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与救护规定-职工安全防范与救护中各种事项规范.doc
-
资源ID:91253940
资源大小:42.0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全防范与救护规定-职工安全防范与救护中各种事项规范.doc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编辑、可修改安全防范与救护规定1.总则1.1.制定目的为将本公司内职工安全防范与救护中各种事项予以合理化、明确化,特制定本规定。1.2.适用范围除依国家相关法规及公司其他安全规章外,涉及安全防范与救护之事项,悉依本规定执行。1.3.权责单位1)总经理室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2)总经理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2.员工之安全须知2.1.个人行为1)切实遵守公司各项安全规定。2)依照作业标准及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不得擅自改变工作方法。3)非个人所负责操作之设备,不得擅自操作。4)任何时刻不得无故逗留或徘徊于他人工作区域内。5)放置工具、物料于物料架上或其他高处,须保证不绊跤他人或跌落击伤他人。6)若须从高处抛下物体,地面上则应禁止他人通行。7)移动一个设备或物料架时,须先将放置其上之未固定物体取下。8)不得于厂内奔跑、嬉戏、恶作剧或有其他阻碍秩序之行为。9)不可使用压缩气管吹除身上灰尘及将压缩空气管指向他人。10)行走时不要为谋取捷径而穿越生产作业区域、跨越流水线。11)不可在石绵瓦或类似之屋顶上行走。12)不可在工作中之高架吊车下或悬空重物下走动。13)若发现漏油、漏气的地方及已损坏之梯子、平台、栏杆及其他不安全之环境时,请随时报告主管或工安人员。14)不要使用不健全的工具或设备。15)推门出入时,不得用力过猛,以免撞及对面而来之人。16)安全门出入口及太平梯前后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堆置任何物品,阻碍通行。17)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工具和其他用品。18)上下阶梯或走过轻易滑跌之场所须非凡小心。19)自觉劝阻他人冒险、违章作业。20)搬运货物专用之电梯或吊车,禁止人员搭乘。21)每一员工都须将防止意外作为其应尽之责任,并互相劝勉遵守安全须知。22)熟记工作场所之出入口、安全门位置。紧急情况时,必须遵守秩序,接受指挥。2.2.着装要求1)救火时,操作或搬运热的油类或其他物体时,必须穿着足以遮蔽全身之衣着,并佩戴适当之帽子,不得将袖子、裤管卷起。若为安全防护须穿着其他非凡之服装,亦须购置使用。2)在禁烟区域内禁止穿有大马钉之鞋子。3)操作或修理转动机器或在近旁工作者,不应打领带、悬垂袖口或穿过宽之衣服。4)使用砂轮或其他无覆盖装置之高速度转动机械时勿带手套。5)女性员若留长发,须配戴头巾或帽子。6)非凡工种应依要求佩戴劳保用品。7)作业现场人员不可穿高跟鞋。8)不穿着过于宽大或有悬垂装饰之衣裙。2.3.电气设备1)非指定之工作人员不得开动电机及其他电动机械,见有故障或不正常之情况,应即通知有关单位。2)保险丝熔断时,应通知生技人员修换,但遇紧急状况且电压在220伏特以下(包括220伏特),可由主管指定人员修换。3)所有电动机械及电动工具,其外壳必须接地,接地线路应定期检查保证接触良好。4)不要擅自修理电气线路及设备,见有故障可过热、火花或电机冒烟应随即切断电源,报告主管通知有关人员修理。5)临时电线使用前必须加以检视,有无绝缘不良、破皮等。避开将其绕于手臂或身体任何部位携带。6)不可将身体或托运物质与电线相接触。发现由电线杆上落下之任何电线,应立即通知电工人员处理。7)再度发生保险丝熔断或控制器跳闸必有原因,应先报告主管或由生技部电工处理。8)电气机械之加油均应适量,过多过少都易于生事。9)临时电线切不可横跨走道及通行,或浸入油水中。10)若立于潮湿的场所或金属物上,不可用潮湿的手去接触电气设备及其带电部位。11)外人不应擅入变电室及设有围栏之变压器室。12)凡有电线通过工作场所之地面,如有人来往必须加以安全掩盖。13)不得用铜线等金属丝代替保险丝。2.4.消防1)严禁使用汽油或低燃点之石油分馏物洗涤机器及其零件。2)任何时刻不得在严禁烟火区域内吸烟或携带明火源。3)搬取或携带汽油、煤油及各种易燃物,限用安全油罐或其他盖妥之金属容器。4)一切消防设备,不得用非消防目的之工作上。5)器材物料之堆存,不得阻碍消防设备之取用。6)油类物品或电线着火,应使用干粉灭火器、砂土、地毯等物扑灭,不可用水灌救。7)使用气割、电焊时应遵守相关安全规定,远离易燃物,预备灭火器材,并由专人监视。8)烟头应放置于烟灰缸内。9)做好工厂5S工作才是消防之上策。10)其他可参阅消防安全治理规定。2.5.工作场所之清洁1)保持所有的走廊、过道、阶梯、工作台通行无阻。2)油类或化学物溢漏地面或工作台时,应立即擦拭或冲洗干净。3)废物垃圾不应堆积于作业区域或办公室内。4)地面常常保持干净平坦,一有损坏应即修补。5)工具用毕,归还原处。6)不要堆放酒瓶或脏衣服于抽屉中或工作场所内。7)养成人人有随时拾捡地上杂物的良好习惯。8)整顿工作场所,让每件物品有固定的存放场所并井然有序。2.6.安全维护及标志1)挖掘洞穴,于工作完成前需暂离开或搁置时,须用跳板掩盖或设围护栏杆。2)为搬运、修理设备等工作之便利需暂拆除地板、地面人盖孔或栏杆时,应设法加以适当的围护,待工作完毕后立即复原。3)一切设备及围护栏杆,不得用作支架或捆缚起重绳索。4)在人行道、通道或可能有人通过之场所上方工作,不论其工作是在楼梯上、平台上或管架上,一律应设“有人在上面工作”之警告牌于醒目地方。5)存放或使用强酸、强碱、汽油及其他危险物品之场所及设备均应设立危险标志。2.7.修理机械及工程设施1)非自身操作之机器或未经授权操作之机器一律不得擅自操作。2)不对转动中之机器作较大之修理工作。若须在转动机器之四周工作,则人员与机器间须设有适当之围护。3)除正常操作上必须之调整外,一切调整或加油等工作,均应待机器完全停下后行之。4)不以手去摸触机械的转动部位。5)禁止使用不适当的代替品,例如以汽油桶充作支架或工作台,以扳手当锒头,以木箱当梯子等。6)人员不许搭乘吊车或起动车辆悬吊或搬移中之目的物上。7)各种起重吊车及启重机械之操作人员应注重他人之安全,使用适当之信号或音响,使他人注重,并设法保持钢索在卷筒上排列整洁。8)在严禁烟火区域内所使用之临时灯,其玻璃罩之外围须有金属栏之保护装置。9)非事先征得经管主管之同意,他人不得在酸碱、有毒及易燃气体、高压之设备上从事任何修理或调整等作业。2.8.有毒物质1)操作强酸、强碱、纯碱等有毒物质之工作人员,须接受主管之工作教导并使用适当之保护设施。2)有毒溶液之气体仍属有毒,操作人员应设法避开吸入此类气体。3)取用酸、碱等化学物之工作人员须戴橡皮手套、安全眼镜,有时尚须使用面罩、橡皮裙或胶鞋,事前须与主管商量决定之。4)有毒物质宜贮藏在阴冷通风之处且容器内不呆混入易燃性物质。5)有毒物质应轻拿轻放,应留有伸缩余地。6)充装溶液不宜装满,应留有伸缩余地。7)若遇漏出时即用水将漏出之物冲去。8)修理空桶时,应事先彻底洗涤干净。3.救护须知3.1.急救与护理3.1.1.急救要则1)急救人员在事前应接受熟练之练习。2)伤者于救离灾区后,应迅速施救,并驱散四周无助于伤者之一切闲人。3)使伤者处于适当清静之位置,并解开其衣服及领扣使其呼吸愉快。4)检查受伤部位,迅速设法止血。5)伤者发生窒息情形,应先行人工呼吸。6)不可移动受伤者并应注重保温。7)腹部受伤者或神志不清者不可给予任何饮料。8)勿使伤者看到其受伤部位,以免惊恐而使伤势转剧。9)勿对伤者或旁观者作伤势之陈述,并尽量使受伤者感到舒适。3.1.2.现场伤患救护1)火中救人,营救者须先将自己的衣裤浸湿,并以湿巾缠裹头部。如营救者衣服着火,可倒地滚熄,切铁慌张奔跑;如伤者衣服着火而不能打滚时,应即取棉被等覆盖使火熄灭。2)救护中毒伤者,如需进入有毒气体充塞之场所,应佩戴防毒面罩并使用安全索,一端绕住营救者手臂,另一端由室外救护人员拉住,以防万一中毒时,可立即救出。3)救护触电伤者时,如电气开关近身,可立即切断电源,或者使用长而干之手杖、干木棍、干绳索、干布或其他良好绝缘体,使伤者与电源分离。4)救护卷入转动机器之伤者时,应先切断电源,停止机器运转,而后尽速将伤者移出。3.2.出血急救3.2.1.出血之类别1)毛细管出血血液呈点状渐渐冒出,正常凝聚成血块,数分钟内可止血。2)静脉出血血液均匀徐缓外流,呈暗红色,若压迫其中枢端,则血液量增加,压迫末梢端,则血流量减少。3)动脉出血血如泉涌,或呈线状喷射,喷射之节律脉膊一致,血色鲜红,不易闭止。4)内出血常发生于胃或肺,当发生于明胃时,常呕吐黑咖啡色血液,如伤及肺脏,则常咳出红色泡沫血液。3.2.2.止血法1)毛细管出血用绵纱绷带压盖伤口,以防止污物进入。2)静脉出血A)用直接压盖或绵纱绷带压盖伤口,如出血较大,无法直接压盖控制时,则须施压力于伤处之过错心端止血,如仍无法止血时,则使用动脉止血法止血。B)令伤者躺卧抬高出血部位,松解衣服。C)注重保暖,以防休克。3.2.3.动脉止血止血时常用下列方法:1)强屈伤肢此法止血仅用于肘关节以下部位之肢体出血,以纱布垫置于肘窝,强屈其关节,并以绷带紧缚之。2)直接加压以绵纱绷带覆压伤处止血。此法仅用于少量出血。亦有以手指压于伤口者,但常无效且易传染,故极少用。3)止血带之应用凡具有适当强度并可产生压力,可控制流血的任何物品,皆可用作止血带,但不得过窄,至少须两寸宽,在血管上使用一平滑坚硬物体,用布包裹以使压力集中。4)指压法(或称间接压迫法)以手指施压力于动脉以控制出血。身体各部位有许多地方,动脉接近表皮,可用手指压紧动脉,以截断液流通。3.3.压背举臂法3.3.1.实施前的预备1)不要浪费时间,要沉着预备,愈快愈好。2)将伤者俯倒,而朝在,两手超伸头部,两肘弯曲,两掌互相重垒,臂向外,面颊枕于掌背。3)松解患者颈部、腰部的过紧衣钮,除去其口内污泥、假牙分泌物,使伤者呼吸通畅。4)用衣被垫盖伤患者身体,以保持暖和。5)救护者应视何种姿势较易取得平衡而跨下一膝,横跨于伤患者之头部。3.3.2.压背举臂之动作1)救护者两手张开,平放于伤患后背之腋窝下部,拇指相触,余指均指向外方张开。2)救护者上自渐渐向前俯伏,手臂伸直,直至双臂与地面几成垂直时为止,因而产生下压力量。3)救护者上身后倚,逐渐减降手臂上之力量,双手沿臂部上滑,握住伤患者之两肘,上身继续后倚。4)救护者上身后倚时,将伤患之两肘向怀中紧拉,直到感到伤患双臂吃力为止。5)将以上四点动作,以每分钟××次之速度反复实施,切忌中途停止,除非已恢复自然呼吸或医生已断定伤患死亡。6)如救护者必须换人时,切忌失去压下与上提的规律运动,接替救护者亦须跪于一侧,并保持同一时间之呼吸运动。3.3.3.施救后之处理1)伤患者虽恢复自然呼吸,但非表示可以停止救护工作时常有暂恢复后,再度停止呼吸之情形发生,故必须注重观护,如自然呼吸停止,应立即得做人工呼吸。2)当伤患者能够自动呼吸时,救护者应配合其呼吸速度,连续施行直到大量呼吸才可停止,此动作有时会延长至四小时以上。3)伤患者清醒后,应保持静卧,不得答应其站立或坐起,如医生仍未到达,可给予少许兴奋剂,如一茶匙酒掺和于一小杯开水或咖啡、茶等热饮料中,使伤患者保持暖和。3.4.休克急救1)使患者仰卧于适当位置,脸部苍白者头部放低,潮红者垫高。2)解除胸部一切紧着衣物。3)设法止血并保持呼吸道之通畅。4)在症状未消除前,或继续恶化时,切勿移动或运送。5)使患者清静,并覆盖毛毯保持其体温。6)胸部开放性伤口,应尽速封闭。7)急速请医生至现场施救。3.5.创口急救1)利用有效止血法止血,有休克症状者,先处理休克,呼吸停止者先行人工呼吸。2)保温,供给新鲜空气。3)剪除受伤部位四周之衣服。4)禁止以不清洁物或手指接触伤口。5)勿滥取伤口内之异物,倘伤口表面沾有污秽泥沙等需取出时,可用消毒夹子取出,否则不取出为佳。6)伤口四周应用碘酒涂擦消毒。7)在可能范围内答应脱衣服时,应先脱无创伤一侧之衣服,以免摇动伤口。8)给止痛药,使伤者清静。9)从速请医生治疗。3.6.灼伤急救3.6.1.火伤1)有休克症状者,应先处理休克。2)切勿用任何不清洁物刺破水泡。3)范围较小之火伤,可用消毒黄石蜡纱布敷于伤处,盖上两层纱布,然后包妥即可。4)勿于伤处涂抹油脂或油膏,因为有时这些油脂不仅不能防菌,反而会增加医生洗净该类油脂之麻烦。5)受伤情形严重者,应速请医生治疗。3.6.2.硫酸灼伤1)任何部位遭受灼伤进,均应于受伤四周取大量清水冲洗。2)眼睛灼伤,最好用水冲倒在伤者头上,让水流入眼中,而将硫酸冲去。3)灼伤处不可涂油膏。4)如酸液泼于衣服上,应尽速浸入水中或剪下。3.6.3.烧碱灼伤1)衣服沾有碱液,应以大量清水冲洗后,脱去衣服。2)皮肤灼伤时,应以大量清水冲洗,以毛巾找干净后再涂抹橄榄油。3)碱液入眼,应以水冲眼,然后请医生治疗。3.7.触电急救1)首先应切断电源,在未确知电流切断前,不可赤手拉触伤者。2)注重伤者呼吸,如呼吸停止,应行人工呼吸。3)宽解伤者衣服及一切束带,并以毛刷或干毛巾摩擦全身皮肤,使毛细管恢复功能。4)移置伤者于阴凉地区,如伤者未失去知觉时,可给予少量咖啡精等兴奋剂。3.8.善后处理1)稍微伤害之具体调查与报告非常困难,主管与伤者,均厌恶此项调查,伤者甚至不愿治疗,为避开类似事故再度发生,调查主管与伤者均应具体说明原因,以便检讨改进。2)主管人员与工安课人员应常常与医务单位接触,由医生或护士之合作确定需要具体调查之案件。3)当意外发生而人员受伤时,首先应急救受伤人员,并予适当处理,除非受伤情形稍微,应尽量避开向伤者询问以使伤害者舒适,便于医生及急救人员作适当急救,同时可使受伤人员清静思考,待其精神平静时再予询问,较为妥当。4)工作单位主管于发生事故后,应会同工安课人员前往发生地点协助医生以确定伤害之可能范围,观察现场及听取现场人员口述意外情况,尽可能保留现场,以便调查研究。发生单位主管应将发现之事实具体填写研究报告,并确定防范措施。4.注重事项1)本公司安全卫生教育,应列入员工教育练习课程,每年定期举办。2)本公司新进人员于报到前须至正规医院接受体格检查,在职员工则视需要定期接受健康检查。3)本公司员工如有违反本规定者,除以本公司员工奖惩办法处理外,将视情节依照国家相关法令处罚。安全事故报告报告书日期:_事故内容发生单位发生地点见证人事故者发生日期年 月 日发生时间上午 时下午 时发生原因事故状况处置方式责任者 根本对策责任者 追踪检查责任者 认可: 审核: 制表:作者精心整理,如有需要,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