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思修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精华版.pdf
-
资源ID:91484736
资源大小:623.3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思修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精华版.pdf
绪论 第二节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肩负历史新使命 1 人们担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历史使命。2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3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前进要发展,就会面临挑战,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当代大学生应该确立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砥砺品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力量。第三节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气,稳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标准。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此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表达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3.立志须躬行: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2 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3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真正的爱国者,要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表达在爱国的实际行动中 二、促进民族团结 三、维护祖国统一 四、增强国防观念 1.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概念 2.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重要意义 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核心、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表达出来的。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答复,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人生价值内在的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2.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对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3.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4.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奉献。5.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二)人生价值的标准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奉献 4.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促进自我身心和谐: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一)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1.平等原则:平等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2.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障。3.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4.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正确认识竞争 2.正确认识合作 3.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加强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A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 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三)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标准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标准(一)公民基本道德标准的提出及其意义(二)公民基本道德标准的主要内容 1.爱国守法 2.明礼诚信 3.团结友善 4.勤俭自强 5.敬业奉献(三)老实守信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三、努力锤炼个人品德(一)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1.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2.个人品德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达为两个方面:A 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B 个人品德提升的过程也是能动地作用于社会道德的过程,它能够为社会道德的发展进步创造条件、提供动力。C 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依据 3.锤炼个人品德首先应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a 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被称为道德修养。b 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4.加强道德修养,还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A 学思并重 B 省察克治 C 慎单独律 D 积善成德 E 知行统一(二)加强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第一节 一、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标准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1.继承性 2.基础性 3.广泛性 4.简明性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一)文明礼貌(二)助人为乐(三)保护公物(四)保护环境(五)遵纪守法 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模范 1.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2.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模范。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防止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标准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标准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标准 一 治安管理处罚法(一)集会游行示威法 第六章 培养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一、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爱岗敬业(二)老实守信(三)办事公正(四)服务群众(五)奉献社会 二、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一)了解职业活动中的主要法律 1.劳动法 2.公务员法(二)坚持(三)明确(四)依法处理职业活动中的纠纷 1.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 A 协商 B 申请调解 C 申请仲裁 D 提起诉讼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 15 日内 2.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 A 申诉 B 控告 C 仲裁 D 诉讼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一、正确认识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自主择业和主动创业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2.服务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二)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一)爱情的本质: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二)恋爱中的道德 1.尊重人格平等 2.自觉承担责任 3.文明相亲相爱(三)大学生的恋爱 1.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 2.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3.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爱情 4.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在爱情上处理好三种关系:1.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2.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 3.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二、婚姻与家庭: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三、家庭美德 四、婚姻家庭法律标准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之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1.结婚 A 必备的三个条件:a 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 到达法定婚龄 c 符合一夫一妻制 B 无效婚姻指欠缺婚姻生效的法定条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应的婚姻,如:重婚等 2.家庭关系 A 夫妻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个方面 B 父母子女关系 C 其他家庭成员关系 3.离婚 A 处理离婚时遵循的原则: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B 离婚方式:协议离婚,诉讼离婚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法律有四种历史类型: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标准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 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我国以宪法为核心 2.以涵盖 7 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 A.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B.民法商法 C.行政法 D.经济法 E.社会法 F.刑法 G.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a.刑事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e.仲裁法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一)法律制定立法(二)法律遵守守法(三)法律执行执法(四)法律适用司法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等基本观念 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二、自由平等观念(一)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1.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法律公平正义观念(一)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二)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四、权利义务观念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一)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三)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四)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五)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六)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一)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 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债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1.讲法律 2.讲证据 3.讲程序 4.讲法理(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 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一)宪法的特征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应最高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公民权利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或者说政体(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六)基本经济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权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 7.文化教育权 8.特定主体权利(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 遵守宪法和法律 3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 依法纳税 6 其他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三)国务院: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四)中央军事委员会: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我国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民商法律制度(一)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和。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老实信用原则 5.禁止权力滥用原则(二)民事主体制度 18 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有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三)民事行为制度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代理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四)民事权利制度 1.物权 2.债权 3.知识产权 4.继承权 5.人身权人格权,身份权(五)民事责任制度(六)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 2 年,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为 1 年。过了期限失去胜诉权(七)合同法律制度(八)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著作权是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九)商事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一)刑法的概念和原则 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 2.罪行相当原则 3.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二)犯罪概述 1 犯罪构成 A 犯罪主体 B 犯罪主观方面 C 犯罪客体 D 犯罪客观方面 2.排除犯罪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 3.故意犯罪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 4.共同犯罪(三)刑罚制度 1.刑罚制度 A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与死刑 B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以及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2.刑罚的裁量 a 累犯: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 b 数罪并罚 c 缓刑 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仲裁和调节制度 特别提醒!黑色粗体字为我们考试中直接考到的地方,彩体字为我们考前普遍认为重要的地方,其他基本都是老师画的重点。我们最后两个材料分析题一个是关于人生价值与历史使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另一个是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其中材料是关于十八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