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职中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通道职中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园艺技术专业代码:610105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制3年。四、职业面向对口升学、自主创业和农业科技人员。专业化方向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继续学习教育果树栽培果树栽培工果树园艺工(四级)高职:园艺技术本科:园艺蔬菜栽培蔬菜栽培工蔬菜园艺工(四级)花卉栽培花卉栽培工花卉园艺工(四级)食用菌栽培食用菌栽培工菌类园艺工(四级)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 与产业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分析解决果 树、蔬菜、花卉、农作物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果树生 产、蔬菜生产、花卉生产、农作物生产、农业园区生产及经营管理、 用,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生长物质及其对植物的调控作用。 常用肥料种类、性质及施用,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应用技能:光学显微镜使用,种子质量检测,常见病虫害识别与诊 断,常见肥料与农药使用,常见农业机械使用,园艺设施使用及维 护等技能。(2)农作物生产技术理论知识:我省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棉花、油菜等)的 分类与类型。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其基本规律,对土、肥、水等环境 条件的要求,常见病虫害识别,无公害农作物生产等知识。应用技能:土壤耕作,地膜覆盖,育苗(秧),苗情素质诊断 与调控,定植,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考种与测产,轻简栽培 等技能。(3)林果生产技术理论知识:我省主要果树(柑橘、梨、葡萄、桃、板栗、草莓 等)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果园建立,育苗,土肥水管理,整形 修剪,高接换种,花果管理,果实采收与储藏,常见病虫害识别, 无公害水果生产等知识。应用技能:主要果树种类品种识别,播种、杆插、嫁接繁殖, 土壤耕作,栽植,施肥,灌溉,整形修剪,花果调节,防寒防冻和 病虫害防治等技能。(4)蔬菜生产技术理论知识:我省主要蔬菜(辣椒、黄瓜、或豆、白菜、胡萝卜、 西瓜等)的分类及其生长发育,对土、肥、水等环境条件的要求。蔬菜栽培制度,育苗,土肥水管理,商品蔬菜采收;食用菌简易制 种及袋料配方;常见病虫害识别;设施栽培,反季节及无公害蔬菜 生产等知识。应用技能:蔬菜种子播前处理,播种、嫁接繁殖,栽植,整枝, 人工授粉,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能。(5)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理论知识:我省主要观赏植物(菊花、一串红、瓜叶菊、月季、 桂花、香樟、红横木等)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观赏植物繁殖, 修剪,设施栽培,特殊造型等知识。应用技能:观赏植物播种、托插、嫁接、分株(分球)繁殖, 土壤耕作,施肥,灌溉,大苗栽植,大树移栽,花坛建植,苗木整 形修剪,草坪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技能。(6)植物保护技术常见农业害虫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常见农业病害的发生规律, 我省主要果树、农作物、蔬菜和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农药的配置及使用等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知识及防治基本原理。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序课程按学 期 分配教学时数理论教学按学年及 学期分配号分类课程考试考查总学 时理论 教学实训 教学第一学年第二 学年第三 学年注»二四五六1公共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V3636362基础心理健康与 职业生涯V3636363课哲学与人生V3636364职业道德与 法治V3636365语文V21621654543636366数学V18018054543618187英语V21621654543636368计机应用基 础V1807210836363636369体育与健康V180180363636363610公共艺术V541836361811历史V3636181812普通话1818181植物生产与 环境V19415440110842专 业技 能*植物保护技 术887018883蔬菜生产技 术V967818964农作物生产 技术10590151055课林果生产技 术V185152331058()6园林植物栽 培与养护1008218100认知实习V424261818跟岗实习J240240240军训V30303()总学时数23041508796470592444396402540合计学期授课门 数12119961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1、总体要求(1)按照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要求,本专业教 职工数与学生数应为1: 11,其中专任教师不低于教职工总数的85%。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和省级示范(特色)中 等职业学校可在上述基础上分别上浮5%和3%o(2)公共课教师应具有与任教课程对口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 历,并取得中等学校教师资格。(3)专业课专任教师应具有与任教专业对口的本科及以上学历, 并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任教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有“双 师”素质,有良好的师德,关注学生发展。(4)关注园艺行业发展动态,对园艺行业的专业知识有较深入的 研究,具有园艺企业工作经验或实践经验。2、授课教师要求主要公共课程教师应具备公共课程教师的基本条件。专业基本 能力课程授课教师应具备专'也课程专任教师的基本条件,还应有任 教本专业两年以上的教学经历和企业实践经历。3、教师进修培训要求(1 )专任教师每两年必须参加两个月及以上企业实践或社会实 践。(2)专业课专任教师每五年必须参加一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公 共课教师应参加教育教学或新技术的培训。(3)专任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次校外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二)教学设施本专业应配备与专业办法规模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 实训基地。实训室规格按照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配置, 基本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实训基地规划合理,拥有配套较齐全的 农业机械,现有教学设备设施总值达10万元。设有实验室室1间, 灵芝加工室一间。本专业普通教室配备有多媒体教学平台。(三)教学资源1、纸质资源纸质资源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资源,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的教科 书、教师用书、学生用书等,选用的教材必须是经国家审定的各教 材,在湖南省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材目录中选择和运用。2、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资源快捷便利、信息巨大、形式多样,教学中要充分利 用旅游专业教育网站、专业数据库、相关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 获取文档、图像、视频等有助于教学的数字化资源。(四)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根据课程性质,采用班 级授课、分组教学、现场教学、实践训练、讨论、讲座等形式组织 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 学等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利用专业教师的教学博客及学生个 人空间,建立课程交流讨论群组;另外还可利用教学团队的群、班 级网站、班级Q群、精品课程网站等网络空间,聚集教学资源,建 立交流平台,实现在线教学及实时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 探索,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五)学习评价1 .评价主体以教师评价为主,广泛吸收就业单位、合作企业、社区、家长 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建立多方共同参与评价的开放式综合评价制度。2 .评价方法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要把学习态度、 平时作业、单项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 断改革评价方法,逐步建立以学生作品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 制度。3 .评价内容(1)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依据国家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 纲、学校制定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思想品德评价方案与细 则;依据行业规范与岗位要求,制定职业素养评价方案与细则,把 职业素养评价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2)专业知识与技能。依据课程标准,针对学校专业教学特点, 制定具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评价细则。(3)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依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教学大纲、省教育厅颁布的公共课教学指导方案,制定公共课教学质量评价细 则。积极探索人文素质综合测试的内容和方法。(六)质量管理建立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要求,把就业 率,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针 对专业特点,制定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评价细则,广泛吸收行 业、企业特别是用人单位参与评价,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专业教学 质量机要把课程评价作为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建全 人才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专业教学 质量评价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和发布。1、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校长为学校教学第一责任人,专业负责人为本专业教学第一责 任人,专业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共同负责本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学 校应加大对专业教学的投入和管理,确保专业数学有序运行。专业 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要加强本专业建设总体设计,负责本专业教育 教学与改革具体组织实施,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与运行根据办学规模和实际需要,设立教务、实训实习、教研等教学 管理和研究机构,配备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研究人员; 要完善各级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完善管理人员、教师及教辅人员 的岗位职责,完善包括教学文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研究、 教学设施设备、图书及教材等各项管理制度。3、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与执行制订完善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 学组织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顶岗实 习与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制度、教师教学工 作考核评价制度等。学校应建设健全常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诊断 与改进机制,确保常规教学规范有效。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根据本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本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训 练项目,即对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标准进行二次开发。学校制定的实 施性教学计划,应报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并严格依据制定 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与考核。5、教学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为教学教研工作提供重要的教学 信息资源。教学档案主要包括教学文书档案、教学业务档案、教师 业务档案和学生学籍档案等。学校应对教学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 用做出规定,由专人负责管理,使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信息化,能更好地为教学教研服务。6、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1)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职和兼职研究 人员,统筹管理全校的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2)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要以促进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实现全面 发展为目的,通过教研活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校企合作等途径, 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促进知识传 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使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 接技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九、毕业要求1、符合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有 关规定。2、思想品德评价合格,身心健康。3、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4、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考核合格。5、符合学校的有关毕业要求。序课程按学 期 分配教学时数理论教学按学年及 学期分配备号分类课程考试考查总学 时理论 教学实训 教学第一 学年第二 学年第三 学年注-二二四五1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3636362心理健康与 职业生涯3636363哲学与人生V3636364职业道德与 法治V3636365语文V21621654543636366数学V18018()54543618187英语、/21621654543636368计机应用基 础1807210836363636369体育与健康V18()18()363636363610公共艺术V541836361811历史V3636181812普通话41818181植物生产与 环境19415440110842专 业技 能植物保护技 术V887018883蔬菜生产技 术V967818964农作物生产 技术V10590151055课林果生产技 术18515233105806园林植物栽 培与养护41008218100认知实习V424261818跟岗实习V240240240军训V303030总学时数23041508796470592444396402540合计学期授课门 数12119961城市绿化养护,花卉苗木生产与经营、园艺生产资料及园艺产品营 销等岗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 格的学生。(二)培养规格1、思想品德(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 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 任感。(3)具有正确的职'也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和法律意识。(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养 成自觉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和环保意识。2、科学文化理解和掌握本专业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 展奠定基础。(1)具有日需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 力,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2)具有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基本技能,以 及观察能力、空同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3)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以及职场英语的 基本应用能力。(4)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基本能 力。(5)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有良好的责任心、进 取心和坚强的意志。3、职业能力(1)果树栽培具有识别20种常见果树的能力,具有对果树苗圃 地进行选择和规划的能力,具有果树嫁接苗、自根苗培育的能力; 具有果树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人工授粉、疏花疏果、果实套袋 和除袋的能力;具有识别10种常见果树病虫害的能力;具有对常见 果树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能力;具有果实采后处理贮藏与加工的能 力。(2)蔬菜栽培具有识别30种常见蔬菜、10种常见蔬菜种子和幼 苗的能力;具有蔬菜种子浸种与催芽技术的能力;具有蔬菜苗床管 理育苗土肥水管理植株调整的育苗能力;具有识别10种常见蔬菜病 害,10种常见蔬菜虫害的能力;具有对常见蔬菜病虫害中进行综合 防治的能力;具有蔬菜设施栽培环境条件调控的能力,具有蔬菜采 收贮藏保鲜与加工的能力;掌握两种蔬菜嫁接方法的能力。(3)花卉栽培具有识别种10常见花卉的能力,具有配制营养土 的能力,具有花卉实生苗、插杆苗、分身苗、嫁接苗、压条苗培育 的能力;具有花卉土肥水管理、花期调控的能力;具有对常见花卉 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的能力。(4)食用菌栽培具有识别15种常见使用菌的能力,具有配置常 用培养基、栽培料的能力;具有常见食用菌母种、原种、栽培种制 作的能力;熟悉实用菌生产过程无菌操作步骤;具有识别10种食用 菌常见病害虫害的能力,具有对食用菌常见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的 能力,具有常见使用菌袋、菌床、菌畦栽培与管理的能力,具有常 见食用菌贮藏加工的能力。(5)植物生产条件的调控能力,具有改善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温 度条件的能力,具有改善光照工作条件的能力,具有土壤质地的测 定与改良的能力,具有测土施肥的能力,具有分析土壤含水量与合 理灌溉的能力,具有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防范的能力。(6)农作物生产技术熟练掌握4种农作物播前整地、种子处理、 良种选择技术、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特点的能力;掌握4种农作物 的收获和贮藏的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公共基础课程1、思想政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 课。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 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 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通过本部分 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 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发展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以热爱祖国为立 身之 本、成才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是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 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 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 '也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 一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 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 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本部分内容 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 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适 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 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 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 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 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3)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人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 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 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 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 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 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4)职业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 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 的总目标和基本要 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 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 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 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 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 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 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 守法用法的好公民。2、语文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 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 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 '也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 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 素质劳动者服务。3、数学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 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 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 础。4、英语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 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 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 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 终身发展奠定基础。5、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 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 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6、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 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 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 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 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 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服务。7、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 的任务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 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 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 界,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 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8、历史历史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促进中 等职业学校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优秀文化传统;从 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 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塑造健全人格, 养成职业精神。9、普通话普通话是中职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语言艺 术交流的重要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使用国家语言文 字,做到发音标准,符合国家文字音节规定,交流畅通,表达清楚, 在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二)专业课程1、专业核心课程(1)植物生长与环境理论知识: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植物组织与结构,植物形态 与构造,植物营养;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气候因素对植物生 长发育的影响;植物水分代谢,矿质营养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