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理学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第三篇 血液的功能.pdf
-
资源ID:91193954
资源大小:184.7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生理学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第三篇 血液的功能.pdf
第三篇 血液的功能 第六章 血细胞生理 一 血浆:1 血细胞比容:成年男性:40%-50%;成年女性:37%-48%,约为红细胞比容 比容过小携氧少,组织缺氧;比容过大粘滞过大,血流减少,缺氧 2 血浆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肝脏(浆细胞)产生。三个 pH缓冲对 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正常体积 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3 造血:卵黄囊-肝脾-红骨髓(脊柱、髂骨、肋骨、胸骨、长骨骨骺)4 血细胞生成阶段:(1)造血干细胞:a 不对称有丝分裂,一个继续为干细胞;b 多向分化 c 增殖潜能 G0 期(2)定向祖细胞:分化为一种血细胞(3)前体细胞:幼稚细胞骨髓:红系 25%;外周:红细胞 500 倍于白细胞 5 造血微环境: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造血调节因子、进入造血器官的神经和血管。二 红细胞 1 可塑变形性:糖酵解NaK泵维持双凹圆盘形。球形;黏度;膜弹性;血红蛋白变性,血红蛋白浓度过高降低可塑性。2 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叠连 红细胞沉降取决于血浆成分的变化 a 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高加速红细胞叠连和沉降;b 白蛋白、卵磷脂高延缓红细胞叠连和沉降 3 渗透脆性:在低渗中膨胀破裂的特性。脆性高因素:衰老;表面积与体积比减小;细胞膜脂质逐渐丢失;Na 渗透性增高 等渗溶液 等张溶液 4 携 O2:氧和血红蛋白 携带 CO2:碳酸氢盐(主,借助碳酸酐酶)、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5 血红蛋白:珠蛋白、血红素。(1)铁:65%存在于血红蛋白;35%以铁蛋白形成储存于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和干细胞内。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被运送缺铁性贫血。(2)叶酸-维生素 B12-四氢叶酸维生素 B12 吸收需内因子(壁细胞产生)维生素B12 与转钴蛋白结合,被储存或利用。缺乏维生素 B1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 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1)诱导红系祖细胞向原红细胞分化;抑制凋亡;加速红细胞增殖等。(2)EPO与血红蛋白浓度负相关 (3)合成 EPO部位:肝脏肾脏:肾皮质肾小管周围的间质细胞(4)雄激素促进产生;雌激素抑制 EPO生成 7 衰老:(1)代谢降低(2)膜受损(3)降低,血红蛋白氧化变形能力降低 脾脏(主)、肝脏(次)可清除衰老细胞 a 血管外破坏(血红蛋白消化)b 血管内破坏(血红蛋白不消化)c 过多破坏血红蛋白尿 三 白细胞 1 白细胞渗出趋化性 分泌: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 2 中性粒细胞:(1)外周:循环池一半、边缘池一半 中枢:骨髓储存,为外周的 15-20 倍 糖皮质激素促进骨髓释放到外周(2)吞噬活性:a 产生细胞毒性作用的活性氧基团 b 颗粒中含抗菌性蛋白分子 3 单核细胞:(1)发育为吞噬细胞:吞噬能力强,但趋化迁移速度慢。(2)发育为树突状细胞:吞噬弱,但抗原呈递能力强 4 嗜碱性粒细胞(1)释放肝素:抗凝血;加快脂肪分解(2)释放组胺、白细胞三烯: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过敏反应(3)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吸引嗜酸性粒细胞,限制自身的过敏反应(4)参与抗寄生虫、抗肿瘤免疫应答 5 嗜酸性粒细胞:(1)选择性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2)产生前列腺素 E;吞噬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排出的颗粒;释放酶类 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3)参与对蠕虫的免疫(4)释放促炎介质支气管痉挛 6 淋巴细胞、细胞 四 血小板 1 生理特性(1)粘附于非血小板表面(2)释放多种活性物质:致密体、-颗粒、溶酶体(3)相互聚集形成血小板聚集物:A促进聚集:第一聚集时相,低浓度致聚剂有关;第二聚集时相,与血小板 ADP和 TXA2释放有关。(正反馈);b 抑制聚集:PGI2,NO(通过提高 cAMP实现抑制)(4)收缩能力:Ca 浓度增高引起(5)吸附和浓缩凝血因子(凝血因子:I、V、XI、XIII等)2 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a 血小板粘附并融合到血管内皮中,从而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b 血小板释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DGF,促进内皮细胞增殖。3 具有凝血止血功能:(1)血管收缩的因素:a 神经反射;b 局部血管平滑肌收缩;c 粘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5-HT、TXA2等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2)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a 1-2s 内少量血小板附着于内皮下的胶原上(帮助止血栓正确定位)b 局部受损的红细胞释放 ADP、凝血中产生的凝血酶血小板活化,释放 ADP和 TXA2,不可逆聚集,止血栓形成;c PGI2生成减少,助于凝血。(3)血液凝固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不溶的纤维蛋白,加固止血栓二期止血 局部纤维组织增生,长入血凝块永久止血 4 血小板的生成:(1)起源: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2)分布:2/3 存在于外周血液,其余在肝脾中。(红细胞中:外周血的占 0.5%-1.5%;白细胞,骨髓中的 10-15 倍,外周中边缘池、循环池各一半)(3)影响因素:TPO:肝脏生成,生成速率恒定(与 EPO不同)5 血小板的破坏:寿命 7-14 天,主要在脾脏被破坏 第七章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一 血液的凝固 1 凝血因子:12 种:I-XIII,FVI即 FVa FIV是 Ca2+,其余是蛋白质 丝氨酸蛋白酶:FII FVII FIX FX FXI FXII FXIII 前激肽释放酶 除 FIII外,均在新鲜血浆中,多在肝脏合成 维生素依赖性 FII FVII FIX FX 2 内源性凝血:二 纤维蛋白的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