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二(精选).docx
-
资源ID:91454468
资源大小:57.71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二(精选).docx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二(精选)单选题1.在统计分析中,为了使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同时减少,可采取的措施(江南博哥)是A.增加人员和设备B.降低实验误差C.增加样本含量D.提高显著性水平E.降低系统误差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增加样本含量可以同时减少第一类和第二类错误。单选题2.老年人口系数指A.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B.老年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C.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比D.老年人口与儿童人口的比E.老年人口占被抚养人口的比例 参考答案:A单选题3.单因素方差分析目的是检验A.多个样本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B.多个总体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C.多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D.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E.多个样本均数是否属正态分布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目的是检验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单选题4.甲地正常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数的普查结果:均数为480万/mm3,标准差为41.0万mm3,后者反映的是A.个体差异B.抽样误差C.总体均数不同D.测量误差和个体差异E.抽样误差和总体均数不同 参考答案:D单选题5.下列指标中,反映各个地区的卫生机构和人员与人口比例的指标是A.可及性B.可得性C.卫生服务利用率D.卫生人力需求E.卫生人力供给 参考答案:E单选题6.用标准差和均数可全面描述资料分布特征的是A.左偏态分布B.正态分布C.对称分布D.任何计量资料分布E.右偏态分布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正态分布用标准差和均数可全面描述资料分布特征。单选题7.食源性传染病是指A.霍乱、伤寒、病毒性肝炎、结核、绦虫病等B.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肠道寄生虫病C.霍乱、伤寒、副伤寒、炭疽、结核、脊髓灰质炎、肠道寄生虫病等D.霍乱、伤寒、病毒性肝炎、痢疾、感冒等E.霍乱、副伤寒、病毒性肝炎、布氏杆菌病、旋毛虫病等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食源性疾病分类:细菌性:蜡样芽胞杆菌、肉毒梭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病毒性:甲肝病毒、轮状病毒等。化学性:水产品毒素、重金属(锑、镉、铜、铁、锡、锌)等。寄生虫性:小隐孢子虫、圆孢子虫、梨形贾第鞭毛虫、旋毛虫等。真菌毒素性:霉变谷物、霉变甘庶等。动物性:河豚鱼、高组胺鱼类等。植物性:毒蘑菇、发芽马铃薯、菜豆等。单选题8.某医生观察5种病人的阴道涂片按巴氏细胞学分级(、)的检查结果,拟比较这5种病人的细胞学分级有无程度上的差别,宜用A.t检验B.u检验C.方差分析D.卡方检验E.秩和检验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等级资料,分布不明,因此用参数检验。单选题9.某种传染病的“高危人群”是指A.从未患过该病的人群B.免疫水平较低的人群C.正在患该病的人群D.抵抗力较低,且从未患过该病的人群E.具有最大的易感性,最容易接触传染源的人群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传染病的“高危人群”是指具有最大的易感性,最容易接触传染源的人群。单选题10.男性,25岁,做采矿工约2年。因主诉咳嗽、气短、胸疼就诊。检查发现,X线胸片呈肺纹理增加,伴有块状阴影和典型结节。患者自述,矿山生产条件差,无防尘设施。根据疾病三间分布综合描述,该患者最可能的尘肺类型是A.晚发性矽肺B.矽肺C.煤肺D.尘肺E.速发性矽肺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粉尘,而无防护条件,在接尘2年内发病,称速发性矽肺。单选题11.妇幼保健工作方针为A.以临床为基础,保健与临床相结合B.以群体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C.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标,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预防为主D.以预防为主,面向基层,面向群体E.以个体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高度概括了妇幼卫生工作目标、内容。单选题12.受黄曲霉素污染最严重的食物是A.水果类B.花生和玉米C.动物性食品D.蔬菜类E.调味品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黄曲霉素主要污染粮食及其制品,例如花生和花生油,玉米,棉籽和棉籽油,稻米,一般豆类不容易被污染。单选题13.根据来源,生产性噪声可分为A.连续噪声和间断噪声B.窄频带噪声和宽频带噪声C.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D.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E.低频噪声、中频噪声和高频噪声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连续噪声和间断噪声,是按照随时间分布情况来分的。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是按照声压波动来分的,对于稳态噪声又可分为低频噪声、中频噪声和高频噪声。单选题14.室内采光卫生状况的好坏A.了解各房间的使用功能B.根据室内门窗的相对位置,结合房屋朝向与当地风频资料C.以窗户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值评价D.根据窗上沿离地面高度与房间进深评价E.根据门窗的结构和所用材料性质与厚度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窗上沿离地面高度与房间进深评价可知室内采光卫生状况的好坏。单选题15.某因素在病因学上与某疾病本无关联,但可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从而促使患者及早就诊,提高了该病的检出率,以致得出该因素与该疾病有关联的错误结论。这种偏倚是A.易感性偏倚B.混杂偏倚C.检出偏倚D.诊断怀疑偏倚E.排除偏倚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检出症候偏倚是指病人常因某些与致病无关的症状而就医,从而提高了早期病例的检出率。单选题16.某工人从事铸造清理工20年,被诊断为腰肌劳损,属A.职业性多发病B.职业性有害因素C.职业病D.法定职业病E.职业禁忌证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职业性多发病是由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职业性疾患,但与职业病有区别,它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不是唯一的直接的病因。单选题17.焦炉工人所患的肿瘤中属于法定职业肿瘤的是A.膀胱癌B.肺癌C.白血病D.皮肤癌E.肾脏肿瘤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我国法定的职业性肿瘤。它们是:石棉所致肺癌及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人肺癌;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单选题18.ASHA在评价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加入了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指标,即A.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平均期望寿命B.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1岁平均期望寿命C.出生率、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D.出生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E.出生率、孕产妇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 参考答案:D单选题19.防暑降温措施中的保健措施不包括A.加强医疗预防工作B.加强宣传教育C.供给含盐饮料D.补充营养E.进行个人防护 参考答案:D单选题20.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有A.新生儿减少B.易感人口迁入C.免疫人口免疫力增加D.疾病流行E.老龄人口减少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单选题21.WHO规定的国际监测传染病是A.流感、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B.黄热病、流脑、脊髓灰质炎、回归热C.流行性斑疹伤寒、霍乱、黄热病、流感D.霍乱、流感、黄热病、脊髓灰质炎E.流感、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登革热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WHO规定的国际监测传染病是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单选题22.通过比较高血压病人服用某种药物前后的血压水平来观察该药物的降血压效果,此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性研究B.真试验C.类实验D.临床随机对照试验E.社区随机对照试验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比较高血压病人服用某种药物前后的血压水平来观察该药物的降血压效果是临床随机实验。单选题23.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A.应激反应可以有害于健康,也可有益于健康B.应激反应的作用决定于它的种类、性质、强度、频度等C.凡是能引起个人情绪反应的事件均是应激源D.只有消除应激因素,应激反应才能减少或消除E.心身疾病是不良应激因素作用于机体产生的适应性疾病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应激是机体对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因素所做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机体对应激源的反应主要有生理反应(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需氧量增加胃液分泌增加等)和心理反应(焦虑、抑郁、紧张)。应激对机体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是生物体通过生理、心理等调整可以提高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二是适应调整失败,可引起心身疾病。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是无所不在的,如环境的生物刺激(细菌、病毒等)、物理刺激(温度、光线、声音等)、心理社会因素(人际关系、生活事件、自然灾害等)。单选题24.不属于“自我保健机制”的是A.自我提示B.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C.自我预防D.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E.自我意识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自我意识不属于“自我保健机制”。单选题25.为防治温室效应,京都议定书限制各国排放的主要气体是A.COB.CO2C.NOD.NO2E.SO2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为防治温室效应,京都议定书限制各国排放的主要气体是CO2。单选题26.下列哪种方法对减少或消除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无效A.增加样本量B.遵循随机化原则C.实施盲法D.严格质量控制E.选择适宜的研究对象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偏倚与样本大小无关,无论增加还是减少样本量都不能达到减少或消除偏倚的目的。样本量只与随机误差有关。本题其余备选答案均为控制偏倚的措施。单选题27.确定慢性苯中毒的诊断血象指标的检查要求A.1个月内检查3次B.13个月检查3次以上C.13个月检查3次D.12个月检查3次E.3次检查结果即可诊断 参考答案:C单选题28.我国居民热能的供给主要来自于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特殊供能物质E.微量元素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我国居民热能的供给主要来自于粮食,谷物,以糖类为主。单选题29.下列关于体育锻炼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新陈代谢B.促进呼吸功能及心血管发育C.可减少交感神经张力,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使神经活动更加协调D.可使性发育较早发生,发挥更大生长潜力E.骨髓腔增大,使骨皮质增厚,骨密度增加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体育锻炼对性发育的影响选项说的是错误的。单选题30.微机系统中的CPU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A.内存储器和控制器B.内存储器和运算器C.控制器和运算器D.控制器和运算器E.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参考答案:D单选题31.引起SARS的公认病原体是A.钩端螺旋体B.冠状病毒C.衣原体D.禽流感病毒E.流感病毒 参考答案:B单选题32.一组变量值,其大小分别为13,10,12,9,8,11,98。问中位数是A.23B.11C.12D.10E.10.2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n为奇数时,M=X(n1)/2。单选题33.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的A.强氧化剂B.强还原剂C.还原剂D.催化剂E.中性物质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光化学反应中生成的臭氧、醛、酮、醇、PAN等统称为光化学氧化剂。单选题34.人胚胎发育中对致畸物最敏感的阶段是受孕的A.1720周B.1416周C.913周D.38周E.02周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受孕第3周胚胎发育躯干,五官,肢体,内脏等,遇有害物质易发生致畸。单选题35.属于卫生计划基本任务的是A.提高专业队伍水平B.合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C.增加卫生机构D.提高卫生机构效益E.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合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是卫生计划基本任务。单选题36.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时,研究者只关心新药的疗效是否优于旧药,应选用A.t检验B.卡方检验C.单侧检验D.双侧检验E.配对检验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时,研究者只关心新药的疗效是否优于旧药而不关心是否疗效低于旧药,因此用单侧检验。单选题37.“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为保证我国实施A.计划生育基本国策B.环境保护基本国策C.经济发展战略D.资源的有效利用战略E.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中国21世纪议程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单选题38.关于哺乳期保健内容,下列不正确的是A.用正确的姿势哺孔B.注意清洁乳头和乳房C.注意避孕D.增加营养E.应定时、定量哺乳 参考答案:C单选题39.拟在某市开展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的调查,该调查属于A.筛查B.生态学调查C.现况调查D.典型调查E.纵向调查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现况调查是一个横断面的调查,描述疾病或健康的分布特征。单选题40.四格表卡方检验可用于A.两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B.两中位数比较的假设检验C.两样本率比较的假设检验D.样本率和总体率比较的假设检验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四格表卡方检验用于比较两个样本率且用于计数资料,比较两个中位数应该用秩和检验,AE用于计量资料。单选题41.现代健康观突出强调了三方面的完好状态,即A.神经、精神、社会活动能力B.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C.神经、心理、社会活动能力D.躯体、生理、社会适应能力E.精神、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答案:D单选题42.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包括A.以疾病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并重B.以预防为重点,健康为主,中西医并重C.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为主,防治并重D.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E.以健康为重点,农村为主,防治并重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是以预防为重点,健康为主,中西医并重。单选题43.导致口腔黏膜溃疡及地图舌;丘疹或湿疹性阴囊炎(女性阴唇炎)等症状的原因主要是缺乏A.核黄素B.硫胺素C.泛酸D.叶酸E.尼克酸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它是人体细胞中促进氧化还原的主要物质之一,还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维持人的正常视觉功能。如果维生素B2缺乏,就会影响体内生物氧化,造成代谢障碍,出现口角炎、眼睑炎、结膜炎、唇舌炎、耳鼻黏膜干燥、皮肤干燥脱屑等一系列病症。单选题44.进行疾病三间分布综合描述的典型是A.传染病流行病学B.血清流行病学C.移民流行病学D.分子流行病学E.遗传流行病学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传染病流行病学是进行疾病三间分布综合描述的典型。单选题45.计算机一个字节最大容纳的二进制数,换算为十进制整数是A.3B.15C.63D.127E.255 参考答案:E单选题46.在较短时间内,在一定地区范围,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对几项指标进行一次性大数量调查是A.前瞻性调查方法B.横断面调查方法C.回顾性调查方法D.半纵向调查方法E.追踪性调查方法 参考答案:B单选题47.生物转化可使毒物转变为A.毒性降低B.毒性增加C.活性降低D.活性增加E.有的毒物毒性降低,有的毒物毒性则增加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对生物转化的后果,要全面认识。并非所有毒物经生物转化后的毒性都能降低,而有的反而升高,所以E的答案最全面。单选题48.对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首先要考虑A.要有对比资料B.人群社会环境的变化C.人群经济的变化D.选择适当的统计指标E.设计合理的抽样方法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对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首先要考虑选择适当的统计指标。单选题49.若正常成人血铅含量近似对数正态分布,要描述其集中趋势,最适宜采用的指标是A.算术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众数E.百分位数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资料经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时,应该用几何均数表示资料的集中趋势。单选题50.关于发育的概念,正确的是A.细胞的繁殖和生长B.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C.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D.体重的增加E.身高的增长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和体力的不断发展,是质的改变。单选题51.关于生长发育评价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离差法可分为等级评价和曲线法B.相关回归既能评价发育水平又能反映发育均匀程度C.标准体重可反映儿童现实营养状况D.发育年龄又称生物年龄可评价儿童的发育状况E.百分位数法,其原理和制作过程与离差法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百分位数法是以百分位数的序位划分发育等级,而离差法是以标准差与均值距离的远近划分等级。单选题52.美国洛杉矶曾发生过A.煤烟型烟雾事件B.光化学烟雾污染C.生产性急性化学中毒事件D.核电站爆炸事件E.痛痛病流行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近100多年来,全世界已发生数十起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公害事件,如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镉中毒(痛痛病)等。单选题53.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1T5时,校正卡方值为4.924,与未校正的卡方值比A.P值减小B.P值增大C.P值等于1D.P值不变E.P可能减小或增大 参考答案:B单选题54.下列属于生活性污染的是A.化肥污染B.炊烟污染C.废气污染D.汽车尾气污染E.噪声污染 参考答案:B单选题55.评价卫生服务效果的最终指标是A.成本效益B.成本效果C.病死率D.患病率E.人群健康状况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人群健康状况是评价卫生服务效果的最终指标。单选题56.计算某年某地新婚妇女某项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分母为A.该地所有妇女数B.该地所有育龄妇女数C.该地接受调查的所有新婚妇女数D.该地18岁以上的所有妇女数E.该地平均人口数 参考答案:C单选题57.酸雨属于环境污染物中的A.物理性污染物B.工业排出物C.一次污染物D.二次污染物E.汽车尾气排放物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是否改变,可将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前者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后者是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单选题58.不属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A.人生观、价值观教育B.性心理、性道德教育C.友谊观和恋爱观教育D.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教育E.自我意识形成教育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青少年期是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主要表现为身体的发育成熟和自我意识发展与完善,人生观逐步成熟,选择恋人与职业。因此,心理卫生教育的内容主要围绕性心理卫生、人格完善、友谊与恋爱等方面。单选题59.现况研究的种类有A.抽样方法、样本大小B.单纯随机化、系统随机化C.分层抽样、整群抽样D.普查、抽查E.筛查、速检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描述性现场调查资料包括现况调查资料、筛检资料、生态学资料。其中现况调查资料主要指普查资料和抽样调查资料。普查资料是调查某一人群的所有成员,抽样调查是根据统计学随机抽样的原理,对某一人群中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调查,并通过样本信息推断总体。单选题60.反映卫生资源分配是否合理的指标是A.人均卫生费用B.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C.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D.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E.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人均卫生费用是反映卫生资源分配是否合理的指标。单选题61.引起职业病的因素是A.不良劳动条件B.生产性因素C.职业性有害因素D.有害的生产过程E.生产性有害因素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造成职业危害的因素称之为职业性有害因素,亦称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3类。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生物因素(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生产建筑或布局、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污染。单选题62.甲醇所致失明的原因是A.视神经萎缩B.视网膜出血C.晶体混浊D.玻璃体混浊E.多因素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甲醇吸收至体内后,可迅速分布在机体各组织内,其中,以脑脊液、血、胆汁和尿中的含量最高,眼房水和玻璃体液中的含量也较高,甲醛能抑制视网膜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膜内不能合成ATP,细胞发生变性,最后引起视神经萎缩。单选题63.某中年工程师,在接受新的重大工程项目前,事先获得很多有关信息,然后建立行动规划,包括对困难的模拟想象达到自我调适,这种对待应激的方法称为A.认知性再评价B.寻求社会支持C.防御机制D.事先应对E.减轻紧张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事先获得很多有关信息,然后建立行动规划,包括对困难的模拟想象达到自我调适是事先应对的方式减轻心理压力。单选题64.某大学有教职员工共8924人,在2天内有246人突然发生同样病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此疾病的暴发为一次暴露于共同致病因素所致。可以测量的指标有A.发病率B.时点患病率C.罹患率D.续发率E.二代发病率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罹患率该指标和发病率一样,也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标。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暴发流行情况。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概率。单选题65.拟比较某年甲乙两地肝癌总死亡率,已知两地各年龄组人口分布不同,适当的比较方法是A.直接比较两地死亡率大小B.分年龄组进行比较C.进行两个率比较的卡方检验D.对年龄进行标准化后比较E.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两地各年龄组人口分布不同会影响实际的死亡率,必须将年龄进行标准化,计算出标准化率才能代表实际死亡情况。单选题66.下列概念中不正确的是A.流行病学是研究有关群体的学科B.流行病学是与预防有关的学科C.流行病学是与公共卫生有关的学科D.流行病学是与疾病防治有关的学科E.流行病学是与疾病治疗有关的学科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单选题67.Excel电子表格中,单元格内将是A.只能包含数字B.字符、公式等C.只能包含文字D.只能包含文字和字符E.只有字符 参考答案:B单选题68.“老年社会”是指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A.5%以上B.6%以上C.7%以上D.8%以上E.9%以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老年社会”是指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以上。单选题69.在食物中残留严重,并已被我国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农药是A.有机磷B.氨基甲酸酯类C.拟除虫菊酯类D.有机氯E.苯丙咪唑类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我国有机氯农药虽于1983年已停止生产和使用,但由于有机氯农药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在食物链、环境和人体中可长期残留,目前在许多食品中仍有较高的检出量。单选题70.某市准备开展青少年吸烟率的调查,该调查属于A.病例-对照调查B.定群调查C.现况调查D.典型调查E.非典型调查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现况研究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患病情况或是否患病组的暴露情况。单选题71.主要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骨骺融合后停止是在A.青春期开始B.青春期早期C.青春期中期D.青春期后期E.青春期结束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青春早期为生长突增阶段,性器官和第二性征也开始发育,中期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为主要特征,出现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生长速度逐渐下降,晚期体格生长缓慢,骨骼趋向完全愈合,体格发育逐渐停止,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继续发育到成人水平。单选题72.在死因统计分析中,死因顺位是按下列哪项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A.发病率B.死因百分构成比或死因别死亡率C.死因别病死率D.患病率E.病死率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死因顺位是指按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或死因别死亡率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死因顺位可以反映各种死因所致死亡的相对重要性。单选题73.下面对Word编辑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Word可以开启多个文档编辑窗口B.Word可以插入多种类型的图形文件C.时间插入到光标位置D.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可将已选中的对象拷贝到光标位置E.利用“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可改变行间距和字间距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Word可以开启多个文档编辑窗口,同时进行编辑。单选题74.根据实验研究要求,将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和年龄分层,然后在每层内以个人为单位用掷硬币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此种分组方法属于A.简单随机分组B.分层随机分组C.系统随机分组D.整群随机分组E.随意分组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将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和年龄分层,然后在每层内以个人为单位用掷硬币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此种分组方法属于分层随机分组。单选题75.下列哪个为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A.工业企业B.生活炉灶C.交通运输D.采暖锅炉E.乡镇企业 参考答案:A单选题76.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长与居民肺癌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属于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现况研究D.实验研究E.生态学研究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生态学研究主要是描述某种疾病和具有某些特征者,例如服用某种药物者,在不同人群、时间和地区中所占的比例,并从这两类群体数据分析某种疾病是否与服用某种药物有关,为进一步确定不良反应的原因提供研究线索。单选题77.选定表格的某一列,再从“编辑”菜单中选择“清除”命令(或按Del键),将会A.删除这一列,即表格将少一列B.删除该列各单元格中的内容C.删除该列中第一个单元格中的内容D.删除该列中插入点所在单元格中内容E.删除该列中插入点所在单元格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选定表格的某一列,再从“编辑”菜单中选择“清除”命令将删除该列各单元格中的内容。单选题78.某学校119名学生在同一餐中因食入同一种食物而相继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被诊断为一起食源性疾病,但判断是“食源性肠道传染病”还是“食物中毒”的依据是A.是否均由相同食物引起B.症状是否基本一致C.是否有人传人现象D.实验室中是否检出原因微生物E.是否有死亡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单选题79.描述母乳喂养对母亲的好处中,不正确的是A.促进子宫复旧,有利于产后康复B.哺乳期闭经有利于延长生育间隔C.可以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D.可以预防产后抑郁症E.减少患乳腺炎的机会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母乳喂养对母亲的好处:促进母亲子宫的收缩,能使产后子宫早日恢复,从而减少产后并发症。有利于消耗掉孕期体内堆积的脂肪,促进母亲形体恢复。母乳喂养在某种程度上可抑制排卵和月经的到来,可达到产后避孕的目的。可促进母亲与宝宝亲子感情的建立。降低母亲乳腺癌与卵巢癌发生的可能。母乳中几乎无菌、方便、卫生、经济。单选题80.产妇系统管理是以下哪个时期内的管理A.从妊娠早期开始到产后6周末B.从初次产前检查到产后6周末C.从妊娠早期开始到分娩D.从初次产前检查到分娩E.不论早期只要产前检查5次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此题是基本概念题,孕妇系统管理应从妊娠开始到产褥期(产后6周)为止,所以A是正确的。单选题81.母乳喂养儿患佝偻病较人工喂养儿少的原因是母乳中A.含维生素D多B.含钙多C.钙磷比例适宜D.含磷多E.含铁少 参考答案:D单选题82.土壤中含氮化合物在氨化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胺盐,这种现象是因为A.环境的富集作用B.环境的迁移作用C.环境的自净作用D.植物的光合作用E.污染物的不稳定作用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使有机物逐步无机化或腐殖质化即有机物的净化。单选题83.关于毒物与职业中毒的概念,以下错误的是A.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投予较小剂量即可造成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质B.液体、气体或气溶胶的形态出现,对人体的危害以空气污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C.生产性毒物主要经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实际意义较大D.接触生产性毒物时机体不一定受到损害,导致中毒是有条件的E.中间产品、辅助材料、成品、副产品或废弃物、夹杂物等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生产性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实际意义较大。单选题84.噪声引起的听觉器官损害早期表现为A.耳蜗底部受损B.低频听力下降C.语频听力下降D.暂时性听阈位移E.非听力系统的损伤 参考答案:D单选题85.在三行三列表卡方检验中,卡方值等于163.01,确定P值时,自由度等于A.3B.1C.9D.4E.6 参考答案:D共享答案题A.反映某地某年每10万人口中死于某疾病的人数B.表示某地某年每一千人口中死亡人数C.表示观察期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D.按照某一人群某死因的年龄组死亡率反映一个人平均一生中死于某死因的可能机会E.按照统一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调整的死亡率,以对比分析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死亡水平单选题1.累积死亡率A.反映某地某年每10万人口中死于某疾病的人数B.表示某地某年每一千人口中死亡人数C.表示观察期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D.按照某一人群某死因的年龄组死亡率反映一个人平均一生中死于某死因的可能机会E.按照统一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调整的死亡率,以对比分析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死亡水平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1.死因别死亡率按照某一人群某死因的年龄组死亡率反映一个人平均一生中死于某死因的可能机会。2.累积死亡率按照统一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调整的死亡率,以对比分析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死亡水平。3.病死率表示观察期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4.粗死亡率反映某地某年每10万人口中死于某疾病的人数。5.普通死亡率反映某地某年每10万人口中死于某疾病的人数。共享答案题A.反映某地某年每10万人口中死于某疾病的人数B.表示某地某年每一千人口中死亡人数C.表示观察期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D.按照某一人群某死因的年龄组死亡率反映一个人平均一生中死于某死因的可能机会E.按照统一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调整的死亡率,以对比分析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死亡水平单选题2.普通死亡率A.反映某地某年每10万人口中死于某疾病的人数B.表示某地某年每一千人口中死亡人数C.表示观察期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D.按照某一人群某死因的年龄组死亡率反映一个人平均一生中死于某死因的可能机会E.按照统一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调整的死亡率,以对比分析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死亡水平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1.死因别死亡率按照某一人群某死因的年龄组死亡率反映一个人平均一生中死于某死因的可能机会。2.累积死亡率按照统一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调整的死亡率,以对比分析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死亡水平。3.病死率表示观察期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4.粗死亡率反映某地某年每10万人口中死于某疾病的人数。5.普通死亡率反映某地某年每10万人口中死于某疾病的人数。共享答案题A.反映某地某年每10万人口中死于某疾病的人数B.表示某地某年每一千人口中死亡人数C.表示观察期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D.按照某一人群某死因的年龄组死亡率反映一个人平均一生中死于某死因的可能机会E.按照统一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调整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