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离子散射分析精.ppt
低能离子散射分析第1 页,本讲稿共20 页主要内容 发展背景 应用 分析原理以及入射离子选取第2 页,本讲稿共20 页低能离子束散射谱ISS 定义:用一定能量和种类(原子种类和带电量)的低能离子束撞击表面,分析经过与表面作用后反射回来的原离子束,分析其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包含了表面的一部分信息 60 年代初,荷兰物理学家基斯特马克(J.Kistermaker)发现离子诱导辐射现象 1973 年开始离子束表面散射的研究 与二次离子质谱一起成为表面分析的有效工具第3 页,本讲稿共20 页应用 1 清洁表面结构分析 2 表面组态分析 3 材料纯度分析 4 用于监视对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扩散、注入或催化表面的污染 5 用离子束分析薄膜的污染和组成,薄膜结构以及薄膜界面的研究,特别是用于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 6 用于研究催化剂或其他表面 7 研究表面的结构、吸附与电性能(如电子发射)之间的关系第4 页,本讲稿共20 页与二次离子质谱的异同 相同点:都使用一定种类和能量的离子束入射到表面 入射离子能量范围:20ev10kev(ISS),kev级(SIMS)研究对象:经过与表面作用后反射回来的原离子束,并且分析其能量(ISS)被入射离子束电离了的、从表面层发射出来的新离子,并分析其质量(SIMS)第5 页,本讲稿共20 页第6 页,本讲稿共20 页各种表面分析方法的分析深度 ISS 只能分析第一层表面原子 二次离子质谱SIMS 分析深度大约为10 俄歇电子谱AES 真空紫外光电谱UPS 离子探针IMP X 射线光电子谱XPS第7 页,本讲稿共20 页基本原理第8 页,本讲稿共20 页单粒子弹性散射模型的基本假设 1 入射离子为单色离子束 2 被撞击的表面原子为初始状态为静止,忽略热振动 3 表面原子与入射离子间的作用为单粒子间作用 4 碰撞为弹性,满足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 E0=E1+E2 P0=P1+P2第9 页,本讲稿共20 页 从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出发进行分析E0=E1+E2,P0=P1+P2 代入具体量:m1v02=m1v1v2cos1+m2v2v0cos2 p12=p02+p22-2p0p2cos2将2消掉,令K=E1/E0,A=m2/m1,处理后的结果:K=cos1+(A2-sin21)1/22/(1+A)2 得到能量比K、质量比A 和散射角1之间的关系 第10 页,本讲稿共20 页 K=cos1+(A2-sin21)1/22/(1+A)2 K=E1/E0,A=m2/m1 其中E0、m1、1固定且已知,E1为实验测得,根据上式可以计算得到m2,从而得到表面原子的种类等信息第11 页,本讲稿共20 页单粒子散射模型的局限性 1 表面邻近原子作用(弱作用-准单粒子散射)2 表面原子热振动 离子散射作用时间:10-16s 常温下表面原子振动周期:10-12s 3 非弹性散射 4 表面离子中和,大大减小弹性散射束的强度第12 页,本讲稿共20 页 5 多次散射(二次散射):入射离子发生多次散射之后再出射 二次散射能量分布:K=cos1+(A2-sin21)1/22X cos2+(A2-sin22)1/22/(1+A)2 其中1和2为两次散射的散射角 总散射角=1+2第13 页,本讲稿共20 页 离子表面散射能量变化与散射角的关系图 横轴散射角,纵轴为E1/E0 双散射的曲线是闭合的,对于一定入射角入射的离子,散射角 存在极小值(阴影效应)第14 页,本讲稿共20 页阴影效应的解释 发生多次散射的离子与靶原子至少有一次碰撞,这次碰撞后入射离子无法进入阴影区域 推测原因:1 入射离子质量小于靶原子 2 入射离子能量低 3 被撞击靶原子在材料中受到其他原子的固定作用(结合力)这三个原因导致被撞击的靶原子被撞击后移动很小,近似为静止。由于入射离子波动性不明显,这样多次散射入射粒子无法绕到靶原子后方的阴影区第15 页,本讲稿共20 页按照这种假设,阴影区的大小和靶原子的大小和种类以及入射离子种类有关,方向与离子入射角度有关如果考虑靶原子的移动,则还与m1/m2、入射离子能量,以及靶原子在材料表面结合力的大小有关第16 页,本讲稿共20 页 E1是散射角 的双值函数,靠近单粒子散射的对应准单散射峰,另一个较高的应准双散射峰。导致峰值模糊或出现双散射峰,但是单散射仍然占主导地位 入射角较大或者较小时,两个值很接近,而当入射角为45 时差距较大 应对措施:增大入射角、适当减小离子束的能量和Z 值(减小近邻原子影响,以及发生多次散射的几率)第17 页,本讲稿共20 页能量分析灵敏度与表面散射的微分截面 能量分析灵敏度E1/M2,表示单位质量差的原子的散射峰的峰位分离度,分离度大便于分析 表面散射微分截面:表征探测器接受从表面散射回来的离子的能力第18 页,本讲稿共20 页两者如何协调 E1/M2=常用入射离子:He+、Ne+、Ar+(K+、Na+)A=m2/m1=25 E0/m1 与(z1/E0)2 第19 页,本讲稿共20 页谢谢第20 页,本讲稿共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