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光现象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pdf
-
资源ID:91494917
资源大小:1.97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光现象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pdf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课 题 光的直线传播 课 时第 1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教材分析重 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难 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激光笔、盛有水的水槽、白炽台灯、皮球、火柴、蜡烛、电池、导线、小灯泡、2、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材、牛奶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个 性 修 改一、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清晨,太阳冉冉升起,万丈光芒映红了朵朵朝霞,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和色彩,夜晚,华灯齐放,世界依然是姓紫嫣红,五彩缤纷。这样多姿多彩的美丽世界,是谁的杰作呢?教师播放一组光源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一一这些物体都能发光,导入新课。(二)阅读教材,提出本节知识点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提出本节有哪些知识点?(教师补充完整自探问题并板书)教师预设的问题:1、什么是光源?2、光源大致分为哪两类(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3、光是如何传播的?4、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5、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多少?6、如何画光线?7、什么是光年,是长度单位还是时间单位?(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二、合作学习(-)小组合探小组内合探,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1、列举生活中的光源并区分人造光源、自然光源。2、学生根据光源定义自己挑选实验器材来制造光源。3、用红色激光笔从侧面照入滴有少量牛奶的水槽中,发现光在水槽中是沿直线传播的。4、学生做一做手影游戏。5、用红色激光笔从水面斜照入滴有少量牛奶的水槽中,发现光在水面发生偏折。6、阅读教科书。(二)全班合探。1、学生展示内容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问题五:问题六:问题七:2、教师点拨或精讲:(1)光是如何传播的(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三、解疑答疑1、学生质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2、教师质疑:教师备课时要预设学生不能提出而本节课又必须解决的疑难问题:(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2)光源的分类(3)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的应用四、巩固练习(一)根据本节课学的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请你当个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二)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拟定的练习题:1、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有()A、太阳 B、火焰 C、月亮 D、发光的电灯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同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3,下列物体中哪一个不是光源()A、恒星 B、萤虫 C、蜡烛 I)、月亮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A、立竿见影 B、小孔成像C、日食、月食 D、月亮在湖中的倒影子5、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正在播放的电视机B、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C、灯笼鱼 D、北斗星6、在一工棚的油毡屋顶有一个小孔,大阳光通过它后落到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 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I)、光是沿直线传播的7、一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8、太阳发出的光,经大约8min到达地球。请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三)本课总结。板书设H第 一 节 光 的 直 线 传 播1、什么是光源:2、光源的分类:3、光是如何传播的:4、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5、光在不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6、如何画光线:7、光年是距离单位还是时间单位: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 教案课 题 光的反射课 时第 2 课时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之所以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0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感悟物理学在生活中的趣味性。教材分析重 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难 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激光笔、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实验器、平面镜、白纸学生准备橡皮筋、泡沫球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个 性 修 改一、自主学习(-)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二)根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教师预设的问题:1.什么是光的反射?什么是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角、入射角?2.什么是反射定律?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4.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实验一: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学习反射现象的名称。(解决预设问题1)实验二:利用光放射实验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解决预设问题2)实验三:利用平面镜研究光路是否可逆。(解决预设问题3)实验四:利用手电筒平面镜白纸探究两种反射(解决预设问题4)解答自探提纲的相关问题。二、合作学习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别人没解决的问题全班合探。2.学生展示内容(解答或板演)3.学生评价并指出存在的问题4.教师点拨或精讲(1)发生反射时的特点是什么?(2)如何画光的反射光路图?(3)生活中两种反射的区别。三、学生质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教师预设质疑:1.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这三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2.如何证明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四、拓展训练(一)根据本节课学的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请你当个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拟定的练习题:基础性练习题1.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则 此 时 入 射 角 为,反射角为2.一条与平面镜成2 5。入射到镜面上的光线,其 反 射 角 为。3.黑夜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放一小块平面镜,让电筒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去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镜面是亮的,白 纸 是 暗 的B.镜面是暗的而白纸是亮的C.镜面和白纸都是暗的 D.镜面和白纸都是亮的拓展提高练习题1.如图尾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尾灯的原理),夜里用电筒照射尾灯,会观察到它的反光效果很好,试在图中画出其中一条如射光线的完整的反射光路图。)拓展提高练习题 p、2.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 状况的建议。I _/找学生回答问题或板答题然后学生评价,教师点拨或精讲。一(三)本课总结: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四)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平面镜成像教案课 题 平面镜成像课 时第3课时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南2、通过参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手据、归纳规律的过程。3、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对自然界的好奇。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f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学探究活动,学习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经历实验收集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对科学的求知欲,能保持犯勺科学态度。教材分析重 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并表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 点通过实验探究找准像的位置,观察比较像和物的大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演示用平面镜 玻 璃 板 相同物体1 对、平面镜成像实验器(25 套)学生准备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个 性 修 改二、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刘谦的魔术很精彩,我这也有个精彩的魔术,大家看看(播放视频),想知道这个魔术的奥秘吗?这个魔术实际上借助了平面镜,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二)根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教师预设的问题:1、像与物大小相同;2、像与物左右相反;3、像距等于物距;4、像与物的形状相同;5、像距为06、像近大远小(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自探提示:观察课件,并利用实验器材自主探究。二、合作学习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别人没解决的问题全班合探。2.学生展示内容预设:(解答或板演)学生展示内容1)找学生上前演示自己的实验,并说明验证的那一条猜想,讲明验证的原理和设计的思路,然后大家讨论认可,教师给予及时的补充和评价。2)学生评价及打分3)教师点拨或精讲: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现在大家把你刚才实验的画图中物和像的对应点用线连接起来,看看你能不能用一句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回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3.教师点拨或精讲三、学生质疑:学生质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教师预设质疑:为什么我在实验中总是不让让像和物完全重合?怎样使实验更精确?引导学生讨论验证“物距等于像距”猜想的实验怎样做更精确,指导学生使用“大白纸描位置”方法重新做实验,填写好实验记录。然后用大屏幕展示各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出现不相等的原因:1)测量工具有误差2)操作错误或失误3)玻璃板有厚度四、拓展训练(一)根据本节课学的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利用手中的平面镜,每组编一道题考考大家。(二)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拟定的练习题:基础性练习题1、指导学生用实验方法确定线段AB的像A B2、将小物象放在平面镜前10厘米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多少?若物向镜前移动5厘米,则物和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镜中的像的大小会改变么?要求:用实验的方法确定。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确定。找学生回答问题或板答题然后学生评价,教师点拨或精讲。(三)作业设计:写实验报告1、平面镜为什么能成像?2、为什么这个像只能看见而摸不着?(三)本课总结:1.魔术揭秘,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对开头的魔术揭秘,大家猜猜平面镜放在哪里了?2.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大小相同;2、像与物左右相反;3、像距等于物距;4、像与物的形状相同;5、像距为0 6、像近大远小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平面镜成像教案课 题 平面镜成像课 时1课时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平面镜成虚像,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2、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3、知道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4、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5、建立系统掌握知识及相互联系的科学思想。教材分析重 点虚像概念的理解难 点对虚像概念的理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个 性 修 改三、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找学生回答)我们上节课与一个思考题,为什么平面镜成的像我们看得见而摸不着?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一下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二)根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教师预设的问题:1、什么是虚像;2、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平面镜能用来做什么;4、什么样的镜子是凸面镜和凹面镜;5、凸面镜和凹面镜有什么用(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自探提示:观察课件,并利用实验器材自主探究。二、合作学习1)、什么是虚像;平面镜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物理学把这种像叫虚像2)、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平面镜能用来做什么;检查牙齿小镜、塔式太阳能电站4)、什么样的镜子是凸面镜和凹面镜;5)、凸面镜和凹面镜有什么用?汽车反光灯、后视镜、太阳灶2.学生评价及打分3.教师点拨或精讲平面镜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物理学把这种像叫虚像,而把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实像。(课件显示: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实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就是虚像。)那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生:虚像。(课件显示)通过作图来认识平面镜成虚像的含意,知道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巩固光的反射规律知识。三、学生质疑:学生质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己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教师预设质疑:所有的虚像都是正立么?对于单个光学元件成的像来说,虚像都是正立的(一)根据本节课学的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每组编一道题考考大家。(二)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拟定的练习题: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3、4、5 小题。学生先独立做题,然后小组内探究,教师出示标准答案,学生将不明白的问题题号写到黑板上,然后大家一起研究讨论解决。(三)作业设计同步解析、练习册(四)本课总结。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确定: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编题之星、获奖学习小组等)板书设计1、什么是虚像;2、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平面镜能用来做什么;4、什么样的镜子是凸面镜和凹面镜:5、凸面镜和凹面镜有什么用零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 第 四 章 光的折射课 题 光的折射 课 时第 5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实验,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特点。通过实验能辨别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作出简单的折射光路图。利用光的折射特点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教材分析重 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难 点理解光折射规律及运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烧杯、筷子、硬币、敞口碗、玻璃砖、光源学生准备矿泉水瓶、酸奶、果冻、铅笔、纸、激光笔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个 性 修 改一、自主学习()新课导入提问学生学过的光的现象都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导语:光的反射现象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下光会从一种介质传向另一种介质,作为空气,在地球周围分布的也很不均匀,哪光在传播时会有变化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方面的问题,进入光的折射现象之旅。(二)根据学习目标提出想知道的问题。教师预设问题:1、什么是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遵循哪些规律?3、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教师将问题补充在板书上)二、合作学习1、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全班再探。2、学生展示预设的问题答案。用一个没装水的烧杯放一根筷子对比烧杯装水放入筷子后看到的筷子向上弯的现象,说明光的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玻璃砖激光笔展示光的折射规律(屋子暗些)。强调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它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光路的可逆性。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器材,进一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用生活中的彩虹,星星的闪烁,海市蜃楼等现象说明光的折射现象。问题质疑1.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分 析“弯折”原因。2.装水的水槽“变浅”。指导学生分析池水“变浅”的原因。3.提问:岸上的人看水里的鱼有什么感觉?水里的鱼看岸上的人有什么感觉?4.引导:隔着厚玻璃砖观察后面的手指。5.指导学生阅读科学世界“海市蜃楼”。组织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三、基础练习1、光经过玻璃射向空气,已知入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是55度,折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是30度,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是()度;折 射 角()度。2、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方向,其中入射 角 为(),反射角为(),折射角为()。光 从()射入()中。A四、拓展(中考链接)20 23、下 列 关 于“影”的形成与对应的光学知识连线正确的是()A.摄影光的反射 B.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C.电影一一光的反射 D.水中倒影一一光的折射20 23、在 图 1 0 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N图10图520 23、如 图 1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是()20 23、如图5 所示,不透明的容器中有一只铁质玩具青蛙,人的眼睛在S 位置时刚好看不到青蛙。这是 的缘故;向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眼睛就能够看到青蛙了,这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造成的。20 2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池水变“浅”B.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 D.墙上的手影四、本课总结板书设计光的折射缶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光的折射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r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靠近法线眄角特马【两角不等】光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远离法线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教案课题光的色散课时第6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光的色散这个演示实验:,学生知道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通过观察色光混合这个演示实验,学生进一步知道三原色光可以混合出各种颜色的光,并对五彩缤纷的光世界产生美好向往。3.通过阅读教材和热辐射现象举例,学生了解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并知道温度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4.通过阅读教材,学生了解紫外线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光,并知道紫外线有杀菌和荧光等作用。教材分析重点光的色散是基础,所以是重点难点紫外线的作用不易察觉,所以是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光的色散演示器、色光混合演示器学生准备教学过程主备内容个性修改一、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见过美丽的彩虹吗?你知道彩虹是怎么产生的吗?(-)根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教师预设的问题:1 .白光通过三棱镜有什么变化?这种现象叫什么?说明了什么?2.为什么把红绿蓝叫色光三原色?色光混合有什么应用?3.什么叫红外线?红外线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应用?4.什么叫紫外线?紫外线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应用?(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阅读教材P 8 5-8 7,解答自探提纲的相关问题。二、合作学习1 .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别人没解决的问题全班合探。2 .学生展示内容预设:(解答或板演)(1)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彩色光带,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红绿蓝叫色光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3)把太阳光谱红光之外的辐射叫红外线。红外线有热作用。用红外线胶片拍摄的热谱图和遥控器都是红外线的应用。(4)把太阳光谱紫光之外的辐射叫紫外线。紫外线有杀菌、生理、荧光的作用。紫外线灭菌灯和验钞机都是紫外线的应用。3.教师点拨或精讲三、学生质疑: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教师预设质疑:1 .白光通过三棱镜为什么会被分解?2 .为什么光谱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3 .红绿蓝两两混合之后的颜色是什么颜色?4雨后的彩虹是经过怎样的反射和折射产生的?5 .红外线在感应式自动控制、报警器等方面还有那些应用?四、拓展训练(一)根据本节课学的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请你当个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二)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拟定的练习题:1 .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彩虹,这种现象叫(),这种现象说明,白光是由()的2 .()()()是色光的三原色。3 .()和()都是看不见的光,其 中()有热作用。电视机遥控器发射的是(),验钞机发射的是()找学生回答问题或板答题然后学生评价,教师点拨或精讲。(三)本课总结: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四)课后作业:板书设计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现象-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色光的混合-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3.光谱红光外的辐射一一红外线一一热作用4.光谱紫光外的辐射-紫外线一杀菌作用、荧光作用、生理作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