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我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docx

    • 资源ID:91467562       资源大小:300.30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docx

    2011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全文)资本市场与中国企业家成长:现状与未来、问题与建议2011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中国资本市场已进入了新金融时代。伴随着市场化进程,中国资本市场逐渐发展成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为促进企业健康成长、弘扬企业家精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随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来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企业家队伍的成长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重视资本市场,不少优秀的企业家已意识到参与资本市场对于帮助企业增强资金实力、突破资源瓶颈、优化商业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等,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企业家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已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为了解和反映中国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战略以及对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议,2010年8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10·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本次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一八次全国性企业经营者年度跟踪调查,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分配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全国工商联研究室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与前17次年度跟踪调查一样,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8月10日发放问卷一三,500份,截止10月一五日共回收问卷4,283份,其中有效问卷4,256份,有效回收率为31.5%。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采矿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0.8%、6.9%、4.2%、3.2%、2.2%、2.2%、1.8%、1.7%和1.3%。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57.2%,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0.5%、一五.7%和6.6%;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8.6%、41.5%和49.9%;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独资企业310家,占7.4%,非国有独资企业3888家,占92.6%;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527家,占12.4%,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3160家,占74.2%(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行业农林牧渔业2.2地区东部地区企业57.2采矿业1.3中部地区企业20.5制造业70.8西部地区企业一五.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7东北地区企业6.6建筑业4.2规模大型企业8.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2中型企业41.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8小型企业49.9批发和零售业6.9   住宿和餐饮业0.9经济类型国有独资企业7.4房地产业3.2非国有独资企业92.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12.4其他行业3.5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74.2 注:1、其他行业包括: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2、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沪、苏、浙、闽、鲁、粤、桂、琼11省(市、自治区); 中部地区包括:晋、蒙、皖、赣、豫、鄂、湘7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渝、蜀、黔、滇、藏、陕、甘、宁、青、新10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吉、黑3省 当前,中国企业家越来越重视资本市场,但是参与资本市场的能力和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调查结果显示,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是目前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只有少数企业能够通过参与股票市场、引入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方式获得资金。调查还发现,对于多数企业来说,银行贷款只能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并不能满足外部扩张的需要。调查同时发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关于产融结合的调查显示,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渗透已初具规模,但产融结合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企业家进行产融结合的主要动机大多是为了获得更多信贷支持、增强财务灵活性。关于企业家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调查发现,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借助资本市场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目前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动机大都只属于日常经营层面,还没有提升到战略层面。另一方面,企业家认为参与资本市场面临多重困扰,主要体现在民间金融市场不完善、上市成本较高、上市后监管更严格、内部人控制风险较大等方面。调查还发现,虽然企业家推动产融结合的意愿比较强烈,但近半数的企业家在政策允许时仍不打算进行产融结合,其首要原因是与企业的专业化战略不一致;同时,企业家能力和人才储备不足也是阻碍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产融结合的重要原因。对于企业未来三年计划实施的融资战略,调查发现,企业家对民间借贷的依赖程度呈下降趋势,参与资本市场的意识明显增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积极性提高较快。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家认为自己已经基本具备了参与资本市场的个人能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了参与资本市场的组织能力。保持稳健的资本结构和财务政策、提升企业家资本运作能力、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是企业家规避资本市场风险的主要措施。企业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充满期待,一方面,企业家自身要把参与资本市场提高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重视学习,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增强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家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快构建有效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尤其是通过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资本市场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实施、建立公平高效的发行体制等,为企业家与资本市场的深度结合、弘扬企业家精神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现状近年来,资金紧张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三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企业家认为“资金紧张”是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排在所有十六个选项的前五位。此外,2003年2010年的调查也发现,四成左右的企业家认为资金“紧张”(见表2、3)。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外部的融资来源显得非常重要。外部的融资来源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方式,一种是以发行股票、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发行债券等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方式。同时,在中国还存在以民间借贷为代表的非正规融资渠道。 表2 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 2010年2009年2008年人工成本上升72.557.972.2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56.048.577.8缺乏人才47.846.241.8社保、税费负担过重47.3资金紧张42.146.957.2整个行业产能过剩26.937.1缺乏创新能力24.627.129.4资源、环境约束较大一八.117.219.4遭受侵权等不正当竞争11.511.510.5国内需求不足10.623.719.6行业发展前景不明9.8一五.514.3企业领导人发展动力不足9.212.910.8出口需求不足7.721.8地方政府干预较多6.89.17.2企业冗员安排困难6.68.1缺乏投资机会4.94.8 注:“”表示当年调查未涉及此项。以下同。 表3 企业的资金情况(%) 宽裕正常紧张2010年7.955.137.02009年7.950.841.32008年4.139.456.52007年6.249.844.02006年5.745.848.52005年5.340.254.52004年5.437.357.32003年8.343.448.3  (一)企业融资情况1、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是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当问及“企业过去三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时,调查结果显示,73.5%的企业选择了“长期银行贷款”,55.3%选择了“民间借贷”2,14.9%选择了“银团贷款”,10.5%选择了“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见表4)。调查表明,整体来看,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是企业获取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通过股票市场募集资金和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企业比重并不是很多。这可能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目前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门槛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例如要求企业的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和一定盈利能力、运作比较规范等等;二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所不足,限制了企业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组合进行融资。 表4 企业过去三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 总体长期银行贷款73.5民间借贷55.3银团贷款14.9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10.5发行短期融资券3.0上市2.9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1.7发行可转债1.7  2、大型企业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从不同规模来看,大型企业过去三年的融资方式比较多元化,主要有:“长期银行贷款”(82.4%)、“民间借贷”(19.2%)、“银团贷款”(16.5%)、“上市”(16.1%)、“发行短期融资券”(12.9%)、“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12.2%)、“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11%)等;而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长期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选择民间借贷的比重相对较高,分别为48.3%和67.8%(见表5)。  表5 企业过去三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按规模分,%) 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长期银行贷款82.478.467.7民间借贷19.248.367.8银团贷款16.5一五.714.0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12.211.89.0发行短期融资券12.92.41.7上市16.12.70.7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11.01.30.5发行可转债6.31.21.5  3、民营企业大都运用商业信用等民间借贷方式进行融资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差别很大。其中,国有独资企业选择“长期银行贷款”、“上市”和“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比重分别为80.2%、8.2%和12.6%,要高于非国有独资企业,而选择“民间借贷”、“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4.2%和6%,要低于非国有独资企业(见表6)。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选择“长期银行贷款”、“上市”和“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比重为83.7%、9.8%和10.7%,要高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而选择“民间借贷”、“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6.1%和7.7%,要低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见表6)。 表6 企业过去三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按经济类型分,%) 国有独资企业非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长期银行贷款80.273.083.771.8民间借贷24.257.426.162.3银团贷款17.614.816.314.5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6.010.87.710.4发行短期融资券12.62.410.71.6上市8.22.59.81.3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5.51.55.30.9发行可转债3.31.74.71.1 调查表明,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长期银行贷款中得到较充足的资金,也会更多地通过参与资本市场的方式进行融资,再加上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规范比较严格,因此国有企业对民间借贷的依赖程度较低。民营企业则有所不同,一方面,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然需要银行资金的支持,调查发现,过去三年有七成以上(71.8%)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选择长期银行贷款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尽管民间金融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之处和较大的风险,但由于银行体系对民营企业在信贷方面的较高要求和资本市场的高门槛特征,使得民间金融在满足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调查发现,过去三年有近三分之二(62.3%)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进行融资。此外,调查发现,不同地区企业过去三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没有明显差异,不同行业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差别也不大,基本上都集中在“长期银行贷款”、“民间借贷”、“银团贷款”、“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等几种方式上。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其他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选择“上市”(12.5%)和“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27.5%)的比重相对较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选择“上市”的比重相对较高,为10.9%;选择“民间借贷”方式比重较高的行业主要有:农林牧渔业(6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0%),而选择“民间借贷”方式较少的行业主要有采矿业(31.6%)、住宿和餐饮业(38.1%)(见表7)。 表7 企业过去三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按地区和行业分,%) 上市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发行短期融资券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长期银行贷款银团贷款发行可转债民间借贷东部地区企业3.09.42.91.675.5一五.71.751.1中部地区企业2.2一三.13.72.171.6一五.22.163.2西部地区企业3.09.02.61.971.212.91.158.6东北地区企业3.614.41.81.267.112.03.055.7农林牧渔业 8.01.3 66.716.04.064.0采矿业2.610.5一八.47.986.8一三.25.331.6制造业2.510.12.81.873.5一五.31.555.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56.86.8 79.5一八.24.547.7建筑业7.2一五.23.21.673.69.61.659.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95.51.81.860.016.45.552.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2.527.5 2.545.0一五.0 60.0批发和零售业2.07.11.51.577.010.71.556.6住宿和餐饮业 9.5  76.219.0 38.1房地产业 16.74.91.083.320.6 57.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24.2 58.316.7 58.3(二)直接融资方式:企业上市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调查的4256家企业中,绝大多数(81.5%)的企业暂无上市计划,而拟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上市公司共占一八.5%(见表8)。调查表明,由于上市仍然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门槛相对较高,多数企业还是很难通过这一直接融资途径来获得资金。从不同规模看,调查样本中已上市和拟上市公司的比重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差别很大。其中,有7.5%的小型企业拟上市或已上市,而在大型企业中这一比重已达到52.6%。调查表明,目前小型企业很难通过上市这一直接融资方式来获得资金。随着全国统一、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逐步完善,这一问题将有所缓解(见表8)。 表8 企业上市情况(%) 暂无上市计划拟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上市公司总体81.5一三.11.03.11.3东部地区企业82.012.01.33.31.4中部地区企业79.116.10.73.20.9西部地区企业81.7一三.10.83.31.1东北地区企业83.8一三.2 1.51.5大型企业47.422.110.112.67.8中型企业75.819.00.43.61.2小型企业92.56.5 0.90.1国有独资企业77.57.37.66.61.0vs 非国有独资企业81.7一三.60.52.91.3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69.312.05.210.43.1vs 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86.212.10.40.80.5农林牧渔业83.3一五.6 1.1 采矿业71.014.53.69.11.8制造业80.814.11.12.81.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0.3一五.6 12.51.6建筑业84.47.81.83.6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1.416.52.25.54.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8.822.1 5.23.9批发和零售业88.75.60.44.60.7住宿和餐饮业75.724.3   房地产业87.57.8 3.90.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2.37.7    从不同经济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已上市和拟上市公司的比重高于民营企业,调查样本中,81.7%的非国有独资企业暂无上市计划,而在国有独资企业中这一比重是77.5%;86.2%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暂无上市计划,而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的这一比重是69.3%(见表8)。调查表明,长期以来,政府在上市资源的分配方面有向国有企业倾斜的现象,这使得民营企业要获取上市资源相对来说更加困难。不过近年来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迅速发展,逐渐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上市机会。此外,内在动因也是导致这些差异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对上市带来的风险存在一定程度的顾虑。调查发现,民营企业家认为企业上市后会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经理人控制风险增加”(3.58)、“股价非理性波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决策”(3.51)、“控制权被稀释,存在控制权争夺或转移风险”(3.47)、“存在退市风险”(3.32)和“信息披露增加,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3.3)等(见表9)。 表9 民营企业家对上市风险的认知(5分制) 评价值经理人控制风险增加3.58股价非理性波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决策3.51控制权被稀释,存在控制权争夺或转移风险3.47存在退市风险3.32信息披露增加,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3.30诉讼风险增加3.27政治风险增加3.17 注:表中数据为以5分制计算(非常同意5,比较同意4,一般3,比较不同意2,非常不同意1)所得到的平均值,分值越大表示对该说法的同意程度越高。下同。 调查还发现,已上市和拟上市公司的比重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从不同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中,已上市和拟上市公司的比重相对较低,而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则相对较高(见表8)。(三)间接融资方式:企业的银行贷款和负债情况分析1、企业的银行贷款情况(1)银行贷款能满足多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并不能满足多数企业外部扩张的资金需求从总体上来看,有超过六成(62.1%)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只有不到三成(28.7%)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外部扩张的融资需要”(见表10)。调查表明,尽管多数企业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银行贷款并不能满足多数企业对外扩张的融资需要。企业在进行一些对外扩张的战略性发展决策时,仅靠内部积累和外部的银行贷款是远远不够的。 (2)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从不同规模看,调查发现,企业规模越小,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和“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外部扩张的融资需要”的企业家比重越低。此外,关于“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的调查也发现,企业规模越小,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相对于大型企业,银行体系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申请存在区别对待的现象,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见表10、表11)。一方面,银行执行这样的区别对待有其一定的商业合理性:由于规模优势,大型企业能够提供的抵押品要多于中小型企业,管理上也更加规范,此时银行信贷资产所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小。但另一方面,长期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如何建设我国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表10 银行贷款能否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外部扩张的资金需求(%) 银行贷款是否能满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银行贷款是否能满足企业的外部扩张融资需要?是否是否总体62.137.928.771.3东部地区企业65.934.131.868.2中部地区企业56.443.623.976.1西部地区企业56.643.423.376.7东北地区企业60.239.829.470.6大型企业84.7一五.349.650.4中型企业66.133.933.466.6小型企业54.545.520.779.3国有独资企业68.331.737.462.6vs 非国有独资企业61.538.527.872.2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69.330.738.761.3vs 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59.740.325.474.6农林牧渔业52.247.822.577.5采矿业73.126.936.064.0制造业62.337.728.471.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6.923.136.563.5建筑业54.345.728.47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8.331.735.864.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2.737.326.473.6批发和零售业63.136.931.968.1住宿和餐饮业73.526.533.366.7房地产业53.047.0一三.186.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2.447.628.671.4 表11 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 不难不太难有难度比较难非常难总体6.128.330.020.914.7大型企业一三.542.525.412.75.9中型企业7.231.930.0一八.612.3小型企业3.823.030.724.2一八.3国有独资企业8.429.330.020.212.1vs 非国有独资企业6.028.429.820.914.9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8.229.530.421.510.4vs 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5.427.429.921.8一五.5(3)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度依然较大从不同经济类型看,38.5%的非国有独资企业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要高于国有独资企业(31.7%);40.3%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要高于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30.7%)。72.2%的非国有独资企业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不能满足企业外部扩张的融资需要”,要高于国有独资企业(62.6%);74.6%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不能满足企业外部扩张的融资需要”,要高于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61.3%)。此外,关于“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的调查也发现,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度相对较大。调查表明,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较难从银行体系获得正常生产经营贷款以及外部扩张贷款(见表10、表11)。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的比重分别为65.9%和60.2%,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的外部扩张的融资需要”的比重分别为31.8%和29.4%,也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见表10)。调查表明,相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的情况相对较好,这可能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东北地区大中型国有企业相对较多有关。从不同行业看,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要的企业家比重较高的行业包括: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分别为73.1%、76.9%和73.5%;而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要的比重相对较低,分别为52.2%、54.3%、53.0%和52.4%。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外部扩张融资需要”的企业家比重较高的行业包括: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比重分别为36.0%、36.5%和35.8%;而农林牧渔业和房地产业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外部扩张融资需要”的比重相对较低,分别为22.5%和一三.1%(见表10)。2、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水平(1)利率水平市场化趋势较为明显当问及“银行贷款利率与基准利率相比如何”这一问题时,绝大多数(95.3%)的企业家回答所负担的银行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54.3%)或“与基准利率持平”(41%),只有4.7%的企业获得了“低于基准利率”的银行贷款利率(见表12)。调查表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提高,银行在对企业发放贷款时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标准,不会向企业提供过多的低于基准利率的优惠贷款。 表12 利率水平、贷款额度和透支权限情况(%) 银行贷款利率与基准利率相比如何?是否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高于基准利率与基准利率基本持平低于基准利率是否总体54.341.04.749.850.2东部地区企业53.541.74.853.446.6中部地区企业56.938.84.348.052.0西部地区企业57.238.14.745.954.1东北地区企业46.149.34.632.467.6大型企业27.259.2一三.673.126.9中型企业51.043.75.355.744.3小型企业62.335.22.541.158.9国有独资企业32.658.19.349.150.9vs 非国有独资企业56.139.64.349.850.2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33.355.011.754.245.8vs 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60.336.43.349.150.9农林牧渔业58.339.32.446.153.9采矿业45.847.96.347.152.9制造业56.239.14.751.148.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2.041.916.149.250.8建筑业56.040.13.945.15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0.250.09.846.953.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3.954.61.537.063.0批发和零售业54.343.02.758.941.1住宿和餐饮业50.046.93.135.364.7房地产业55.542.22.341.158.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1.244.44.436.463.6 (2)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更高不同规模企业之间贷款利率水平差异明显。调查结果显示,62.3%的小型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要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同时,有一三.6%的大型企业银行贷款利率“低于基准利率”,而小型企业仅为2.5%。调查还发现,超过20%的中小企业认为从银行贷款付出规定利率之外的额外费用“很多”或“较多”,明显高于大型企业。调查表明,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要明显地高于大型企业(见表12、一三)。 表一三 企业从银行贷款付出规定利率之外的额外费用的情况(按规模和经济类型分,%) 没有有一点一般较多很多总体一八.430.429.3一八.23.7大型企业25.734.228.610.90.6中型企业19.730.728.717.63.3小型企业16.029.529.820.04.7国有独资企业28.226.531.712.21.4vs 非国有独资企业17.830.729.1一八.53.9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24.929.533.211.01.4vs 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16.331.827.919.84.2 (3)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更高从不同经济类型看,56.1%的非国有独资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高于基准利率”,要明显多于国有独资企业(32.6%),60.3%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高于基准利率”,要明显多于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33.3%);反之,9.3%的国有独资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低于基准利率”,要明显多于非国有独资企业(4.3%),11.7%的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低于基准利率”,要明显多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3.3%)(见表12)。此外,调查还发现,关于对“从银行贷款付出规定利率之外的额外费用的情况”的评价,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认为“很多”或“较多”的比重(12.4%)要明显低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24%),而认为“没有”的比重(24.9%)则明显高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16.3%)。调查表明,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国有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更多的优惠贷款(见表一三)。 (4)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银企关系相对较好调查显示,当问及“企业是否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这一问题时,总体来看,选择“是”和“否”的企业家各占一半。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的比例最高,为73.1%;中型企业次之,为55.7%;小型企业最低,为41.1%。从不同经济类型来看,国有独资企业和非国有独资企业在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方面的差别不大3,但是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的比例要高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调查表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银企关系相对较好,银行体系向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贷款额度和透支权限(见表12)。从不同地区看,中西部地区分别有56.9%和57.2%的企业家认为从银行贷款的利率要“高于基准利率”,相对较多,而东北地区相对较少,为46.1%。东部地区企业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的比重最高,为53.4%,而东北地区企业最低,为32.4%,中部和西部地区居中,分别为48%和45.9%(见表12)。从不同行业看,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相对偏高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其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的企业比重分别为58.3%、56.2%、56%和55.5%;而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包括: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贷款利率低于基准利率的企业比重分别为6.3%、16.1%和9.8%。批发和零售业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的企业比重相对较高,为58.9%,而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的企业比重相对较低的行业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7%)、住宿和餐饮业(35.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6.4%)(见表12)。3、企业负债情况(1)多数企业负债水平较低关于企业负债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调查的样本企业中,负债率在“20%及以下”的企业占34%,负债率在“2140%”之间的企业占27.9%,负债率在“4160%”之间的企业占24.1%,负债率在“61  80%”之间的企业占11.3%,负债率在“80%以上”的企业占2.8%。调查表明,目前多数企业的负债水平较低,超过六成(61.9%)的企业负债率在40%以下,而负债率在60%以上的企业仅占七分之一左右(见表14)。 表14 企业当前的资产负债率情况(%)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云***)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