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与建筑文化.pptx
民俗与建筑文化民俗与建筑文化第一章 前言第一节第一节中国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建筑的起源一、中国建筑的起源1、与鸟兽混杂,栖身于天然洞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住所是天然岩洞。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现,可见,这种大自然所天然赐予的洞穴是当时用作住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它满足了原始人对生存的最低要求。中国建筑具有“土”意义的萌芽2、穴居寻找遮风避寒的住所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也开始出现。但是在环境适宜的地区,穴居依然是当地氏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中国建筑具有“木”意义的萌芽巢居架构远离暑潮的乐园与北方流行的穴居方式不同,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和多山密林的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孕育出云贵、百越等南方民族“构木为巢”的居住模式。内蒙古大青山在近年的考古工作中,一批原始社会公共建筑遗址被发现,这些发现,使人们对五千年前的神州大地上先民的建筑水平有了新的了解,他们为了表示对神的尊敬之心,开始创造出一种超常的建筑形式,从而出现了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和建筑装饰艺术,这是建筑史上的一次飞跃。从此建筑不仅具有了它的物质功能而且具有了精神意义,促进了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北方,在仰韶、半坡、姜寨、河姆渡等考古发掘中均有居住遗址的发现。北方仰韶文化遗址多半为半地穴式,但后期的建筑已进展到地面建筑,并已有了分隔成几个房间的房屋。人们开始进行有目的的人工建造房屋的活动,这样,真正的建筑产生了。3、真正建筑的诞生陕西西安半坡方形半穴居陕西半坡遗址及复原图南方,较潮湿地区,“巢居”已演进为初期的干阑式建筑。如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许多干阑建筑构件,甚至有较为精细的卯、启口等。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方面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远离潮湿,远离虫蛇野兽的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建造等。可以说“巢居”是先民在适应环境上的又一创举。河姆渡遗址木构结构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其中木构架承重建筑广泛分布于各民族地区,是中国建筑类型的主流,具有普遍意义。木构架的产生、发展、变化贯穿整个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4、中国建筑的木构架二、中国建筑的发展二、中国建筑的发展1、萌芽阶段、萌芽阶段新石器时期到原始社会结束(新石器时期到原始社会结束(6000-2000年前)年前)开始出现房屋以及固定的住所,出现了村落;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流行穴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流行地面建筑及干栏式建筑。在龙山文化中还发现白灰墙面上刻画的图案,是我过已知的最古老的居室装饰。这一时期的建筑不仅形成“聚落”,还出现了原始社会公共建筑形态。2、成型阶段、成型阶段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20世纪世纪-公元前公元前5世纪)世纪)从公元前世纪到公元前世纪的夏商周及春秋时期,是中国建筑文化获得快速发展和基本形成的时期。公元前16世纪建立的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大发展时期,青铜工艺已达到了相当纯熟的程度,手工业专业化分工已很明显。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以及大量奴隶劳动的集中,使建筑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1983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五六公里处的尸沟乡发现了一座早商城址,可看做是商朝建筑的代表。商朝二里头宫殿的廊院建筑西周已经有型制完整的四合院型住宅。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堂之间有廊联结。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这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可以看作是中国合院建筑的鼻祖。陕西歧山凤雏村遗址周朝的岐山宫殿甲组遗址复原剖面图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王陵享堂复原图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砖的应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3、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秦和西汉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已经出现了成熟的砖瓦夯土等技术,建筑体系基本形成。秦始皇扩建咸阳宫殿,集中仿建六国宫室,使战国时各国建筑艺术和技术得以交流,为形成统一的中国建筑风格开创先声。秦阿房宫一座想象中的宫殿史记始皇本纪中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汉朝长安南郊明堂复原图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社会经济、文化首次得到极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汉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建筑科学上,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主要木构架体系都己出现并趋于成熟,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布局和外部造型亦基本完备,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在汉朝己基本形成。魏晋南北朝的建筑风格魏晋南北朝,是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在建筑上不及秦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但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并带来了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不仅使我国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建筑风格由古拙、强直、端庄、严肃、以直线为主的汉风,向流丽、豪放、遒劲活泼、多用曲线的唐风过渡。龙门石窟、成熟阶段、成熟阶段隋唐至宋元隋唐至宋元这一阶段,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达到顶峰,创造出空前未有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无论在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各式宗教建筑、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宫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基本定型。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唐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唐长安大明宫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清明故宫紫禁城总面积3倍多。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唐朝长安城鸟瞰复原图第二: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第二: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例,大明宫麟德殿,面积5000平米,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大明宫麟德殿第三:砖石建筑第三: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有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大雁塔第四: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第四: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隋安济桥唐朝长安城明德门复原图唐朝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宋清明上河图北宋在政治上、军事上是我国古代史上较为衰落的朝代。但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发展,科学技术有很大进步。南宋时,中原人口大量南移,南方手工业、商业发展起来。宋朝代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程式化阶段、程式化阶段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明清两代的建筑较之于唐宋时代的建筑缺少创造力,趋向程式化和装饰化。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经验,仍体现在城市规划、宫室建筑和园林建筑之中。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种民族风格在这个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多元化阶段、多元化阶段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近代新建筑的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既有新城区、新建筑紧锣密鼓的快速转型,又有旧乡土建筑依然故我的推迟转型;既交织着中西建筑的文化碰撞,也经历了近、现代建筑的历史搭接。它所关联的时空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大部分近代建筑还遗留至今,成为今天城市建筑的重要构成。并对当代中国的城市生活和建筑活动有很大影响。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一、民俗的概念一、民俗的概念第二节第二节民俗的概念和内涵民俗的概念和内涵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条件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生产方式不同、民族历史不同,因此民俗风俗习惯也千差万别。民俗风俗作为一种民族现象,离不开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二、民俗的基本特征二、民俗的基本特征1、集体性、集体性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传承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为广大民间社会所共同接受的基本特征。2、地域性、地域性地域性是指民俗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3、变异性、变异性变异性是指民俗在传承过程中,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所呈现出的某些具有变异特点的外部特征。4、传承性、传承性传承性是指民俗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民俗特征。5、规范性、规范性规范性是指民俗对民间社会所有成员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第三节第三节民俗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民俗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一、儒家礼制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一、儒家礼制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儒家礼制文化将”礼制”看做是维系天地人伦上下尊卑的宇宙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准则。历代王朝都利用“礼”作为强化其统治和巩固宗法制度的手段。为了渲染君权天授,兴建了大规模的礼制性建筑,在建筑类型上形成了五种庞大的礼制性建筑系列。坛、庙、宗祠;明堂;陵墓;朝堂;阙、华表、牌坊。1、儒家礼制文化对中国建筑类型的影响、儒家礼制文化对中国建筑类型的影响2、儒家礼制文化对中国建筑布局的影响、儒家礼制文化对中国建筑布局的影响儒家所提倡的“礼”,规定了一套宗法社会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建筑中轴布局,结构匀称,中心安置,四合拱卫,等级分明,层次清晰,表达了意义深远和清明中正的仁义道德秩序。3、儒家礼制文化对中国建筑等级的影响、儒家礼制文化对中国建筑等级的影响儒家学说把建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看成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所有的建筑都不能超越皇宫建筑,任何建筑形式都有一定的规格程式,有严格的等级制。4、儒家礼制文化对中国建筑美学的影响、儒家礼制文化对中国建筑美学的影响中国建筑那些特色鲜明的建筑形象和手法例如方格网式的城市规划形式,严格对称、层层推进的院落建筑组群布置,延续几千年的木构架结构体系,轮廓丰富、色彩多样,对地形的巧妙利用和环境的和谐结合等等,与居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有很大关系。儒家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标准,同时也影响着建筑美学观。5、儒家学说的保守思想对建筑发展的影响、儒家学说的保守思想对建筑发展的影响儒家礼制文化所倡导的对旧的规制的遵从极大地阻碍了建筑的创新意,房屋的营造不是依据建筑主人的主观愿望和现实功能需要来规划设计,而是按既定的等级规制照章套用。二、道家风水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二、道家风水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1、道家风水文化注重建筑选址的神气性、道家风水文化注重建筑选址的神气性道教风水文化中人与自然万物协调发展的观念使的中国建筑实践中十分重视院基的生气。道教“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审美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以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独特认识和理解,开辟了审美意识的新天地,使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道家风水文化注重建筑封而不闭的神通性、道家风水文化注重建筑封而不闭的神通性中国建筑在外形上表现出四合性封围状,在内在意识上却有主动积极的精神。3、中国传统建筑,几乎都存在着有规律的数字等差关系,这是道教观念影响所至。道教对数的观念,是在周易基础上形成的。周易有“阳卦奇,阴卦偶”之说,其中“九”是天数,阳数之极,为最大。因此古代建筑房屋间数,则以9间(清代扩至11间)为最大,依次递减为7、5、3、1。三、佛教世俗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三、佛教世俗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1、神凡不分,佛尘一统性:、神凡不分,佛尘一统性:佛教宫室安置与世俗宫室安置几乎没有区别2、世俗的功利性、世俗的功利性在建筑文化上突出体现了与现实人生同一的思维方式和向往心态。四、民俗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四、民俗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民俗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绘画、雕刻和装潢等装饰艺术上,与整个建筑造型统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艺术体。第四节第四节中国建筑文化鉴赏中国建筑文化鉴赏一、中国建筑文化特征一、中国建筑文化特征1、环境经营与建筑布局的统一、环境经营与建筑布局的统一2、木构技术与形象艺术的统一、木构技术与形象艺术的统一3、构件模数规格定型与建筑风格生动多样的统一、构件模数规格定型与建筑风格生动多样的统一中国建筑注重自然环境效果,并通过建筑群体的整体艺术安排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建筑是以木构架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单体建筑的气势不如西方高昂,但木构架的框架式结构为门窗、屋顶等的美学创造留有余地。二、中国建筑装饰二、中国建筑装饰1、中国建筑绘画、中国建筑绘画和玺彩画: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这种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中国建筑绘画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用、美化、教化等作用。明清时期逐步走向程式化,主要分为三大类:旋子彩画: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其最大的特点是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即所谓旋子。一般用于次要宫殿、寺院、祠堂或陵墓建筑中。旋子彩画旋子彩画分析图苏式彩画:苏式彩画: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两边用或()框起,“()”被建筑家们称作“包袱”。苏式彩画源于江南苏杭地区民间传统作法一般用于园林中的小型建筑,如亭、台、廊、榭以及四合院住宅等。苏式彩画苏式彩画分析图苏式彩画2、中国建筑雕塑、中国建筑雕塑中国建筑雕塑装饰历史悠久。按雕与塑分类中国建筑雕塑装饰历史悠久。按雕与塑分类:素平:素平:这是最简单的做法,即把砖石表面打制光平的技法;减地平钑减地平钑(xi):即一般称之为阴刻的技法,把石面打磨光平之后,向下平刻出各式花纹图案和各种题材;雕:分为四种,砖、石、木、金属等艺术表现基本相同。雕:分为四种,砖、石、木、金属等艺术表现基本相同。阴刻阴刻剔地隐起:剔地隐起:即把表面打制光平之后,刻去不需要的部分,留出需要的各式花纹图案和各种题材,一般称之为阳刻;阳刻阳刻剔地起突:剔地起突:也就是现代称之为浮雕的表现形式,包括浅浮雕、高浮雕。高浮雕高浮雕浅浮雕浅浮雕塑造艺术的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塑造艺术的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单体塑像及群像;塑壁,在墙壁上浮塑出各种神像、楼阁、山海风景、人物故事等;屋顶塑饰,在屋顶、屋脊、檐头等塑制的各种题材的作品。塑壁塑壁屋顶塑饰屋顶塑饰从雕塑的材质运用分类从雕塑的材质运用分类1、木雕:大量运用于门窗、梁柱、额枋、廊栏等建筑中。2、砖雕: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于装饰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3、石雕:在石块上雕刻各种图案和形象的艺术,通常也指用石块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多用于牌坊、民宅的基础部位、碑刻等处。4、瓦雕:主要体现在瓦当雕刻艺术中,表现的雕刻内容有祝福的篆体汉字“福禄寿喜”等,或以谐音、寓意的方式表达的动物图案和植物花卉等。三、中国建筑构造三、中国建筑构造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构造方法有:梁柱、穿斗、井干三种结构体系和“斗拱”、“榫卯”结构方式,这是中国古建筑的真髓所在。梁柱式结构:梁柱式结构:又叫抬梁式、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墙倒屋不塌”这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充分表达了上述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穿斗式结构:穿斗式结构:又称立帖式,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以落地柱直接承受房屋重量的木架构建筑形式。井干式结构井干式结构: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都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榫卯:榫卯: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木构技术,不用铁钉而进行建筑构件连接的技术。四、中国屋顶建筑四、中国屋顶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庑殿式顶、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攒尖式顶和录顶等形式,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此外,还有卷棚顶等。1、庑殿顶: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庑殿顶太和殿重檐庑殿午门单檐庑殿顶2、歇山顶:又称九脊顶,除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外,还有四条戗(qiang)脊。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歇山顶主要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歇山顶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天安门3、悬山顶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屋顶左右屋檐出山墙),又称挑山。歇山顶悬山顶4、硬山顶硬山顶:五脊二坡,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屋顶左右屋檐不出山墙)。硬山顶出现最晚,是随着明清时期房屋墙壁广泛使用砖砌以后才大量采用的。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式或硬山式屋顶。硬山防风火,悬山防雨,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多硬山。硬山顶硬山顶5、攒尖顶:、攒尖顶:用于正多边形或圆形建筑,顶部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角式攒尖顶有与其角数相同的垂脊,圆攒尖顶则由竹节瓦逐渐收小,故无垂脊。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攒尖顶6、卷棚顶:卷棚顶:屋面双坡,屋顶最上方没有突出的正脊。硬山式、悬山式和歇山式都可以做成卷棚顶。此种建筑,园林中居多;宫殿建筑群中,佣人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五、中国建筑审美观念五、中国建筑审美观念中国建筑艺术审美观念与伦理价值密切相关,建筑艺术不但满足居住要求和审美愉悦,更要为现实的伦理秩序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建筑艺术的民族性:、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中国建筑艺术的民族性表现为木构架建筑特色和建筑群构成的整体艺术形象。3、建筑文化上的宇宙观念:、建筑文化上的宇宙观念: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单体建筑融于群体序列和自然环境的宇宙观念。2、建筑结构统一的数学比例关系:、建筑结构统一的数学比例关系:中国古代建筑广泛运用数的等差关系,以表现不同建筑等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