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宿松中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
-
资源ID:91204414
资源大小:38.3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宿松中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宿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L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 .请按照题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 答题无效。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5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乡村形态快速演变的阶段。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扩内需、稳投资、搞建设,不能只盯着城镇。农村这块欠账还很多,投资空间很大。这几年, 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往村覆盖、往户延伸还存在明显薄弱环节。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 重点放在农村,短板要加快补上。要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 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十四五”时期,要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 垃圾处理,健全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乡村建设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做到先规划后建设。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是大趋势,村庄 格局会继续演变分化。有的村庄会聚集更多的人口和产业,有的会逐步同城镇融合,有的会逐渐衰落。要 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看得准的先干起来,看不准的可以等一等。乡村建设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 特色风貌,不要一个样式盖到头,一种颜色刷到底。有些地方就没把握好,有的盲目大拆大建,贪大求 洋,搞大广场、造大景点;有的机械照搬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有的超越发展阶 段、违背农民意愿,搞大规模村庄撤并。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必须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摘自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上意不快。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 石堡城,上命忠嗣分兵助之。忠嗣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延光所欲,延光怨之。李光弼言于忠嗣日:“大夫以爱士卒之故,不欲成延光之功,虽迫于制书,实夺其谋也。何以知之? 今以数万众授之而不立重赏,士卒安肯为之尽力乎!然此天子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大夫军府充 物,何爱数万段帛不以杜其谗口乎! ”忠嗣日:“今以数万之众争一城,得之未足以制敌,不得亦无害于 国,故思嗣不欲为之。忠嗣今受责天子,不过以金吾、羽林一将军归宿卫;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 乎!李将军,子诚爱我矣,然吾志决矣,子勿复言! ”光弼日:“向者恐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今大 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遂趋出。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沮挠军计,上怒。李林甫因使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尝自言我幼养宫中,与忠 王相爱狎”,欲拥兵以尊奉太子。救征忠嗣入朝,委三司鞠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一) 【注】上:帝王。这里指唐玄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忠嗣使翰击/吐蕃有同列为之副/倨慢不为用/翰挝杀之/军中股栗/累功至陇右节度副使/B.忠嗣使翰击/吐蕃有同列为之副/倨慢不为用/翰挝杀之军中/股栗/累功至陇右节度副使/C忠嗣使翰击吐蕃/有同列为之副/倨慢不为用/翰挝杀之/军中股栗/累功至陇右节度副使/D.忠嗣使翰击吐蕃/有同列为之副/倨慢不为用/喻挝杀之军中/股栗/累功至陇右节度副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契丹为古族名。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后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金。B. “吐蕃举国守之”的“举”指全、者B,与阿房宫赋中“函谷举”的“举”不同。C.制书是古代皇帝命令的一种。汉初定皇帝的命令为策书、制书、诏书、戒敕四种。D.三司: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唐代后期至宋代则又成为理财之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唐朝无人能够抵御吐蕃,积石军每年成熟的麦子都被其收割。哥舒翰到任后巧施妙计,全歼来犯之 敌,自此吐蕃军队再也不敢到来。B.王忠嗣不赞同攻取石堡城,因为此城险要坚固,攻取它会牺牲数万士兵。董延光欲为国立功,自请出 战,玄宗于是命王忠嗣分兵相助。C.王忠嗣虽分拨数万士兵给董延光,但故意不立重赏。李光弼担心董延光不成功将归罪于王忠嗣,王忠 嗣不为所动,仍坚持自己的做法。D.玄宗对王忠嗣极为不满,李林甫趁机指使心腹魏林,让他诬告王忠嗣企图拥兵奉太子即位。玄宗征召 王忠嗣回朝,将他交给三司审问。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忠嗣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延光所欲,延光怨之。大夫军府充初,何爱数万段帛不以杜其谗口乎!14 .王忠嗣为唐代名将,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的哪些优良品质?请简要说明。【答案】10.C11. A 12. B13.王忠嗣不得已接受了诏书,但没有尽量满足董延光的要求,董延光(因此而)怨恨他。大夫军中府库货物充实,何必吝惜几万匹绢帛而不用它堵塞别人谗害您的恶口呢!14 .知人善任。王忠嗣赏识哥舒翰、李光弼智勇双全,重用哥舒翰抵御吐蕃。爱护士卒。为保全数万士卒性命,王忠嗣先主张暂缓进攻石堡城,后故意不配合董延光。淡泊名利。明知自己可能被降职,但王忠嗣仍不以为意。【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王忠嗣命哥舒翰攻打吐蕃,有一个同等官阶的人做他的副将,态度傲慢不听指挥,哥舒翰将他杖责 至死,军中将士大为恐惧,(哥舒翰)积累功劳升迁至陇右节度副使。“忠嗣使翰击吐蕃”,“吐蕃”是“击”的宾语,不能断到下句开头,据此排除AB。“军中股栗”,“军中”指军中将士,作“股栗”的主语,不是“挝杀之”的后置状语,不能断到上句结 尾,据此排除B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能力。A. “后改国号为金”不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建立契丹政权,辽太宗耶律德光于公元947年 改国号为辽,辽与五代、北宋并立,后为宋、金联合消灭。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于公元1115年建立金政 权,公元1127年灭北宋,后为南宋和蒙古所灭。B.“函谷举”的“举”,攻占。句意:吐蕃以全国之力守卫它/函谷关被攻占。故选A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能力。B. “董延光欲为国立功,自请出战”过于绝对。从原文“上意不快。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城”来 看,董延光自请出战也可能是为了迎合玄宗的心意,借机邀功请赏。故选B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奉诏”,接受诏书;“副”,满足。“爱”,吝惜,舍不得;“杜”杜绝,堵塞。【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王忠嗣以部将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李光弼为河西兵马使。皆以勇略为忠嗣所重。忠嗣使翰击吐 蕃”可知,王忠嗣赏识哥舒翰、李光弼智勇双全,重用哥舒翰抵御吐蕃。知人善任。根据“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且厉兵秣 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忠嗣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延光所欲”可知,为保全数万士卒性命,王忠嗣 先主张暂缓进攻石堡城,后故意不配合董延光。爱护士卒。根据“忠嗣今受责天子,不过以金吾、羽林一将军归宿卫;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可知,明知自 己可能被降职,但王忠嗣仍不以为意。淡泊名利。参考译文: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任命部将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李光弼为河西兵马使。哥舒翰的祖父、父亲 本是突骑施(唐代西突厥边远部落)分支的首长,李光弼是契丹王楷洛之子,都因有勇有谋为王忠嗣所器 重。王忠嗣命哥舒翰攻打吐蕃,有一个同等官阶的人做他的副将,态度傲慢不听指挥,哥舒翰将他杖责至 死,军中将士大为恐惧,(哥舒翰)积累功劳升迁至陇右节度副使。每年积石军(唐边境军事建置)的麦子成 熟,吐蕃就来收割,无人能够抵御,边疆的人称之为“吐蕃麦庄”。哥舒翰先在两侧埋伏好军队,敌人到 来后,切断他们的后路,前后夹攻,吐蕃没有一人能够生还,从此不敢再来。玄宗想派王忠嗣攻打吐蕃石堡城,王忠嗣上表说:“石堡城险要坚固,吐蕃以全国之力守卫它。现在 屯兵城下,除非牺牲几万人才能攻克。我担心所得小于所失,不如暂且磨砺兵器,喂饱战马,等到有机可 乘,之后再攻取它。”玄宗心中不悦。将军董延光主动请求带兵攻取石堡城,玄宗命王忠嗣分出部分兵马 帮助他。王忠嗣不得已接受了诏书,但没有尽量满足董延光的要求,董延光(因此而)怨恨他。李光弼向王忠嗣进言说:“大夫(王忠嗣当时兼任御史大夫)因爱惜士卒的缘故,不想成就董延光的功 劳,虽然迫于皇帝的命令,其实是扰乱他的谋划。我凭什么知道这一点呢?因为现在(您)将数万士兵分拨 给他但又不设立重赏,士兵怎肯替他卖力呢!然而攻取石堡城是皇帝的意思,董延光没有功劳,必定归罪 于大夫。大夫军中府库货物充实,何必吝惜几万匹绢帛而不用它堵塞别人谗害您的恶口呢! ”王忠嗣说: “如今用数万人的代价去争夺一座城池,得到它不足以制服敌人,得不到它也对国家没有什么损害,所以 我不想这样做。(即使)我今天受到天子的责备,不过是命我回去做个金吾将军或羽林将军来值宿宫禁,担 任警卫;我怎能用数万人的性命来换取一个(更高的)官职呢!李将军,您确实是爱护我,然而我的心意已 决,您不必再说了! ”李光弼说:“以前是担心此事会连累大夫,所以不敢不言。现在(知道)大夫能按古 人的风范行事,这不是光弼所能企及的。”于是恭敬地小步疾行退出。董延光超过期限没有攻克石堡城,(就向玄宗)进言说王忠嗣阻挠军事计划,玄宗发怒。李林甫趁机让 济阳别驾魏林上告,说:“王忠嗣曾自己说“我小时候在宫中抚养长大,与忠王相互亲近”,想要拥兵以 尊奉太子即位。(注:王忠嗣本名王训,其父殉国后,唐玄宗收养他为假子,抚养于宫中,赐名忠嗣,与 忠王李亨交好。忠王后被立为太子,于安史之乱中即位,即唐肃宗。)玄宗下敕书征召王忠嗣回朝,委派 三司来审问他。(二)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刘生卢照邻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翠羽装刀鞘,黄金饰马铃。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注】刘生:乐府横吹曲旧题,齐梁以来本题歌辞多写任侠。一顾:喻受人引举称扬或提携知遇。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二句写国家受到侵略时,侠客愤然而起,渴望受命自主征战,消灭来敌。B.四句中“横行”为古今异义词,这里指侠客纵横驰骋,在征战中所向无敌。C.五、六句写刀鞘与坐骑 华美,侧面表现侠客的豪奢,微露不以为然之意。D.本诗虽为乐府旧题,但所写为当时情事,刻画了一位豪迈英武的侠客形象。16 .本诗结尾二句与高适燕歌行“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在情感内容上有何不同?请简 要分析。【答案】15.C 16.高诗描写战事的惨烈和士卒的心声,他们为保家卫国而献身,从来不是为了个人的 功勋,表现了士卒英勇杀敌、为国牺牲的高尚气节。卢诗写侠客受人荐举称扬,不惜以死相报,表现了侠 客感念知己、重义轻生的高贵品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c.”侧面表现侠客的豪奢,微露不以为然之意”错误。诗人描写刀鞘与坐骑的华美,是为了刻画侠客英姿 飒爽的形象,突出其内心世界的豪迈。“豪奢”用词不当,“微露不以为然之意”曲解诗意。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意思是只要受到别人的看重,哪怕只有一次的也罢,便不惜为他做出上百次 的牺牲。这表达的是一种知遇之后的感恩之情。卢诗写侠客受人荐举称扬,不惜以死相报,表现了侠客感 念知己、重义轻生的高贵品质。“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意思是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 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高诗描写战事的惨烈 和士卒的心声,他们为保家卫国而献身,从来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勋,表现了士卒英勇杀敌、为国牺牲的高 尚气节。(三)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用夸张手法,指出“道”对于人的极端重要性的两句是“,(2)李白将进酒中“,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引出了诗人对光阴似箭、人生苦短的深沉感慨。(3)自然界的风易触动诗人的思绪,成为唐宋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答案】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示例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示例三: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洲I” “渡” “猿” “渚”等。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夕阳一落,这世界便完全安谧了。都市人以昼为夜,以夜为昼。在农村里,虽然男耕女织、 的岁月早已破产,日入而息的流风遗韵,却至今犹存。小楼夜静,灯火青荧,一卷在手, ,固然是一种极大的享受。熄了灯,无忧枕上,黑甜乡 里,好梦不惊,更是最好的将息。常有破碎了无边恬静的断续歌声在更深夜阑、万籁无声的时候夹在小舟的软乃声中送到了枕畔。歌声如飘风,如一缕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的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 词也清晰可辨了。咿呀的桨声,夹着激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然后歌声又渐渐地远去,渐渐地微 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歌声是轻快飘忽的,但听起来却觉得苍凉。因为歌者是夜行的舟子,在长夜迢迢的旅途中,为破除岑 寂而歌。这是最 、耐人寻味的人间天籁。听了枕畔歌声,我常常想披衣而起,打开窗户,祝福他一路平安!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和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自给自足;心旷神怡;动人心弦.在更深夜阑、万籁无声的时候,常有断续的歌声,夹在小舟的软乃声中,送到了枕畔,破碎 了无边的恬静。19 .排比:连用三个“渐渐地”的语句,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把歌声逐渐消逝的过程有层次地表达出来。 通感:将听觉形象“歌声”比作视觉形象“轻烟”,生动地写出了模糊的歌声终于消逝的情景,同时也传 达出了作者的怅惘之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处是说农村传统的“男耕女织”生活,可填“自给自足”。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 需要。根据“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可知,强调心情舒畅,可填“心旷神怡”。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 畅。“歌声是轻快飘忽的,但听起来却觉得苍凉”强调歌声能打动人心,可用“动人心弦”。动人心弦:形 容事物或语言激动人心,也说动人心魄。【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提取主干:常有断续的歌声,送到了枕畔,破碎了无边的恬静。然后把“在更深夜阑、万籁无声的时候”放在句首作“有”的时间状语,把“夹在小舟的钦乃声中”放到 “送”的前面作状语。最后改为“在更深夜阑、万籁无声的时候,常有断续的歌声,夹在小舟的数乃声中,送到了枕畔,破碎了 无边的恬静”。【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渐渐地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连用三个“渐渐地”的句式,结构整齐,加强语势,朗朗上 Ho “远去”“微弱” “模糊”逐层递进,把歌声逐渐消逝的过程有层次地表达出来“歌声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把“歌声”比作“轻烟”,用视觉形象来写听觉形 象,生动地写出了模糊的歌声终于消逝的情景,同时也传达出了作者的怅惘之情。(二)语言文字运用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近日多地气温骤降,人们又想到了 “春捂秋冻”这句老话。“春捂秋冻”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秋季 是否真的能“冻” ?专家认为,进入秋季,天气转凉,虽说“春捂秋冻"是经典养生密钥,但“秋冻”要 有度有节,科学进行。从西医的角度讲, ,这时人的体温还没有迅速调整到位,免疫功能还没 有迅速调节起来,就容易生病。身体受点凉刺激,会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体内的免疫细胞功能就能更好 地激活起来,O这就相当于打预防针,要有一个小量的刺激,一点一点让身体适应环境。所以 “秋冻”实际是一种耐寒锻炼,提高人体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以适应寒冬的到来。“秋冻”没有统一的标准,但“秋冻”绝不是“挨冻”。真正的“秋冻”,一是指“秋不忙添衣”, 二是指“拖延添衣时间”,适当接受寒冷刺激,不一下子穿得太暖和,,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寒 为度。如果没有掌握好“秋冻”的度,就容易冻感冒。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入 侵。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的患者,身体抵抗力较弱,难以应对流感病毒,这时更应该适当增添衣物,防寒 保暖。20 .下列句子中的“经典”和文中画横线处的“经典”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博览经典,深入思考,著书立说,这几乎是每一位学者的必经之路。B.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无疑是古代词话中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C.读初中的时候,我们已经看了那部奥斯卡经典影片一一罗马假日。D,桌上摆着一座香炉,一个灯盏,一串念珠,桌上放着些废残的经典。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 字。【答案】2LC22.气候剧烈变化以后;免疫力也就提高了;但也不让身体受寒【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处的“经典”,指事物中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A.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B.指著作具有权威性的。C.指事物中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D.特指宣扬佛教教义的根本性著作。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由下句“这时人的体温还没有迅速调整到位,免疫功能还没有迅速调节起来,就容易生病”可 知,体温还没有迅速调整到位,免疫功能还没有迅速调节起来,说明温度突然降低,所以此处应该填写 “气候剧烈变化以后”。第二空,由上句“体内的免疫细胞功能就能更好地激活起来”可知,免疫细胞功能被更好地激活起来,免 疫力也就提高了,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免疫力也就提高了”。第三空,由下句“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寒为度”可知,说明让身体受寒,再结合上句“不一下子穿得太暖 和”可知,此处为转折,可用“但”,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但也不让身体受寒”。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先手”和“缓手”是围棋术语。“先手”指的是下一着棋后,第二着能起到攻击、战胜对方或削减 对方地域的作用,迫使对方不得不应;“缓手”指的是下出当进而不进的松懈之着,此着在局部看似很正 常,但就全局而言并不重要。但到底是“先手”还是“缓手”,往往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有的时候,看似高明的“先 手”,收获的可能只是暂时和局部的小利;而不少人眼中的“缓手”,却因为顺应了事物发展演变的趋 势,最终赢得了全局的主动。其实,不止是下棋,生活、工作中的许多事情同样如此。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是关于围棋的题材,首先介绍了围棋的两个术语,然后分别对两个术语进行了解释,接着指出“先手” 和,缓手”的辩证关系,最后指出“其实,不止是下棋,生活、工作中的许多事情同样如此”。这不仅是围 棋的精髓,也可以升华到生活中各行各业。材料聚焦的问题是如何在“生活、工作中”宏观把控和灵活运用 两者,才是下好围棋之道。由此可见,材料意在让考生理解围棋乃至生活和工作中“先手”和“缓手”之间 的关系,具有哲理意味,考查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考生应能领悟:第一,获得先手,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既不要优势意识过浓,也不要在下一步选择时犹豫不决。第二,调整节奏,学会“缓手”,谋全局,懂进退, 在“退”中安排“进”的节奏和战术,最终取得全局的胜利。因此,如何处理好部分与整体、全局与局部的 关系,是写作的核心生发点。据此,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可以在把握“先手”与“缓手”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从下棋引申到生活和工作 乃至延伸到社会的不同层面。比如,可以指出,在某些关键性时刻,只有真正下好“先手”棋,才能更好地 赢得主动、抢得先机,所以我们要敢为人先,积极迎战时代的浪潮;但同时,还要在“尽精微”的基础上做 好“致广大”,树立全局意识,胸怀祖国等。立意:L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应胸怀全局。2 .真正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抢得先机。3 .把握内在规律,用好“先手”与“缓手”。4 .既要抢得先机,又要顾及全局。5 .莫让“先手”成“缓手”。材料二: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乡村面临着如何实现全面振兴的问题。社会巨变主要体现在两 个维度。一是结构的大转型。在改革开放的制度变革驱动下,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中国社会经历了 快速转型,工业化、现代化发展速度和程度都大幅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 的快速推进使人口结构发生根本转变,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乡村人口。二是矛盾的大转变。随着中国经济的 持续高速增长,生产力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大提高,由此促进了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乡村振兴,已不仅仅局限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需要,而是要创造美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乡村振兴的目标 所在。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必然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其中,既有来自结构转型带来的乡村发展困 境,也有乡村社会自身的阻力。工业化、现代化的转型使传统小农生产经营方式处于弱势地位,小农户如 果维持以往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而且,小农户既有社会经济特征在较大程度上对 其适应转型与现代化发展形势产生制约作用。一方面,小农户的传统经营观念和文化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根 本转变。另一方面,较多的小农户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受能力和资本所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正视小农户基本特征与现代化转型之间的张力。缓解乃至消除这一张力,需 要跳出关于现代化的单向思维的陷阱,从两个方面来反思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问题。一是现代化、城 市化如何保护和推进乡村发展,二是乡村发展如何更好适应现代化的大趋势。从深层次以及长远角度来看,乡村振兴的意义体现在对文化传统和社会系统多样性的保护与维续上。 乡村不是单纯的地域空间,而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乡村承载着农业社会和农业文明的丰富内涵与文化传 统,乡村振兴要把保护和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内容。乡村文化保护与文化 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需要通过合力机制共同促进乡村文化在现代化建设的大趋势中得以可持续 地、适应性地发展。按照城镇化的逻辑,乡村的减少乃至消失是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然而,这一逻辑潜藏 着相应的社会风险,即乡村社会终结与社会系统单一化的风险。从斯宾塞社会有机论来看,人类社会犹如 一种有机系统,每个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有机构成,且各种结构之间需要协调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 持有机体正常运转。乡村社会是社会有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乡村的存续与发展,促进城市与乡村 协调发展,不仅造福于乡村民众,而且是社会系统协调运行的重要基础。乡村社会的衰落与消失,必然带 来乡村这一社会子系统所承载的社会功能的丧失,由此对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会造成种种难以预见的 后果。在现代化进程中要维持社会系统的平衡和正常运行,就要保持社会系统有多样性的构成,且保持协 调、均衡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乡村振兴也承担着保护“社会系统多样性”与保持社会系统均衡的重要 功能。(摘编自陆益龙、董惊乔乡村振兴的现实考量与理性思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府要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在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的 基础上重点关注农村建设。B.中国乡村的建设,既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做到规划先行,又要适度超前,同时还要注重保护传 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C.脱贫攻坚胜利后,我国乡村形态将面临快速演变。社会的巨变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结构的大转 型,二是矛盾的大转变。D.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移,我们要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努力创造 美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 “乡村振兴”的问题,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推进多村振兴是要创造美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其中包括推动乡村文化保护与文化振兴。C.单纯进行工业化、现代化的转型并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D.斯宾塞社会有机论对乡村功能的认知,颠覆了城镇化逻辑对多种发展趋势的论断。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央视网携手企业启动了 “恰逢好时光” 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助农公益直播。B,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举办乡村振兴交流会,探讨高校资源如何助力乡村振兴。C.某市鼓励党员示范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做大做强乡村建设优势产业。D.河南省开展“乡村规划、千村试点”行动,因地制宜,推进村庄规划编制。4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出自晋书齐王攸载记,体现了农业、农村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请结合 材料二对这一论断加以分析。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新时代如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B2. D 3.D.“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彰显了传统的以农为本的思想,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 念。它超越时代,具有鲜明的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体现了农业农 村和乡村建设与国家发展的辩证关系。乡村社会是国家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乡村的存续与发 展,是国家社会系统协调运行的重要基础。4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做好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抓好乡村建设 工作。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追求共同富裕。坚持因地制宜、循序 渐进,着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代化和乡村建设协同发展。既要在现代化、城 市化中保护和推进乡村发展,也要促使乡村发展更好适应现代化大趋势。【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 “乂要适度超前”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乡村建设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做到先规划后建 设”,“有的超越发展阶段、违背农民意愿,搞大规模村庄撤并”,可知对乡村建设要尊重规律,反对 “超越发展阶段”。故选Bo【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颠覆了城镇化逻辑对乡村发展趋势的论断”错误,材料二中最后一段“按照城镇化的逻辑,乡村的减 少乃至消失是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从斯宾塞社会有机论来看,人类社会犹如一种有机系 统,每个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有机构成,且各种结构之间需要协调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持有机体正 常运转”,由此可见,两者的观点不同:前者是谈社会发展趋势,后者是谈社会系统构成。故选Do【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能力。材料一论述的是要重点关注乡村振兴出现的问题,乡村建设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做到先规划后建 设,还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A.谈的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B.谈的是利用高校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C.谈的是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D.谈的是尊重规律,保护乡村特色,与材料一观点一致。故选Do【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 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指的是重视发展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大计。这句话彰显了传统的以农为本的思 想,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根据材料二“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乡村面临着如何实现全面振兴的问题” “全面推进乡 村振兴,必须正视小农户基本特征与现代化转型之间的张力。缓解乃至消除这一张力,需要跳出关于现代 化的单向思维的陷阱,从两个方面来反思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问题。一是现代化、城市化如何保护和 推进乡村发展,二是乡村发展如何更好适应现代化的大趋势”“从深层次以及长远角度来看,乡村振兴的 意义体现在对文化传统和社会系统多样性的保护与维续上”,可见乡村振兴是当代中国发展必须要解决的 问题,而“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的论断超越时代,具有鲜明的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体现了农业农村和乡村建设与国家发展的辩证关系。根据材料二“乡村社会是社会有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乡村的存续与发展,促进城市与乡村协调发 展,不仅造福于乡村民众,而且是社会系统协调运行的重要基础”“在现代化进程中要维持社会系统的平 衡和正常运行,就要保持社会系统有多样性的构成,且保持协调、均衡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乡村振兴 也承担着保护'社会系统多样性'与保持社会系统均衡的重要功能”,乡村社会是国家社会机体的重要组 成部分,维持乡村的存续与发展,是国家社会系统协调运行的重要基础。【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由材料二“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乡村面临着如何实现全面振兴的问题”可知,要巩固脱 贫攻坚成果。要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做好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由材料一 “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短板要加快补上。要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乡村建设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做 到先规划后建设”“乡村建设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不要一个样式盖到头,一种颜色刷到 底”可知,要抓好乡村建设工作。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由材料二“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乡村振兴 的目标所在”可知,要追求共同富裕。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着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由材料二“乡村社会是社会有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乡村的存续与发展,促进城市与乡村协调发 展,不仅造福于乡村民众,而且是社会系统协调运行的重要基础”“在现代化进程中要维持社会系统的平 衡和正常运行,就要保持社会系统有多样性的构成,且保持协调、均衡的关系”可知,现代化和乡村建设 协同发展。既要在现代化、城市化中保护和推进乡村发展,也要促使乡村发展更好适应现代化大趋势。(二)现代文阅读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金湾的藕,老金的口杜官恩宋红莲提起金湾的藕,就会令人心旌摇曳,口舌生津。别处的藕都是九孔以上,甚至达到十三四孔,而金湾的藕只有七孔。同样粗细的藕,孔少,就脆碰、 津酥,就肉体厚、斤两多。十个人看了九个人喜欢。市里一个藕制品厂,历来只能收一些金湾藕的下角边料,做一些小产品。有一年,厂里派人到金湾 村,找到老金,诚恳地说:“如果你能带领大家将藕卖给我们,价格随便你开。”老金,种了一辈子藕,远近闻名。他的藕能卖好价钱,后面会跟着一大路的人。厂里还想请他担任质 量检测员,好分清藕的品质。老金说:“这不能干,这是让我和乡亲们搞对立。”儿子金柏却不以为然: “你不干,我干。”但他一直在外念书,上技校,很少下湖田劳作,分不清藕好坏,只是凭感觉“乱点鸳 鸯谱”。没办法,老金只好接受了聘请。为此,金柏自鸣得意:“不是我,老爸还不愿干呢! ”有了这次“胜利”,他就时刻寻思着“改造”老爸。金柏上技校时学的是挖掘机。最近,有个同学接 了个大工程,打电话来:“快过来哟,咱班同学一大半都来了。”他有些犹豫,找老金征求意见。老金问:“签合同了吗? ”金柏说:“那倒没有。只口头说了一 下。”老金问:“答应了吗? ” “也没有。”金柏笑了笑。他知道,老金的是“金口”。如果签了合 同,就得“一根筋”执行,哪怕是口头约定。老金说,这与诚信有关,与脸面有关。当年,村里的藕,都是批给外地贩子的。但路况不好,一下雨,车就进不来。老金他们只能到村口等 着,“吧嗒吧嗒"抽烟。心里那个急呀,像捂着一盆粗谷壳火,冬天里额头都能沁出汗珠。好在不久,藕厂跟他们签了合同,这才不愁销路。其间,价格与市场上相比,今年高明年低。但大家 讲诚信,合作十分愉快。倒是金柏他们,逐渐长大,和父辈看法大不一样了。老金到冬天才开始卖莲藕,而金柏主张七月就开 始卖,卖藕梢,卖新花藕。老金坚决反对。金柏问老金:“现在藕梢多少钱一斤? ”老金说:“十八。” “现在新花藕多少钱一 斤? ” “八块。” “冬天藕多少钱一斤? ” “两块。”金柏说:“这还用说下去吗? ”老金说:“但我们 签了合同,不能改。”“那是个纸约。“金柏找出合同,“你看,光签个名有用?” “钉是钉,钾是钏,怎么说没用 呢? ” “规定了违约金吗? ” “没有,但我们是亲口说的。” “说说没有用,合同可以随时销毁。” “我 不相信。” “不相信,就等着看吧。“金柏没有说服老金,但有些年轻人却揪住这个漏洞,与厂里解除了合同。他们卖赶季节的产品,还通 过网络,组织城里人下湖踏青,摘莲蓬,一时间赚得盆满钵满。老金他们却急坏了。他们眼里看重的,不只是钱,还有藕。藕梢抽了,莲蓬摘了,新花藕挖了,太多 的人下湖,就破坏了莲藕的根系,莲藕就长不好了。藕厂发现“漏洞”,赶紧派人重新和“藕民”签订了合同,约定了违约金,挽救了一半的合同。纸约 变成金约。合同的事,老金放下心来。冬天的藕,虽然便宜,但是生长周期圆满,量大,收入也不差。每年冬天,老金需要大量的“藕客”下田挖藕,都是老黄领着来。老金和往年一样提前打电话。老黄 说:“今年怕是来不成了! ” “为啥?是别人给的价钱高? ” “看你说的,你还不了解我? ”老黄和老金 一样,把脸面看得很重,老金连忙道歉。老黄说:“年纪大了,挖不动了。孩子们也不让出门了。”老金早就想到,终究会有这一天的。不仅是他,其他“藕民”也都在发愁。“藕客”都喊今年不来 了。老金急了: “那藕怎么力、? ”金柏说:“用机器挖。我记得有同学学过。”老金眼睛一亮:“有这种 机器吗?快问问你同学。” “不用问,人家是农场自己用的,不出租。” “那,买一套要多少钱? ” “我 们买不起。二三十万呢。“老金没劲了,以为只要几万就能买到呢。不过,他很快想到村里的老杨、老刘、老马有六七个“几万”凑合在一起,不就行了吗?说干就 干,老金刚一提,众人的声音就像炸响的春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