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古代印度》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docx
-
资源ID:91198702
资源大小:18.4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统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古代印度》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docx
统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三课古代印度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 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 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 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多媒体展示图片,你们想到哪个国家?学生:印度。老师:古代印度,你们想到什么?学生:大象,佛教黄金。充满了神秘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一起揭开印度神秘的 面纱。二、新课讲授:(-)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教师提问:(教师展示图片)图片是什么你能说说古代印度在哪 里嘛。一些富人的支持。因此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 宗教之一。(3)简要说说佛教的传播情况。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中 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 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板书设计:第3课古代印度1 .古代印度的自然条件2 .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3 .种姓制度4 .佛教的诞生和传播教学反思:通过对印度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 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 会的特点,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它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 有时根据特定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 互探讨、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合作的气 氛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由于准备缺乏,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改正并提高。学生回答:教师:地理条件:教师总结: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兴旺,非常容易产生古代的农业 文明。(二)文明历程1 .印度早期文明: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 约为公元前23世纪一-公元前18世纪。教师:出示图片并加以说明2 .教师讲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 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 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他们也曾经创 造文明。3孔雀王朝: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7)统治时期是古代印 度文明的鼎盛时候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二)森严的种姓制度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 的等级制度。1 .播放视频:教师总结视频内容: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 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 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 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 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 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开展,在种姓之外又 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 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 的目的何在?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提示:为了维护反动的等级制度,婆婆罗门祭司把等级制蒙上了 一层神圣的色彩。统治者利用婆罗门教的说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奴隶 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3 .教师出示材料,问题思考:种姓制度对后来印度的开展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组 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联系印度现在的开展,谈出自己的观 点。(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 .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辅佐他的 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实际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经。佛教概况: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佛教教义上要是“众生平等”、“自己修行以求来世”,所有这些 在当时充满不平等的奴隶制国家里对于广人的群众是有诱惑力的。但 是,佛教宣杨的平等是灵魂上的而不是现实中的,佛教并不反对奴隶 制,并且把刹帝利摆在第一位。2 .拓展延伸:国王为什么要扶植佛教?到底该如何评价佛教呢? 想想为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学生讨论,教师总结。3 .资料链接:乔达摩悉达多传说他年轻时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想,人总是要老、要死, 能不老不死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9岁那年,他离别双亲和妻儿, 去深山访道经过7年的冥思苦想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到达了至 高无上的境界;“佛”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一一般专指释迦牟尼。中国 寺院的佛殿称大雄宝殿,殿里的大佛就是释迦牟尼。大雄也是尊称, 意思是大无畏的勇士。4 .佛教的传播:教师出示图片,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佛教传入中国的线路,三、课堂总结:1 .梳理知识点:古代印度是亚洲南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 2500年左右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在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 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半岛除南端外一度统一。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 开展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表达了鲜明的阶 级性,成为印度奴隶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开展,婆 罗门和其他等级的矛盾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逐渐开展为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 .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四大文明古国,都曾遭受外国的殖民侵略, 如今进入高速开展的时期,印度也像我们中国一样都在为实现伟大的 民族复兴在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灿烂辉煌。3 .知识巩固练习:用多媒体出示练习,学生答题。板书设计:4 3课古代印度1 .古代印度的自然条件2 .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3 .种姓制度4 .佛教的诞生和传播教学反思:通过对印度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 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 会的特点,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它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 有时根据特定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 互探讨、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合作的气 氛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由于准备缺乏,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改正并提高。统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三课古代印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 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2 .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 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印度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会从课本图片,观察地图,材料阅读中,提 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开展起来的。人类的文化遗 产是珍贵的,必须十分珍视。教学重点:种姓制度、佛教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种姓制度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大家都熟悉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西 天”是现在的哪里?“西天”就是现在的印度。中国古代称印度为什么? 一一天竺, 唐僧师徒四人信奉的是什么宗教? 一一佛教。今天我们学习古代印度。(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 .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2 .河流:印度河_、恒河3 .出现国家时间:公元前15()()年左右知识点二森严的种姓制度4 .四个等级: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一 刹帝利_,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一吠舍从事农业、 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 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 的“不可接触者”一一贱民。(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观察古代印度地图,教师讲述。古代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得名于印度河。是人类文明的 发祥地之一,它包括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它北面是 喜马拉雅山,西部是印度河,东部是恒河,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 有利于农业生产。适合人类居住。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1 .阅读教材P10,说说古代印度早期文明有哪些。古代印度早期文明有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介绍两个城市遗址。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雅利安人最初生活在里 海附近,以游牧为生,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逐 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取代了印度原 有的文明。他们在印度河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逐渐建立起许多 小国前6世纪起逐渐统一,到公元前3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 济迅速开展,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半岛南端以为的印度。介绍阿育王。2 ,古代印度在鼎盛时期有哪些表现?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 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拟繁荣,出现了许 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 大城市之一。探究二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用种姓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逐渐建立 了严格的等级制度。阅读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 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 不可接触的“贱民工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是一 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会延续到今天?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 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材料反映了印度社会什么制度?(种姓制度)。说说种姓制度的特点。(学生讨论)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清楚,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 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3)种姓制度有什么影响?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开展。在劳动人民之间制造隔阂和对立,不利于团结。阻碍了印度社会 经济的开展,今天,印度虽然从法律上废止了种姓制度,但仍然保存 着种姓制度的残迹。探究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 展。在奴隶制度的开展过程中,婆罗门教的特权地位日益遭到反对, 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式下,产生了佛教。(1)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始人。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传说,他年轻时,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想,人总是要老, 要死。能不老,不死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9岁那年,他离别家 人,去深山悟道。经过7年苦思冥想,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达 到了佛的境界,佛,就是大彻大悟的人。(2)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快开展壮大,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 一?*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 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由于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