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同步备课课件)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pptx
1.1.安史之乱的原因?影响?安史之乱的原因?影响?2.2.黄巢起义的影响?黄巢起义的影响?3.3.为什么会出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历史为什么会出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历史特点?历史发展?特点?历史发展?4.4.唐朝衰亡给我们的启示?唐朝衰亡给我们的启示?第第6 6课课 北宋的政治北宋的政治目标:目标:1.1.了解宋朝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王安石变法等基本了解宋朝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王安石变法等基本史实;史实;2.2.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带来的利和弊,客观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带来的利和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汲取历史教训认识历史问题,汲取历史教训。3.3.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意义。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意义。自主学习自主学习1.1.宋朝建立的时间、人物、事件、都城?宋朝建立的时间、人物、事件、都城?2.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军事上、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政治上、经济上)3.3.北宋重文轻武政策实施的原因?措施?影响?北宋重文轻武政策实施的原因?措施?影响?4.4.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内容?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内容?影响?时间:时间:人物:人物:都城:都城:国号:国号:史称:史称:960960年年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开封开封宋宋北宋北宋一、北宋的建立北宋有没有完成全国的统一?没有没有方针:方针:先南后北先南后北意义:意义: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P32 课后活动 第一题 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所说的赵普所说的“权权”“”“钱钱”“”“兵兵”,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 “权权”指的是行政权,指的是行政权,“钱钱”指的是地方财权,指的是地方财权,“兵兵”指的是兵权。指的是兵权。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故事的来历。历。唐末的武将专权的积弊唐末的武将专权的积弊二、强化中央集权军事上军事上政政治治上上中央中央地方地方经济上经济上1 1、解除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2 2、控制控制调兵权,使禁军将领有握兵调兵权,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之重,而无发兵之权3 3、经常、经常调换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采取采取分化事权分化事权的办法,的办法,削弱相权削弱相权派派文臣文臣任州县长官(即知州),任州县长官(即知州),实施三年一换、频繁调动;实施三年一换、频繁调动;设通判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分知州的权力取消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中央控制税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中央控制税收;设收;设转运使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朝把中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央集权强化到前所化到前所未有的程未有的程度,皇权度,皇权大大加强大大加强这些措施有何这些措施有何影响?影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北宋北宋. .汪洙神童诗汪洙神童诗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唐. .杨炯杨炯从军行从军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阅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阅读课文P30P30并回答。并回答。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宋朝谚语宋朝谚语宋朝实行重文轻武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政策三、重文轻武表现现:(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军政大权; (宋太宗)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统兵格局逐渐渐形成。目的:目的:措施:措施: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病重现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病重现武将受到多面牵牵制,严严重束缚缚了统军统军的指挥挥权。1 1、重用文臣重用文臣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权兵权行政权行政权宋人科举考试图宋人科举考试图措施:措施:2.2.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科举举制度发发展的影响:营营造了浓浓厚的读书风读书风气,促进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辈出的文治局面。表现:表现: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从优,而且升迁迅速。“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太祖誓碑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科举制的发展历程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制度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增加考试科目4、武则天:创立殿试创立殿试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思考:思考: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三、重文轻武材料一 梁启超:“重文轻武之习既成,于是武事废坠,民气柔糜奄奄如病夫,冉冉如弱女,温温如菩萨,敢敢如驯羊。”材料二 如刘延庆等将帅拥优势兵力也不敢与残辽军队交战,稍遇抵抗便落荒而逃。材料三 宋朝选官、选士比唐朝浮滥得多。例如,唐代每届取进士三四十人,公元991年,朝廷取士总计竟达一万七千三百人。皇朝宗室男孩七岁便可以授官,有的甚至在襁褓中也有官阶,并领取俸禄。 郑岩宋朝十讲节选利:利: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弊:弊:军队战斗力下降,军队战斗力下降, 政府办事效率下降,政府办事效率下降, 增加了财政支出。增加了财政支出。四、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庆历三年(1403(1403年年),),范仲淹向范仲淹向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 ,开启庆历新政。由于新政触犯了开启庆历新政。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贵族官僚的利益, ,遭到强烈阻挠。遭到强烈阻挠。10451045年初年初, ,范仲淹等改革派被贬范仲淹等改革派被贬, ,各项改革也被废止各项改革也被废止, ,新政失败。新政失败。 范仲淹范仲淹“庆历新政庆历新政”失败失败, ,却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却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四、王安石变法材料一: “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9785员,今内外官属总17300余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 (宋)包拯奏报材料二: 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材料三:北宋与辽和西夏屡次发生战争,后分别同二者签订协议,每年交其“岁币”“岁赐”。根据以上材料,说说说说王安石为为什么要变变法?行政效率低下一一冗官北宋屡败屡战一一冗兵财政入不敷出一一冗费土地兼并剧烈四、王安石变法变法目的变法目的: : 变法范围变法范围: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通过变法通过变法, ,摆脱统治危机摆脱统治危机, ,实现实现富国强兵富国强兵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四、王安石变法领域 措施内容目的经济 募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限制官僚等的特权,增加政府收入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发展军事 保甲法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四、王安石变法 变法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收到一些成效, ,但是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但是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的利益, ,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 ,新法新法几乎全部几乎全部被废除被废除。据变法内容据变法内容, ,说说哪些条款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说说哪些条款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募役法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方田均税法变法结果变法结果: :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建立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王安石变法军事上:行政上:中央、地方财政上:重用文臣,文臣统兵发展科举文教事业1.重文轻轻武,文人治国。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宋朝政治的特点:中 央地方地方地方行政权兵 权财权1 1、一位学生在其研究性学习论文中出现、一位学生在其研究性学习论文中出现“守内虚外、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典型反等语句,这典型反映了哪一王朝的统治状况?映了哪一王朝的统治状况? A A秦朝秦朝 B B汉朝汉朝 C C唐朝唐朝 D D宋朝宋朝2 2、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官”、“冗冗兵兵”、“冗费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A A加强军队建设加强军队建设 B B重视精兵简政重视精兵简政 C 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 D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经济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