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新制度经济学得企业理论nvs.ppt
第五讲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1 1、科斯(、科斯(R.Coase)R.Coase)的企业理论的企业理论2 2、契约理论、契约理论3 3、委托、委托-代理理论代理理论4 4、协作生产力理论、协作生产力理论5 5、团队理论、团队理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传统微观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将企业看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主体企业是一种生产型的组织,企业是一个技术性的生产函数,忽视了企业的契约性质。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只是一种研究要素组合的生产理论,而不是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主要研究,企业作为一种交易方式(或制度)与市场交易方式的关系,企业的内部权力结构,以及在企业与市场之间、不同企业规模之间进行选择等问题。1 1、科斯(、科斯(R.Coase)R.Coase)的企业理论的企业理论第一,企业为什么出现?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的方法。企业产生的根源 交易费用、Cm Ce企业取代市场 新古典经济学,交易是无摩擦的 交易费用大于零-企业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市场交易成本较高的活动就内化到企业中来。权威(企业家)指挥生产,决定企业内的资源配置-企业配置资源的费用低于市场。第二,企业的边界如何决定?第二,企业的边界如何决定?用边际分析法说明企业规模如何决定“企业倾向于扩张直到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加交易活动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科斯企业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是协调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企业也是协调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一种资源配置方式)(2)使用价格机制的市场交易中存在着相当高的交易费用;(3)市场经济中存在企业的基本理由在于企业内部组织的交易比通过市场进行同样的交易费用要低;(4)企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的扩大,企业的边界是企业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所花费的成本。(5)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组织成本与市场的交易费用的差异。科斯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a、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将经济学对经济的研究引向现实b、解释了企业的契约性质和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c、认为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二者的替代取决于交易费用的高低。d、关于非零交易费用的分析使人们意识到制度对效率的重要性。科斯企业理论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1)交易费用概念的模糊性和不可操作性;(2)科斯在强调交易费用的重要性时忽视了企业组织变动对于直接生产成本的影响(关于企业在组织协作生产方面的作用);(3)科斯虽然提出交易是有费用的,但没有明确指出引起和决定交易费用的具体因素;(4)将交易费用作为衡量制度绩效的核心尺度,太过笼统。2 2、契约理论、契约理论 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是在契约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的融合下发展起来的。契约的经济意义在于:承诺是神圣的,个人独立进入交易活动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对契约的系统分析是由美国法学家以恩麦克内尔完成的。按照契约的条件把契约分为:1.古典契约;2.新古典契约;3.关系性契约。并根据契约的完备性区别了: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物质资产的简单聚合。完全契约只在理想中存在,在此基础上,企业契约理论将研究的重点瞄准了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即企业的边界。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有两个分支:1)资产专用性理论,2)间接定价理论;1 1)、资产专用理论)、资产专用理论 威廉姆森(O.Williamson)用资产专用性理论来分析纵向一体化问题,即企业的边界问题。将企业看成是连续的生产过程之间纵向一体化的实体。纵向一体化假说的出发点是要素所有者投入生产的资产具有专用性。资产的专用性使某种特定的资产只适用于某个特定的用途,将它改做别的用途是不可能的,或者会产生很高的成本。资产专用性理论将企业看成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认为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在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够消除或者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 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某些投资只有在某些地方才能产生最大的价值,即资产具有专用性,这会 弱化投资方在投资完成后的谈判地位,因为,专用性投资有“拴住”效应,投资方无法防止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资产专用性有四种类型:资产本身的专用性、资产选址的特定性、人力资产的专用性、专项资产。资产专用性原则指的是,资产越是用于专门的用途,尤其是专门化到唯一用途时,就不可能转移到另外一种用途。即资产的专用性越强,资产用途的可选择集越小。资产专用性的实质是一种“套住效应”(lockin)。威廉姆森的分析主要是建立在两个假设上:(1)交易人的有限理性(2)人天然具有机会主义动机。他认为,最大化规则的指引下,有限理性的行为主体组织经济活动以便达到生产最优的同时,应尽量防止机会主义。由于专用性资产只对特定的使用人有价值,对其他人则一文不值,因此,当交易的一方进行了关系专用性投资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准租的大小等于承租人最优使用的价值与另一承租人次优使用价值的差额,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越大,可占用性准租也就越大。准租的存在就像一块“馅饼”,交易双方都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份额。但对于专用性资产的所有者来说,他处于谈判不利地位,因为另一方有强烈的机会主义动机来侵占专用性资产所有者的利益。例如,卖者可以声称生产成本上升,并且要求重新谈判以提高价格,从而剥削依赖卖者的买者。如果买者不同意重新谈判,卖者就会威胁或单方面终止关系。这就是由关系专用性资产产生的要挟问题。要挟的表现是要求准租的重新分配,或者是通过契约重新谈判,或者是通过单方面行动损害另一方利益,而使自己获益。租金是为利用某种资源(无论是土地、劳动,设备,思想,或甚至金钱)而发生的一种支付。在经济学理论上,当资源的可用性不受(为利用这种资源而发生的支付数量的多寡)影响时,这种支付就被视为租金。如果上述不受影响的特性是永久的,就称为“经济租”;如果是暂时的,就称为“准租”。“准租”的概念是马歇尔首先提出来得。因为实际上现有的资源至少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不受价格的影响,供给量只有经过一段时间才会由于生产或没有重置而发生变化,因此就把这种不会影响短期供给而只影响长期供给的支付称作“准租”。例如,如果现存资源的支付量不足以弥补其生产成本,那么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这种资源的耐用性会使其继续使用,也就是说,即使租金低于生产成本,但只要足以弥补包括资源残值的利息在内的现期成本,资源的耐用性也会使资源在一段时间内提供服务,而超过现期成本的支付就是“准租”。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 资产专用性带来的问题在于,如果要素供应商与下游生产商都是独立经营者的话,供应商的专门化投资不可能仅是满足当前交易的需要,而是基于对未来长期交易的预期。而一旦上游供应商对专用性资产做了投资,下游生产商就会以停止交易为威胁,最大程度地榨取供应商的剩余。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使投资的专用性程度越高,风险就越大,最终造成专用性资产的投资不足,损失了经济效率。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会导致专用性资产投资无法达到最优,并使合约的谈判和执行面临更大困难,造成现货市场的高成本。而且,资产的专用性越高,这一趋势越明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一体化治理,即将某要素的供应者和购买者合并为一个企业中,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来代替直接交换产品的市场。在现实生活中,资产专用性的情况是很普遍的。例如劳动者发展的从事某项专门工作的技能也是一种专用性资产。保护专用性资产的供应足以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企业的成因。纵向一体化管理的企业可以替换现货市场,因为在企业组织内部,机会主义必然受到权威的监督。即当交易费用在较大程度上受资产的专用性影响时,资产的所有者会选择一体化,通过内部化来减弱机会主义行为对准租的剥削。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它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前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工,或者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如钢铁企业自己轧制各种型材如钢铁企业自己轧制各种型材,并将型材制成各种不同的最终产品既属于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则是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或后向一体化则是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钢铁公司自己拥有矿山和炼焦设施;纺织厂自己纺纱、洗纱等。纵向一体化能减少上下游企业随意中止交易的不确定性。纵向一体化能削弱供应商或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如果一个企业在于它的供应商或顾客做生意时,供应商和顾客有较强的价格谈判能力,且他的投资收益超过了资本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需放弃的东西),那么,即使以他不会带来其他的益处,企业也值得去做。因为一体化削弱了对手的价格谈判能力,这不仅会降低采购成本(后向一体化),或者提高价格(前向一体化),还可以通过减少谈判的投入而提高效益。纵向一体化可以防止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从而节约交易费用。格罗斯曼(Grossman,S)和哈特(Hart,O)回答了什么条件下才会发生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发生时,谁起主导作用?他们将企业所有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即谁对契约中不完备的地方拥有决策权,谁就是雇主,谁就有权获得企业产生的剩余收入。纵向一体化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但是被一体化的一方失去了对原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也就损失了激励,从而带来效率损失,这就是“一体化”产生的合并费用。纵向一体化能否发生,取决于“一体化”节约的交易费用和它所产生的合并费用的比较,只有当前者大于后者时,纵向一体化才会发生。结论是:应该由投资活动中最重要的一方“一体化”其它方。2 2)间接定价理论)间接定价理论 间接定价理论的代表人物都认为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手段,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约市场的直接定价成本,即交易费用。科斯认为市场和企业的不同在于:市场是通过非人格化的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的,而企业内部则是通过权威定价来完成资源配置的。二者选择的依赖在于市场定价成本和企业内部权威定价的成本的大小市场定价成本和企业内部权威定价的成本的大小关系。据此,科斯认为,企业存在是由于企业的定价成本小于市场的定价成本,企业的定价成本小于市场的定价成本,企业的边界就是当企业定价成本等于市场的定价成本。威廉姆森是科斯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他提出,出于节约交易费用的理性,有效率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考虑以下三个原则:(1)资产专用性原则(2)外部性原则(3)等级分解原则。他分析了交易的三个维度:(1)不确定性(2)交易频度(3)资产专用性。认为交易的维度决定了缔约方式的选择,并要求相应的交易协调规制结构与之匹配。如古典企业要求单边规制;新古典契约要求三方规制;关系性契约要求双边规制;高度专用性交易被内部一体化时要求统一规制等。因此,他提出最优层级理论。认为企业应该通过一个层级结构来组织生产和分工,层级种类的选择则取决于层级管理的效率或成本大小。张五常(Cheung,S)在另一个方向上发展了科斯企业代替市场的理论张五常认为科斯关于“企业”替代“市场”的观点不完全正确,“确切地说,是一种契约替代了另一种契约”。那么,企业契约与市场契约的区别何在呢?企业实际上也是一种市场关系,甚至是一种高级市场关系-要素市场关系。企业取代市场,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或者说“用一种契约取代另一种契约”。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在企业外部与企业内部的分离主要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这一分离可以避免对要素投入进行直接的高成本计量。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程度问题,寻找交易定价的成本会自动在市场定价和企业代理人定价两种契约安排中作出选择。张五常(S.Cheung)不认为企业不同于市场,也不认为企业会减少市场的机会主义。他认为,企业是一种契约,这种契约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签署的,而市场上的契约则是中间产品商签署的,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只不过是生产要素市场和中间产品市场之间的不同罢了,在中间产品市场上进行的是产品的直接定价,而在企业内部则是用企业的剩余权利来代替直接定价,是一种间接定价,只有当间接定价的费用(一种市场上的交易费用)小于直接定价的费用(另一种市场上的交易费用)时,企业才会出现。企业的边界也是两种费用边际比较的结果。间接定价理论模型是由杨小凯和黄有光在科斯(Coase,1937)和张五常(Cheung,1983)的思想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一理论模型假定有很多天生相同的消费者生产者,每个人都可以从事两种有专业化经济的活动,一种是生产最终产品的活动一种是生产最终产品的活动,一种是生产中间产品的活动。一种是生产中间产品的活动。人们用资源生产没有直接效用的中间产品,一定是因为中间产品的使用可以提高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这是一种迂回经济效果。关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生产如何组织,这一理论模型包含自给自足、产品市场组织、中间产品生产者享有剩余权利的企业组织中间产品生产者享有剩余权利的企业组织、最终产品生产最终产品生产者享有剩余权利的企业组织者享有剩余权利的企业组织四种结构。其中,企业与非对称剩余权利可以将交易效率相对低的活动卷入分工,以避免对这类活动的投入产出直接定价所形成的高昂交易费用,这类活动价值的大小由剩余收益来反映。这就是间接定价理论,企业是间接定价的工具企业是间接定价的工具。杨小凯、黄有光在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书中,将企业定义为贸易伙伴之间的一种剩余权结构,它使得一方(雇主)有支配另一方(雇员)的劳动的权利,并拥有双方合约(合约规定雇员的劳动报酬)的剩余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交易过程中,某些定价效率极低在交易过程中,某些定价效率极低的活动能够纳入分工,并同时得以避免对其直接定价和销售,从而降的活动能够纳入分工,并同时得以避免对其直接定价和销售,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以促进分工低交易费用以促进分工。在解释股东为什么拥有剩余权时,他们认为因为对资金管理的努力的定价对资金管理的努力的定价比对生产管理的努力的定价对生产管理的努力的定价需要更高的交易费用,而让股东拥有剩余权能将这种管理资金的努力这种交易效率最低的活动排除在直接定价和买卖之外,从而降低了交易费用。这就是他们对企业的间接定价理论的解释。另一种解释:另一种解释:企业是一种契约,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签署的,而市场上的契约是中间产品商签署的,不同只是在于生产要素市场与中间产品市场,中间产品是直接中间产品是直接定价的定价的,企业内部则是用企业的剩余所有权利来代替直接定价,因而是企业内部则是用企业的剩余所有权利来代替直接定价,因而是间接定价。间接定价。当间接定价的费用小于直接定价的费用时,企业才会出现当间接定价的费用小于直接定价的费用时,企业才会出现。企业的边界也是由两种费用的边际比较决定的。按此说,由许多劳动者组成一个企业意味着这个企业拥有对这些劳动者的劳动这种资产的剩余控制权;这些劳动者之所以会组合成一个企业,是因为在契约不完全的条件下,由企业拥有对他们的劳动这种资产的剩余控在契约不完全的条件下,由企业拥有对他们的劳动这种资产的剩余控制权会提高经济效率制权会提高经济效率。科斯认为,“雇主雇员的关系不同于发包人承包人关系。雇主雇员的关系的典型特征是:工作岗位的许多具体细节是由雇主擅自决定的,也就是说,雇主有许多剩余控制权”。剩余控制权如果任何契约都是完备的,也就是说,契约中的条款能够完全到说明对资产的每一项特别权利都归属于谁,那么企业与市场真的可以无甚差别。但问题是,在完全契约中,签约的一方必须列出一个长长的表,逐项说明他希望对另一方的资产拥有的那些特别权利。这样做显然成本太高,且由于“有限理性”的缘故,人们对未来发生的事情的预料总是不周全的,契约安排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没有遗漏。这就是所谓的契约的“不完全性”。既然契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做到完美、总是存在“事后契约性”,就应该有其他事后相机处理契约漏洞的权利安排。剩余控制权是指剩余控制权是指“对契约中没有逐项说明其归属的那些对契约中没有逐项说明其归属的那些剩余剩余下来的对资产的特下来的对资产的特别权利别权利”。由于订约双方在遇到问题时就权利分配进行逐项谈判或仲裁是耗费时间的,让订约的某一方一并购买所有剩余控制权可能会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按剩余控制权假说,“所有权”就是购买上述的剩余控制权,而企业就是由它所拥有剩余控制权的那些资产构成的。3 3、委托、委托-代理理论代理理论关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伯利和米恩斯在1932年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中做了开创性研究。他们在书中首次分析了西方股份公司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事实。认为:股份公司的股权高度分散化;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大企业的管理权会不可避免的从所有者手中转向管理者手中。其理论缺陷在于,将管理权置于所有权之上,认为管理权的重要性超过所有权的重要性。事实上,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表明,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不仅没有削弱,而且还在加强所有权对管理权的控制。关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研究后来发展形成了委托代理理论。詹森和麦克林1976年发表的企业理论:经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企业理论:经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一文是关于委托代理问题实证研究的最初代表。詹森(M.Jensen)和麦克林(W.Meckling)重点分析了企业中物质资本所有者与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了监督成本、保证成本等概念。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前提。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关于代理成本的问题。代理问题的产生有两个假设前提:一是信息不对称;二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一般认为,代理成本问题的存在主要由这两个原因造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问题的核心是动力问题。即委托人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促使代理人采取利于增进委托人收益的行为选择,或者使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委托代理理论从内容上来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代理人行为选择研究;(2)代理成本研究;(3)所有权结构设计研究。第一方面:代理人行为选择研究。对代理人行为选择的研究主要是从信息角度来分析的。信息的不对称有三种情况:(1)委托人具有信息优势,并企图从代理人那里获取更多的租值;(2)合约前代理人的信息优势使委托人陷入逆向选择;(3)合约后代理人的信息优势使委托人面临道德风险。一般而言,委托代理的双方为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在信息上是倾向于隐藏的。隐藏信息的动机在于保持谈判和交易中的信息优势,而隐藏行为的目的则在于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委托代理合约的选择被认为是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机制。其效率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代理人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二是对代理人行为的激励与动员。对于委托人而言,一个最优化的合约是:在代理人的个人合理性制约下使所有报酬表现为最大化的解。但是如果委托人在合约中给代理人支付的是一个预先给定的报酬,那么代理人的报酬就会与他的努力程度无关。因此在合约中设计一个与代理人努力相关的有效激励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其目的在于使代理人的行为选择不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第二方面:代理成本研究由于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在目标函数上存在不一致性,代理人总会利用信息优势来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这种由于代理关系而造成的损失被视为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包括:(1)向代理人支付的薪水、奖金等费用。(2)代理人追求非货币收益所导致的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3)有代理人决策与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最佳决策差异导致的企业效率损失。由于造成代理成本的主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函数不一致,所以如何降低代理成本的合约和机制设计就成为代理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显露机制的设计。信息显露的目的在于使信息最大可能的流通和趋于对称分布,这主要通过合约中的激励相容和内部代理人之间的权利制衡,以及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度来实现。信息显露机制的设计利于降低约束成本。(2)激励机制的设计,主要目标在于使代理人和委托人的目标函数相一致。从而降低由道德风险导致的代理成本。(3)约束机制设计。约束成本与代理成本一般而言是此消彼长的。一般来说,合约越完全,就越能有效约束代理人的行为,代理成本就越低,但也会带来较高的约束成本。目标利益越是一致,监督越容易,代理成本也就越低。在这一点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设计是并存的。第三方面:所有权结构设计第三方面:所有权结构设计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与所有权结构的设计直接相关。企业内部权利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代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可供选择的企业所有权结构主要有:a,个体私营企业;b合伙制企业;c,股份制公司。不同的企业规模要求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一般而言,企业规模越大,所有权结构越复杂,合理的所有权结构设计就越必要。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企业所有权的关键在于剩余权利。企业所有权有不同的形式:包括法律上的财产所有权、法人企业所有权、合同化固定的企业所有权、以及剩余所有权。前三种的界定和配置在市场条件下可以完成,剩余所有权的配置则不是依据财产,而是依据个人的决策和努力,这种权利的交易和安排主要是在企业内部,通过谈判和博弈来完成的。总之,所有权结构设计的意义在于:降低代理成本,约束经营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防止外部资本对企业的控制权的争夺。除此之外,委托代理中还研究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内部治理结构就是通常所说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出发点是治理结构对企业效率的影响。通过在企业内部设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权利制衡体系,来提高企业的效率。4 4、协作生产力理论、协作生产力理论协作生产理论是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于1972年提出的。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一文中,他们批判了科斯关于企业具有权威特征的观点,认为:团队是生产过程中的中心合约人,而不是某种上级指导和约束力。他们提出: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的合作可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的合作可以产生更高的生产力。企业是在协作生产出现时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监督机制。产生更高的生产力。企业是在协作生产出现时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监督机制。企业并没有比普通市场更为优越的命令、强制、和纪律约束等权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契约组织。企业的生产在本质上是一种协作生产。企业的生产在本质上是一种协作生产。在这种协作生产中,每个个体的行为会影响其他个体的选择集,即要素所有者之间存在外部性。因此,协作生产就会面临队员偷懒或者搭便车的道德风险问题。协作生产的效率难题就在于如何克服各要素所有者之间在协作生产过程中的偷懒和搭便车动机。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的产权结构也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立的。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协作生产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技术的发展有时会降低市场交易的费用,同时也会扩大企业的作用,使以协作为基础的协作生产变得更加重要;(2)企业是一种团队所使用的投入的专门的代理市场,它能更优越地汇集和核实有关异质资源的知识;(3)每个队员都有偷懒和搭便车的动机,因为监督成本可以转嫁给他人,但每个人其实都希望谁也不偷懒,因为如果在没有偷懒的“队的忠诚和精神”指引下,每个人的利益才会真正最大化。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协作生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使用了几种类型的资源;(2)产品不是各项相互合作资源的独立产出之和;(3)协作生产中使用的所有资源不属于同一个人。他们认为,在协作生产条件下,如何奖励团队成员,诱使他们有效率的工作是首要问题。但协作生产的困境在于:相互合作的成员的边际产出无法直接或者分别观察,协作生产的产品是团队的边际产品而不是队员个人的边际产品;由于观察边际产出的成本不为零,所以每个成员都有将自己偷懒的成本转嫁给他人的偷懒和搭便车动机。阿尔钦和德姆塞茨通过个人的效用函数比较对此进行了分析。此外,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还分析了不同企业类型中,对协作生产监督的效率问题。其结论为:在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中,由于监督的行使主要由所有者承担,但由于监督工作的非专业性和高成本,无法克服协作生产中的偷懒和搭便车行为,从而影响了企业效率。而在股份制企业中,剩余索取权和监督权的分离使得分散的剩余索取权对要素所有者的监督成为可能。由于监督工作由专门从事监督工作的支薪经理来行使,这大大提高了监督的专业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克服协作生产中的偷懒和搭便车动机。他们认为,在这一的条件下,由于监督的专业化,协作生产可以比市场更经济的监督和测度劳动生产率以使边际生产率与投入品的边际成本相等,从而减少偷懒。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可以把企业和市场看作是相互竞争的市场形式,即私人拥有的的市场和公开的或者共有的市场之间的竞争。5 5、团队理论、团队理论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识到了企业的生产性质,认识到要素间的联合可以带来合作剩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团队理论。团队理论认为,团队中各个成员的贡献是难于测量的,每个成员都有偷懒动机,这就需要一个监督者。谁来监督监督者?最好是将其他成员的收入用合同固定下来,然后赋予另一个人“剩余索取权”。由于剩余索取权与团队总产出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这种产权是有效率的。团队理论也界定企业所有权就是“剩余所有权”。团队理论经常被用来证明“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思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