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1.pdf
高二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生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思考:实验(与黑暗情况下对照)说明什么?植物牛长具有向光性。实验与对照说明什么?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实验与对照说明什么?植物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达尔文的推论是:胚芽鞘的尖端不仅具有感光作用,而且可能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并从顶端向下传下,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导致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不均匀,使植物弯向光源生长。(2)温特的试验:思考:该实验说明了什么?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向下运输,促使胚芽鞘下部某些部位的牛长。(3)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口引于乙酸,命名为生长素3个试验结论小结: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牛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壬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便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3、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 长;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 不 长;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J均匀:直立生长t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一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一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由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吐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植电(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牛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速度抑制植物生长。同-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萃(见右图)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座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沂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 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讲杆插枝条牛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同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不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不同。同一植株的丕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也不同。第二节植物体内的其他植物激素名称主要作用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 高,促进果实牛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注意: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第二章动物稳态维持及其意义第 一 节 内 环 境 与 稳 态1、内环境:(1)单细胞生物直授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2)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内液组织液体液血浆细胞外液 组织液(内环境)淋巴(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八姐一浓 淋巴I-0?、养 料-短勺 0.养料-外界环 境-内环境 1-*细胞C0?等废物 co2等废物-2、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还包括免疫调节)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f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I 第二节 血糖调节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葡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 mmol/L)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消化_ _ _ _ _ _ _ 幺化食物中糖类肝糖原非樵物质吸收血糖分 解.分解合成转化转化C O i+IU H 能量 黄酸+雀道)肝医原、肌糖族等能肪酷等非糖物质3、调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隆血糖)分泌部位:胰 岛B细胞作用机理: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抑 制2个来源,促 进3个去路)(2)胰高血糖素:(五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 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 进2个来源)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血糖升高f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一血糖 降 低(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血糖降低一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一血糖升 高(同时胰岛素分泌减少)5、血糖不平衡:过低一低血糖病;过高一糖尿病6、糖尿病病因:胰岛 B 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轨、爰食、多尿和体重 减 少(三多一少)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检测:班氏试剂、尿糖试纸第 三 节 水盐调节一、水平衡的调节1、水的来源和去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肽、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量,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2、调节水平衡的激素: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 生,由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讲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3、水平衡调节的过程:(负反馈)饮水不足、火水村彩、戌细附外泄淮选儿升高卜丘腼淮透HKI场受XL抗利尔普竹小n、集合管对水分虫吸收G t细胞外液海t-W(小结: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 过肾脏完成。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1、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来自饮食,通过尿液、汗液、粪便将无机盐排出体外2、调节无机盐平衡的激素:醛固酮,它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功能是吸钠排钾。3、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负反馈)过程:血钠降低、血钾升高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一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吸钠、增加排钾一血钠升高、血钾降低(反之则相反)小结: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主要是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第四节 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 骼 肌(另还有立毛肌)散热器官:皮 肤(与皮肤中血萱、汗腺的活动有关)4、体温调节过程:(1)寒冷环境-冷觉感 受 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器官产热增 加:骨骼肌、肝脏、立毛肌产热增 加,另 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S散热器官散热减 少: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f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炎热环境一温觉感 受 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J散热器官散热增 加: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I-体温维持相时恒定。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第三章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第一 二 节 人体的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拽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捽效应。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树 突(短)、轴 突(长)构成。后2者合称为神经纤维神经末梢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兴奋是以生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f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处负内正一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一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一未兴奋部位)一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局部电流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递结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腰(2)传递过程:突触前膜(电信号)一突触间 隙(化学信号)一突触 后 膜(电信号)(3)传递方向:单向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只能是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一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 突,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4)结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第三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直、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牛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卜.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S区(此区发生 H 区(此区发生障障碍,不能讲话)碍,不能听懂话)动的总枢纽(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性语言中枢f失 写 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一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觉性语言中枢一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1视觉性语言中枢f失 读 症(能听、说、写,不能读)、第四节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主要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血压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多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含I)促进代课活 动;促进牛长 发 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多:患甲亢。患者血压升高、心搏加快、多汗、情绪激动、眼球突出等。不足:神经系统、生殖器官发育受影响(婴儿时缺乏会患呆小症)缺碘:患甲状腺肿,俗 称“大脖子病”胸腺胸腺激素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 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肾上腺肾上腺激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动态平衡卵巢雌激素等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睾丸雄激素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反过来可以影响神经系统。3、激素间的相互5f协同作用:1拮抗作用:4、甲状腺激素分3(1)调节过程(/(2)调节方式:j5、神经调节与体*(1)区别关系:如甲状腺激素与牛长激素下丘脑如腹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口田*2祖安*“,由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必的倜节 口(+)i n右图)垂体-二5一力反馈393 促甲状腺激素口(+)甲状腺夜调节的区别与联系 2(+)甲状腺激素-1-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神经调节反射弧迅速准确、比较局限短暂激素调节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范较长(2)联系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1、免疫系统的组成:r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r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I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2、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 的,对 包 病原体有防疫作用)C 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J M二道防线: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特异性免疫(后天性 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第三道防线3、*异性免疫(1)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是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量髓中发育为B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为T淋巴细胞。(2)类型:体液免疫I细胞免疫 体 液 免 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L 记忆B细 胞(同样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抗原f B淋巴细胞翳 化 一效应B细胞一杭体消灭抗原(浆细胞)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靶 细 胞+T淋巴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增殖一记忆T细 胞(同样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分化效应T细 胞-靶 细胞裂解死亡I释放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可增强有关免疫细胞的效应)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4、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2、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5、艾滋病:(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筒称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BhlA(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一种群一、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一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蠢落的基本单位。二、种群中的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三、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数 量 特 征 迁出入牛率率和和死迁亡出率 率1 彝 种 群数量变化的S簸 因 素 (核心问题)年性龄力姑构例 1 蒯 种 群 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依据整鳍)空间特征、遗传特征1、种群密度:(1)概念: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通过计算若干样方中某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数,然后以其平均密度估算种群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适用于植物)例:在调查某种植物的密度时,共选取了 k个样方,每个样方的个体数分别为n l,n 2,n 3-n k株,每个样方的面积均为s平方米,则该种群的密度为(h H n 2也升+n 0 +/(k g)。标志重捕法:(适用于动物)N=n(重捕个体数)m(重捕中标记个体数)XM(标记个体数)注意:前提: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标记技术: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能导致其发生疾病、感染等;标记符号必须能维持一段时间,但又不能过分醒目。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量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死亡率: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量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单位时间迁入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出率:单位时间迁出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4、年龄结构(1)概念: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的比例。(2)类型: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 多,老年个体较 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会在一段时间内越来越太。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目比例相当,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种群密度在 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 少,而老年个体较多,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5、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四、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N t=NQ,a/(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B /J”型曲线等理想条件下(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丕变 时 何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笈J.条 件:直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不 嬴 曲 续捕食者数量增加 K彳/(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I/: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及2时增速最快,J-丽K时为。(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 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五、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六、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计划制定: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一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 内1 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一计算平均值f画 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实验方法:(1)将1 0 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2)将酵母菌菌种接入试管中的培养液内混合均匀。(3)将试管在2 8 c条件下连续培养7天。(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抽样检测方法。(5)分析所取得数值并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分析图形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结果分析:空恒1、食物等环境条件充裕的情况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了 型增长。在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刚接种到培养基上,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第二个阶段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第三个阶段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并处于稳定状态,即达到K值;第四个阶段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一、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牛物种群组成。二、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1种间互助:互利共牛t种间斗争:包括竞争、捕食、寄生三、生物群落的结构: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一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豆境不同。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四、群落形成一定结构的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第三节生物群落的演替一、群落演替的概念: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二、群落演替的特点: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三、群落演替的类型:包括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原生演替称初任演替)(1)定义: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2)过程:地衣、苔葬阶段草本植物阶段f灌木阶段一森林阶段(3)举例:如在火山岩、冰川泥、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1)定义: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匕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2)举例:如在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 物 成 分(群落)和非生物成分(无机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地球匕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二、生态系统类型:可分为水域牛态系统和陆地牛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三、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牛物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 等I 牛产者:主要是绿色 植 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J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生物成分 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直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锌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由于营养关系而形成的结构。如:草-虫-食虫鸟-肉食性鸟生产者(初)级消费者 二(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更为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注意:1)绿色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2)植食性动物(即一/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3)食物网中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例: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 食 物 网 有条食物链;(2)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猫头鹰是第三、四五营养 级,二、三、四级消费者。(3)该食物网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绿色植物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4)该食物网再加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分解者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5)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了该生态系的营养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稳态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2、能量流动的过程万 呼 吸 己呼吸 八 呼吸 /I一 生产者 i 初 级 消 费 者 0 次 皴 消 防 者 _ .1 J(第一营养级)一/(第二营养级)一(第二营养级)分 解 者呼吸作用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逐级拂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4、注意:1)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一)物质循环的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 a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其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所以又称牛物地球化学循环。(二)碳循环1、过程:大气中CO?艰ft用tt用燃烧小结: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 0 2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 0 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着食物肄和食物网流动;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 0 2形式循环。2、温室效应 成因:大气中C 0 2含量增加。对策:保护和增加植被;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梯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1)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2)化学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3)行为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4)营养信息:食物的数量、种类等。如食物链、食物网。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二是对有害动物讲行捽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 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一方面耍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5、实验:制作生态瓶或生态缸实验原理:一个生态系统能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是衡量这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个重要方面。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广口瓶中,便于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小生态瓶。通过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其中动植物的牛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初步学会观察牛态系统的稳定性,并进一步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供选择的材料:浮萍、满江红、黑藻、生有杂草的土块、螺蝴、蜗牛、蚯蚓、小鱼。河 水(或井水、凉晒后的自来水)、洗净的沙、凡 士 林(或蜡)、广口瓶。方法步骤:(1)设计制作小生态瓶的方法步骤。(选择生产者的种类、数量,选择有捕食关系的消费者的种类、数量等)(2)制作小生态瓶,每天观察1次。(3)若发现小生态瓶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就停止观察。(4)小组交流。实验结果与分析:生物存活时间长的小生态瓶比生物存活时间短的小生态瓶稳定性高,生物存活时间长的小生态瓶中物种组成及营养关系等更合理一些。因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制作小生态瓶的注意事项: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生态瓶要放在光线良 好,但避免阳先直射的地方:生态瓶要密封;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之间要构成营养关系,数量比例要合理;生态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留出一定的空间,储备一定量的空气;研究结束前不要再随意移动生态瓶。第五章生态环境的保护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2)对水资源的压力(3)对能源的压力(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5)环境污染加剧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温室效应、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3、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牛杰系统多样性。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红维、燃料和建材等。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5、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基 础,对生物讲化和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6、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心。(3)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4)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