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卵生动物的卵》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1253180
资源大小:1.42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卵生动物的卵》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第二章 生命科学案例4:卵生动物的卵本教案为省级小学科学优质课一等奖主题卵生动物的卵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年级四年级下册单元第二单元新的生命课时第6课时【课标内容】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11.2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很多种。三至四年级 能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 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能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二【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了解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知道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繁殖 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2.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鸡蛋的内外部结构,认识到动物卵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 联系。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卵,理解动物繁殖的相似性。通过观察鸡蛋的孵化过程, 体验到生命的延续。3. 科学态度:乐于参与探究动物繁殖的过程,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通过观察鸡蛋,明白鸡蛋的结构与作用。三【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教师就“你观察过鸡蛋吗? ” “你发现过鸡蛋的秘密吗? ”两个问题做了相关调研。调研发现98%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观察过鸡蛋,但是99% 的学生没有发现鸡蛋的“秘密”。这说明学生对鸡蛋的观察是无序的、没有驱动的、 没有基于问题的观察,这种观察不是真正的科学观察。针对“你观察过卵的孵化过 程吗? ”这一问题得到了 98%的否定答案,说明学生对于鸡蛋发育成新生命没有认 知,因此也就不会有对应的猜想与观点,更不会带着验证的视角去发现。对于“你 认为动植物会为迎接新生命做准备吗? ”这一问题,92%的学生认为动植物不会主 动为新生命做准备,这说明学生没有将相关的概念进行上升与提炼的能力,调研数 据如表4-1所示。表41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鸡蛋的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了解鸡蛋的结构和功能之 间的联系。2. 教学难点:理解卵的内部结构及其对生命的意义。五【设计理念】 卵生动物的卵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的第6课。教材 安排了 “动物的卵” “青蛙卵的孵化” “小鸡的孵化” 3个活动。根据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次教学设计对教材的3个活动进行改进。原活动安排能发展的最大增 量就是对动物卵的几个小概念上,学生发展的空间较少。改进后,3个活动本身还 能使学生发展出核心大概念和理性思维上的更多增量:通过观察能找到理性推测的 依据,自己的观察和推测是发现生命世界无限精彩的最重要的方法;经验是产生合 理猜想的必要基础,观察鸡蛋的孵化过程是学生了解精彩的生命世界必不可少的经 验;结构和功能的对应,沿核心大概念方向的学习,使学生能用更科学、理性的视 角看待世界。学法:观察探究、交流研讨。教法:情境创设法、谈话法。六【教学准备】教具:PPT课件、青蛙卵发育过程的影片。学具:鸡蛋、鹤鹑蛋、镶子、培养皿、放大镜、纸巾。授课时间:4月中旬。七【教学过程设计】总体思路与活动流程见表4-2。1. 课前活动:21天孵化鸡蛋活动(3月中旬开始,持续21天)积累经验, 储备关联。(1) 在3月中旬,教师准备好孵化机、种蛋、记录单等材料。(2) 学生领取种蛋,在蛋壳上做好标记,放入孵化机中,开始为期21天的孵 化鸡蛋活动。孵化温度:37.9°C,湿度保持在50%80%。在记录本上及时进行记录(“直接观察”外部蛋壳的变化;“照蛋”观察内部变化)。(3) 安排学生轮流完成周末给孵化机加水的任务。设计意图:21天孵化鸡蛋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鸡蛋被孵成小鸡化过程,增加 相关知识储备。2. 新课导入,提出问题:鸡蛋是“活的”吗?( 5分钟)检索经验,产生观点。(1) 出示PPT中的孵化过程图,展示鸡蛋被孵化成小鸡的过程。设计意图:重现孵化鸡蛋过程中的照片,让学生回顾从鸡蛋到小鸡的孵化过程, 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证据等。(2) 围绕以下问题,全班学生相互简单交流从鸡蛋到小鸡孵化过程与发现: 孵化出小鸡需要多少天? 在孵化过程中,蛋壳发生了哪些变化?理由:推理1:如果没有变化,鸡蛋不会变成小鸡。证据1:解剖没有成功孵化的鸡蛋,可以发现鸡蛋里出现不同时期的胚胎发育 状况。证据2:照蛋时,会观察到不同时期鸡蛋内部是不一样的。(3) 教师PPT出示未孵化的鸡蛋,提出问题:鸡蛋是活的吗?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形成初步观点:鸡蛋是有生命的。81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交流,让学生学会检索经验,用经验来进行推理,形成 初步的观点。3. 探究活动:观察鸡蛋的结构(20分钟)一一收集实证,检验推理。(1) 探究鸡蛋里的哪些结构会为新生命提供养分。 谈话导入:如果鸡蛋是有生命的,那么鸡蛋里应该有很多能延续生命的结构。 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找到这些结构呢? 开展有目的的观察活动。活动流程:先明确评价要求,再进行活动。小组材料:鸡蛋1个、培养皿1个、餵子1个、提示帮助卡1份、记录单每人 10张(钉成口袋书的样子)。设计意图:明确任务与评价要求,开展有主题的活动寻找支持新生命延续 的结构。有主题的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增大,同时观察也变得更加细致。学生在收 集实证的过程中,其思维能力将得到大大提升。(2) 查找资料,论证推理。教师提供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网络链接,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找到与自己的 发现相关的信息,并将其填写在记录单的参考文献部分。 文献资料查找。教师事先准备好相关的资料供学生使用,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可 查询的设备,如计算机、各类书籍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查找文献。 解剖鹤鹑蛋(见图4-1),并将观察结果与鸡蛋的解剖结果进行对比。将对 比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观看无壳鸡蛋孵化视频。教师在PPT中插入视频,供学生观看。(视频出处:在各大视频网站搜索“21 天无壳鸡蛋孵化”可以进行查找。)设计意图: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提取可用的资料填写到记录单上。本环节的 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4. 研讨交流:鸡蛋是“活的”! (12分钟)一一逻辑论证,完善观点。(1)根据图4-2中的提示开展小组讨论,补充、修正自己的观点。我一共有()个发现。我发现(),我推测它的作用是()O大家对我的发言,有不同意见吗?图4-2(2)全班根据图4-3中的提示进行交流,讨论鸡蛋各部分的结构及其对应的 功能。设计意图:给学生的讨论、发言提供一定的格式。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可 以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重点上,让发言更有针对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话 可说,同时培养学生有理有据的科学发言习惯。(3) 随着学生的推理发言,教师逐步补充板书内容(见图4-4) (1)教师介绍:我们解剖的鸡蛋是没有受过精的鸡蛋,只有受精的鸡蛋(受精卵) 才能孵化出小鸡。我们平常在市场上购买的往往不是受精的鸡蛋。不管鸡蛋是否受精, 鸡蛋中的每个部分都对胚胎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介绍,让学生明白课内的鸡蛋并不是受精的鸡蛋,并不能 孵化出小鸡,消除学生的“杀生”心理。同时明确,所有卵的任一结构都对胚胎发 育具有重要作用。(2)组织学生观看视频“青蛙卵的孵化过程”并思考:其他动物为了迎接新生 命做了哪些准备?(3)小结:像鸡蛋、青蛙卵这样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 式叫作卵生。靠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的动物叫作卵生动物。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介绍,了解青蛙卵的孵化过程,明白其他的动物也在为新 生命做准备,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卵生和卵生动物的科学概念。八【学生实验记录单】不同材料的餐具本教案为省级小学科学优质课一等奖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材料单元的第2课。在第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常见的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将其分类,同时也产生了继续探索的兴趣,由此自然地继续开展观察材料特点的探究活动。本课缩小研究对象,聚焦不锈钢、陶瓷、塑料、木材四种典型材料。教材还提出坚硬、光滑、粗糙、反光四个科学词汇,增加学生的描述用语。通过直接观察和“神秘的盒子"游戏,让学生运用掌握观察材料的方法,深化对材料特征的认识,从而体会材料具有多样性。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餐具都非常熟悉,学校餐盘是不锈钢餐盘、家中的碗是陶瓷碗、家中的筷子是木制的筷子9所以学生能基本说出制作这些餐具所用的材料,但他们极少关注和研究做成餐具的材料的特点,所以缺乏对材料特点的全面认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使用一年级所学的观察方法进行迁移,对材料进行较全面的观察,并用科学词汇对材料的特点进行描述。但他们容易将物品(餐具)的特点当作材料的特点,教材提供不同材料的几种餐具就是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个辨识“物品”和“材料”的契机,建立 材料和功能的联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同种物品可以由不同的材料组成。2,根据材料的特点可以判断常见材料的种类。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并初步辨认材料。2。使用科学词汇描述常见材料的特征。科学态度目标:1.积极投入到观察材料特点的活动中,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2.能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点,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材料制造物品的原因。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多种感官及借助简单工具多维度观察不同材料,并用科学词汇描述材料的特点。难点:对不同材料的餐具特点进行对比,发现材料的特点影响其功能,建立“材料”与“功能”的联系。教学准备教师:四种材料的碗和勺各一套、不透明盒子、班级记录表、多媒体课件。小组:金属碗和金属勺、陶瓷碗和陶瓷勺、塑料碗和塑料勺、木碗和木勺、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教师多媒体出示卡通人物小猪佩奇和弟弟乔治,“同学们今天小猪佩奇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我们!”佩奇:“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猪佩奇,今天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的弟弟乔治学会自己吃饭了。我非常高兴,想要送给它一套餐具,可是我昨天去超市看了一下,发现餐具的种类真多呀,一下子想不好该送弟弟什么样的餐具了,小朋友们可以帮帮我吗?"“那今天我们要帮佩奇一起来选一选不同材料的餐具。”板书课题。二、探索(一)对餐具进行观察1. 出示:金属碗和金属勺、陶瓷碗和陶瓷勺、塑料碗和塑料勺、木碗和木勺。“佩奇想要在这四套餐具中挑选一样,但它不了解每套餐具是由什么做的、特点是什么,你可以解决它的疑惑吗?”预设:学生能简单地说出四种材料的一些特点,但不全面,甚至会说到餐具的特点,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辨析学生讨论的是不是材料的特点。2. 提问:“除了大家刚才说到的这些特点,这些材料还有哪些其他特点呢?老师特地带来这些餐具,希望同学们仔细观察,帮助佩奇。”3. “等下拿到材料后,我们要如何观察呢?”提示学生可采取用手敲,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等方法。请小组长上台领取每组材料。小组内观察讨论,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教师巡视指导。4.小组汇报:你们的观察结果是什么?这些餐具都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其余学生倾听,及时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新的科学用语:坚硬、光滑、粗糙、反光,并总结、讲解。5.“悄悄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就在刚刚上课之前,老师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出了一点小意外,老师不小心把一个装材料的盒子打翻了,结果就这样了(出示图片,陶瓷餐具破碎,其余餐具完好),你们能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什么启发吗?”引导学生回答:陶瓷易碎,金属、塑料、木不易碎。(二)做游戏巩固练习1.佩奇:“谢谢大家的帮助,我已经知道应该买什么餐具送给弟弟了,谢谢大家!”2. 教师:“经过我们的帮助,佩奇已经选择了一套餐具,它把选好的餐具已经包装在这个礼物盒里,请大家猜一猜它选择的是什么材料做的餐具。不过你们只能问一问里面餐具的特点,佩奇只会回答你'是'或者'不是,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对哦!游戏规则你们理解了吗?下面我们先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吧!”学生尝试游戏。教师评价做得好的学生:“这位小朋友真的非常厉害哦,对材料的特点也掌握得非常好;三、研讨1 .提问:“这些餐具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同学们在平时都有使用过吗?那么在使用过程中,你觉得它们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可以向大家分享一下吗?”2. 小组讨论,请学生反馈交流。教师小结:不同材料制成的餐具,它们的优缺点不同。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材料的不同功能,人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材料制造物品。四、拓展“今天我们知道了餐具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品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呢?你们可以来写一写,看看谁能想到更多的物品。” 知识导入: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窗户的框架:可以用铝合金来做材料,也可以用木头来做材料,还可以用塑料来做材料。 板书设计不同材料的餐具金属、陶瓷、塑料、木头特点:坚硬、光滑、粗糙、反光活动记录单记录四种材料的餐具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边观察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也有利于后面的反馈交流,集体研讨后要鼓励学生尽量地去修正自己原先的记录, 进一步加深对材料特点的认识。作业设计1 .下小雨时,选择穿下列哪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更适合( )。2.用下列材料制成的餐具易碎的是( )。3.判断题。(1)瓷勺、铁勺、塑料勺,敲击时塑料勺发岀的声音最清脆。 ( )(2)相同大小和厚度的塑料碗比陶瓷碗轻。 ( )4.根据材料的特点连一连。塑料碗 能被磁铁吸引木碗 敲击能发出清脆的声音瓷碗 浸没在水中能上浮,有花纹不锈钢碗 光滑,浸没水中能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