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要点.docx
2023年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 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部、省及市关于农机 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扎实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 果,构建长效机制,锚定道路外农机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零” 的目标,继续保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为推进全市农业 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一、强化“学"在提升监管能力上下功夫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积极构建 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不断完善农机安全生产体系,推动农机安全 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要推动农机监管干部职工结合自 身岗位职责广泛深入开展研讨,不断提升防范化解农机安全风险 的能力水平。要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学 习教育活动,分期分批开展教育培训,推动各级农机监管人员增 强风险意识,坚守安全底线,勇于担当作为,切实提升安全生产 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各地要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学习, 不断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更好地依法为民办事。要强化宣 传教育,运用多种形式重点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农机安全生 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提升农机安全生 产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机安全培训,提高农机经营服务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及广大农机手安全驾驶和操作技能。二、突出“网”,在打通“最后一公里”监管上求突破 整市实施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依托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网格一张网”,积极发挥村级农机协管员+网格员“千里眼”作用,将 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融入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优化南通 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智能应用平台农机监管模块,完善监管 功能,提高监管效果。各地要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网格员业务知识 培训,加快“全要素网格通"农机监管APP普及运用,促进信息采 集、告知提醒和日常监管在信息平台上全过程流转,提高安全检 查覆盖面及隐患问题处置效率。要落实农机安全网格化服务管理 工作“以奖代补”“绩效奖励”机制,开展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十佳 百优”网格员评比活动,并根据文件规定予以奖励,充分调动广 大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推动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 工作落地生效,把农机安全监管模块打造成南通农机的新亮点, 进一步培育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南通做法”。三、围绕“防”,在加强源头管理上出实招 农机安全源头管理是农机安全基础性工作,各地要坚持关口前移,狠抓责任落实,加强日常防范,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 来对待,守防十次空,不放一次松,扎实开展拖拉机和联合收割 机注册登记、年度检验、驾驶人考试,积极做好危及人身安全的 农机备案登记工作。2023年,全市农机登记率、检验率达到90% 以上,力争全省第一方阵。要推行乡镇农机安全实地检验。落实关于南通市推进乡镇农机安全实地检验工作的通知,组织乡 镇开展对未能参加县级集中检验的农机,采取预约集中办理和登 门入户办理结合的形式 严格机具检验规范 准确填写相关表格, 最后交由县级审核,力争实现本地登记在册农机“应检尽检:要 支持经济发达镇开展农机安全源头管理。贯彻落实省、市对经济 发达镇改革配套支持政策的精神,重点支持经济发达镇开展拖拉 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安全检验、驾驶证考试等农机安全源头管 理工作,做至上应登尽登”“应检尽检”“应考尽考”,确保不落一机、 不落一人。指导经济发达镇配备不少于2名农机安全监理员,配 齐质量可靠、经过认证的制动性能检测仪、前照灯检测仪等农机 检验及办公所需设施设备,规范开展农机源头管理工作。要切实 加强农机注册登记工作。结合关于进一步采取便民措施优化拖 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工作的通知(农办机20216号)精 神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便民措施,对机具性能可靠、 具有整机唯一性证明,要探索注册登记方式,切实提高拖拉机、 联合收割机登记率。要落实农机备案登记工作。对危及人身安全 的乘坐式插秧机、机动植保机、谷物烘干机、微型耕耘机、饲料 粉碎机、锄草机及新型农机具等机械实行备案登记。四、紧扣“治”,在管控风险隐患上做文章 拓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年小灶”“三年大灶”成果,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实施全机具、全 人员、全天候、全覆盖“四全”监管,进一步查找农机安全生产领域痼症顽疾,集中攻坚整治,抓好整改提升。要持续开展隐患排 查。各地要压实各方责任,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督查检查,督 促农机经营服务单位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改。紧盯事故 频发多发、风险等级较高、容易漏管失控的重点农业机械、重要 生产环节,全面排查整治重大风险隐患,从根本上堵住漏洞、消 除盲区。要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加强农机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全 面推行“灰黑名单”制度,把农业农村部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 患判定标准的6种情形、农机安全生产检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 患、主体责任不落实、不能按时整改的,通过“灰黑名单”制度管 理,倒逼经营服务单位、农机手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严格 农机行政执法。切实开展“铁牛卫士”农机安全执法行动,加大执 法力度,提高执法质量,实现农机安全执法常态化、制度化、规 范化、正规化。要加强拖拉机运输机组监管,持续推动实施限行 禁行,积极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探索推进手扶拖拉 机运输机组报废工作,鼓励出台配套补助政策,进一步压缩手扶 拖拉机运输机组存量。要加强执法检查,下沉田间地头、作业场 所和农机合作社等,严厉打击无牌行驶、无证驾驶、未经检验“两 无一未”等违法行为,实施全区域、不间断农机安全执法检查, 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立尽立、应罚尽罚”。提高农机执法 案件办理“质”和“量”,强化执法跟踪及普通程序案件办理,农机 处罚案件数量不得少于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实有数的2.5% ,坚决防止农机安全执法“宽松软”。各地要努力提高执法案卷制作质量,年底提供不少于5个执法案卷参加市级农机优秀案卷评比。五、注重“仓,在深化“平安农机”建设上见成效“平安农机”示范创建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安全 生产工作决策部署、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对照部、省关于“十四五”时期“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要求,以“创 建,平安农机,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积极推动当地党委政府农 机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和属地责任落实,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乡村 振兴实绩考核,争取政府创设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加强农机安全 监管的支持政策,强化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装备保障,增加财政 资金投入,提高“平安农机”示范建设质量,推进提档升级,如皋 市、如东县、通州区等地要开展新一轮“平安农机”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要广泛开展“平安农机”示范服务组织、农机大户 机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将“点”上经验转化为“面”上的率先实践。 各地要充分发挥惠农政策在强化农机安全监管方面的效能,确保 全面实施农机报废补贴和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报废机具数量和 投保机具数量力争超过上年,补贴资金兑现及时。要加快老旧农 业机械报废更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机安全生产。要推 进农机维修能力建设,实施好省级农机维修网点、区域农机维修 中心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努力解决农机维修难题,着力提高维修 质量。建设,选树一批农机本质安全示范单位,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