层次:理解 考点:行波理论 解析: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的行波都是从基底膜的底部开始(选项 A 正确),但声波频率不同,行波传播的远近和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也不同(选项C 正确)。声波频率越高,行波传播越近,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卵圆窗(选项D 错误);声波频率越低,行波传播的距离越远,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蜗顶(选项 B 正确)。X 型题 33.(2010)耳蜗微音器电位的特点:A 其频率和幅度与声波一致 B 不发生适应 C 有一定的阈值 D 有一定的不应期 答案:AB 层次:理解 考点:耳蜗微音器电位 知识点大全 解析:耳蜗微音器电位属于局部电位,其频率和幅度与声波一致,不发生适应,没有阈值和不应期。34.(2014)下列结构中,受损后可产生感音性耳聋的有:A 血管纹 B 听骨链 C 咽鼓管 D 螺旋器 答案:AD 层次:应用 考点:耳的感音功能;耳的传音功能 解析:外耳和中耳(包括听骨链、咽鼓管)主要负责传音功能,其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称为传音性耳聋;内耳(包括血管纹、螺旋器)主要负责感音功能,其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称为感音性耳聋。知识点 6:平衡感觉 一、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 半规管壶腹脊:角加速度 身体绕纵轴旋转:水平半规管 头部绕冠状轴旋转:上半规管;后半规管 椭圆囊、球囊囊斑:直线加速度 二、前庭反应 前庭姿势调节反射:椭圆囊、球囊 自主神经反应:半规管(晕船:上半规管、后半规管)眼震颤:半规管(水平半规管:水平震颤)慢动相:对侧 快动相:同侧 A 型题 35.(1995)冷水进入一侧耳内,可引起下列哪一变化,从而导致出头晕和恶心等植物性功能改变:A 冷却了耳石器官 B 壶腹嵴的运动减弱 C 前庭传入神经放电增加 D 前庭传入神经放电减少 E 内淋巴液流动 答案:E 层次:应用 考点:前庭器官 解析:冷水进入耳内后,可使内耳的内淋巴冷却,而导致内淋巴液流动。内淋巴液流动可刺激前庭感受器,引起前庭自主神经反应,例如头晕、恶心等。知识点大全 X 型题 36.(1991)椭圆囊:A 是一个重力感受器 B 与半规管和耳蜗的内淋巴液相通 C 囊斑处的毛细胞的纤毛埋植在含有碳酸钙的耳石膜内 D 能引起肌紧张的反射性改变 答案:ABCD 层次:记忆 考点:椭圆囊 解析:球囊和椭圆囊与半规管和耳蜗的内淋巴液相通(选项 B 正确),囊斑处毛细胞的纤毛埋植在含有碳酸钙的耳石膜内(选项 C 正确),感受直线加速运动(包括重力加速度)(选项 A 正确),可反射性的引起躯干和四肢不同肌肉的紧张度发生改变,保持身体平衡(选项 D 正确)。37.(2008)发生晕船反应时,受到过度刺激的感受器有:A 上半规管 B 外半规管 C 后半规管 D 椭圆囊和球囊 答案:AC 层次:应用 考点: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解析:晕船反应就是因为船身上下颠簸及左右摇摆刺激上、后半规管的感受器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