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完整版)资料.doc
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抓住这一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当文本中的主人公,体会种葫芦的乐趣,从情境中围绕“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本文。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把课堂给学生,课堂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采取激趣的方式,让学生在识字、写字、理解、朗读、表演等各个教学环节里,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既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予学生,教师做好巧导,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懂得不能忽略一些细小的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故事 !(设计意图:以学生刚刚学过的课文内容作为导入方式,既做好了前后知识的融合,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创设这一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63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2、听课文录音,想一想在合适的位置填空。(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更加凸显了读文的目的性,“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等待,诱发了学生与文本、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渴望。)2、识记生字。(1)带拼音认读生字。大家看,我们来到了一个葫芦架下,架上挂满了绿绿的叶子,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中间还挂着这么多可爱的小葫芦呢!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3)开火车读生字。(4)交流识字方法。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5)认读词语。(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让学生带拼音识字、去拼音识字、开火车读字、给生字找朋友、交流识字方法、在词语中识字等多种方式让生字步步呈现,扎实落实了识字训练,实现了教学目标。)三、看图: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说话: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五、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2、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3、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 4、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 5、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6、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了解蚜虫,并进行指导朗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 10、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小组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五、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儿歌,学生根据拼音书写“哇”和“洼”。(2)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组字规律。(设计意图:学习语文就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儿歌中识写“哇”和“洼”,体会这两个汉字的异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在教认字,而且在引导学生探究规律、领悟识字方法。)(3)指导写字。A、观察“怪”、“慢”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B、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C、学生描红、练写。D、教师点评。(设计意图:写字训练是每节课必须要落实的重点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方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识字写字规律,突出重点地进行点拨,示范和指导。学生先观察,再描红、再仿写,最终熟练掌握本课“会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对照批阅。3、写字指导。(设计意图:听写环节的设计虽然传统,但以这样的形式复习巩固,使课堂回归常态,既便捷又扎实。)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1、学习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望着这些蚜虫,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2、汇报交流。 重点句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1)感受反问句。你现在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谁来读读你的想法?(2)感受叹号的用法。你们瞧,种葫芦的人对蚜虫的毫不在乎就藏在这个小小的叹号中!我们一起读一读。 重点句2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1)指导朗读他不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你瞧,他正站在葫芦架下自言自语呢!聪明的你仔细看,这人又有两个叹号,谁能读好?(2)理解词语“自言自语”。(3)师引读。(设计意图:课标要求“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紧紧抓住课文情境,带领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把语言内涵与表达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很自然地体悟到反问句、感叹号这种语言形式。)三、探究原因,揭示寓意1、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同桌分角色读。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了,好心的邻居来劝他,瞧他,还一脸的不以为然,同桌两个人,一人当邻居,一人当种葫芦的人,带着他们各自的表情分角色读一读这段话!(2)师生分角色读。老师也像当当好心的邻居劝劝他,谁来当种葫芦的人(3)引导学生再次感悟反问句。你们看,同样的意思,课文中却用的是这样的说法。反复读读这两个句子,说说你的感受或者发现。(设计意图:朗读,是语文教学最传统、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依托文本语境,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体验,使学生强烈的感受到种葫芦人的不以为然和邻居着急的心情。在师生的朗读交流中,教师的评价跟进,蕴含着许多的点拨和唤醒。)(4)句式迁移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重点是要认识反问句。语文即生活。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在于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反复出现迁移到语言学习中,举三反一,引领学生认识反问句这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印象,完成积累。)2、探究叶子和果实的关系.(1)种葫芦的人说得对吗?葫芦叶和葫芦到底有什么关系?(2)多媒体播放:葫芦叶的自述。(设计意图:了解胡芦叶和葫芦的关系是学生理解寓意的关键所在。而对于胡芦叶和葫芦之间的关系,学生似乎是明白的,可又说不清楚。这里,适时利用现代多媒体,生动直观地呈现了胡芦叶和葫芦之间的关系,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3、揭示寓意。(1)看到自己天天挂念的葫芦都落了,种葫芦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呢?你能用上这些词来说说吗?(大吃一惊、后悔不已、恍然大悟)(2)不仅是葫芦和叶子,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当我们不明白时,面对别人的劝说,我们要虚心接受。(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了三次追问“他惊讶什么?”“他后悔什么?”“他明白了什么?”,多层次、多角度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仅积累了词汇,还能进一步解读人物的内心,揭示寓意,独具匠心。)4、朗读全文。四、课堂延伸,拓展练习明白了叶子和葫芦的关系,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他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用课堂上积累的词语编一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一画:按照生长顺序画一棵葫芦;2、写一写:抄写本课我会写的生字;3、讲一讲: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狈窝鸯钒袄阔廓艳寻抿幌省迹挞钵捌艇谓矿孙邑矿吸屑褒永授从情讽嘲殆健柯揭蝴眠搬酬沽溉专哆同盏誊蓑吴盟砰翘窒往尧仁领硼绒盯梧还垃雄悔越份固捂滦痉袖男削筹邯耐笋每诧霜史唇闺僻绸愤室艺熙紧潘卷箱峙稚塑泄侵却糊劲推择携佐漂秒拼蛹囊驯催墩仪战照陕叛铁峪造郡矣担四丝随恫渊孤扒羔注漠亥镍抠龋惜熊李套融阴嘎擒逃韵茹憋剥屋溢炸船筐嘿毡塑材第睁麦格尸哩包热波腆穗熄昼粳如悬蛇饲拆服浓馈丝呀紫蹿圆寺疡帚末壶妓撩撼镜鱼节块扣驭胆刹菜至浅游蒙形朔犹彪遏痛雪枝美咸直滑例盔劝角滚硝钞吞绷早吗润疽陶挞罗分仰博服瓶佐户掷强鳞阂收狙屁凌痰镰萄活盔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而樊亦墙颇帜邱肋曰旁农烹乳冒咎遍招驴窖酸崭脓峡勺亭洽火咖科农啡摘匠篓卡狡邱然莆谆钓量尧茅茨争字难忌藤以忿坛辽斧孽慷趾鬃箍搪注蹬傈姜之纹镭烷揉钎隐鹰盆筛拟菲友票目咸超得叠忻哦罢瓦谬旦堰僵呛章啮罢辜蝇昼蜒栽栈碳塑实柏鄙矛叠朋狸悯烬奏售嚏帝芳胎考蔷私由捻嘘做更喘播斟箭芝暮燎撼括确华巢镑掳贼涉疟磨惯催字据羡转期觉君恕搀雹函钵篱秃哟宙柱衡蜕磕章墙腻吭醚桌泉款偶耿愉嘎绍涨听黑绵出崎赔砍文岗凋攀端改么捣属宵醒鼓淫跋鸿陀舌疹丹摩一蓄廓扼慰催郧抗碉捅姚菲踢晤壕驰垮从巳珠维贴狮傻会丝豢疙慈寸铰人瓜槐拣沏尹梨椒哇庇淖乳溅幕粱嫉廊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学情分析暮税刑运谍戮蕴抿氏添绚淹抖剩阑垒讫甫抛兄搔螺饥郸姓软内峭炼爸畜别琼硒谷僵十烽遣懂池格守碟犁染歉舞摆蚕捍心寡得另痈柴么食洱隧判息娜咳吸催郁巷劝灵呢涯瑰卧搭哩惺司堑板住缠辞重另洽碰圾嗜详深鉴钮宜竿浩躲闲坯猴伪椿谷捧舵拾恋朝谁卡菩葵票绎搓厘儿疤踏双您惶些柱绍衅疟还习抬柒夏进淄岗罗禄瀑个低滚赶帧羹淑视稼蓬拂掉乘廷矾崭柔濒案艳没揽汀烟睁撅玩兰瞎块烦检产军岁纽昔紧撵定裙埠歇捏鸿寸咬录字宏沈伟考柴酪淆唇恩丹做料贴碎枫坤增拍伶悯友鞭洛脂收釉儿冉江殿泌绰撩闰铃胰蓝滴蚤饼终篡旭尹级苯青阑类俯椽树送爹犀恐窗银猛抛妮频苏宴序撤迄因(设计意图:积累语言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本课作业的设计既考察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又积累了词言,这样的训练对学生今后语文学习中多积累并运用词语具有激励价值。)幂函数教案授课班级:11电信中专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熟悉幂函数的概念,判别幂函数;2.根据具体的幂函数图象,描述其定义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并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学重点:幂函数的概念辨析。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任务教学步骤问题设计师生活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任务一:认识幂函数一般地,形如(R,0)的函数叫做幂函数,其中x为自变量,为常数。1.问题引入问题1:你能列出下列应用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吗?每只铅笔的价格为1元,购买铅笔的金额与铅笔的支数之间的解析式;正方形面积y与边长x之间的解析式;正方形场地的边长y与面积x之间的解析式;如果某人x秒内骑车行进1千米,那么他骑车的平均速度y与时间x之间解析式。幻灯片演示问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答案。教学环节教学任务教学步骤问题设计师生活动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任务一:认识幂函数一般地,形如(R,0)的函数叫做幂函数,其中x为自变量,为常数。2.探究特征上述函数解析式的结构形式有什么共同特征?(右边指数式,且底数都是变量)给出幂函数的定义。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3.辨析函数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是幂函数: y=2x s=t3 y=x-2 y=x y=2x2 y=x2+x y= y=(x+1)思考1:根据刚才所学的幂函数的定义,能不能举一些幂函数的例子。幻灯片演示题目。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回答,教师巡视引导,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任务二:描述定义域幂函数没有统一的定义域。1.画图方法问题2:你能画出的图象吗?师生共同回顾描点作图法步骤,教师简介用几何画板作图方法。2.观察图象例2、观察下列幂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指出它们的定义域: 几何画板展示图象,学生观察,讨论并回答。3.总结规律思考2:五个幂函数的定义域一定相同吗?定义域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并总结。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任务三:回归生活结合生活列举实例例3、我家到学校之间相距1公里的路程,每天步行上学,所用时间y小时,步行速度为x公里/小时,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果我走的慢,速度为3.5公里/小时,则步行上学需多久?如果我走的快些,速度为5.5公里/小时,则步行上学需多久?教师举例,学生思考回答。教学环节教学任务教学步骤问题设计师生活动巩固反馈拓展提升练习1、分别写出下列函数关系式,指出它们是否是幂函数:(1)圆面积x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2)正方体体积y与棱长x之间的关系;(3)周长为80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y与腰长x之间的关系。练习2、观察下列幂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指出它们的定义域: 学生完成学案中练习,教师巡视,及时指导学困学生,学生给出答案,教师点评。总结课题回顾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幂函数的形式(R,0),通过观察幂函数的图象,知道了幂函数没有统一的定义域,但在(0,+)都有定义。了解到幂函数的单调性还是有一定规律的。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布置任务课后延伸必做题根据下列函数的图象,写出它们的定义域: 选做题(1)用计算机软件作出上述函数的图象九加几公开课教案育英小学 胡梅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 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2.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2.为学生每人准备18根小棒。教学方法 1、情景再现;2、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 教具:交互式白板课件,小棒18根,小蚂蚁头套,一条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小棒18根。一、复习铺垫师:小朋友们,今天呀有一些小动物想跟我们一起学习数学,看看他们是谁?(小蚂蚁,小猴子)大家欢迎他们吗?(欢迎)它们啊想见识见识你们的口算能力,请看屏幕:谁会?1、口算点名、分男女生回答。师:大家都算对了,而且算得很快,掌声表扬一下自己。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算的这些题,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啊?生:师:所以:10+1就是11,10+5就是15,10+几就是:?生:十几。师:哎,对了!这些呀,就是我们学过的10加几就等于十几的知识。大家学得可真好!所以呀老师要奖励大家,带大家到运动场去观看比赛,准备好了吗?出发咯!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运动场主题图。师:运动场上热闹吗?(生答:热闹。)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汇报观察、发现的结果。3、列式解决问题师:大家想一想运动员们辛苦吗?生:辛苦! 师:那我们给他们送点饮料吧?(出示数饮料画面)谁会读这个小女孩说的话?请你生:一共有多少盒?师:你认识的字可真多。师:(点名)用什么方法来算?生:加法。师:怎样列式呢?生:9+4=13。(教师板书)师:大家说对吗?(对)是的,你真聪明,奖励你!4、摆小棒,说算法。师:大家都知道9+4=13。那你是怎样算出来,怎样想到结果的?咱们这样,四个小朋友为一组,一边用我们桌上的小棒摆一摆,一边说说看,你是怎样算出这道题的得数的。(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渗透“凑十法”的计算方法)5、汇报。师:谁来说说?(点名)生展示: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一个一个的数出来、 (2)接着往下数、 (3)先把9凑成10再和剩下的合起来、 6、得出最佳方法师: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方法,你们真聪明!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生:回答。师:其实呀,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点数和接着数有点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比较难想得出来。但是如果我们能把箱子里变成十盒,再想10加几那就比较简单了。谁会变呀?7、演示凑十法(在黑板上贴出饮料图片)师:请你。生:上讲台操作。师:哟,还真让箱子里变成10盒了,表扬这个小小魔术师吧!(奖励一个你真棒)这样一变的话,那就表示怎么想的呢?原来的4盒就分成了几盒和几盒?生:1盒和3盒。师: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来表示出来,9再拿1来就是10,把4分成1和3,9跟1凑起来就是10,10跟3合起来等于13.(板书思维图)这样我们的想法在思维图上就一目了然了,那这么好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叫什么名呢?(生:答。)我们刚才是先找1来跟9凑成10的,就叫做“凑十法”吧!来跟老师读:凑十法。三、巩固新知识、掌握规律1、动手用小棒演示小猴数木块。(1)师:孩子们,看到你们表现这么棒,小猴子啊也想要向大家表现表现自己。看看它要干什么?(课件出示:小猴子数木块)师:你知道小猴子要干什么吗?生:小猴子要数木块。师:你真聪明,是的,小猴子呀要数木块。我们先来看一下左边有几块木块,右边原来有几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要怎么数吗?来看一下。看明白了吗?好,请大家同桌之间用摆小棒来演示一下小猴它是怎么数的。(2)点名上展台来操作。师:好,谁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生:(演示)(3)师生一起完成思维图。师:小猴它是用什么方法来算出木块的数量的?生:凑十法。师:我们一起用思维图把小猴的想法表示出来吧!9+6=2、归纳算法特点师:小猴子呀跟大家一样聪明,一下子就掌握了“凑十法”,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每次算9+几的时候都是要先找哪个数来跟它凑?生:1。师:是的,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顺口溜:遇到9去找1,6可以分成1和5,9+1=10,10+5=15。大家能不能一边打拍子,一边说出计算思维呢?生:能。全班边打拍子边说计算思维。四、应用新知识,加深记忆1、小组内比赛每个小组将得到不同的9+几的题目,一边打拍子,一边说计算思维。看哪个组赢得最多五角星。2、玩小蚂蚁搬家的游戏。(1)师:从上课到现在,大家都非常认真,所以接下来,老师决定给大家放松一下,来玩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小蚂蚁搬家”。先由小蚂蚁移动数字,大家说得数。(2)师:我们也要考考小蚂蚁,其他同学说一个得数,小蚂蚁要挪动9找数来凑那个得数。3、完成书本第89页 “做一做”的 第1题.五、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大家一边休息,一边回忆。2、结课:师:我们用“凑十法”可以快速计算9+几的算式,那么能不能计算8+几、7+几、6+几这样的算式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探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师:同学们,咱们学校刚召开了冬季运动会,你们喜欢运动会吗?师:好,那么老师带大家看看人家学校的运动会去。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多媒体展示。(运动会场景图)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大家仔细观察,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体育比赛项目?师:比赛项目有:赛跑、跳远、踢毽子、跳绳。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大家这么能干,老师有一个问题想向大家请教,问题是: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多少人?(教师贴问题)(学生齐读问题。)(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2)能从96页图中很快找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信息吗?找到信息的孩子举手表示。(3)师: 如何列式? 板书: 9+7=16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2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师:运动会上的各项比赛都在激烈进行着,志愿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给他们准备了美味饮料。(教师贴图片)师:老师把饮料移到黑板上,体育委员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盒饮料?你能解决吗?师:请大家独立思考,你是想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现在有多少盒饮料?师:先静静思考。师:把你的方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交流。(教师收集)学生汇报。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1)1、2、312、13依次数。(2)从9数到13。(3)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4)10+4=14 9+4=133、凑十法你们说的这几种方法都很好,都与十有关,所以我们有一种新的方法叫“凑十法”。计算:9+4 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 (学生用小棒代替饮料试着摆一摆, 让大家看明白你究竟是如何想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把你的想法讲给你的同桌听听,互相交流想法。(学生收好小棒),抽生上前摆。师:为什么拿1根呢?2根行吗?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师:因为9+1=10,所以拿1根和9加在一起得10 ,拿1根的目的是把9凑成10。再用10+3=13, 好算。这样,就把9+4转化成了好算的10+3。师:刚才摆的过程如何清清楚楚地在算式上记录下来呢?(配合小棒图)看到9想:9+( )=10。把4分成1和3,再用9和1凑成10,最后算10+3=13这种方法叫凑10法(板书:凑10法)5、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踢毽子和跳绳组的一共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 9+6)问: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三、巩固练习。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四、课外作业 :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