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曹县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91451145
资源大小:1.05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东省曹县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pdf
2022-2023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 1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现在,核辐射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生活中,许多食品利用辐射照射来进行保鲜,即通过一定剂量的辐射照射,杀死寄生在表面及内部的微生物和害虫达到保鲜目的。例如,在医疗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利用放射线进行治疗,即用射线直接照射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确保食品安全重点推广计划中,辐射技术作为一项绿色加工技术己被列入其中。由于辐射照射食品时,食品仅仅受到放射源发生的 X 射线的照射,不直接接触放射源,所以食品不会受到污染。A B C D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能力有_,水平有_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下,输赢都是正常的。只要不怕强手,敢于“亮剑”,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我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_,_”诚哉斯言。A大小 高低 怕不丢人 输才丢人 B高低 大小 输不丢人 怕才丢人 C高低 大小 怕不丢人 输才丢人 D大小 高低 输不丢人 怕才丢人 3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慷慨/气概 吹嘘/面面相觑 B镀金/踱步辟邪/开天辟地C蜗行/旋涡 应和/随声附和 D要塞/闭塞 粘贴/信手拈来4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倔强(ju)脸颊(ji)徘徊(hui)花团锦簇(ch)山东省曹县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B蝉蜕(tu)讪笑(chn)哺育(b)锋芒毕露(lu)C拂晓(f)绥靖(su)阻遏()锐不可当(dng)D诘责(ji)不逊(xn)黝黑(yu)长吁短叹(y)5古诗词名句填写。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美景大气磅礴,备受人赞赏的诗句是:_,_。“大爱无私,真情无悔”,李商隐在无题中用“_,_”向世人阐释了这一高尚的品质。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秉承忠义精神,甘愿为国献身。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明爱国情怀;韩愈用“_,_”尽显赤胆忠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作为现代中学生的我们,要像 论语 中子夏所说:“博学而笃志,_。”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详细地寻求,联系当前实际思考。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主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要求要从严治党,做到“_,_”,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自总书记作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批示后,“节约光荣,奢靡可耻”的理念已在全社会得到弘扬。勤俭是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正如李商隐在咏史中所写:“历览前贤国与家,_。”6名著阅读。根据傅雷家书的内容完成下面两个小题。填空。傅雷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的问题。补齐对联,要求必须加上“傅雷家书”。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下联:_。二、阅读 7翻译前两句文言文,用“|”为第三句划分停顿: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8 醉猩著屐 猩猩在山谷,行常数百为群。里人以酒并糟设于路侧。又爱著屐。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猩猩见酒及屐,知里人设张,则知张者祖先姓字,及呼名骂云:“奴欲张我,舍尔而去。”复自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及饮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之所擒,兼获,辄无遗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里人织草为屐(_)(2)奴欲张我(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里人以酒并糟设于路侧。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之所擒。3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获得的启示是什么呢?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王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一选自欧阳修诲学说 乙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答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度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天,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不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也。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节录自曾国藩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注释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试站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诗歌体教。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1(小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人之性,因物则迁(_)吾不知其心有专嗜不(_)若志在穷经(_)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_)2(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园的一组是()A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 B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甚矣,汝之不惠 C虽不琢以为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作各体诗亦然 3(小题 3)请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不学,不知道。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4(小题 4)两段选文,都谈论了学习之事,不过各有侧重,请概括其不同之处。10阅读下面鲁迅入门读本的“前言”,完成小题。鲁迅入门读本前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总是以本民族的经典作家来教育国民和后代。比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雨果、歌德等,都是英国人、俄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家喻户晓,从小耳熟能详的。那么,中国有哪些最基本的、源泉性的民族文化经典呢?我曾经就此和许多专家、朋友进行讨论,比较一致的意见,至少应有五大经典:论语、庄子中国文化的原典;唐诗中国文化的青春期的精华;红楼梦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总结;鲁迅著作中国现代文化的开创和奠基。也有的朋友建议还应加上陶渊明、苏东坡的诗作。这些意见都可以讨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鲁迅是和孔子、庄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并肩而立的民族文化的高峰,以他们所创造的文化经典,作为每一个中国国民精神发展的“底子”,这是一项民族精神建设的基本工程。作为集中了“20 世纪中国经验”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与我们又是最为贴近的,许多人读鲁迅的文章,都会感到他仿佛就是针对当下中国的问题在发言,而又具有历史的高度和深度;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并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青年和国民,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鲁迅与青年”本身就是一个讲不完的话题。鲁迅无论在其生前还是去世后都对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这绝非偶然。这首先是因为鲁迅是一个“真的人”,他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鲁迅恰恰是在人们因为缺乏勇气和智慧而停止思考时,把思想的探索进行到底,从不顾忌将会引出什么可怕的结论。这里所表现的,正是一种年轻人所向往的大智大勇的大丈夫气概。鲁迅追求“真”的彻底性更表现在,他从不向读者(包括年轻人)隐瞒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缺陷、不足与失误。他敢于面对自身的局限,更无情地批判自己。他从不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更拒绝充当“导师”,他将真实的自我袒露在青年面前,和他们一起探讨与寻路,青年人可以向他倾诉一切,讨论、争辩一切,他是青年人的朋友。能够结识这样一位有人格魅力的智者,应该是人生之一大幸。鲁迅同时是一位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大师,他的语言以口语为基础,又融入古语、外来语、方言,将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极致,又极具个性与创造性。阅读鲁迅作品,不仅能够得到精神的启迪以至震撼,还能得到语言的熏陶与美的享受。尽管初读时会有些困难,但坚持读下去,自会有自己的发现和感悟,而且常读常新。流连于鲁迅所构建的汉语精神家园,也是人生一大乐事。正是出于这样两大基本信念:相信鲁迅其人其作品的魅力,相信当代中国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他们的心是和鲁迅相通的,我们将这本鲁迅入门读本奉献于诸位面前。现在,请打开本书,走进鲁迅的世界。1从第一段来看,每一个中国国民精神发展的“底子”不包括的一项是()A仁义思想和礼仪规范 B人生失意时的乐观与积极 C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 D辩证思维与批判精神 2第三段中,鲁迅的人格魅力未涉及的一项是()A勇敢率真的个性 B坦诚谦逊的品格 C反省和批判的精神 D幽默尖锐的风格 3阅读“前言”,下列不是钱理群选编鲁迅入门读本意图的是()A树立鲁迅作品是民族文化高峰的地位。B用鲁迅作品为青年的精神发展打“底子”。C希望青年借助鲁迅作品更好地认识现实问题。D引领青年走进鲁迅所构建的汉语精神家园。1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无现金社会还有多远?齐志明 来自第三方的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总文易额为 5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85.6%,其中,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 38.6 万亿元,约为美国的 50 倍。在某种程度上,随着移动支付的全速冲刺,中国已经一只脚踏上“无现金社会”的门槛。移动支付为什么风生水起?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天时,是金球向“无现金”迈进的大趋势。韩国政府计划 2020 年让硬币从流通渠道消失,丹麦也在去年允许家售商拒绝现金支付,仅接受移动、银行卡支付。人和,是作为基础设施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中国快速普及。截至 2016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4299 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达 6.95 亿,较 2015 年底增加 550 万人,手机超越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最重要的当属“地利”。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了 267 张支付牌照。2010 年以来,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保持在 50%以上的年均增速,经过 7 年发展,中国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全球的领跑者。相较于传统现金流通,无现金流通的优势也很明显。节省金融业的劳动力、节约社会资源、减少疾病传播、减少抢劫现金犯罪、杜绝假币坑人等。无现金社会优势甚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首先是用户教育问题。电子支付的便捷性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特别是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的老人等。即便是基本可以“无现金”的丹麦,也存在很大问题。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不会使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子支付,他们希望政府放慢建设无现金社会的步伐。其次是新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确实能解决传统现金支付存在的现金遗失、被抢盗等问题,但又面临两大新挑战,包括技术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流通和支付遭受很多损失,并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最后是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金融流通和支付。在灾害发生时,光纤和终端设施遭到破坏;电子支付就会陷于瘫痪。同样,黑客政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让消费和支付无法进行。从信息技术安全和灾难管理的角度来看,在支付领域也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电子系统,很难在生活和金融领域全部取消钞票。1阅读全文,概括无现金支付的优点。2第段画线句子除了运用做比较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第段在文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做简要分析。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无现金支付存在哪些缺点?三、应用 12生活中处处有文化,品味生活的情趣,你会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悟到生活的文化内涵。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油墩儿讲究的是用料,将面粉和萝卜丝充分搅和后盛放在铁制模具里,等油锅沸腾,轻轻一放,待炸到金黄色捞起,搁在筛子上沥油之后,用粗糙的牛皮纸或旧报纸一包就可以捧着边走边循着童年的记忆,多少往事带着温暖的温度,成为今天欲罢不能的味道 王丽萍味道(有删改)材料二:乔家栅的糕团是上海人喜欢的点心,以糯米粉和大米粉为主要原料做成的。有玫瑰方糕、糯米团子、如意糕、定胜糕等,红红绿绿,形状各异。在上海的乔家栅,早起买糕团的人总要排长龙,成为街边的一道风景。材料三:粽子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豆沙、鲜肉和火腿咸肉,其他如莲蓉蛋黄、赤豆、花生等,拌以淘洗过的糯米,用粽叶或苇叶包成方形、锥形、斧头形等。各地民俗中在端午用粽子投江河,缅怀爱国诗人屈原,成为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从_、地方特色、_三方面体现了日常活中美食所蕴含的文化内涵。2下列与美食无关的一项是()A争似艄公留口吃,秀州城外鸭馄饨。B穹庐为室分旗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C君子远庖厨,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也。D鲫鱼出网蔽江渚,获笋肥甘胜牛乳。3学校举办“美食伴我行,文化有传承”美食节活动,每个班级主推一款美食参加评比。请你从文化的角度写一段推荐文字。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作文。背起行囊走四方时,会告别亲人和朋友;毕业季来临时,会告别老师和同学;历经挫折时,会告别懦弱;一岁一岁长大时,会告别稚嫩人在生活,就会遭遇告别;人在成长,也会牵手告别。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请你自行选取一个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 600 字。参考答案 一、积累 1、D【解析】句总写核幅射技术的广泛应用;句的“例如,在医疗上”可知,句应紧跟在后面;句紧跟句后;剩余的均是说明核幅射在生活上的应用,句紧接句,句是总结性句子,所以在后面。这五句的排列顺序是。故选 D。2、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词义和语境分析 D 项最恰当。“水平”只能和“高低”搭配,不能用“大小”修饰;从前文的“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意思来看,语段强调的是“不怕输,不服输”的精神,故填“输不丢人 怕才丢人”。3、C【解析】试题分析:A.慷慨/气概(ki/i)、吹嘘/面面相觑(x/q);B.镀金/踱步(d/du)、辟邪/开天辟地(b/p);C.蜗行/旋涡(w/w)、应和/随声附和(h/h);D.要塞/闭塞(si/s)、粘贴/信手拈来(zhn/nin)。据此,答案为 C。【点睛】;4、C【解析】C 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正确。A 花团锦簇(c)。B 讪笑(shn);锋芒毕露(l)。D 长吁短叹(x)。5、(1)闲来垂钓碧溪上 (2)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3)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4)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5)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6)切问而近思 (7)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8)成由勤俭败由奢【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背诵默写,既有根据上下文默写,也有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这两个类型的默写首先都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垂钓”“蒸”“撼”“蜡炬”“弊”“衰朽”“畏”“缘”“近思”“奢”等字词的写法。点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注意在平时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6、(1)如何做人 如何对待生活 (2)傅雷家书谈生活艺术 【解析】(1)傅雷家书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2)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上联朝花夕拾名著,忆动词,亲人师长并列短语,下联按此仿写即可。二、阅读 7、陛下也应亲自思虑谋划,以便(向他们)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采纳正直的进言。在春冬两个季节,就有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两岸山林的影子。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咨诹(z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诹,询问。察纳:认识采纳。察:明察。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这句话意思是: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省;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据此可断句为: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8、1 (1)鞋子 (2)捕捉 2(1)村庄的人用酒和酒糟放在路旁边。(2)到喝醉,于是就拿草鞋来穿上,(便)被人抓住。3面对诱惑,要能够不动心,抵制住诱惑。【解析】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句子,再理解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1)我们从“里人织草为屐”可知,“屐”是用草编织的一种东西;再结合上文“又爱著屐”可知“屐”是可以穿的,因此得出“屐”指草鞋。(2)句意为混蛋想用机关捕我,“张”有用网捕捉之意,泛指捕捉。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1)要翻译出“里人村庄的人”“糟酒糟”这两个重点词义。(2)要翻译出“逮等到”“屐这里指草鞋”“著穿上”“擒抓住”这几个重点词义。3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谈看法谈启示的题,注意一定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加以发挥。如不要因为贪图物质享受,追逐蝇头小利而铸成大错,人要有控制自己的能力。译文:猩猩住在山谷中,出去的时候通常都是几百只一群。村人就把酒和酒糟放在路边。猩猩又喜欢穿木屐。村里人又用草纺织成鞋子,然后连接在一起.猩猩看见酒和鞋子,知道是村里人设置诱捕的机关,而且知道设置机关的人的长辈的名字,并且喊着他们的名字骂道:“混蛋想用机关捕我,我将放弃这些东西离开”。这样持续多次之后,猩猩们互相说:“我们试着品尝酒。”等到尝到味道,并很快就醉了,于是就取鞋子穿,终于被这些村里人抓住了,并且全部被抓了,没有一个漏网逃脱者。9、12(1)变化(2)同“否”(3)完、尽(4)一定 34A【小题 3】【小题 3】(1)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2)万万不可以兼营并鹜,样样去学一定一无所长。【小题 4】【小题 4】甲文重点强调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乙文侧重学习要精、要专心。【解析】甲译文: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雕琢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乙译文: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是一个“专”字而已。常言道:“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道理。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各位弟弟无论如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只是每天练习字帖之时,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无所成。切嘱切嘱!干万千万!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以使我读了你们的倍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看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迁”,变化。“不”,通“否”;“务”,一定。34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把握。A 项的“而”解释为:表转折;B项的“之”解释为:助词,可不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 项的“以”解释为:制作/因为;D 项的“然”解释为:表转折,然而/这样。故选 A。【小题 3】【小题 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道”,道理;“兼营”,样样去学。【小题 4】【小题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结合相关语句分析。结合“人不学,不知道。”得出:甲文重点强调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得出:乙文侧重学习要精、要专心。【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10、1B 2D 3A【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感知。“论语、庄子”体现的是仁义思想和礼仪规范,“唐诗和红楼梦”体现的是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鲁迅著作”体现的是辩证思维与批判精神。故选 B。2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感知。“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体现了他的勇敢率真的个性;“把思想的探索进行到底,从不顾忌将会引出什么可怕的结论”“从不向读者(包括年轻人)隐瞒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缺陷、不足与失误。他敢于面对自身的局限,更无情地批判自己”体现了他的反省和批判的精神;“将真实的自我袒露在青年面前,和他们一起探讨与寻路,青年人可以向他倾诉一切,讨论、争辩一切,他是青年人的朋友”表现了他的坦诚谦逊的品格。故选 D。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段写了用鲁迅作品为青年的精神发展打“底子”。段写了希望青年借助鲁迅作品更好地认识现实问题。段写了引领青年走进鲁迅所构建的汉语精神家园。故选 A。11、1节省金融业的劳动力、节约社会资源;减少疾病传播;减少抢劫现金犯罪、杜绝假币坑人。2还运用了列数字(据)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的数量之多,增长之快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3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段承接了上文无现金社会,优势甚多的介绍,引出下文无现金支付问题的介绍。4示例:无法针对所有地区和所有人;技术漏洞和恶意诈骗使商家和个人遭受损失;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金融流通和支付。【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对于无现金支付的优点在文章第段中进行了说明“节省金融业的劳动力、节约社会资源、减少疾病传播、减少抢劫现金犯罪、杜绝假币坑人等。”据此概括作答。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说明方法+表达效果(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说明的内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来自第三方的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总文易额为 5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85.6%,其中,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 38.6 万亿元,约为美国的 50 倍。”这里除了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的数量之多,增长之快的特点 3此题考查的是文章段落的作用。“无现金社会优势甚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此句首先总结了上文对无现金支付的优势的说明,同时引出下文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的说明,所以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据此作答。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段可以搜集到“电子支付的便捷性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特别是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的老人等”,“电子支付确实能解决传统现金支付存在的现金遗失、被抢盗等问题,但又面临两大新挑战,包括技术漏洞和恶意诈骗”,“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金融流通和支付”。据此概括作答。三、应用 12、1 童年记忆(生活经历)文化传承(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2 C 3 示例一:粽子,端午节前后,人们用苇叶包裹糯米及各种馅料蒸煮二成,传说中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缅怀爱国诗人屈原。示例二:东坡肉,宋朝苏东坡发明的一道菜肴。示例三:汤圆,与元宵节有关。【解析】1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材料一回忆的是童年制作油墩儿的经历,概括为“童年记忆”。材料三写的是传统节日端午习俗,制作粽子,概括为“文化传承”。2C 项错误,“君子远庖厨”,是孟子劝诫齐宣王实行仁术。与美食无关。3开放性试题,推荐一款有传统文化的美食,推荐文字与文化名人有关即可。如示例三:月饼,与中秋节有关。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参考例文 告别稚嫩 人终将远行,终将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题记 阳光的日历一天天翻过,光阴的故事流成长长的河。一转眼,我已经走过了 14 个春夏秋冬,在这条成长的道路上,我懂得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记得那时,我已是四年级的大孩子了,却还是在和妈妈一个屋睡觉,觉得能和你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可直到有一天,我仍想象往常一样投入你的怀抱时,你却推开了我,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和我睡了。”顿时,仿佛整个世界都已黯然失色。我孤零零地站在原地,眼中流出了委屈的泪水。我只好自己回到了自己的屋子,孤单的入睡 那一晚,我虽十分伤心,但却感到一颗种子已悄然落入我的心田,生根发芽。渐渐地,我已是初二的初中生了,早已摘去鲜红的红领巾,步入青春的行列。在初中的殿堂中遇到了您语文老师,我的第一节课就是您为我上的。您对我的期望很高,希望我在第一次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可事与愿违,我的成绩很糟糕。当我拿着成绩单灰头土脸地去见您时,您没有责备我,反而温柔地对我说:“没关系,这次没考好,还有下次,但你要在这次失败中吸取教训。一定要记住: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您那坚定的话语鼓舞了我,终于在第二次考试中,我进步了许多,但却有些洋洋自得了。您知道后,狠狠地训了我一顿,说:“骄兵必败!你才进步这么一点儿,怎能骄傲!”您用那坚定的目光注视着我,那目光直射我的心扉,让我的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升华!这时,我感到心中的小树在飞速地成长,长成了一株屹立于天地间的参天大树!【解析】“告别 ”,首先结合自己的作文素材积累,补全题目。人的一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告别这个世界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恶习告别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可以写告别不良习惯,可以写告别落后的思想,表达自己对告别的思考关于告别,可说的,可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拣那些激荡你心灵的、最有震撼力的材料,用诗意的文笔将其再现出来。【点睛】半命题作文补题原则:以内容“熟”为前提,以切口“小”为上策,以立意“新”为关键。所填写的内容,必须具备细、精、新的特点: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亦可以是某种思绪、思想、情感、品质。总之,必须是于自己成长、成熟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定影响的、同时烙下强烈印记的对象。所填写的内容,能够在行文中贯穿始终;可以凸显其画面、场景、细节,感染自己与他人;并于结尾升华启悟时,能将自己的个性思考、成长体验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