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习题库.pdf
绪论A 型题1.卫生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独立课程,重点研究A.自然环境与健康关系B.社会环境与健康关系C.环境与健康关系D.原生环境与健康关系E.次生环境与健康关系2.正确的健康概念是A.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B.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好状态C.无病就是健康D.没有疾病和虚弱E.有健康的躯体和正常的智商3.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A.传染病死亡率太高B.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菌素C.环境严重污染D.城市人口增多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X 型题1.卫生学的目的是A.预防疾病B.消除各种致病因素C.提高生命质量D.促进健康E.使人类不患病第一章人和环境A 型题1.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是:A 生活“三废”B 工业企业C 交通运输D 自然灾害E 农业生产2.温室效应主要是因大气中何种物质含量增高所至ASO2BNOxCCO2DCOE 光化学烟雾3.生物圈的范围大致包括A.11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B.1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1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C.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D.20km深的地壳、海洋及3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E.1km深的地壳、海洋及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4.对原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B.其中存在有许多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有利的因素C.其中良好的微小气候和优美的绿化等对健康都起促进作用D.有些原生环境中存在某些异常现象E.原生环境中不会存在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5.由于地球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而使当地水、土壤或食物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该元素的量,使出现居民体内该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并引起疾病。该病被称为A.地方病B.传染病C.职业病D.流行病E.公害病6.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B.与原生环境相比,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C.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D.人类活动时不重视物质、能量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变劣E.大量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将使次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7.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体之间关系为A.相互依存B.相互依存、相互制约C.相互制约D.相互对抗E.相互独立8.生物体之间通过食物链可传递A.能量B.物质C.物质和能量D.有机物E.无机物9.对食物链描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食物链的关键是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B.可传递物质和能量C.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无机界向有机界转移D.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有机界向无机界转移E.食物链只传递物质和能量,不传递疾病10.人类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方式是A.新陈代谢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化学反应E.以上都不是11.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A.自然灾害B.环境污染C.生态破坏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12.下列哪项是属于次生环境问题A.地方病B.自然灾害C.生态破坏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13.对生态系统描述错误的是A.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B.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C.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局部范围,甚至一座山一个池塘D.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E.-一 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所组成14.生态系统中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有机界和无机界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C.生产者、消费者、合成者和无机界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有机界E.生产者、合成者、分解者和无机界15.对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A.可由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引起B.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C.不会造成环境理化结构的改变D.对人类健康可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E.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1 6.关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无害的简单化合物B.大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危害较小的简单化合物C.污染物在环境中不会转化成为毒性更大的新物质D.污染物在环境中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E.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是有限的1 7.环境的物理自净作用不包括A.稀释B.逸散C.中和D.凝聚E.挥发18.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自净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生物作用净化B.净化能力的大小受环境物理条件的影响C.环境的自净作用是有限的D.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污染物较易通过环境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E.一些性质稳定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等,很难通过环境自身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19.下列何种物质在环境中较易自净A.有机氯农药B.镉C.多氯联苯D.碳氢化物E.汞2 0.下列何种物质在环境中不易自净A.多氯联苯B.碳氧化物C.氮氧化物D.光气E.漂尘21.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被称为A.吸收B.分布C.转移D.蓄积E.代谢22.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汗腺E.眼睛X 型题1.生物圈含有A.空气B.水C.日光D.土壤E.岩石2 环境可分为A.原生环境B.次生环境C.自然环境D.社会环境E.污染环境3.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A.生物因素B.社会心理因素C.人文因素D.化学因素E.物理因素4.自然环境中包括A.大气圈B.社会圈C.岩石圈D.水圈E 生物圈5.生态系统四要素中的无机界包括A.空气B.水C.绿色植物D.土壤E.太阳辐射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全面的考虑应包括A.互相联系B.互相制约C.互相作用D.互相依存E.互相适应7.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A.大气污染B.酸雨C.水污染与淡水资源危机D.土壤资源破坏与生态恶化E.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锐减8.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有A.水俣病事件B.痛痛病事件C.米糠油中毒事件D.四日市工业废气污染引起哮喘病事件E.异氟酸甲酯泄漏事件9.生态系统由下述哪些要素组成A.生产者B.消费者C.有机界D.分解者E.无机界1 0.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1 4.物质蓄积1 5.功能蓄积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之间进行着广1 6.生物解毒作用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1 7.生物活化作用A.流动1 8.靶器官B.传递1 9.储存库C.交换D.消耗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E.循环A 型1 1.工业“三废”是指题A.废气1 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B.废烟A.保持水中有一定量的余氯C.废水B.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D.废尘C.除去水中有毒物质E.废渣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1 2.环境污染物可来源于病A.工业生产“三废”E.预防水型地方病的发生B.日常生活“三废”2 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C.农业生产法是D.交通运输A.氯化消毒E.自然灾害B.紫外线消毒名词解释C.臭氧消毒1.原生环境D.碘消毒2.次生环境E.煮沸消毒3.一次污染物3 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4.二次污染物作用的主要是5.生物圈A.。26.生态系统B.HO C 17.生态平衡c.c r8.半数致死剂量D.C a (O C 1)29.最大无作用剂量E.ocr10.剂量-效应关系4 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11.环境污染A.加氯量12.公害病B.有效氯13.食物链C.余氯量D.水的浑浊度E.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E.细菌学指标10 可经毛发排出的化学物是5比较理想的饮用水水源是A,降水B.江、河水C.泉水D.深层地下水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硫化氢D.苯E.碑E.水库水11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6关于地方性氟中毒,错误的是A.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B.氟斑牙多见于恒牙C.从非病区搬入的居民比当地居民易患病D.随年龄增加患氟骨症的病人要的最低剂量是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E.急性阈剂量(Limac)增多E.氟骨症多见于16岁以后的成年人12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LD100)7克山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可能是A.缺钙B.缺硒C.高钙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E.急性阈剂量(Limac)D.缺碘E.高硒13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8水俣病属于A.职业病B.公害病C.地方病D.传染病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E.急性阈剂量(Limac)E.食物中毒14 环境污染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9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指标中,细菌指标多采用A.肺炎球菌总数B.结核杆菌总数C.细菌总数D.溶血性链球菌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A.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及污染物与器官亲和力B.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C.脂肪组织分布的量D.器官和组织所在的部位E.以上都不是1 5 哪种物质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A.汞蒸汽B.汞离子C.氯化汞D.甲基汞E.升 汞1 6 环境污染物在血浆中大部分与哪种蛋白结合,再转运贮存A.球蛋白B.白蛋白C,组织蛋白D.血红蛋白E.肌红蛋白17 S 0 2 引起的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是指:A 支气管炎,肺水肿和尘肺总称B 慢性肺纤维性变,支气管炎,肺水肿总称C 慢性肺纤维性变,支气管哮喘,肺水肿总称D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总称E 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尘肺支气管哮喘的总称1 8 饮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发生:A 职业病B 介水传染病C 食物中毒D 急慢性中毒E 水型地方病1 9 水体是否被粪便污染的最好判断指标是:A 细菌总数B 痢疾杆菌C 伤寒,副伤寒杆菌D 大肠菌群数E 变形杆菌指数2 0 关于饮用水的卫生学要求,下列哪项说法不包括在?A 流行病学上安全B 感官性状良好C 应该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 化学性状良好,不含任何有害化学物质。E 水量充足,取水方便。2 1 水体受汞化合物的污染:A 使鱼贝类产生特殊臭味B 出现富营养化现象C 出现某些传染病的流行D 使水体产生金属涩味或混浊E 可能引起水俣病发生2 2 氯化消毒饮水的接触时间不得低于:A 50分钟B 1 小时C 30分钟D 15分钟E 90分钟2 3 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最简便指标是:A 加氯量B 有效氯C 余氯量D 需氯量E 细菌学指标2 4 下列那种疾病不属于地方病:A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B 地方性氟中毒C 痛痛病D 克山病E 大骨节病2 5 关于 地球化学性疾病,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是一种地方病B 疾病与该地区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含量之间有关C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各类人群中有不同的相关性D 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来加以解释E 疾病与某些化学元素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2 6 预防地甲病补碘最方便可靠的措施是A 投碘化剂B 碘化食盐C 碘化食盐和食油D 碘化食盐和食油E 服用加碘药剂2 7 预防地甲病的首要措施是A 补碘B 加强营养C 移民D 更换水源E 以上都不是2 8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突出表现为:A 甲状腺机能亢进B 甲状腺机能减退C 甲状腺多发性结节D 甲状腺癌变E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2 9 地方性氟病是指A 长期自环境中摄入氟过低而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B 长期自环境中摄入氟过高而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C 长期自环境中摄入氟过高而引起的,以骨质疏松为主;D 长期自环境中摄入氟过低而引起的,以骨质疏松为主;E 是一种职业性疾病。3 0 饮水所致的地氟病,其预防的主要措施是A 增强营养B 水中除氟C 更换水源D 移民E 居民服药3 1 氟骨症易发的部位是A 指、趾等小关节B 肘、骼舐等大关节C 四肢长骨D 胸肋骨E 颅骨与脊柱3 2 为确保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自来水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至少应A=0.3mg/lB=0.03mg/lC=0.05mg/lD=0.5mg/lE=1.0mg/l3 3 大气中常见环境致癌物A 铅,汞,镒B 石棉,苯并花,神C锡,钻,铜D硒,锌,矶E气 温,气 湿,气 流,有效温度3 4空 内 小 气 候 主 要 由 以 下 气 象 因 素组成A气 温,气湿,热辐射B气 流,气 湿,热辐射C气 温,气湿,气流D气 温,气 湿,气 流,热辐射E气 温,气湿,气 流,有效温度35 一 年 中 夏 秋 季 是 发 生 光 化 学 烟 雾的 季 节,这是因为A此 时 臭 氧 含 量 最 多B该 季 节 能 源 消 耗 量 最 大,易形成光化学烟雾C日光辐射强度大D该季节易出现逆温E主要与地形有关3 6伦 敦 烟 雾 事 件 危 害 居 民 健 康 的 主要污染物是A烟 尘 和S02BCO和 NOxC S02和HC化合物D光化学烟雾E有毒化工气体3 7紫外线的作用不包括A抗佝偻病作用B杀菌作用C红斑作用D热效应作用E色素沉着作用3 8常见三种大气污染物是指A CO、C02、S02B C02、NO、SO3C SO2、NOX、颗粒物D SO2、SO3、颗粒物E SO 2、颗 粒 物、CO23 9哪些是对氯化消毒不利的条件A接触时间长B水温较高C消毒剂使用量足D PH值升高E浑浊度比较小4 0饮水消毒的最主要目的是A保持水中有余氯B改善水的物理性状C消灭大肠杆菌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病E以上都对4 1水的沉淀净化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水温B除去有毒物质C改善水质物理性状D杀死病原菌E调 节 水 的PH值4 2对“土 壤 自 净 作 用”的错误答案是:A使病原微生物死亡B使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使寄生虫及其卵死亡D使有机物腐植质化E使土壤中全部微生物死亡4 3地 方 病 的 发 病 原 因 是:A人 体 不 能 适 应 由 于 污 染 而 发 生的化学元素的改变B地 质 化 学 条 件 超 出 人 类 能 适 应的范围C人 体 与 环 境 中 必 需 元 素 不 能 保持动态平衡D人 体 与 环 境 中 非 必 需 元 素 不 能保持动态平衡E 人体所需元素明显缺乏并与摄入量有关4 4 原生环境问题主要由何原因引起A.自然力作用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地方病等B.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C.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破坏D.由于经济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E.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或结构的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4 5 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A.公害病B.职业病C.地方病D.疫源性疾病E.以上都不是4 6 卫生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生活环境、食物、生产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B.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C.医学统计方法D.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预防措施的原则E.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4 7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在日本富山神通川下游地区,因某锌冶炼厂排出废水,使水及水稻受到污染,造成居民中出现以骨骼系统病理改变为主的一系列疾病,该病可能是A.水俣病B.痛痛病C.地甲病D.克山病E.大骨关节病4 8 上 世 纪 5 0 年代中期到7 0 年代初期,在日本富山神通川下游地区,因某锌冶炼厂排出废水,使水及水稻受到污染,造成居民中出现以骨骼系统病理改变为主的一系列疾病,该病可能由何污染物引起A.铅B.格C.镉D.镒E.锌4 9 世 纪 5 0 年代中期,日本熊本县水俣湾被石油化工厂废水污染,并通过水-鱼-人食物链在人体内蓄积,引起居民中大量出现以感觉障碍、共济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眼球运动异常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疾病,该病可能由何污染物引起A.汞B.镉C.铅D.碑E.格50 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某化工厂,由于贮气罐泄漏,造成厂周围居民区 15万多人中毒,2500人死亡,5 万多人失明。此次泄漏的化学物是A.异氟酸甲酯A硫酸B.三氧化二神B SO3C.多氯联苯C H2SD.四氯乙烯D 03E.三氯乙烯E CO251制下列不属于空气负离子的生物学作用是A降低血压B刺激骨髓造血功能C抑制气管纤毛运动D改善肺的换气功能E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5 6 关于室内空气染污描述错误的是A 室内空气受大气污染的影响B 室内装修材料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C 燃料燃烧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D 人的呼吸过程也是室内空52与季节有密切联系的疾病是A 花粉热B 心肌梗死C 癌症D 高血压E 肺炎气污染的来源E 室内空气污染较室外大气污染轻5 7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常用指标包括,除了A空气离子53属于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是A COB SO2C C02D H2SE SO3B二氧化碳C室内微小气候D链球菌总数E细菌总数5 8 由紫外线引起的有益的生物效应是54 可吸人颗粒物是指能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和肺的颗粒物,一般直径小于或等于A 5umB 10 umC 2umD lumE 1.5 umA 抗佝偻病作用B 日射病C 视网膜的伤D 白内障E 皮肤烧伤5 9 属于二级预防措施的是A防止并发症和伤残B控制环境有害因素55氮氧化物与碳氢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反应生成C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D防止疾病复发E促进康复6 0 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除了A净化消毒设施完善B感官性状良好C水量充足,取用方便D流行病学上安全E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6 1 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没规定的毒理学指标是A铅B汞C铭D镒E硒6 2 饮水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A寄生虫虫卵B总大肠菌群C细菌总数D痢疾杆菌E钩端螺旋体6 3 不属于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化学指标是A CODB DOC BODD pHE CC146 4 介水传染病的特点是A有年龄差异B人一人传播C暴发流行D有性别差异E夏季流行6 5 水中的化学性污染物的危害包括除了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致癌D致畸E致敏6 6 水中常见的化学性污染物不包括A农药B汞C神化物D氯乙烯E氟化物6 7 氯化消毒的目的是A改善水的性状B杀灭致病微生物C消灭寄生虫虫卵D保持水中余氯E杀灭大肠杆菌6 8 不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是A加氯量B浑浊度C接触时间D混凝剂种类E水温6 9 加氯消毒饮水时,供水末梢水中要求含一定量余氯,监测余氯的主要作用是A保持继续消毒的能力B 保证管网内的水持续消母C保证感官性状良好D保证流行病学上安全E增加消毒剂与饮用水的作用时间B 型题A 氟化物B 甲基汞C 甲醛D 神化物E 非电离辐射1.曾引起公害病的环境因子主要是2 具有致癌作用的环境因子主要是3 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环境因子主要是A.光化学反应B.生物转化C.环境自净作用D.生物富集E.富营养化4.水体中汞的甲基化是:5.土壤中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是:6.空气中氮氧化物与炭氢化物经紫外线照射生成新的污染物是:A0.03mg/LB O.3mg/LC O.5mg/LD 0.05mg/LE O.lmg/L7.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一般饮水常量氯化消毒30分钟后,要求水中游离性余氯不得低于:8.集中式给水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其管网末梢水中余氯不能低于:A 含氯量B 需氯量与余氯之和C 余氯量D 有效氯含量E 加氯量与余氯之差9.氯化消毒饮用水时,适宜的加氯量是指:10评价漂白粉质量的指标是:11氯化消毒饮用水时,需氯量应是:A 光化学烟雾型B 煤烟型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12.伦敦烟雾事件的污染物类型为13.洛杉矶型烟雾(洛杉矶哮喘)事件的污染类型A.地球化学性疾病B.寄生虫病C.大气污染D.酗酒E.传染病14.主要属于原生环境问题15.主要属于次生环境问题16.主要属于社会环境问题A.粉尘B.氟化合物C.苯等有机溶剂D.病原微生物E.硫化氢17.火力发电站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18.电镀厂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19.皮革制造厂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20.家具、制鞋等企业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C 型题A.生物转化B.生物富集C.食物链D.富营养化E.生态平衡1.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为2.生物体之间,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并为其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这种链状关系为3.含有大量氮、磷的污染物流入水体,可使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的感官和化学性状迅速恶化,这种现象为4.有些污染物,在生物体之间可沿着食物链浓度逐级增高,并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A 缺碘B 高碘C 两者均可D 两者都不是5 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的主要原因是6.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的原因有A 骨关节变形B 多发性骨折C 两者皆有D 两者皆无7.氟中毒对骨骼的影响是8.镉中毒对骨骼的影响是A 过氧乙酰硝酸脂BCO、C02、S02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9.哪些是一次污染物10.哪些是二次污染物X 型题1.常见的大气中一次污染物有A SO2B H2SC COD HNO3E CO22.SO2对健康的危害除直接引起呼吸道疾病外还可:A 损害农作物B 在大气中溶于水形成酸雨,直接危害健康C 与烟尘协同有促癌作用D 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E 引起肺水肿3.氮氧化物除本身可作用于肺组织外,还可以:A 与炫类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产生化学烟雾造成危害B 形成酸雨C.溶于水后形成的亚硝酸进入血液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管扩张D 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E 引起继发性感染4.飘尘对健康的危害包括:A 巾 5 u m 的对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B 6 RNIC.每日营养素摄入量大于R N I,即使小于U L,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D.RNI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E.RNI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某营养素的目标值2.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质量高低,主要看A.蛋白质的含量和消化率B.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学价值C.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生物学价值D.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及生物学价值E.氨基酸组成、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发挥3.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B.各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C.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D.各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E.限制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4.以下为人体非必需氨基酸的是A.色氨酸B.苏氨酸C.蛋氨酸D.精氨酸E.赖氨酸5.食物中限制氨基酸的存在使机体A.蛋白质的吸收受到限制B.蛋白质供应热能受限C.合成组织蛋白质受限D.蛋白质分解代谢受限E.机体氮平衡受限6.为安全可靠,摄入氮需大于排出氮多少,才能考虑机体处于氮平衡状况A.30%B.10%C.8%D.5%E.3%7.下列人群中不需要维持正氮平衡的是A.乳母B.青少年C.成年男子D.婴幼儿E.孕妇8.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于动物蛋白质,是因为A.蛋白质含量低B.蛋白质被纤维包裹,不易与消化酶接触C.蛋白质含量高D.与脂肪含量有关E.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9.粮谷类食品中存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A.谷氨酸B.组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E.色氨酸10.某患者,主诉倦怠、乏力,检查发现牙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贫血、关节肌肉疼痛、伤口难愈合、皮下出血。此患者可能是缺乏A.铁B.叶酸C.维生素CD.维生素BiE.维生素B211.儿童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消瘦、体重过轻、食欲不佳、味觉减退、伤口愈合缓慢、智力发育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A.热能不足B.蛋白质营养不良C.脂肪摄入不足D.锌缺乏E.铁缺乏12.5岁儿童,易烦躁,机体抵抗力下降,血液检查可见血清铁和铁蛋白下降,铁结合力上升,游离原口卜琳浓度上升,血红蛋白为12g,此患儿可能处于A.铁储存减少期B.缺铁性贫血期C.细胞生成缺铁期D.血红蛋白形成期E.铁增多期13.某成年男性,因眼睛不适就诊;检查发现其暗适应能力下降,角膜干燥、发炎,球结膜出现泡状灰色斑点。此时应给患者补充A.维生素CB.维生素AC.维生素ED.维生素B2E.维生素Bi14.某患者,自诉疲乏、纳差、恶心、指趾麻木、肌肉酸痛、压痛,尤以腓肠肌为甚,并常有垂碗、垂足症状出现,此患者可能患有A.类风湿病B.多发性神经炎C.干性脚气病D.湿性脚气病E.神经官能症1 5.某厂公共食堂,员工食用凉拌熟食3h后出现腹痛、腹泻、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发现有一位厨师的手指有化脓性伤口。该厂员工可能是A.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C.肉毒梭菌食物中毒D.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E.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1 6.某村庄的村民,食用发霉粮食后,突发一过性发烧、呕吐、厌食、黄疽、浮肿。患病村民可能是A.镰刀菌属中毒B.赤霉病麦中毒C.黄变米中毒D.黄曲霉毒素中毒E.青霉中毒17.1974年印度两个邦中有200个村庄爆发中毒性肝炎,397人发病,死亡106人,中毒与玉米收获时适逢暴雨,场地玉米严重霉变有关。患者均食用过该霉变玉米。临床症状以黄疸为主,兼有呕吐、厌食和发烧,重者出现腹水、下肢水肿、肝脾增大及肝硬变,用发病村庄一些家庭剩饭喂狗,狗出现死亡。印度发生的上述肝炎事件为下列哪种霉菌毒素中毒A.镰刀菌B.岛青霉C.黄曲霉D.杂色曲霉E.桔青霉18.某月某日,某单位聚餐后有80%聚餐者先后因腹痛、腹泻就诊。大部分患者有上腹和脐周阵发性绞痛,继而腹泻,5次/d20次/d,粪便呈洗肉水样血水便。调查发现聚餐的主要食物为是盐水虾及近海贝类等。引起该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可能是A.沙门氏菌属B.副溶血性弧菌C.肉毒梭菌D.葡萄球菌E.变形杆菌属19.某工地工人午餐后,多人口唇青紫,且有头晕、无力,腹痛、腹泻等症状。调查发现午餐食用大量自制泡菜。首先应考虑此中毒为A.毒蕈食物中毒B.亚硝酸盐食物中毒C.细菌毒素性食物中毒D.有毒植物食物中毒E.霉菌毒素食物中毒20.储留氮/吸收氮X 100%,该公式表示A.蛋白质表观消化率B.蛋白质真消化率C.蛋白质生物学价值D.蛋白质净利用率E.蛋白质功效比21.可阻断亚硝胺在体内形成的维生素是A.VitAB.VitBjC.VitCD.VitDE.Vpp22.含锌丰富的食物有A.鱼贝、鸡蛋、肝B.瘦肉、动物内脏、雪里红C.鱼肉、木耳、水果D.花生、松花蛋、鸡肉E.肝、虾仁、黄花菜2 3.食物粗蛋白换算成含氮量,应乘以哪个常数A.0.625B.6.25C.62.5D.6.37E.6.4224.维生素日缺乏时可出现A.杨梅舌B.脚气病C.干眼病D.坏血病E.癞皮病25.慢性VitA中毒下列哪项不是其临床表现A.毛发无光泽B.肝脾肿大C.生长停滞D.贫血E.骨骼发育不良26.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是A.(摄入氮一粪氮)/摄入氮X100%B.储留氮/吸收氮X 100%C.(摄入氮一(粪氮一粪内原氮)/吸收氮X 100%D.(吸收氮一(尿氮一尿内原氮)/吸 收 氮 X100%E.(吸收氮/摄入氮)X(储留氮/吸收氮)X100%2 7.评价食物蛋白质质量最主要取决于A.消化率与利用率B.消化率、氨基酸含量C.利用率、必需氨基酸含量D.必需氨基酸组成与比值、机体利用程度E.以上均不是2 8.肉类制品中为防止亚硝基化合物中毒,在食品卫生管理条例中作出严格规定其残留量以什么为计算内容A.硝酸钠B.亚硝酸钠C.N 亚硝基化合物D.二级胺E.亚硝胺29.有机神农药半减期长,因此A.易引起急性中毒B.易致突变C.易引起慢性中毒D.易致畸E.易致癌30.奶中含哪种矿物质最少A.钙B.铁C.磷D.钾E.钠31.鱼类食品具有一定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这是因为鱼类食品中含有A.优质蛋白质B.较多的钙C.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D.丰富的铁E.维生素A和 D32.锌的最主要食物来源为A.蔬菜类B.水果类C.动物类D.奶类E.豆类33.关于基础代谢,叙述正确的是A.儿童高于成人B.女性高于男性C.寒冷时降低D.饥饿时升高E.矮胖者高于瘦高者34.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好的食物来源是A.动物油B.人造奶油C.植物油D.肉类E.蛋类35.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B.给机体提供热能是蛋白质最主要的生理功能C.蛋白质在记忆、遗传及解毒等方面起重要作用D.蛋白质在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中起主导作用E.蛋白质可维持氮平衡36.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最高的营养素是A.脂肪B.糖C.维生素D.无机盐E.蛋白质37.老年人应限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是A.蔗糖B.淀粉C.膳食纤维D.非淀粉多糖E.低聚糖类38.下列食品中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是A.蔬菜、水果B.鱼类C.肉类D.奶类E.蛋类39.导致肥胖的直接起因是A.遗传因素B.生化因素C.机体长期处于能量的过量摄入D.体力活动减少E.环境因素40.患克汀病是由于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缺乏A.镁B.钻C.铭D.锌E.碘41.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E.无机盐42.水溶性维生素是A.维生素KB.维生素AC.维生素DD.维生素EE.维生素C43.人体内的氮的来源是A.脂肪B.蛋白质C.维生素D.无机盐E.碳水化合物44.决定人体热能需要量的主要因素有A.维持基础代谢所需能量,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和体力活动所消耗的能量B.用膳者的年龄、性别、居住的地区纬度C.劳动环境的温度D.食品的烹调方法E.蛋白质的摄入量45.开始给婴儿添加辅食的适宜时间是A.24 月龄B.46 月龄C.68 月龄D.812月龄E.1012月龄4 6.以下五组食物中蛋白质互补作用最好的一组是A.红豆米粥B.红薯米粥C.南瓜米粥D.红薯玉米粥E.土豆玉米粥47.人体内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糖皮质激素D.肾上腺素E.甲状腺素48.根据分子结构,必需脂肪酸应是A.单饱和脂肪酸B.多饱和脂肪酸C.单不饱和脂肪酸D.多不饱和脂肪酸E.饱和脂肪酸49.蔬菜、水果中不能提供的维生素是一A.叶酸B.维生素DC.维生素ED.维生素RE.维生素B250.膳食中可直接被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的铁是A.有机铁B.无机铁C.三价铁D.血红素铁E.非血红素铁51.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摄入1 克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是A.蛋白质功效比值B.生物价C.相对蛋白质值D.消化率E.氨基酸分52.决定人体热能需要量的主要因素有A.维持基础代谢所需能量,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和体力活动所消耗的能量B.用膳者的年龄、性别、居住的地区纬度C.劳动环境的温度D.食品的烹调方法E.蛋白质的摄入量53.蛋白质含量最高的食品是A.奶类B.蛋类C.肉类D.谷类E.豆类5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需要的氨基酸B.人体的热能摄入量与消耗量应保持平衡C.一般认为,植物性食物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率比动物性食物高D.常用的食物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是动物性食品比植物性食品低E.婴幼儿有8中必需氨基酸55.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称为A.基础代谢B.静息代谢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D.新陈代谢E.表 观 代 谢 56.构成血红蛋白的是A.钾B.钠C.铁D.镁E.铜57.下列碳水化合物中属于单糖的是A.乳糖B.蔗糖C.葡萄糖D.麦芽糖E.淀粉58.人体可从饮食获得,也可经日光照射获得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C.维生素B2D.维生素CE.维生素D59.不合理的烹调加工是A.煮菜可适量加入淀粉B.煮骨头汤或鱼汤时适当加醋C.蔬菜先洗后切D.大米淘洗反复多次E.蔬菜汤不宜久煮60.以下不正确的说法是A.动物性脂肪中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植物油多B.植物油消化率高C.植物油中必需脂肪酸含量高D.动物脂肪在存放中较易变质E.海产鱼类脂肪含丰富的维生素A、D61.老年人在选用含脂肪食物时应A.多吃动物肝脏B.提倡多吃禽肉C.提倡多吃畜肉D.多吃鸡蛋E.多吃蛋黄、蟹黄62.人体内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糖皮质激素D.肾上腺素E.甲状腺素63.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可提供能且里A.2 kcalB.4 kcalC.6 kcalB.维生素 Bi D.8 kcalE.10 kcalE.构成机体组织成分6 4.下列食物中胆固醇含量最高的是6 9.下列那种维生素是脂溶性维生素A.猪心A.硫胺素B.猪肉B.维生素PPC.猪脑C.维生素AD.猪舌头D.维生素CE.猪耳朵E.叶酸65.一成年男性,每日需热能3600kcal,7 0.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元素是按碳水化合物供热70%计算,则每日A.硫需碳水化合物B.钠A.500gC.钾B.630gD.碘C.700gE.钙D.750g71.按照目前我国膳食习惯,膳食中蛋E.850g白质的主要来源是6 6.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A.肉、鱼、禽类主要的吸收部位是B.豆类及豆制品A.胃C.蛋、奶类B.小肠D.粮谷类C.大肠E.薯类D.食管72.脂肪摄入过多与许多疾病有关,因E.十二指肠此要控制膳食脂肪的摄入量,-一 般 认6 7.在磴性条件下易被破坏的维生素为脂肪的适宜的供能比例是是A.10%15%A.维生素AB.60%70%B.维生素DC.20%25%C.维生素PPD.30%40%D.硫胺素E.40%50%E.叶酸73.EPA、DHA的良好食物来源是6 8.不属于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的A.海水鱼是B.花生油A.贮存和提供能量C.牛肉B.节约蛋白质作用D.杏仁等硬果类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E.豆油D.抗生酮作用74.必需脂肪酸与非必需脂肪酸的根本区别在于A.前者是人体所必需的,而后者不是B.前者可以在人体合成,而后者不能C.前者不能在人体合成,而后者可以D.前者不是人体所必需的,而后者是E.以上都不是75.目前确定的最基本必需脂肪酸是A.亚油酸、花生四烯酸、a-亚麻酸B.亚油酸、a-亚麻酸C.亚油酸、花生四烯酸D.a-亚麻酸、花生四烯酸E.亚油酸76.有关脂肪酸,不乖碘的是A.人体不能合成必需脂肪酸B.亚油酸是必需脂肪酸C.必需脂肪酸是3-3 系多不饱和脂肪酸D.3-3 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减少血栓形成作用E.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为宜77.以下哪种食用油中含必需脂肪酸较多A.牛油B.花生油C.猪油D.椰子油E.黄油78.以下不履于膳食纤维的是A.纤维素B.果胶C.半纤维素D.藻类多糖E.果糖79.我国居民热能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A.肉类B.奶蛋类C.大豆D.粮谷类E.蔬菜、水果类80.有关牛奶,正确的说法是A.牛奶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B.牛奶为钙的良好来源C.牛奶属贫铁食品D.牛奶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E.以上都对81.有关营养调查,正确的是A.营养调查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验等方面B.常见的膳食调查有询问法、记帐法和称重法等三种方法C.询问法又称为24小时回顾法D.以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比较准确E.以上都对82.膳食调查方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A.称重法B.查帐法C.化学分析法D.回顾调查法E.食物频度83.中国居民膳食中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A.肉类B.蛋类C.奶制品D.精制米面E.水果、蔬菜84.我国居民传统膳食是以哪一类食物为主A.动物性食物B.薯类C.植物性食物D.蔬菜类E.豆类8 5.大豆油中,高达5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是A.亚油酸B.花生四烯酸C.EPAD.D H AE.a-亚麻酸8 6.豆类加工后可提高蛋白质消化率,下列何种食物的蛋白质消化率最高A.豆腐B.豆浆C.豆芽D.整粒熟大豆E.豆粉B 型题A.大豆B.谷类C.蔬菜、水果D.肉类E.蛋类1.我国人民膳食中能量主要来自于2.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组织蛋白质所需氨基酸模式相近的是3.植物性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A.蛋白质生物价B.蛋白质功效比值C.氨基酸评分D.净蛋白质比值E.蛋白质净利用率4.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程度的指标是5.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是A.夜盲症B.佝偻病C.脚气病D.癞皮病E.坏血病6.饮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 可引起7.饮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 可引起A.营养性贫血B.骨质软化症C.维生素缺乏症D.营养不良性水肿E.高血压8.由于孕期蛋白质严重缺乏或维生素B,缺乏可使孕妇出现9.由于孕期铁缺乏或维生素Bp、叶酸缺乏可使孕妇出现10.由于孕期维生素D 缺乏引起血钙浓度下降可使孕妇出现A.胎儿期B.新生儿期C.婴儿期D.幼儿期E.学龄前期11.对于婴幼儿来说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是12.婴幼儿脑发育最为迅速时期是A.维生素B,24.维生素A 富含于B.维生素B22 5.维生素&富含于C.维生素PP26.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