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教学设计(共5篇).docx
北师大版数学教学设计(共5篇)篇:北师大版数学上下设计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北师大版数学上下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上下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上下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5859页内容。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活动使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下位置关系。学习难点: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教学书、练习册、铅笔盒、像皮、动物图片、胶水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说一个字,请小朋友说一个意思相反的字。师:大(小)、多(少)上(下),激励: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说得又对又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揭示课题:上下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小故事情境: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小动物们都躲进屋里它们就到大树爷爷那寻求帮助。(2)课件出示小鸟和小白兔谁愿意帮助小鸟来说一说它现在的位置?学生1:小鸟在上面。学生2:小鸟在小白兔的上面。谁来说说小白兔的位置?学生1:小白兔在下面。学生2:小白兔在小鸟的下面。(3)大树爷爷提建议:小朋友在说上下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1、体验上下的相对性。(1)课件出示小松鼠,在小鸟和小白兔的中间。谁来说说小松鼠的位置?学生1: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学生2:小松鼠在小白兔的上面。讨论:为什么一定说小松鼠在上面?一会又说它在下面呢?全班交流。小结。激励:你回答的太棒了,解释的这样清楚,老师一听就明白了,太感谢你了。(2)课件出示:小猴子在小松鼠和小白兔中间。谁能说出小猴子的位置?学生1:小猴子在小鸟的下面。学生2:小猴子在小白兔的上面。第1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学生3:小猴子在小松鼠的下面。激励:你真是一位善于观察、认真细心的孩子。(3)给小动物分房子。四人小组活动。反馈不同分法的小组。说一说。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上下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上下教学设计住在最下面,是第层;住在最上面,是层;第2层住的是谁,它在的上面,的下面,第三层呢?你为什么要这样分?激励:你考虑的真周到,我替小动物谢谢你了。感知生活中的上下1、摆一摆,说一说。(1)请小朋友拿出数学书,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练习册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把橡皮放在铅笔盒的上面。(2)课件出示摆放图:你们同它摆的一样吗?谁能说说数学书、铅笔盒的位置?(3)随意调换学习用品的位置,同位互相说一说他们现在的位置。2、说说身体上的上下问题。(1)同位互相看一看,结合身体上的东西说说它们间的上下位置关系。(2)组织交流。3、说说教室里的上下问题。(1)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上下来说一说。(2)组织交流。4、出示小书架。(1)提问:书架有几层?都摆了哪些东西?(2)指名当小小解说员,介绍书架里面物品的摆放位置。激励:你的解说太精彩了,有机会老师推荐你到电视台当小小解说员,好吗?四、拓展应用1、课件出示P59t3图。(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2)组织交流。2、课件出示P59t5图。(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激励: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真得向你学习了,谢谢你给老师讲解的这样清楚。五、评价体验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说一说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对老师第2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满意吗?为什么?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激励:你的收获可真多,继续努力,相信你以后会对自己很满意,感谢你对老师的评价。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第3页第2篇: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4页教学目标: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2、掌握求一数的例数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难点: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比赛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乘法,今天老师给出一些乘法算式,比一比谁能最先发现这组算式的秘密。(拿出课堂作业本帮助你)2/33/221/28/1111/81/10107/99/771/7(师巡视学生的情况,并对分数的格式加以指导)学生思考后,汇报结果:生1: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位置颠倒生2:每个算式乘积是1师:现在老师有点疑问,2不是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是什么呢?生:2可以写成2/1,分子分母颠倒后,2/11/2=1二、理解倒数的意义师:观察的真仔细,我们能不能给这样的数取个名字呀?生:倒数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倒数(板书)师:再看这几个算式,21/2=1,我们说:2是1/2的倒数,1/2是2的倒数师:看这几个算式,倒数是对几个数来说的?生:两个数(师板书)师:这两个数的乘积有什么特点?生:乘积是1(师板书)师:再举一个例子:2/33/2=1,我们说:2/3是3/2的倒数,3/2是2/3的倒数,2/3和3/2互为倒数(师板书:互为倒数)师:怎么理解互为呢?生:相互的意思生:就是对两个数而言的师:互为是对两个数而说的,不能孤立地说谁是倒数,应该说谁是谁的倒数。师:你能说说黑板上其他例子谁和谁互为倒数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师:除了这几个例子,能写出其他乘积是1的算式吗?生:。第1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师:大家表现真好,老师也来说一个,3/5是倒数,对吗?生:不对师:你帮老师改正吧生1:应该说3/5是5/3的倒数生2:。三、研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倒数,现在我们就帮这些数找一下他们的倒数朋友吧!(师读生写)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3/27/91510把他们的倒数朋友写在作业本上。(师巡视,找两名学生板演)师:这么快,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些数的倒数的?生: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师板书找倒数的方法)师:15是整数,怎么办?生:15=15/1,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就是1/15师:1呢?生:1=1/1,所以1的倒数还是1(师板书)师:0有倒数吗?(出现2种答案,小组讨论,师巡视)师:讨论完了,那0到底有没有倒数呢?生:没有师:理由呢?生:0不能做分母,0乘任何数都得0(师板书)师:找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就是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板书)四、收获、巩固练习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师:大家会找倒数,现在请你做主考官,你说一个数,找一个同学说它的倒数生:。师:大家掌握这么好,总结一下学的知识吧。生:。师:想不想再挑战一下生:没问题师:好,那就带着这份自信认真完成,做完小学数学作业本第11页五、拓展、提高(由于练习时间长,这个环节课后做了补充)师:老师这有2个疑问,能不能帮助老师呀?帮老师求他们的倒数,老师出示小数和带分数生:。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倒数,对倒数的认识,学生印象深的是分子与分母颠倒了位置而不是倒数的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所以在课堂学习时,我从分数的倒数引入,学生体会到分数的倒数外在表现形式确实是将分子与分母交换了位置,然后提问乘积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理解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对互为一词的理解,我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因为学生在学习倍数概念时,已经接触互为并不是指一个数,而是两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当时花了很多的时间练第2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习谁和谁互为倒数,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进而理解。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然后提问:整数没有分子和分母,那么整数是否有倒数呢?如果有的话,你能举例说明吗?在学生掌握总结出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后,再提出两个特殊的整数的倒数的研究,通过集体讨论,加深了学生对1和0倒数的认识。同时也将倒数的认识引向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在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让学生讨论过多,求倒数的方法,我只是口述,应该板书,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时间没有掌握好,本打算练习后讲小数、带分数的倒数的求法,但由于时间没有分配好,最后没有提及,课后才进行补充。第3页第3篇:北师大版数学花园教学设计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北师大版数学花园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花园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花园教学设计课题花园教学设想进一步认识倍,初步应用乘、除法解决口头应用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教学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同学们到过花园玩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花园玩玩?(出示花园背景图,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现小鸟、蜜蜂、蝴蝶。)师:这些小动物有个秘密要告诉大家。听(依次出现动物们说的话。)2、小组内交流图上信息:蝴蝶4只,小鸟24只,蜜蜂的只数是蝴蝶的2倍,红花8朵二、提出问题。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三、解决问题。(一)、蜜蜂有几只?1、提示:应先知道哪种动物有几只?2、同桌合作摆一摆。摆的时候之前想想:先摆什么,再摆什么?3、列式解答。(二)小鸟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1、独立摆一摆小鸟和蝴蝶的只数。2、交流怎么摆容易看出小鸟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3、列式解答。四、试一试。1、独立完成第一、第二题。2、小组讨论:练一练中的数一数,用涂色或用纸条的方试解决。五、作业: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找找生活中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和好朋友说一说。“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精品资料欢迎下载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反思: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第4篇:北师大版数学比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比较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比较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比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小朋友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骆驼和羊通过比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处,矮也有矮的好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比较,内容也和骆驼和羊的故事一样有趣,不信,你们看:(教学设想:通过创设情景,以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导入,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1.出示动物乐园图师: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下汇报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2.汇报交流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3.动手操作(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4.设疑激趣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5.探究方法(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A、师问:咱们先把熊和鹿做比较,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引导)(教学设想: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谁和谁比?怎么比?比的结果怎样?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同时教师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能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课堂学习。)B、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C、展示、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D、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教学设想: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但算法多样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培植,只有在学生想法多样化、摆法多样化、说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算法的多样化。)E、认识=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认识=: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谁会写=?板书:4=4读作:4等于4等号指导书写=(教学设想:现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写的让他们自己写,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师: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这两种动物谁多?怎么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比较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比较教学设计A独立思考B小组交流C全班交流怎么比?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比多(少)(2)、认识、A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谁会写?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B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吗?应用什么符号表示?的名字叫什么?(大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35(3小于5)。C指导书写:、D练习使用、(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E引导发现: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有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教学设想: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三、练习与拓展(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2)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说一说它们比的结果。(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4)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小猴比小熊少34小鹿比小兔45小熊比小猴多43小兔比小鹿54最多最少(5)填一填:73493358101266=89总结:(略)教学设想:整堂课的教学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第5篇: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4页教学目标: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2、掌握求一数的例数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难点: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比赛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乘法,今天老师给出一些乘法算式,比一比谁能最先发现这组算式的秘密。(拿出课堂作业本帮助你)2/33/221/28/1111/81/10107/99/771/7(师巡视学生的情况,并对分数的格式加以指导)学生思考后,汇报结果:生1: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位置颠倒生2:每个算式乘积是1师:现在老师有点疑问,2不是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是什么呢?生:2可以写成2/1,分子分母颠倒后,2/11/2=1二、理解倒数的意义师:观察的真仔细,我们能不能给这样的数取个名字呀?生:倒数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倒数(板书)师:再看这几个算式,21/2=1,我们说:2是1/2的倒数,1/2是2的倒数师:看这几个算式,倒数是对几个数来说的?生:两个数(师板书)师:这两个数的乘积有什么特点?生:乘积是1(师板书)师:再举一个例子:2/33/2=1,我们说:2/3是3/2的倒数,3/2是2/3的倒数,2/3和3/2互为倒数(师板书:互为倒数)师:怎么理解互为呢?生:相互的意思生:就是对两个数而言的师:互为是对两个数而说的,不能孤立地说谁是倒数,应该说谁是谁的倒数。师:你能说说黑板上其他例子谁和谁互为倒数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师:除了这几个例子,能写出其他乘积是1的算式吗?生:。师:大家表现真好,老师也来说一个,3/5是倒数,对吗?生:不对师:你帮老师改正吧生1:应该说3/5是5/3的倒数生2:。三、研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倒数,现在我们就帮这些数找一下他们的倒数朋友吧!(师读生写)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3/27/91510把他们的倒数朋友写在作业本上。(师巡视,找两名学生板演)师:这么快,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些数的倒数的?生: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师板书找倒数的方法)师:15是整数,怎么办?生:15=15/1,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就是1/15师:1呢?生:1=1/1,所以1的倒数还是1(师板书)师:0有倒数吗?(出现2种答案,小组讨论,师巡视)师:讨论完了,那0到底有没有倒数呢?生:没有师:理由呢?生:0不能做分母,0乘任何数都得0(师板书)师:找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就是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板书)四、总结收获、巩固练习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师:大家会找倒数,现在请你做主考官,你说一个数,找一个同学说它的倒数生:。师:大家掌握这么好,总结一下学的知识吧。生:。师:想不想再挑战一下生:没问题师:好,那就带着这份自信认真完成,做完小学数学作业本第11页五、拓展、提高(由于练习时间长,这个环节课后做了补充)师:老师这有2个疑问,能不能帮助老师呀?帮老师求他们的倒数,老师出示小数和带分数生:。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倒数,对倒数的认识,学生印象深的是分子与分母颠倒了位置而不是倒数的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所以在课堂学习时,我从分数的倒数引入,学生体会到分数的倒数外在表现形式确实是将分子与分母交换了位置,然后提问乘积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理解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对互为一词的理解,我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因为学生在学习倍数概念时,已经接触互为并不是指一个数,而是两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当时花了很多的时间练习谁和谁互为倒数,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进而理解。然后提问:整数没有分子和分母,那么整数是否有倒数呢?如果有的话,你能举例说明吗?在学生掌握总结出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后,再提出两个特殊的整数的倒数的研究,通过集体讨论,加深了学生对1和0倒数的认识。同时也将倒数的认识引向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在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让学生讨论过多,求倒数的方法,我只是口述,应该板书,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时间没有掌握好,本打算练习后讲小数、带分数的倒数的求法,但由于时间没有分配好,最后没有提及,课后才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