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_T 2490-2022 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docx
-
资源ID:91453398
资源大小:34.8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14_T 2490-2022 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docx
ICS 27.120.20CCS F 69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24902022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2022 - 07 - 21 发布2022 - 10 - 20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14/T 24902022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要求. 25 防火设计. 26 火灾预防. 37 应急处置. 4参考文献. 5IDB 14/T 24902022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设计与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防火设计、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本文件适用于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防火设计与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370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1048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 15630、GB 50140、GB 50116、GB 50016、GB 50370、GB 50229、GB 50058、GB 51048、GB 5097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将锂离子储能电池、功率变换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外围配套电气设备集成后,采用集装箱封装,可进行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电站。由储能系统功率变换装置集装箱、电气设备集装箱、电池集装箱构成。3.2功率变换装置集装箱将功率变换装置及其附属的控制、通信、冷却装置集成在一个集装箱内形成的设备单元。3.3电气设备集装箱1甲类生产建筑乙类生产建筑丙、丁、戊类生产建筑办公、生活建筑屋外配电装置主变或屋外厂用变压器露天卸煤装置或储煤厂供氢站、储氢罐、露天油库点火油罐区储油罐耐火等级变压器油量(t/台)一、二级三级1010,5050121010121012152081220DB 14/T 24902022将高、低压开关、母线及相应的控制装置、保护装置集成在一个集装箱内形成的设备单元。3.4电池集装箱将锂离子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及其直流控制单元、冷却系统、附属的通信装置集成在一个集装箱内形成的设备单元。3.5电池管理系统用于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信息,并对电池的状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电子装置。3.6电池集装箱主动防护系统用于电池热失控监测、释放惰化介质、通过热交换降温、形成惰化空间消除燃爆条件,同时具备灭火功能的防护系统。由热失控特征气体探测系统、惰化、灭火系统和报警控制系统组成。4 基本要求4.1 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要求。4.2 应建立健全各类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纳入与储能电站有直接电气连接的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4.3 应制定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等运行与维护的操作规程。5 防火设计5.1 火灾危险性类别储能电站按照厂房分类定性。电池集装箱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储能系统功率变换装置集装箱、配套电气设备集装箱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火灾种类为E类。5.2 总平面布置5.2.1 储能电站与周围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1 要求(单位:m)。表1 储能电站与周围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5.2.2 集装箱成组布置应符合第 5.2.1 条规定,当受用地条件限制,无法满足第 5.2.1 条的要求时,集装箱成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 每组集装箱布置场地占地面积不应大于 10000 ;b)组内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2.5 m;c) 组与组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6 m;2DB 14/T 24902022d) 组与组之间应采用防爆墙分隔。5.2.3 储能电站应采用具备独立工艺过程的成套电气设备,设备的投入和退出不应影响火电机组正常工作。5.2.4 储能电站占地范围内出入口不应少于 2 个,且应便于救援人员和器材出入。储能电站周围设置的围护设施不应影响消防灭火需要。5.2.5 储能电站的消防车道应符合 GB 50229 的有关要求,并应在消防车道附近预留供灭火行动使用的接地体。5.3 集装箱设置5.3.1 每个集装箱应按照独立的防火单元设计。5.3.2 集装箱箱体及保温材料均应为不燃材料。5.3.3 集装箱的门应向外开启,且内部不应设置锁具。5.3.4 集装箱内电气线路应穿镀锌钢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以直接明敷。5.3.5 集装箱同外部的接口应采用防火泥或格兰头严密封堵。5.3.6 电池集装箱采用空调或风冷设计时,每个电池集装箱应采用独立冷却或通风管道系统。电池集装箱空调应采用不燃烧、不爆炸的冷媒。5.3.7 锂离子电池与功率变换系统宜采用分集装箱集成方案,确需布置在一个箱体内时,应采用与集装箱体相同耐火等级的材质进行分隔。5.4 消防设施设置5.4.1 集装箱内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个集装箱为一个独立的报警区域。集装箱内应设置电池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处置电池热失控的主动防护系统。5.4.2 电池集装箱内宜设置不少于两种电池热失控特征的气体探测器,并分别与电池集装箱的通风系统和处置电池热失控的主动防护系统联动。5.4.3 电池集装箱内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第一只火灾探测器动作信号应触发电池集装箱停机,断开电池侧与外部电气连接,并启动声光报警;第二只火灾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动作应触发自动灭火系统动作。5.4.4 储能电站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信号应实时接入与储能电站有直接电气连接的单位的消防控制室,该消防控制室可远程手动控制储能电站灭火系统。5.4.5 储能电站应设置数据集中采集和存储功能设备,且存储设备不应设置于电池集装箱或功率变换系统集装箱内,其供电、通讯线路的敷设要求应按照消防电气线路的要求设置。5.4.6 锂离子电池模块及电池管理系统应具备过温保护功能。5.4.7 电池集装箱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且应符合 GB 50370 的要求。5.4.8 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及灭火器且应符合 GB 50974、GB 50140 的要求。5.4.9 应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且应符合 GB 15630 的要求。5.4.10 设置其他自动灭火系统应符合 GB 50016、GB 50370 的要求。6 火灾预防6.1 火灾危险源管理6.1.1 储能电站内确需使用明火时,应符合以下要求:3DB 14/T 24902022a) 应办理用火许可,进行电焊、气焊等动火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b)使用明火期间应有专人看护,落实用火期间的应急措施;c) 施工中确需使用的油漆、稀料等易燃化学品应在集装箱式锂离子储能电站外存放,不得在施工中交叉作业,不得在作业现场调配用料,不得使用喷枪作业。6.1.2 应设立危险源风险告知标识牌,注明储能电站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处置要求。6.2 消防宣传培训6.2.1 应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与培训。6.2.2 工作人员应经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应每半年对在岗员工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6.2.3 工作人员应熟悉和掌握逃生及扑救初期火灾技能。6.3 防火检查、巡查6.3.1 应确定检查和巡查的人员、内容、频次,落实消防安全措施。6.3.2 检查、巡查人员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a) 每组集装箱布置场地占地面积不应大于 10000 ;b) 组内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2.5 m;c) 组与组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6 m。6.3.3 储能电站应纳入与储能电站有直接电气连接的单位的防火检查范围。6.4 火灾隐患整改6.4.1 储能电站对火灾隐患整改负责。与储能电站有直接电气连接的单位应督促储能电站及时整改火灾隐患。6.4.2 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并如实记录;不能立即改正的,应采取防范措施,并确定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整改责任人。6.4.3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整改情况应存档备查。7 应急处置7.1 应组织制定灭火应急预案,并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灭火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 组织机构;b) 接、报警处置程序;c) 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及措施;d) 灭火物资的储备管理及使用程序;e) 火场电气隔离、安全防护的程序及措施。7.2 应配备必要的灭火物资及防护装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完好有效。7.3 发生火灾后,应立即启动灭火应急预案,组织初期火灾的扑救。7.4 发生火灾后,应明确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提供储能电站的基本情况及扑救储能电站火灾的注意事项等。7.5 火灾扑灭后,应当保护火灾现场,接受火灾事故调查。4DB 14/T 24902022参 考 文 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1年4月29日.2 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2017年10月29日.3 山西省消防条例.2019年11月29日.4 山西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2020年1月2日.5 公安部第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1年11月14日.6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7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8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9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 GB50370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1 GB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12 GB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3 GB51048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14 GB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