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通用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91264449       资源大小:5.87MB        全文页数:14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通用技术规范.pdf

    1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通用通用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国家电网国家电网有限有限公司公司二二二二一一年年八八月月2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序号名称1B 级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2C 级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3D 级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4E 级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3目目录录一总则.4二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技术规范.4三智能物联电能表功能及软件规范.27四智能物联电能表安全防护技术规范.124五新增技术要求.140六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1404一总则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智能物联电能表招标采购,它包括结构、工作环境、基本传输特性、电气安全以及电磁兼容性等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规范中未规定,但在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或 IEC 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人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1.3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招标人认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如有异议,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1.4 本技术规范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投标人应按更严格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1.5 本技术规范经招标、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二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的规格要求,环境条件,模组化、机械及结构、电源、功能及包装要求,计量性能、状态监测、电气性能、可靠性、扩展模组互换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规定了电能表的检验规则和运行质量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电能表的设计、制造、采购及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34.1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 1634.2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7215.211 电测量设备(交流)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 11 部分:测量设备GB/T 17215.321 电测量设备(交流)特殊要求 第 21 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A 级、B 级、C 级、D 级和 E 级)GB/T 17215.323-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23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GB/T 17215.9311 电测量 设备可信性 第 311 部分:温度和湿度加速可靠性试验GB/Z 21192-2007电能表外形和安装尺寸JJG 596 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DL/T 698.45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 4-5 部分:通信协议面向对象的数据交换协议Q/GDW 1206电能表抽样技术规范Q/GDW 10827-2020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5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计量模组metrology module由信号处理单元、计量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能够实现电能计量功能,并与管理模组进行数据交互的模组。3.2管理模组management module由数据处理单元、显示单元、安全单元、存储单元、控制单元组成,能够实现显示、对外通信、事件记录、数据冻结、负荷控制等功能的模组,是连接计量模组与扩展模组的中间件。3.3扩展模组extension module用于电能表业务扩展的模组,包括通信、计算、监测、控制等功能的扩展,按型式可分为 A 型和 B型。3.4智能物联电能表smart IoT electricity meters由计量模组、管理模组、扩展模组组成,具备电能计量、数据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环境感知、信息交互和通信路由等功能,同时能适应物联网需求的智能电能表。3.5起动电流starting current(Ist)在功率因数(或sin)为1时,规定的电能表应起动并连续记录电能的最小电流值,多相电能表应带平衡负载。注:注:除非另有说明,“电压”和“电流”术语指方均根值(r.m.s.)。3.6最小电流minimum current(Imin)规定的符合电能表准确度等级要求的电流最小值。3.7转折电流transitional current(Itr)规定的电流值,在大于等于该值时,与电能表准确度等级对应的最大允许误差在最小极限内。3.8最大电流maximum current(Imax)规定的电能表持续承载并保持安全且满足准确度要求的电流最大值。3.9基本电流basic current(Ib)确定直接接入电能表有关特性的电流值,Ib=10Itr。3.10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In)确定经互感器接入电能表有关特性的电流值,In=20Itr。63.11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Unom)确定电能表相关性能所依据的电压值。3.12标称频率nominal frequency(fnom)确定电能表相关性能所依据的频率值。3.13初始固有误差initial intrinsic error在性能试验和耐久性试验之前,在参比条件下测定的电能表误差。3.14基本最大允许误差base maximum permissible error电能表工作在参比条件下,当电流和功率因数在额定工作条件给出的范围内变化时,所允许的误差的极限值。3.15间谐波interharmonic频率不是参比基波频率的整数倍的谐波。注:注:由谐波次数扩展,间谐波次数是间谐波频率与基波频率的比值,该比值为非整数。3.16影响量influence quantity电能表外部的、可能影响电能表的功能或计量性能的任一长时间的量。3.17干扰disturbance电能表外部的、可能影响电能表的功能或计量性能的任一短时间(瞬时)的量。3.18止逆unrecoverable表示结构部件为一次性安装,不可恢复,不可重新安装。4技术要求4.1规格要求4.1.1准确度等级有功准确度等级:B 级、C 级、D 级和 E 级;无功准确度等级:2 级;基波有功准确度等级:B 级、C 级、D 级和 E 级;谐波有功准确度等级:5 级。4.1.2标称电压标准标称电压见表 1。表 1标准标称电压7电能表接入线路方式标称电压UnomV直接接入3220/380经电压互感器接入357.7/100-3100注 1:357.7/100V-3100V 表示 357.7/100V 与 3100V 电压自适应注 2:三相三线接入时,B 相电压接 N 线。4.1.3电压工作范围电压工作范围见表 2。表 2电压工作范围规定的工作范围0.9Unom1.1Unom扩展的工作范围0.8Unom1.15Unom极限工作范围0.0Unom1.2Unom4.1.4电流规格电能表常用电流规格见表 3,电能表电压、电流规格对照表见附录 A。直接接入电能表基本电流Ib=10Itr。互感器接入电能表额定电流In=20Itr。表 3电流规格单位:A接入方式最小电流Imin转折电流Itr最大电流Imax直接接入0.41100经互感器接入0.0150.07560.0030.0151.24.1.5标称频率电能表标称频率为50Hz。4.1.6脉冲常数电能表推荐脉冲常数见表4,有功常数包含全波和谐波有功脉冲常数。表 4电能表推荐脉冲常数接入方式电压V最大电流ImaxA全波脉冲常数imp/kWh、imp/kvarh谐波有功脉冲常数imp/kWh直接接入3220/38010050010000互感器接入3220/380610000200000357.7/100-31001.2100000200000062000040000084.2环境条件4.2.1参比条件电能表的参比条件见表5。表 5参比条件影响量参比值允许偏差环境温度参比温度为 232环境相对湿度a45%75%-大气压86 kPa106 kPa-电压标称电压1.0%频率标称频率0.3%相序L1L2L3电压不平衡所有相连接波形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畸变因数(d)小于 2%外部恒定磁感应=0标称频率的外部磁感应=0引起误差偏移不大于0.1%的磁感应值,但在任何情况下宜小于 0.05 mTb射频电磁场,30kHz6GHz=01V/m辅助装置工作辅助装置不工作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150kHz80MHz=01V2kHz150kHz 频率范围内的传导差模电流=00.1A直流电压纹波=01.0%a应没有霜、露、冷凝水、雨等存在。b误差偏移计算方法:在Itr、功率因数为1的条件下进行三次测量;每次测量后,在相序不改变时,电流电路和电压电路的连接全部改变120,测定每一误差之间(连接改变前与连接改变后)的最大差值,它们的平均值就是误差偏移的值。4.2.2温度范围温度范围见表6。表 6温度范围工作范围温度范围规定的工作范围2555极限的工作范围4070贮存和运输条件4070对特殊用途,可在订货合同中规定比表 6 严格的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下限温度极限可以从55、-40里选择,上限温度极限可以从+70、+85选择。4.2.3大气压力电能表应能够在大气压力为63kPa106kPa(海拔4000m及以下)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计量功能不能受到影响,特殊订货要求除外。高海拔地区要求电能表在海拔4000m4700m应能正常工作。94.3模组化4.3.1通用要求电能表应满足模组化设计要求,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整体框架见附录B。电能表整机由计量模组、管理模组和扩展模组构成,各模组结构上独立。除计量模组外,其它模组通过接插件实现连接,支持带电热插拔操作,并应有失效保护电路,即在未接入、接入或更换管理模组或扩展模组时,电能表自身性能、运行参数以及正常计量不应受到影响。模组外观、尺寸以及接口要求应满足附录C要求。扩展模组可配置的通信波特率有:2400bps、4800bps、9600bps、19200bps、38400bps、57600bps、115200bps、230400bps、460800bps。4.3.2计量模组计量模组能够实现电能计量,可不依赖其它模组独立工作;结构上应采用止逆设计,不可拆卸,不支持软件升级。计量模组应具备以下接口:a)与管理模组接口至少应包含电源、地、时钟、通信和输出接口,计量模组通过该接口与管理模组进行数据通信,对外提供电能和时钟脉冲输出信号和计量原始数据,接口定义见附录 C.3。b)与 A 型扩展模组接口该接口为 A 型扩展模组提供强电耦合接口,用于载波通信,接口定义见附录 C.4。4.3.3管理模组管理模组包括管理 MCU、液晶、蓝牙等部件,能够运行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具有数据路由分发和软件在线升级功能,负责电能表的数据管理、模组管理以及模组之间的数据交互。计量模组与扩展模组之间的工作逻辑关系应由管理模组统一管理,不允许多重交叉。管理模组除具备与计量模组的接口外,还应具备如下接口:a)A 型扩展模组信号接口具有电源、到位检测和通信接口,通过该接口可实现与 A 型扩展模组的通信及主动上报功能,接口定义见附录 C.4。b)B 型扩展模组信号接口具有电源、到位检测和通信接口,通过该接口可实现与 B 型扩展模组的数据交互,并可向 B型扩展模组提供原始采样数据,接口定义见附录 C.5。4.3.4扩展模组4.3.4.1A 型扩展模组A型扩展模组主要用于电能表数据通信,支持载波、微功率无线等通信方式;利用载波方式还可以与电能表从设备通信,实现上行和下行通信功能复用。A型扩展模组与管理模组之间采用串口全双工通信模式,通信速率默认9600bps,最大可支持460800bps。A型扩展模组应内置储能器件,应能在3分钟内完成停电主动上报。4.3.4.2B 型扩展模组B 型扩展模组包括 B 型扩展模组 1、B 型扩展模组 2 和 B 型扩展模组 3。B 型扩展模组结构尺寸和硬件接口兼容,可互换安装,并可根据非介入式负荷辨识、电能质量分析、有序充电控制、水气热仪表数据接入等不同应用场景需求进行选配。B型扩展模组与管理模组之间采用串口全双工通信模式,通信速率默认9600bps,最大可支持460800bps。B 型扩展模组与计量模组之间采用 SPI 单向通信(只收不发),通信速率可通过管理模组配置,最10大可支持 6Mbps。B 型扩展模组应分别具备独立电源和信号接口,任一模组的电源或信号故障不应影响其它模组正常工作。4.4机械及结构要求4.4.1通用要求电能表的机械和结构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保证在参比条件使用时不引起任何危险,尤其应保证:防电击的人身安全,防高温影响的人身安全,防火焰蔓延,防固体异物、灰尘及水;b)易受腐蚀的所有部件在正常条件下应予以有效防护;c)任一保护层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应由于一般的操作而引起损坏,也不应由于在空气中暴露而受损;d)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能承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高温和低温;部件应可靠地紧固并确保不松动;e)电气接线应防止断路,包括在本文件规定的某些过载条件下;电能表结构应使由于布线、螺钉等偶然松动引起的带电部位与可触及导电部件之间绝缘短路的危险最小;f)应能耐受阳光照射;g)电能表计量模组的外壳应满足防拆卸要求,拆除外壳后可目测外壳损坏;h)宜采用硬连接设计,强电接入、电压及电流采样信号等线路宜采用硬连接或焊接方式与 PCB板连接,不应使用可插拔的连接器方式,以确保连接可靠。4.4.2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4.4.2.1外观结构、安装尺寸及颜色电能表的外观结构、安装尺寸及颜色应满足如下要求:a)外形尺寸为 290mm(高)170mm(宽)85mm(厚);b)计量模组和管理模组的结构尺寸,计量模组、管理模组和扩展模组的接口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c)电能表的外观尺寸与安装尺寸、端子结构及尺寸、电池盒结构及尺寸、电压和电流接线定义、LCD 结构及尺寸应符合附录 D 的要求;d)翻盖、指示灯、按键的相对位置应符合附录 D 的布置,外形尺寸严格按附件 3D 图执行;e)端子盖内侧的接线图应符合附录 D.7、附录 D.8 中端子接线图的要求;f)表盖、翻盖、端子盖、模组盒、电池盒塑壳颜色统一,色卡号为 RAL 9003(信号白),色差值E 应不大于 2.0;g)电能表表座、端子座颜色统一,色卡号为 RAL 9003(信号白),色差值E 应不大于 2.0;h)表盖上按键的颜色采用国网绿,色卡号为 RAL 6036,色差值E 应不大于 2.0;i)电能表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还应满足 GB/Z 21192-2007 要求。4.4.2.2条形码结构和尺寸要求电能表的条形码结构和尺寸应满足如下要求:a)条形码结构、尺寸及相关要求应符合电能计量器具条码相关要求,布置位置参见附录 D.2;b)射频电子条码应安装在翻盖背面中心位置。4.4.2.3二维码尺寸及包含信息要求电能表的二维码尺寸及包含信息应满足如下要求:a)二维码尺寸及位置应符合附录 D.2 要求;b)二维码应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信息:蓝牙 MAC 地址、资产号、温湿度范围等;c)二维码应采用 DM 码编码格式,编码规则应符合电能计量器具条码要求。114.4.3材料及工艺要求4.4.3.1采样元件电能表的采样元件应满足如下要求:a)如采用精密互感器,应保证精密互感器具有足够的准确度,宜采用硬连接方式可靠地固定在端子上,或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线路板上,不应使用胶类物质或捆扎方式固定;b)如采用锰铜分流器,锰铜片与铜支架应焊接良好、可靠,不应采用铆接工艺,锰铜分流器与其采样连接端子之间应采用电子束或钎焊。4.4.3.2线路板及元器件电能表的线路板及元器件应满足如下要求:a)线路板须用耐氧化、耐腐蚀的双面/多层敷铜环氧树脂板,并具有电能表制造厂商的标识;b)线路板表面应清洗干净,不得有明显的污渍和焊迹,应做绝缘、防腐处理;c)表内所有元器件均应防锈蚀、防氧化,紧固点牢靠;d)电子元器件(除电源器件外)宜使用贴片元件,使用表面贴装工艺生产;e)线路板焊接采用回流焊、波峰焊工艺;f)分流器、端钮螺钉、引线之间以及线路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隙和安全距离;g)线路板之间,线路板和电流、电压元件之间,显示单元和其它部分之间的连接宜采用硬质焊针焊接或可靠的接插件连接,不应采用软导线连接;h)主要器件表面应印有制造厂商标志及产品批号。4.4.3.3表座电能表的表座应满足如下要求:a)采用嵌入式表座;b)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 PC+(10%2%)GF 材料制成,不允许使用回收材料;c)耐腐蚀、抗老化且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钉后不应变形;d)表座与挂钩应采用一体式设计。4.4.3.4表盖电能表的表盖应满足如下要求:a)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 PC+(10%2%)GF 材料制成,不允许使用回收材料;b)耐腐蚀、抗老化且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钉后不应变形;c)表盖的透明窗口应采用透明度好、阻燃、防紫外线的聚碳酸酯(PC)材料,不允许使用回收料,透明窗口与上盖应无缝紧密结合;d)表盖上按键的材料应与表盖一致。4.4.3.5端子座及接线端子电能表的端子座及接线端子应满足如下要求:a)端子座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 PBT+(30%2%)GF 材料制成,要求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热变形温度应不小于 200(0.45MPa),并符合 GB/T 1634.1、GB/T 1634.2 的规定;b)端子座在 96015温度下不助燃、可熄灭;c)电压、电流端子应组装在端子座中;端子应采用 HPb59-1 铜或导电性能更好的材料,并对其表面进行钝化、镀铬或镀镍处理;接线端子的截面积和载流量应满足 1.2 倍最大电流长期使用而温度不超过限定值;d)端子座的电压、电流接线端子孔深度应能容纳 18.5mm0.5mm 长去掉绝缘的导线;和螺钉的配合应能确保牢固固定最小 2.5mm2的导线;固定方式应确保充分和持久的接触,以免松动和过度发热;在施加封印后,应不能触及接线端子;端子座内的端子部分采用嵌入式双螺钉旋紧;12e)电压、电流端子螺钉采用铜钝化或中碳钢镀锌、镀铬或镀镍制成的一字、十字通用型的复合槽螺钉,满足 72 小时中性盐雾试验要求;螺钉底部应平整,保证与导线充分接触,经互感器接入式电能表接线螺杆直径不小于 M4;直接接入式电能表接线螺杆直径不小于 M6,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f)电压、电流接线端子在受到轴向 60N 的压力时,接线端子不应松动,位移不应超过 0.5mm;g)端子座与表座之间应有密封垫带,密封良好;h)端子座内接线端子号应刻印,不易磨损;i)强电端子上方安装安全绝缘隔离板,隔离板材料及颜色与底座相同;要求可靠固定,安装后应有防脱落功能。4.4.3.6封印及封印螺钉电能表的封印及封印螺钉应满足如下要求:a)封印结构能防止未授权人员打开表盖而触及电能表内部,在安装运行状态,电能表封印状态应正面可视;b)除接线端子盖的装表封印外,电能表还具有出厂封印,出厂封印应为一次性编码封印;c)管理模组右耳封印为出厂封,左耳封印为检定封;d)封印螺钉采用铜钝化或中碳钢镀锌、镀铬或镀镍制成的螺钉,满足 72 小时中性盐雾试验要求,螺钉应采用防脱落、防锈处理,封印螺钉尺寸应符合附录 E 的规定。4.4.3.7端子盖电能表的端子盖应满足如下要求:a)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 PC+(10%2%)GF 材料制成;b)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强度;c)内侧接线图应采用模具蚀刻。4.4.3.8电池盒结构要求电能表的电池盒结构应满足如下要求:a)电池盒塑壳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 PC+(10%2%)GF 材料制成;b)耐腐蚀、抗老化且有足够的强度;c)时钟电池与电池盒宜采用一体化设计,电池盒应具有良好密封性和绝缘性。4.4.3.9铭牌电能表的铭牌应满足如下要求:a)指示灯位置应在管理模组上表面;b)厂家商标、执行标准、电能表型号、名称、电压电流规格、脉冲常数、CPA、资产编码、表号、制造厂家名称、二维码等信息由激光刻印于翻盖表面;c)铭牌标识清晰、不褪色,带有条形码,条形码应为白底黑字,铭牌刻印位置图参见附录 D.2。4.4.3.10结构件及接插件电能表的结构件及接插件应满足以下要求:a)电能表表壳采用 II 类防护绝缘包封,在 90的高温环境下不应出现变形,在 65010温度下不助燃,可熄灭;b)电能表接插件处采用的塑胶材质性能应能够保持稳定,保证连接器的正常使用,其热变形温度要求不低于 260;c)接插件表层镀金厚度不少于 2(微英寸),单根插针额定通流 1A,接触电阻应小于 15m。接插件插座宜选用 O 型插座,示意图见附录 F。4.4.4输入输出要求134.4.4.1脉冲和多功能输出电能表电能量脉冲测试输出采用光信号输出,脉冲输出宽度范围为 10ms96ms,输出要求见附录 G。脉冲和多功能输出同时还应满足如下要求:a)有功脉冲指示灯:使用高亮、长寿命红色 LED,平时灭,计量有功电能时闪烁;b)多功能复用指示灯:使用高亮、长寿命红色 LED,通过软件可配置为无功计量输出、正向谐波电能计量输出、反向谐波电能计量输出、需量周期输出、秒脉冲输出,上电默认无功计量输出;当配置为电能计量输出时,平时灭,计量电能时闪烁;当配置为秒脉冲输出时,应采用 1Hz光信号输出。4.4.4.2蓝牙通信电能表蓝牙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a)选用 5.0 及以上版本低功耗蓝牙,蓝牙应通过 Bluetooth SIG(蓝牙技术联盟)协议栈版本认证并获得其授权 QDID 编号;应以整机或蓝牙模组的方式通过蓝牙认证,认证内容至少包含核心规格版本、灵敏度、频偏、物理层速度等指标;b)具备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力和较好的兼容性,其通用指标应满足附录 H 要求,蓝牙 MAC 地址采用蓝牙随机地址类型中的静态地址,与电能表通信地址保持一一对应,蓝牙 MAC 地址格式应满足附录 I 要求;c)支持蓝牙脉冲检定技术,可以通过蓝牙调制发送秒脉冲、无功脉冲、有功脉冲、谐波脉冲无线电信号,用于误差校验。4.4.4.3显示输出电能表采用点阵液晶 LCD 显示信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显示内容,各字符具体尺寸、LCD显示区划分、显示说明、液晶字符等应满足附录 J 要求。LCD 还应符合以下要求:a)LCD 显示点阵数为 208p80p,液晶屏可视尺寸为 81mm(长)33mm(宽),显示区域 78mm30mm;b)LCD 应选用性能不低于 FSTN 类型的材质,其工作温度范围为-4070(低温型)、-2580(常温型);c)LCD 应能承受低温、高温、高湿及阳光辐射等环境试验,试验后液晶应显示正常;d)LCD 的偏振片应具有防紫外线功能;e)在安装有表盖的条件下,LCD 外部应能承受 15kV 试验电压的静电空气放电;f)LCD 应具有背光功能,背光颜色为白色;g)LCD 应具有宽视角,即视线垂直于液晶屏正面,上视角应不小于 30,下视角应不小于 60;h)在电能表正常使用条件下,LCD 使用寿命应不小于 16 年。4.4.5电池电能表时钟电池应满足如下要求:a)采用绿色环保可更换锂电池,电池标称电压 3.6V,额定容量不应小于 1200mAh,断电后可维持内部时钟正确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 5 年;b)电池给计量模组时钟供电,要求可插拔,电池正负极应与 PCB 板接触紧密可靠。4.4.6储能器件电能表应具备可充电储能器件,如超级电容。储能器件充放电寿命次数不低于 10000 次,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不应发生漏液、鼓包等现象。4.4.7隔离器件14通信信号的隔离宜采用光耦、容隔等隔离器件,其隔离耐压应满足 4kV 交流电压,漏电流应小于0.5mA。4.4.8冲击电能表应能够耐受一个不重复的具有特定峰值加速度和持续时间的标准冲击脉冲波形的冲击,试验后电能表功能不应损坏,误差偏移应符合本文件中4.7.11的规定。4.4.9振动电能表应具有一定的抗振性,可通过模拟运输振动测试。试验后电能表功能不应损坏,误差偏移应符合本文件中4.7.11的规定。4.4.10弹簧锤试验电能表外壳应进行弹簧锤试验,试验后表盖和端钮盖不应出现可能触及带电部件的损伤,或轻微损伤不应削弱对间接接触的防护或对固体物质、灰尘和水的侵入等的防护。4.4.11电能表温度限值及耐热电能表温度限值及耐热应符合以下要求:a)在试验条件下,电路和绝缘体的温度不应达到影响电能表正常工作的温度;b)电能表易接触表面的塑料温度不应超过 100,端子金属部分的温度不应超过 120;c)端子附近的接触面不作为易接触表面。4.5电源要求4.5.1通用要求电能表应具有电源保护设计,扩展模组中任一模组电源故障不应引起计量模组、管理模组和其它扩展模组电源异常。4.5.2模组电源电能表各模组电源应满足附录 C 中各模组接口电源指标要求。4.5.3辅助电源电能表辅助电源应满足如下要求:a)电能表可配置辅助电源接线端子;b)辅助电源供电电压为 100V240V,交、直流自适应;c)具备辅助电源的电能表,应以辅助电源供电优先;线路和辅助电源两种供电方式应能实现无间断自动转换。4.6功能要求电能表的功能配置应满足智能物联电能表功能及软件规范的要求。4.7计量性能要求4.7.1基本最大允许误差表 7 中的值适用于每个计量方向,电能表有功电能出厂误差数据应控制在表 7 误差限值的 60%以内。电能表无功电能的百分数误差极限应符合GB/T 17215.3232008的规定。表 7有功基本最大允许误差(全波和基波)15负载类型电流I功率因数各准确度等级下的误差极限%BCDE平衡负载/不平衡负载ItrIImax11.00.50.20.10.5L 到 1 到 0.8C1.00.60.30.15IminIItr11.51.00.40.20.5L 到 1 到 0.8C1.51.00.50.25平衡负载IstIImin11.5Imin/I1.0Imin/I0.4Imin/I0.2Imin/I注:IstIImin电流范围内的出厂误差限值按照本表规定,不受 60%限制。4.7.2起动在表 8 规定的起动电流条件下,电能表应能起动并连续记录,应对每个计量方向进行试验。表 8有功起动电流接入电路方式功率因数各准确度等级下的电能表起动电流BCDE直接接入10.04Itr-经互感器接入10.04Itr0.02Itr0.02Itr0.02Itr4.7.3潜动当电能表只施加 1.1Unom电压,电流线路无电流时,在规定时间内其测试输出不应产生多于一个的脉冲。4.7.4电能表常数测试输出与显示器指示之间的关系,应与铭牌标志一致。4.7.5电能表示值误差4.7.5.1电子指示显示器电能示值组合误差计数器示值(增量)的组合误差应符合式(1)要求:101.21nWWWWDnDDD(1)式中:WD规定试验时段内,电子显示器总电能计数器的电能增量;WD1、WD2、.WDn规定试验时段内,各费率时段对应的计数器的电能增量;n费率数;指示显示器显示总电能示值的小数位数。4.7.5.2需量示值误差需量测量准确度等级应与其有功电能的准确度等级一致,并根据测试负荷点做调整。电能表最大需量的测量准确度应符合式(2)要求:n0.05PPXP(2)式中:P电能表的需量误差,%;16X电能表的等级,B 级表为 1,C 级表为 0.5,D 级表为 0.2,E 级表为 0.1;Pn额定功率,kW;P测量负载点功率,kW。4.7.6计时准确度电能表计时准确度应满足如下要求:a)在参比温度及工作电压范围内,时钟准确度不应超过0.5s/24h;b)在参比温度下,采用备用电源供电时钟偏差应优于1.5s/72h;c)在-25+55温度范围内,时钟准确度的温度系数应优于0.1s/24h;在该温度范围内,时钟准确度应优于1s/24h。4.7.7误差一致性同一批次数只被试样品在同一测试点的测试误差与平均值间的偏差不应超过表 9 的限值。表 9误差一致性限值电流功率因数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的误差偏差限值%BCDE10Itr10.30.150.060.030.5LItr10.40.20.080.044.7.8变差要求对同一被试样品相同的测试点,在表 10 中规定的条件下进行重复测试,相邻测试结果间的最大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 10 的限值。表 10变差限值电流功率因数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的误差变差限值%BCDE10Itr10.20.10.040.030.5L4.7.9负载电流升降变差电能表在表 11 中规定条件下,同一只被试样品在相同负载点处的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 11的限值。表 11负载电流升降变差限值电流功率因数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的误差变差限值%BCDEIminIImax10.250.120.050.034.7.10重复性同一被测信号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应产生接近一致的连续测量结果。电能表各试验点最大测量值与最小测量值之间的绝对差不应超过表 12 规定的限值。17表 12重复性限值功率因数电流值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的重复性误差限值%BCDE1ItrIImax0.10.050.020.021IminIItr0.150.10.040.020.5L,0.8CItrIImax0.10.060.030.024.7.11影响量4.7.11.1影响量包含阳光辐射防护、极限工作环境、防尘、防水、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电流线路中无电流)、浪涌、振铃波、外部工频磁场(无负载条件)、外部工频磁场干扰、无线电干扰抑制以及表 13 中所列的其它影响量。4.7.11.2表 13 中所列影响量相对于参比条件的变化引起的附加百分数误差偏移极限应符合本表的规定。4.7.11.3电能表在阳光辐射防护、极限工作环境、防尘、防水、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电流线路中无电流)、浪涌、振铃波、外部工频磁场(无负载条件)、外部工频磁场干扰单一外部影响试验下,试验过程中应无重大缺陷,试验结束后,当上述外部影响恢复到参比条件时,电能表的功能不应损坏,外观标识和显示器的清晰度不应改变,并应符合本文件中 4.7.1 对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基本最大允许误差极限的要求。表 13影响量误差偏移极限影响量测试电流推荐值和电流测试范围(平衡,除非另有说明)功率因数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误差偏移极限%直接接入电能表经互感器接入电能表BCDE冲击试验10Itr10Itr10.330.170.10.05振动试验10Itr10Itr10.330.170.10.05高温试验10Itr10Itr10.330.170.10.05低温试验10Itr10Itr10.330.170.10.05交变湿热试验10Itr10Itr10.10.050.050.05耐久性试验Itr、10Itr、ImaxItr、10Itr、Imax10.330.170.10.05射频电磁场(有电流)试验110Itr10Itr12.01.01.00.5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10Itr10Itr14.02.01.00.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试验10Itr10Itr12.01.01.00.5传导差模电流干扰试验10Itr10Itr14.02.00.80.5阻尼振荡波试验-20Itr12.02.01.00.5外部恒定磁场试验(300mT)10Itr10Itr11.50.750.50.25外部工频磁场试验10Itr、Imax10Itr、Imax11.30.50.250.15电流和电压电路中谐波-第 5 次谐波试验0.5Imax0.5Imax10.80.50.40.2电流和电压电路中谐波-方顶波波形试验10Itr10Itr10.60.30.20.1电流和电压电路中谐波-尖顶波波形试验10Itr10Itr10.60.30.20.1电流电路中的间谐波-脉冲串触发波形试验10Itr10Itr11.50.750.50.3电流电路中的奇次谐波-90 度相位触发波10Itr10Itr10.80.50.40.318影响量测试电流推荐值和电流测试范围(平衡,除非另有说明)功率因数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误差偏移极限%直接接入电能表经互感器接入电能表BCDE形试验直流和偶次谐波-半波整流波形试验10ItrI1.2Imax-13.0-0.5L3.0-负载不平衡试验ItrIImaxItrIImax11.00.70.30.2ItrIImaxItrIImax0.5L1.51.00.50.3电压改变试验Unom10%IminIImaxIminIImax10.50.20.10.05ItrIImaxItrIImax0.5L1.00.40.20.10.8UnomU0.9Unom;1.1UnomU1.15UnomItrIImaxItrIImax11.00.60.30.15U0.8Unom10Itr10Itr1-100+10环境温度改变试验2IminIImaxIminIImax10.050.030.010.005ItrIImaxItrIImax0.5L0.070.050.020.01一相或两相电压中断试验10Itr10Itr12.01.00.50.25频率改变试验IminIImaxIminIImax10.50.20.10.05ItrIImaxItrIImax0.5L0.70.20.10.05逆相序试验Itr、10ItrItr、10Itr10.50.10.050.05辅助电源电压改变试验-10Itr10.20.10.050.05辅助装置工作试验Imin、Itr、ImaxImin、Itr、Imax10.20.10.050.05短时过电流试验10Itr-11.50.050.05-10Itr10.50.050.050.05负载电流快速改变试验310Itr10Itr12.01.00.50.25自热试验ImaxImax10.50.20.10.050.5L高次谐波试验ItrItr11.00.50.50.3接地故障试验-10Itr10.70.30.10.05注1:射频场感应的直接或间接传导干扰;注2:各等级电能表的平均温度系数(%/K);注3:各等级电能表的精确电量误差或累计输出脉冲误差。4.7.12谐波电能准确度电能表应能测量第 241 次谐波的正向有功电能之和与反向有功电能之和,单次谐波电能的百分数误差极限应满足表 14 和表 15 的要求。表 14单次谐波电能的百分数误差极限(带平衡负载的三相电能表)电流值谐波功率因数谐波有功电能误差%直接接入电能表经互感器电能表0.05IbIh0.1Ib0.02InIh0.05In115.0H0.1IbIh0.4Imax0.05InIh0.4Imax15.0H0.1IbIh0.2Ib0.05InIh0.1In0.5L15.0H0.8C15.0H0.2IbIh0.4Imax0.1InIh0.4Imax0.5L6.0H0.8C6.0H注 1:系数 H 的值由式 H=1+0.01h 算出,式中 h 是谐波次数19注 2:Ih为实际测量电流表 15单次谐波电能的百分数误差极限(带有单相负载的三相电能表,电压线路加平衡的三相电压)电流值谐波功率因数谐波有功电能误差%直接接入电能表经互感器电能表0.1IbIh0.4Imax0.05InIh0.4Imax110.0H0.2IbIh0.4Imax0.1InIh0.4Imax0.5L15.0H注 1:系数 H 的值由式 H=1+0.01h 算出,式中 h 是谐波次数注 2:Ih为实际测量电流4.8谐波测量准确度要求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测量准确度应满足表 16 的要求。表 16谐波电压、电流测量准确度要求测量类型测试条件测量误差极限电压Uhn3%Unom5%UhnUhn3%Unom0.15%Unom电流Ihn10%Ib(In)5%IhnIhn10%Ib(In)0.5%Ib(In)功率Phn150W5%PhnPhn150W7.5W注1:Uhn和Ihn为第h次谐波的给定值。4.9端子座温度监测要求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具有电流端子铜条温度监测功能,端子座温度监测应满足如

    注意事项

    本文(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通用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