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设计方案报告(优秀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
-
资源ID:91487273
资源大小:1.94MB
全文页数:1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土地整理项目设计方案报告(优秀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
目 录项目特性表11 综合说明11.1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情况11.1.1 项目批复情况11.1.2 项目调整情况11.2 项目概述31.2.1 项目建设规模31.2.2 项目性质31.2.3 项目类型31.2.4 项目建设地点31.2.5 项目区地貌类型41.2.6 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41.2.7 新增耕地率41.2.8 项目建设内容51.2.9 项目建设工期51.2.10 项目建设投资52 项目概况72.1 项目所在地区简况72.1.1 地理位置72.1.2 自然条件82.1.3 社会经济情况92.1.4 土地利用状况102.2 项目区基本情况102.2.1 自然条件102.2.2 社会经济状况182.2.3 土地利用现状19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223.1 基础设施条件223.1.1 道路交通设施223.1.2 水利设施233.1.3 电力设施273.1.4 农田防护设施273.2 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273.3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283.3.1 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283.3.2 主要改善措施283.4 水土资源分析293.4.1 水资源平衡分析293.5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313.6 公众参与分析323.6.1 可行性研究阶段公众参与情况323.6.2 公众对项目的主要建议323.6.3 项目申报后公众参与方案334 工程规划354.1 规划设计依据354.1.1 法律法规354.1.2 相关政策354.1.3 相关规划364.1.4 技术标准364.1.5 相关基础资料374.2 规划目标374.3 建设标准384.4 规划方案394.4.1 土地利用布局394.4.2 工程平面布局415 工程设计435.1 土地平整435.1.1 田块布置435.1.2 土壤改良分区435.1.3 土壤改良工程量435.2 农田水利435.2.1 水源工程435.2.2 灌溉管道与渠道535.2.3 排水沟道705.2.4 建筑物715.3 田间道路775.3.1 田间道775.3.2 生产路805.4 其它工程815.4.1 防护林工程815.4.2 经济生态型农业模式845.5 典型田块855.5.1 耕作田块方向855.5.2 耕作条田形状855.6 工程量分类汇总866 土地权属调整946.1 土地权属现状946.2 权属调整方案946.2.1 权属调整的依据946.2.2 权属调整的措施946.3 方案编制说明957 施工组织设计997.1 施工条件997.2 施工总布置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法997.2.1 施工总布置997.2.2 主要工程施工方法1007.3 施工进度1027.3.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1027.3.2 施工进度安排说明1037.3.3 施工进度安排表1038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护1048.1 实施措施1048.1.1 组织机构1048.1.2 管理制度1048.1.3 控制措施1068.2 工程管护1078.2.1 管护主体1078.2.2 管护措施1078.2.3 经费筹措1089 投资预算1099.1 编制说明1099.1.1编制依据1099.1.2 费用计算标准1099.2 预算成果1109.3 资金筹措1169.4 投资进度计划11610 效益分析11710.1 社会效益分析11710.1.1 建设期对社会影响11710.1.2 维持社会稳定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的作用11710.1.3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11710.1.4 社会效益评价11710.2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11810.3 经济效益分析11910.3.1 投资费用11910.3.2 收益计算12110.3.3 单位功能投资分析12210.3.4 静态评价指标12210.4 耕地质量分析12311 附 件1246项目特性表名 称单 位数 值备 注一、项目概况1. 建设地点xxx市xxx县xxx镇2. 建设规模公顷991.9701 3. 投资预算万元2270.564. 新增耕地公顷30.62025. 新增耕地率%3.106. 项目性质土地整理7. 建设期月12二、建设内容1.土地平整(1)土壤改良公顷106.52802.农田水利(1)抗旱井眼114三家子村及邰家村水浇地内(2)其它水浇地井眼28喷灌1区和2区(3)水田机井眼8新建(3)渠道千米33.497U型槽衬砌和新建(4)排水沟千米0.978清淤(5)涵管处177(6)农门个84(7)出水池座23新建(8)放水口个3120(9)井台座142(10)农桥座2农桥1修缮,废弃农桥2拆除3.田间道路(1)田间道千米26.397修整(2)生产路千米1.494修整4.其它工程(1)防护林株137080杨树120390株,路边种植护路火炬树7150株,水蜡球9540株(2)果树株22067三年生山杏树5.设备购置(1)潜水泵台22 200QJ40-65(2)软轴水泵台114DRB10-40- 15A(3)喷灌设备套1原有水浇地(4)喷灌设备套14喷灌1区和2区(5)柴油发电机组套221101 综合说明1.1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情况1.1.1 项目批复情况辽宁省xxx市xxx县xxx镇沙化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8年10月编制完成,经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审查,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体现了项目区群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的真实愿望,可研报告规划方案可行,投资估算合理,同意该项目申报辽宁省投资土地整理示范项目,批准项目进入辽宁省土地整理项目“备选库”。批准建设规模991.9701hm2,新增耕地30.6202hm2。投资估算为2873.48万元。建设工期为12个月。1.1.2 项目调整情况规划设计前,设计人员与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再次到现场实地踏勘,与项目区所涉及村屯的村民代表座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规划方案进行认真论证,认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能够充分体现土地整理的意义,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将有提高;设计阶段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项目范围、规模及新增耕地等不做调整的基础上,对如下内容作以调整:1) 可研中进行土地平整并利用草炭土进行土壤改良,面积为30.1902 hm2。通过再次踏勘发现,草炭土已被禁止开采;考虑到当地土壤情况,土地平整不利于沙化耕地治理,同时为保证沙化耕地土壤得到改善,保证沙化耕地的治理效果,综合考虑当地百姓意愿,设计将不对土地进行平整,而采用将切断的秸秆还田的方法对项目区内两个经济生态农业模式的喷灌区,共106.5280hm2耕地进行土壤改良。2) 经济生态型农业模式可研中,喷灌区内种植花生。经过再次踏勘我们了解到,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种植花生扰动土壤,破坏土壤结构,甚至会加速土壤沙化。通过当地各级政府的协调,统一认识,将禁止在项目区内种植花生,促进耕地沙化趋势的逆转。由于当地有成功的果-粮间种模式,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我们在设计中将原来规划的花生喷灌区改为经济生态农业模式喷灌区。风沙所多年研究的“经济生态农业模式”是在耕地中的农作物能统一调配的基础上进行的。项目区内的耕地已经承包给农户,如果大面积的推广,除了技术导向外,还需要让农户能有感性认识。我们与项目区内的承包土地的农户和政府多次协调,除在两块喷灌区内开展“经济生态农业模式”外,将在开展“经济生态农业模式”的两喷灌区的两侧增加86.9843 hm2耕地,作为准推广区,该区域除了暂不栽种林果外,主要水利灌溉设施按照均按“经济生态农业模式”设计。作为项目区中的经济作物调整种植区,也作为“经济生态农业模式”最终的过度区。3) 旱田改水田可研中,由于渠道占地的减少水田面积整理后由现状的214.8610hm2增加到215.2910hm2。通过再次和当地联系,当地有增加水田面积的愿望,水田增加还可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水田的水面还可改善小气候,故在设计中将16.1358 hm2旱田改为水田,新建机井,修建斗渠。同时由于水田中部分机井已损坏,使现有水田不能正常灌溉,故新建水田机井,保证水田需水要求。1.2 项目概述1.2.1 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区总面积为1196.8300hm2,扣除不动工的果园32.4488hm2,有林地36.5738hm2,未成林造林地59.5842hm2,天然草地1.1024hm2,坑塘水面1.4318hm2,科研设计用地24.6592hm2,农村宅基地3.4961hm2,公路用地2.6077hm2,沼泽地3.5803hm2,部分荒草地39.3756hm2,建设规模为991.9701hm2。1.2.2 项目性质本项目为土地整理项目。1.2.3 项目类型本项目类型属于示范项目。1.2.4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x市xxx县xxx镇,涉及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风沙所)、三家子村和邰家村二个行政村。项目区的四至:东至三家子村水田西侧,西至两家子村水田东侧,南至风沙所樟子松林北缘,北至东大间村南侧。项目区地理坐标:东经122°3036-122°3502,北纬42°4101-42°4317。项目区所在图幅号:K-51-42-(49)、K-51-42-(57)、K-51-42-(58)。1.2.5 项目区地貌类型项目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区内地形变化不大,局部地势起伏不平,海拔标高220225m之间,坡度3°5°。1.2.6 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项目区风沙所土地权属为国有,三家子村及邰家村二个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农民拥有三十年不变的土地承包使用权。项目区内土地均已登记发证,项目区权属清晰、界线分明,土地权属无争议。1.2.7 新增耕地率通过对项目区内荒草地整理利用和渠道衬砌减少的占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项目区内耕地由950.6779hm2增加到981.2981hm2,新增耕地面积30.6202hm2,新增耕地率为3.10%。详见下表:表1.2.7 项目区新增耕地率统计表 建设规模(hm2)整理前耕地面积(hm2)整理后耕地面积(hm2)新增耕地面积(hm2)新增耕地率(%)项目区991.9701950.6779981.298130.62023.101.2.8 项目建设内容土壤改良面积106.5280hm2,使用秸秆打断还田的形式,对耕地进行培肥和改良。新建机井150眼,其中:抗旱井114眼,其它水浇地机井28眼,新建水田机井8眼。对水田区原有32557.4m渠道进行U型槽防渗处理,新建渠道939.83m,在水田原有机井和新建水田机井出水处修建出水池,共23座。清淤排水沟978m。修建涵管177处。修缮农桥1座,拆除废弃农桥1座。修整生产路1494m,修整田间道26397m。栽种果树22067株,补种防护林137080株,其中:杨树120390株,路边种植护路火炬树7150株、水蜡球9540株。1.2.9 项目建设工期本项目规划建设工期为2009年4月2010年3月,共计12个月。1.2.10 项目建设投资a)投资预算本项目工程由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其他工程组成。预算总投资2270.56万元,亩均投资1526元。工程施工费1877.21万元,其中土地平整施工费82.11万元,农田水利施工费713.24万元,道路工程施工费790.40万元;其它工程施工费291.46万元。设备费149.68万元。其他费用共计199.15万元,其中前期工作费82.97万元,工程监理费19.15万元,竣工验收费56.32万元,业主管理费40.71万元;不可预见费44.52万元。b)资金筹措本项目投资全部申请辽宁省2008年度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可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2 项目概况2.1 项目所在地区简况2.1.1 地理位置项目区所在xxx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科尔沁沙地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2°07 42°51;东经121°53 122°58。xxx县四至:东连康平、法库两县,南接新民市,西隔绕阳河与阜蒙县相邻,北依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的库伦旗和科尔沁左翼后旗。xxx县地理位置图xxx县区位优势明显。东距省会沈阳市125km,西距xxx市115km,距沈大高速公路120km,距通辽机场150km,距沈阳机场137km,距锦州港250km,距营口港300km,距大连港400km,居沈阳、锦州、通辽等城市的枢纽位置。大郑铁路直通辽西走廊,可达北京、天津、上海等各大中城市;国道304线纵贯南北,101线横跨东西,彰桓公路沟通内蒙与吉林;即将竣工并投入使用的铁阜、沈彰两条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xxx至通辽高速公路融xxx于全国高速公路网,缩短了xxx与周边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使xxx至沈阳、至通辽缩短为40分钟的车程。域内有等级公路63条,总里程1175km,县级以上公路好路率达85以上,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村通油路率达到了58%,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2.1.2 自然条件xxx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年平均温度7.1,最高温度37.4,最低温度为-30.4。平均相对湿度61,最大相对湿度78,最小相对湿度48,平均无霜期156d。全年主导风向西南风。全年最大降雨量744.1mm,最小降雨量329.4mm,平均降水量510.2mm,降雨多集中在7-8月。平均冻土深度1.11m,最大冻土深度1.48m,最小冻土深度0.68m。地下水位2m以下,地耐力67t/m2,地震基本烈度7°。xxx县矿产储量巨大。已探明贮量的矿产资源有:黄金贮量2500kg,硅砂贮量1亿吨,草炭贮量2200万m3,陶土贮量1000万吨,珍珠岩贮量1500万吨,膨润土贮量680万吨,沸石贮量890万吨,矿泉水日流量2000吨,石灰石贮量250万吨;萤石贮量500万吨。全县有采矿企业48家,其中石料开采企业20家,硅砂开采企业10家,砖瓦粘土生产企业7家,沸石开采企业4家,陶瓷粘土、石灰石、膨润土、珍珠岩、草炭、萤石、黄金开采企业各1家。xxx县林业资源充足。全境森林面积220万亩,其中果树面积19万亩,树木30科54属111种,森林覆被率40,年产水果4万吨,木材蓄积量210万m3,是“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和“三北”造林管理试点县。xxx县风能资源可利用程度极高。经省气象科研所等权威机构试验论证,认定xxx境内全年平均风速为3.8m/s,极具开发利用价值。xxx县水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水资源总量7.9亿m3,其中地表水总量2.1亿m3(工程调控可利用量为1.31亿m3),地下水总量5.8亿m3,可开采量3.9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5.21亿m3,目前已开发2.17亿m3,占可用水量的41.7,其中地下水1.42 亿m3,地上水0.75亿m3。境内有柳河、绕阳河、养息牧河、秀水河四大水系,有闹德海、大清沟等中小型水库105座,水域占地29.5万亩,其中河流、水库水面13.1万亩。2.1.3 社会经济情况xxx县境内东西长87.5km,南北宽79km,总面积3641km2;设8镇16乡、184个行政村、4个街道办事处、16个社区,总人口42万,其中农村36万,城镇6万,农业人口34万。总户数12.8万户,其中农村9.5万户,城镇3.3万户,聚居着汉、满、回、苗、藏、壮、侗、彝、蒙古、锡伯、朝鲜、布依、达斡尔、鄂温克、维吾尔15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80左右。xxx县积极融入以沈阳为中心、辐射百公里半径的“大沈阳”经济区建设。随着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将缩短xxx与沈阳等大城市的时空距离,使xxx融入“1小时经济圈”,成为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的经济辐射的承载区;同时xxx还是辽宁到内蒙的中转站。随着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加速,资源深加工型企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大量向内地涌入,将使xxx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闲置工业资源融入发达城市的经济发展视野,融入其经济发展计划范围内。xxx县外抓机遇内挖政策,双管齐下,通过六大转变做好对接发达城市经济辐射的准备。xxx县是资源型经济、特色型经济和对接型经济。在农业上,明确以林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和绿色食品业为重点的调整方向,积极推动由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向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转变;在工业上,确立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以风火两电为支柱,以劳动密集型为补充的工业格局。同时,以加快企业转制、盘活存量资产、强化技术改造为动力,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在第三产业上,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大队伍,增强物流对接能力;加快供销社、商业企业转制步伐。2.1.4 土地利用状况xxx县土地资源丰富。全县土地面积545万亩,人均占有土地13亩;全县耕地共17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4.14亩,其中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15亩。2.2 项目区基本情况2.2.1 自然条件2.2.1.1 地形地貌项目区所在的xxx地区属于华北陆地一部分,由于东部第三纪以来强烈沉降,西部长期剥蚀,造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主要表现为低山丘陵。项目区处于剥蚀丘陵区的尖顶状剥蚀高丘陵亚区,由古老变质岩、混合岩及侏罗系安山岩、凝灰岩等组成。风化剥蚀强烈,山势较缓,山脊呈波浪起伏,几常见鳍脊状、尖顶状、冲沟发育。呈树枝状及放射状分布,有较发育的土体和植被,海拔标高220225m之间,坡角3°5°。2.2.1.2 气象项目区春季少雨干旱,升温快,大风较多,多西南风;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降温迅速,冷凉少雨;冬季严寒而少雪。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14h,作物生育期日照数为1279.8h,5月份最长为287.7h,7月份最短为227.9h;太阳辐射量为133.64kCal/cm2、生理辐射量为66.8kCal/cm2;多年平均气温为7.2,月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为24.1,1月份最低为-12.4,极端最高气温为37.4,极端最低气温为-30.4;10的有效积温3331;多年平均无霜期152d,多年平均初霜出现在10月1日,终霜出现在5月1日;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1%,8月份最大为78%,3月份最小为44%;年平均干燥度为1.18;冻土平均深度为1.20m,最大冻土深1.48m;冬季多西北风,春夏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4.1m/s,灌溉季节平均风速为3.4m/s(2级风),据了解当地起风时间常在午后1点以后。2.2.1.3 土壤项目区土壤以耕型砂质碳酸盐草甸土及沙丘固定风沙土为主。耕型砂质碳酸盐草甸土成土母质为砂质淤积物,表层有轻度风蚀。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0.482.42%,平均值1.544%;全氮0.0290.112%,平均值0.092%;全磷0.0300.071%,平均值0.066%;全钾2.342.86%,平均值2.45%;速效磷0.0411.00PPM,平均值2.40PPM;速效钾48.5298.00PPM,平均值137.70PPM;孔隙度4648%,平均值47.5%;容重1.341.40g/cm3,平均值1.35g/cm3;pH值7.58.5。其剖面性态见下表。表2.2.1.3-1 耕型砂质碳酸盐草甸土剖面性态表发生层次深度(cm)颜色结构紧实度新生体石灰反应耕作层Ap0-20灰块状松微犁底层P20-26灰黄块状稍紧微锈色斑纹层Cw26-60暗灰单粒松锈斑微母质层C60-100浅黄单粒松无表2.2.1.3-2 耕型砂质碳酸盐草甸土剖面理化性状测定表取样深度(cm)0-2020-2626-6060-100有机质(%)0.480.350.440.35全氮量(%)0.0290.0230.0240.014全磷量(%)0.030.0290.0320.016全钾量(%)2.862.93.12.84速效氮(PPm)44.9速效磷(PPm)0.89速效钾(PPm)112pH值87.57.5质地紧砂紧砂紧砂紧砂容重g/cm31.381.41.37孔隙度(%)474648从上表看出,该土属土层深厚通体砂质,全钾含量较高,口松热潮,发小苗,通体有较强石灰反应,呈弱碱性,适种作物较广。沙丘固定风沙土土属地貌为沙丘,坨岗的中下部,风积母质,相对高差小于1m,地表有薄层结皮,轻度风蚀。自然植被有松树、黄柳等。沙丘固定风沙土,通体砂质,无结构,土体松散,颜色灰黑浅灰。土壤表层养分状况:有机质0.3622.100,平均值2.099;全氮0.0340.110%,平均值0.109%;全磷0.0790.092%,平均值0.091%;全钾2.71%;速效磷0.036.00PPm,平均值1.26PPm;速效钾58.75232.00PPm,平均值89.90PPm;土壤容重1.361.57g/cm3,土壤孔隙度42.048.5%;pH值78。该土属只含一个土种,即薄层砂丘固定风砂土,其代表剖面性态及理化性状见下表。表2.2.1.3-3 砂丘固定风沙土剖面性态表发生层次深度(cm)颜色结构紧实度石灰反应腐殖质层A0-7灰黄无松无过渡层AB726灰黄无松无母质层C26-100麦黄无松无表2.2.1.3-4 砂丘固定风沙土理化性状测定表取样深度(cm)0-1717-2626-100有机质(%)2.11.151.03全氮量(%)0.110.0460.027全磷量(%)0.0920.0550.047全钾量(%)2.47水解氮(PPm)44.8速效磷(PPm)0.7速效钾(PPm)95.5pH值7.07.07.0质地砂壤松砂砂壤容重g/cm31.571.571.65孔隙度(%)424238.8田间最大持水量(%)222220.5该土属剖面层次不明显,质地砂壤,但无结构,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目前沙丘已固定,栽植大面积油松、樟子松、松树生长良好。2.2.1.4 植被项目区为华北、长白山、内蒙古植被去的交替部位,属于蒙古区系。为科尔沁草原的东南边缘,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植被植物有71科500多种,其中可作畜禽饲料用的有300多种,可利用的常见植物占78%,可作为药用的355种。主要植被类型:全县数目有30科54属111种,主要树种有阔叶树种的杨树、柳树,针叶树种的油松、樟子松;农业植被包括玉米、高粱、谷子、小麦、水稻、大豆、花生、向日葵等;果树种有7科15属39种;草场平均盖度为60%,密度为13001500株/m2。2.2.1.5 水文与水文地质项目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少雨多风气候区,蒸发量为降水量的4倍,七、八、九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右。项目区内无流经河流,地表水资源较为匮乏。项目区位于xxx北部科尔沁沙地前沿地带,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孔隙潜水,地下水位高,据辽宁省各县(区)土地开发整理地下水开采技术条件图集项目区属于沙丘覆盖的冲湖积平原地下水开采区,砂丘下埋藏着全更新和上更新统冲湖积细砂、粗砂夹粉土,中细砂含水层厚度3050m,水位埋深310m,单井出水量5001000m3/d,含水层岩性主要以中沙为主,粘土互存其腹部地区,结构松散,空隙发育,地下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重碳酸钙镁,矿化度小于0.5克/升。xxx镇水文地质图2.2.1.6 工程地质项目区地质构造属于中朝准地台,内蒙地轴,建平台拱,旧庙断凸。地层结构上属中生界三叠系,地层厚度108983.4m,岩性主要为砂岩、页岩及煤层、砾岩、泥灰岩、凝灰岩。2.2.1.7 天然建筑材料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管、汽油、柴油等在当地都有较大的贸易市场。可以完全满足施工的需要,能够降低长途运输带来的工期长、费用高的困扰。2.2.1.8 自然灾害根据辽宁省伏旱分区图、辽宁省干旱分区图、辽宁省冷害分区图、辽宁省农业自然灾害分区图、辽宁省轻春旱分区图、辽宁省重春旱分区图、障碍型低温冷害分区图可知,项目区处于三年一遇伏旱区,较重干旱区,次重冷害区及辽西北干旱风沙区。从以上及农业灾害分区情况可以看出,项目区历年旱灾严重,另外风沙的侵袭已经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威胁。2.2.2 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所在xxx镇,总人口9597人,其中农业人口8859人,劳动力4580人,下辖8个村委会:xxx、宏丰、皋皋、清泉、邰家、三家子、新窝堡、富源。该镇土地总面积13841.63hm2,其中耕地6168.51hm2,牧草地129.37hm2,林地4588.63hm2,园地82.85hm2,水域2.52hm2,城镇及工矿用地114.63hm2,交通用地60.11hm2,未利用土地1159.07hm2。表2.2.2 项目区所在村社会经济情况表名称总人口(人)劳动力(人)耕地面积(hm2)人均耕地面积(hm2)人均年收入(元)三家子村164911976200.37601200邰家村203410207000.74001000项目区3683221713200.35842.2.3 土地利用现状2.2.3.1土地权属项目区风沙所土地权属为国有,三家子村和邰家村二个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农民拥有三十年不变的土地承包使用权。项目区内土地均已登记发证,项目区权属清晰、界线分明,土地权属无争议。2.2.3.2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区土地总面积为1196.8300hm2。其中,灌溉水田面积214.8610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7.95%;水浇地面积155.1810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2.97%;旱地面积580.6359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48.51%;果园面积32.4488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71%;有林地面积36.5738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3.06%;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9.5842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4.98%;天然草地1.1014 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09%;农村道路3.5803 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4.98%;坑塘水面1.4318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12%;农田水利用地3.4200 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29%;科研设计用地24.6592 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06%;农村宅基地3.4961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29%;公路用地2.6077 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22%;荒草地69.5658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81%;沼泽地3.5803 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30%。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详见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及项目区现状图。表2.2.3.2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 单位:hm2一级地类二级地类三级地类项目区比例(%)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农用地11耕地111灌溉水田214.8610 17.95 113水浇地155.1810 12.97 114旱地580.6359 48.51 小计950.6779 79.43 12园地121果园32.4488 2.71 小计32.4488 2.71 13林地131有林地36.5738 3.06 133未成林造林地59.5842 4.98 小计96.1580 8.03 14草地141天然草地1.1024 0.09 小计1.1024 0.09 15其它农用地153农村道路7.6820 0.64 154坑塘水面1.4318 0.12 156农田水利用地3.4200 0.29 小计12.5338 1.05 合计1092.9209 91.32 2建设用地24公共建筑用地243科研设计用地24.6592 2.06 小计24.6592 2.06 20住宅用地203农村宅基地3.4961 0.29 小计3.4961 0.29 26交通运输用地262公路用地2.6077 0.22 小计2.6077 0.22 合计798.8099 66.74 3未利用土地31未利用土地311荒草地69.5658 5.81 313沼泽地3.5803 0.30 小计73.1461 6.11 合计73.1461 6.11 总计1196.8300 100.00 2.2.3.3 土地利用程度及经济效果项目实施前土地垦殖率为79.43%,土地利用率为93.89%,耕地复种率为100.00%。详见以下计算:从土地利用现状可以看出,项目区有30.1902hm2土地,原为荒草地,但基本已被农民小开荒,此次通过土壤改良整理为耕地。因此项目区的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率在工程实施后将会有一定的提高。目前项目区水田种植水稻214.8610hm2,水稻产量7500kg/ hm2,价格2.4元/kg,每年投入生产成本220.77万元,水田净产值165.98万元;水浇地种植果-粮155.1810 hm2,以玉米和大扁杏间种为例,玉米产量7500kg/ hm2,价格1.4元/kg,扁杏产量75kg/hm2,价格60元/kg,每年投入生产成本159.45万元,水浇地净产值73.32万元;旱地种植玉米580.6359hm2,玉米产量4500kg/ hm2,价格1.4元/kg,每年投入生产成本170.30万元,旱地净产值195.50万元。项目区土地产出率土地总产值÷项目区土地面积(165.98+73.32+195.50)÷1196.83000.3632万元/hm2。项目区旱地面积为580.6359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48.51%,项目区仍以“雨养型”农业为主,主要作物为玉米,作物品种单一,土地产出率不高。这是当地农业收入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3.1 基础设施条件3.1.1 道路交通设施项目区内有县级公路彰后公路通过,它是连接xxx与后丘的主要通道。项目区内各村田间道路均由过往行人常年踩踏及车辆碾压自然形成。由于项目区风沙侵蚀较为严重,路面为风沙土,过往行人行走困难,车辆常常陷于沙土中,交通极为不便,阻碍了农业生产运输。项目区各村现有田间道路项目区风沙所内田间道路为土质,使用多年,地面坑洼不平,现已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需要。项目区风沙所现有田间道路3.1.2 水利设施项目区内大部分耕地仍为旱地,缺少水源工程设施,以“雨养型”农业为主,土地产出率较低。水田区灌溉渠系均为土质结构,漏水严重,对有限的地下水资源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水田内机井出水处由于无出水池,地面长期受水的冲击,已被冲击处大坑;部分水田由于机井损坏不能正常灌溉,需增设水源;同时部分旱地,只要提供水源就可开发成水田,仅因未开发水源而不能种植水稻。风沙所水浇地多年来一直采用喷灌这种节水灌溉方式进行农作物灌溉,取得良好效果,但移动式喷灌设备经多年使用破损和缺失情况比较严重,由于破损漏水较为情况时有发生,已不能满足正常的喷灌系统运行。项目区内一座农桥翼墙倒塌。部分路边沟又有风沙掩埋和杂草生长已基本淤平,其原有作用已不能发挥。项目区现有灌溉渠道项目区水田内机井和地面冲击坑风沙所内移动喷灌系统风沙所内破损的移动管道已出现漏水现象项目区内破损的农桥项目区内淤塞的路边沟3.1.3 电力设施项目区内现有10KV输电线路,可以满足本项目区工程施工用电需要。项目区现有电力设施3.1.4 农田防护设施项目区处于风沙侵蚀较为严重地区,多年来当地政府、各个部门及群众一直致力于抑制沙漠化蔓延、改善生态环境及保护基本农田的各项工作。目前,项目区内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防风固沙防护林体系,对于阻挡风沙侵袭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局部地区防护林缺损严重。3.2 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项目区涉及三家子村和邰家村2个行政村,总人口3683人,建筑房屋质量较好,项目区内不涉及农村居民点占地,故本次设计不对农村宅基地部分进行整理。3.3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3.3.1 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a)项目区内大部分耕地土壤沙化现象比较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减少,透水透肥,不利于农作物生长。b)项目区地表水资源匮乏,缺少必要的灌溉水源工程设施,项目区传统的“雨养型”旱地作物产量不高,农民收入低下。c)水田区内现有渠道均为土质结构,漏水严重,对有限的地下水资源不能充分有效利用。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