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pdf

    • 资源ID:91519273       资源大小:5.73M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pdf

    一 知识网络梳理1、碳、硅及其化合物(1)注意网络构建卷,aCC)3:CH4SiO2NaOHH2SiO3C O+H2O,CA(H C O 3)2NaOHC02 NaOH N a 29 03 CO2+H2ONaHCO3s i O_NaOH_;2 S iO 3 H O H4SiO4(2)扫除知识盲点工业上制备粗硅,是用过量的C和Si02高温下反应,由于C过量,生成的是C O而不是C 0 2,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但不能用玻璃塞。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SiC)2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C)2能与H F反应。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常见可溶性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却是盐溶液。H2 cCh的酸性大于HzSiCh的,所以有N a2 SiO3+CO2(少量)+H2 O=H2 SiC3 I+Na2 cO3,但高温下Na2 cO3+SiO2=Na2 SiO3+CO2 t也能发生,原因可以从两方面解释: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从化学平衡角度,由高沸点难挥发固体Si02制得低沸点易挥发的 C02。Si02不导电,是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S i是半导体,是制作光电池的材料。水泥、玻璃与陶瓷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氮化硅等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氮及其化合物在考查中结合点2、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1)注意网络构建SO2,H2OCa(OH)2AgNO3O2-HC1O任。?+H 0 Ca(ClO)2 NaCl 八 少 3 A*C1(2)扫除知识盲点液氯密封在钢瓶中,而氯水、次氯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1 m o l C 1 2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2NA、NA或小于NA(C12和 H 2 O 的反应为可逆反实验室制C b,除了用M n C h 和浓盐酸反应外,还可以用K M n C)4、K C I O 3、N a C l O 与浓盐酸反应且都不需要加热,如 C I O +C r+2 H =C 12 t +H2OO酸性K M n C)4 溶液,用的是H 2 s。4 酸化而不是盐酸。0 一不论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能体现强氧化性,如。0一与S O、F e2+均不能大量共存;C 1 C T 体现水解性,因 H C 1 O 酸性很弱,C 1 C T 水解显碱性,如 F e3+3 C 1 O +3 H2O=Fe(O H),I +3 H C 1 O,所以 C I O .与 F e +、A 严均不能大量共存。向C a(C I O)2溶液中通入S O2气体生成C a S O4而不是C a S O3,其离子方程式为C a2+3 C 1 O-+S O2+H2O=CaSO4 I +C 1 +2 H C 1 O(少量 S O 2)C a2+2 C 1 O-+2 S O2+2 H2O=CaSO4 I +2 C+S O T+4 H+(过量 S O2),3、硫及其化合物(1)注意网络构建与品红化合(检验)(2)扫除知识盲点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除了用热的NaOH溶液,还可以用C S2,但不能用酒精。SO?使含有酚猷:的NaOH溶液褪色,表现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SO?的漂白性;能使滨水、酸性KMnCU溶液褪色,表现SO?的还原性;SO?与H2 s反应,表现SO2的氧化性;SO2和C b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漂白性不但不增强,反而消失。把SO2气体通入BaCb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但若通入N H.3或加入NaOH溶液,或把BaCk改成Ba(N C)3)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前两者生成BaSC3沉淀,后者生成BaSCU沉淀。浓HNO3和Cu(足量)、浓H 2s和Cu(足量)、浓盐酸和MnC2(足量)在反应时,随反应进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注意区分Z n和浓H 2s的反应。C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确定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无水CuSO4确定水一品红溶液确定SO2f酸性KMnC4溶液除去SO?一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净一澄清石灰水检验CO2。4、氮及其化合物(1)注意网络构建H2OCuN aOHHNO3i浓H2 sNaNO3(2)扫除知识盲点 NO只能用排水法或气囊法收集。NO2或NO与。2通入水的计算中常用到4NO+3O2+2 H2O=4 H NO3 4NO2+O2+2 H2O=4 H NO3两个方程式。浓HNO3显黄色是因为溶有N O2,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F e3+。硝酸、浓H2 SO 4、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HN C3、HC1O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强氧化性酸(如HN Ch、浓H2 so4)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金属和浓HN03反应一般生成N O2,而金属和稀HNO3反应一般生成N O.,实验室制备NH 3,除了用Ca(0H)2和NH 4cl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力 口 N aOH固体或CaO)制取,而检验NH;须用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以确定N H;的存在。收集N E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时,应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吸收N E。铜与浓HNO3反应在试管内就能看到红棕色的N02,而与稀HN03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才能看到红棕色气体。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有白烟生成,常用于HC1和 NH3的相互检验。5、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1)直线型转化关系:非金属单质 上 酸 性 氧 化 物 上 酸 一”一盐如:C CO2 H2CO3 Na2CO3S S O2H2S O 3 N a2SO3PP2O5 H 3 P O4 Na3PO4(2)交叉型转化关系:c-co-co2二、重点知识回顾1、硅及其化合物的“反常”(l)Si的还原性大于C,但C却能在高温下从Si。2中还原出Si:2 C+Si O;,盘遍Si+2 C 0 t。(2)非金属单质跟碱溶液作用一般无放出,但S i能跟强碱溶液作用放出H2:Si +2 N a O II+H20=N a2Si O3+2 H2 t。(3)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作用,但S i能跟氢氟酸作用:S i+4 H F=S i F +2 H2 t o(4)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但 Si O,为原子晶体。(5)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 Si O z 能与HF 作用。(6)H2 c 的酸性大于 Hz Si。,,所以有 N&Si C h+C O z+HQ HHf i。,I +N a2C 03,但高温下N a2C 03+Si O a N a z Si 03+C 02 t 也能发生,原因可以从两方面解释: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从化学平衡角度,由 Si O z 高沸点难挥发固体制得低沸点易挥发的C O?。2、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中的热点(D C L 与水的可逆反应,HC 1 O 的强氧化性和弱酸性。(2)C k 与碱的歧化反应。(3)C k 作为氧化剂使用,如将F e 氧化为F e 计。(4)C k 的实验室制法,还原剂用浓盐酸,氧化剂可以为M n O 2(a)、K C IO 3 和 K M n O i 等。(5)次氯酸盐为重点C 1 0 不论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能体现强氧化性,如 c i o-与 S(T、厂、F e 均不能大量共存.C 1 C T体现水解性,因 HC 1 O 酸性很弱,C U T 水解显示碱性,如 F e +3 C l(r +3 H2O=F e (O H)3 1 +3 HC 1 O。3、常见无机酸的重要规律和重要特性(1)重要规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取决于该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如酸性:I1 C 1 O Rb SO Hh PO 2 c(h H2 s i 03证明酸性强弱,可利用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弱酸”的规律,如:N a2Si O 3+C O,+H2O=N a 2 C O3+H2Si O;!I C a(C 1 0)2+C 02+H20=C a C 0 3 I +2 HC 1 O强氧化性酸(如:HN O”浓 H 0,)与金属反应,不生成压;金属和浓HM)3 反应一般生成 N O 2,而金属和稀HN 0 3 反应一般生成N O。(2)重要特性硝酸、浓 次 氯 酸 具 有 强 氧 化 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HN O s、HC 1 O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浓HN O 3 和 C u (足量)、浓 H2s C h 和 C u (足量)、浓盐酸和M n O?(足量)在反应时,随反应进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浓H2 s o i 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常温下,铁、铝遇浓He SO,、浓 HN O 3 发生钝化。4、氮及其化合物(1).N O,N O 2 与 O 2 溶于水的计算,利用好两个比值4 :3、4 :1 即可4 N 0+3 02+2 H2O=4 HN Oa 4 N 02+02+2 H2O=4 HN O3(2).HN O 3 的性质,尤其是强氧化性是热点,涉及与单质反应产物的判断,尤其是与铁的反应如稀 HN Q;与 F e:F e+4 HN 0 3(稀,过 量)=F e(N O3);+N O t +2 H20;3 F e (过量)+8 HN()3(稀)=3 F e(N 0:!)2+2 N 0 t +4&0。5、常见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的检验(1).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C O r:加入B a C k 或 C a C L 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S O r: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 a C 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 O r:加入B a C L 溶液,产生臼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气体。(2).利用A g N C h(H N O,酸化)溶液检验(3).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C: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产加 入 N a O H4溶液液口热(I)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2)产生的气体与H C 1产生白烟特别注意: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离子检验时,要设法排除不同离子之间的干扰,如检验S O 厂时一定要排除A g+和 S(T 的干扰。三、无机推断(一)无机物的转化与推断方法突破口又称“题眼”,解无机推断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常见的突破口主要有以下几类:1.特殊结构(1)原子个数比为1:1 的化合物通常是H。、C 2H 2、C 6H 6、N&02等。(2)“A 三A”分子必然是瓯三角锥形的分子是Nh P L 等。(3)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有C H,、C C 1,、N H:、P,等。(4)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为钱盐。2.物质的特有颜色常见的有颜色的物质淡黄色固体S、N a2O 2 A g B r浅绿色溶液F口e 2 +红色固体C u C u20蓝色溶液C u2+紫黑色固体I2 K M n O4棕黄色溶液F e3+红棕色粉末F e203红色溶液F e(S C N)3黑色粉末,晶体M n O z s F e 3()4、C u S C、C u O橙色、橙红色溶液澳水红褐色沉淀F e(O H)3蓝色晶体C u S O i 5 H 2白色沉淀A g C l,B a S O M g (O H)2、A l (O H)3 等红棕色气体N O?、B r2(g)蓝色沉淀C u(01I)2黄绿色气体C l23.特殊的实验现象(1)上在C 12中燃烧呈苍白色火焰。(2)遇酚酷溶液变红色的气体是氨气。(3)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是N O。(4)C 1,通入含Bd的溶液中,会出现橙色,加入有机溶剂,在有机溶剂层出现橙红色;C k 通入含有广的溶液中,会出现深黄色,加入有机溶剂,在有机溶剂层出现紫红色。(5)遇 S C M 显红色或遇0匹生成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是F e3+(6)遇 B a C L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 N O 3的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可能含有A g.或 S O 7 或 S O t(7)遇 H C 1生成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可能含有A g+或 S i O t(8)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C l?或 S 02,但将褪色后的液体加热又复原的是S 02o(9)碘遇淀粉显蓝色。(10)实验现象为:白色沉淀一灰绿色f红褐色的转化一定是:Fe (O H)2-Fe (O i l):!0(11)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般是Al、N H 1H CO 3、(N H D O h、N H 4H S O 3、(N H J 2S O 3、(N H jzS、N H i H S。(12)与碱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是铝、镀盐,产生的气体一般是上、N I L(13)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般是N a、N a Q z、Ca Q、6 上附等。4.特殊转化关系(1)直线型转化-金属一0,碱 性 氧 化 物 一H,。0,碱 一酸巴,盐:满足此关系的有K、N a、Ca、Ba 等。非金属一0,酸 性 氧 化 物 H,0一,酸 酸与,盐:满足此关系的有C、N、S等。人0,H20A T,B一二,C,酸或碱:满足此关系的有N H 3、S、w、Fb S、C、N a 等。(2)交叉型转化(3)三角型转化(4)属 于“单 质+化 合 物=新 单 质+新化合物(置换反应)”类型的反应有:单质同主族:2N a+2H Q=2N a O H+H 2 t ;2C+S i O2 S i+2 C O t ;CL+2N a Br=2N a Cl+Bn 等。单质不同主族:2A1+6 H C1=2A1C13+3H2 t ;H2S+C12=2 H C 1+S I ;C+lb O(g)盘谑CO+H z 等。有过渡元素参加的常见置换反应:Fe+2H+=F ez+H2 t ;Fe+Cu2+=F e2+Cu o(5)能“三合一”的反应有:N H3+H20+C02=NHIH C03;4Fe(O H)2+2H20+02=4Fe(O H)36.其他特征(1)常温下短周期呈气态的单质(除惰性气体外):比、M、0八 Fz、CL,(2)常见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02和 5、白磷和红磷。(3)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0、S i、Al、Fe。(4)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H g;非金属单质:Br2(5)常见的可燃性气体:4、C0、压 、CHK C2HK C2H 2等。(二)解无机推断题“五步曲”1.审:审清题意,从题干一问题 框图迅速浏览一遍,尽量在框图中把相关信息标示出来,明确求解要求。2.找: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步非常关键。3.析: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的旧知识,大胆猜测,顺藤摸瓜,应用正逆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4.验:验证确认,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才算正确。5.答:按题目的要求写出答案。命敢考向一、碳、硅及其化合物考 向 一 碳、硅的性质和用途典例引领典 例 1芯片制造的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沙子羟棒A.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高温B.粗硅的制取:SiC)2+C =Si(粗)+CO2 TC.氟化氢可用于蚀刻硅基D.在硅基上电镀铜时,硅基做阴极【答案】B【解析】A.沙子是基本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是SiCh,A 正确;B.SiCh和 C 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Si制取粗硅,同时生成C O,而不是CCh,B错误;C.HF可与S i发生反应生成SiF,,因此氟化氢可用于蚀刻硅基,C 正确;D.在硅基上电镀铜时,Cu作阳极失去电子生成C+,C/+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铜,所以硅基做阴极,D 正确;答案选B。考向二 C O2x S i C)2的性质典例引领典例2 下列关于SiO2和C0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 2、SiCh分别是碳酸和硅酸的酸酎B.SiCh既能与KOH反应,又能与浓盐酸反应,而CO?不能C.CO2是酸性氧化物,SiCh是两性氧化物D.C02和SiO2都是由相应的分子构成的【解析】CO 2、SiO?都不能与浓盐酸反应,SiC2不是两性氧化物,且不是由分子构成的。【答案】A1M二氧化硅的特殊性(1)非金属氧化物一般由分子构成,而SiCh是由S i和O按个数比1 :2直接构成。Si、SiC、Si3N4 B N等也是直接由原子构成。(2)SiO?是HzSiCh的酸酊,但它不溶于水,不能直接与水作用制备HzSiCh。(3)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Ch能跟HF作用:SiO 2+4HF=SiF 4T+2 H2。(4)不要混淆二氧化硅和硅的用途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的是Si。?,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计算机芯片的是晶体硅。(5)水晶、石英、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Ch;珍珠的主要成分是CaCCh;钻石是金刚石;红、蓝宝石的主要成分是AI2 O 3。考向三 co2与盐或碱溶液反应的规律1、C02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的定量判断方法与碱反应原理CO 2+2 N aO H(足量)=N a2 CO3+H2。CO2+N aOH(少量):=NaHCO3反应后溶质成分的判断,x=z?(N aO H):(CO?)烂1:1N aHCO31 :lx2:1 NaOH、Na2 co3N aHCO.NNaaH CCOO,NKT a2”c詈N a 器CO 3出 HTFR 粕勒主二 N aHCO,1 3 Na2LU3 2i 3 N aO H也可用数釉表示:_ _ _ _ _ _ _1 _ _ A _ /nu-C02 过量 1:1 2 :1 N aO H 过量 n(c o2)CCh+N a2 co3+H2 O=2 NaHCC)31 CO 2(少量)+2 NaAlO2+3H2 O=2 Al(OH)31+N a2 cO 3CO 2(足量)+NaA102+2 H 2 0=Al(0H)31+N aHCC3 CO 2(少量)+Ca(ClO)2+H2 O=CaCChl+2 HClO CC2(少量)+Na2 SiCh+H2 O=H2 SiO31+Na2 cO 3典例引领典例3浓度相同的NaOH溶液各100 m L倒 入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向三份溶液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充分反应后,再向三份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 o l1 T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 mol L TB.B烧杯中通入的CO 2 体积为448 mL(标准状况)C.通入CO2后,A烧杯中的溶质为N a2 cCh和N aHCChD.通入CO2后,C烧杯中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OH):”(Na2 co3)=2 :1【解析】CO2通入NaOH溶液,可能发生反应2 NaOH+CO2=N a2CO3+H2O或N aOH+C O2=Na H C O3,由图示可知,滴加盐酸时均不直接产生CO2气体,且最终完全反应消耗的盐酸均为100 m L生 成Na C l,由原子守恒得”(Na )=(C),即(NaOH)=(HCl),故c(N aOH尸纱叩印_ =0.2 mol.L x0.1 L ,A正确;B烧杯中从开始加入盐酸V(N aOH)0.1 L到开始产生气体与从开始产生气体到气体完全放出需盐酸相同,即通入c o2后生成的溶液为N a2 c。3溶液,据2 NaOHCO2可知(CC2)=工 上 里L=0.0 1 m o l,标准状况下V(CO2)=2 2 4 mL,B错误;A烧杯中未产生气体消耗的盐酸小于气体完全生成消耗的盐酸,故溶质为Na 2 c。3 和 Na H CO、,C 正确;C 烧杯中通入CO2 未产生气体消耗的盐酸大于气体完全放出消耗的盐酸,故溶液溶质为Na 2 c。3 和 Na OH,(Na2C O3)=n(Na H CO3)=(1 00-7 5)x 1 0-3 x 0.2 m o l=5 x l 0-3 m o l,故 n(Na OH)=(5 0-0)x 1 0-3x 0.2 m o l=l x l 0-2 m o l.即n(Na OH):n(Na2C O3)=2 :1,D 正确。【答案】B考向四无机非金属材料及硅酸盐的表示方法典例引领典例4 青石棉是一种致癌物质,是 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 6 种化学品之一,其化学式为Na 2 Fe 5 Si 8 O2 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 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石棉是一种硅酸盐材料B.青石棉中含有一定量的石英晶体C.青石棉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Na2O-3 Fe O-Fe2O3-8 Si O2-H2OD.1 m o l 青石棉能使稀硝酸中的1 m o l H N O 3 被还原【解析】硅酸盐指的是硅、氧与其他化学元素(主要是铝、铁、钙、镁、钾、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故青石棉是一种硅酸盐产品;青石棉是一种纯净物,不可能含有一定量的石英晶体;1 m o l Na z OSFe O F e z C h S Q H O 跟硝酸反应时,失去3 m o i 电子,故能使稀硝酸中的1 m o l H N O 3 被还原。【答案】B二、氮及其化合物考向一氮的氧化物性质与相关计算有关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从反应实质看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从得失电子数相等或原子守恒的角度分析,简化计算过程。如 N。与 02、H z O 转化为硝酸的计算,则反应中。2 得到的电子数与NC失去的电子数相等。N O2 和 N O 有如下反应:3 NO2+H2O=2HN O3+NO2 NO+O2=2N O24 NO2+O2+2 H2O=4 H N O 3 4 NO+3 O2+2 H2O=4 H N O3(1)N O 和 N O2的混合气体N O、N O 2 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仅涉及反应,可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1=V(NO)i a+-V(N O2)o(2)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N O2和 0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涉及反应,其计算如下表:V(NO?)V(O2)0 r 4反应情况。2 过量,剩余气体为。2恰好完全反应N O2 过量,剩余气体为N O(3)N O 和 Ch的混合气体N O、O2 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涉及反应,其计算如下表:V(NO)户 V(o2)40 r 3反应情况O2 过量,剩余气体为。2恰好完全反应N O 过量,剩余气体为N O典例引领典 例 1 在一定条件下,将 NO2 和。2 的混合气体1 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mL 气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1.2 m L 2.4 m L 3 m L 4 m LA.B.C.D.【答案】D【解析】混合气体通入水中,涉及的反应有4 NO2 +O2 +2 H 2 O=4 H NC)3,3 NO2 +H2O=2 H NO3+N O.若 1 2 mL 全部为NO?,发生反应,剩余气体4 mL 大于实际剩4余气体2 mL,故剩余气体为N O 或 O2。若剩余的气体是。2,则“NO2)=MX(1 2-2)m L=8m L,*。2)=1 2 m L-8 m L=4 m L。若剩余的气体是 NO(2 m L)=6 m L N O 2,则“。2)=x(126)mL=1.2 mL。考向二氨与铁盐的性质及应用典例引领典例2下列有关氨或钱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NH3属于弱电解质B.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用盐酸滴定氨水,当溶液呈中性时,c(NH:)=c(C)D.常温时,O.lmoM/REUCl溶液加水稀释,-J 7的值不变c(NH,H,O)-c(H+)【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氨或钱盐的知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的比较。NH,属于非电解质,故 A 错;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所以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 B 正确;用盐酸滴定氨水,当溶液呈中性时,溶质为冰合氨和氯化镂,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H;)+c(H+)=c(Cl)+c(OH),由于溶液呈中性,则 c(H+)=c(OH),所以以NH;)=c(Cl),故。正确;(N H3 H2 O);),(N H/H q)x c(H+)x c(O H-)c(NH;)=K(N H/H,温c(NH;)xc(OH)时,0.1molL“NH4。溶液加水稀释,由于温度不变,所以c(NH,H2O)-c(H+)c(NH;)的值不变,即 N W)c(NH,H2O)-c(H+)的值也不变,故 D 正确。答案选A。考向 三 喷 泉 实 验典例引领典例3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和 HC1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 活塞均关闭。In3)若要在烧瓶I I中产生“喷泉”现象,烧 瓶I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2)若 先 打 开a、c活 塞,再 挤 压 胶 头 滴 管,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I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H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解析】(1)打 开a、b活塞,再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I I中,由于N片 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I I中,形成喷泉。(2)先打开a、c活塞,再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H中,烧瓶I I中的气压迅速减小,烧 瓶I中的H C 1气体会流向烧瓶I I中,且 与NH 3化合生成NH 4 c l而产生白烟。(3)在(2)基础上,若关闭a活塞,打开b活塞,烧杯中的水会迅速进入烧瓶I中,形成喷泉;若打开b活塞,不关闭a活塞,烧瓶中的水便会同时进入烧瓶I和H中,形成双喷泉。【答案】(1)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b活塞)(2)烧瓶H中导管口处产生白烟(3)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a活塞,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c活塞),片刻后,关闭a活塞,然后打开b活塞 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a活塞,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c活塞),片刻后,打开b活塞泉 实 验(1)喷泉实验的原理当挤压胶头滴管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后,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大的压强差(负压),则打开止水夹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2)形成喷泉的气体与液体组合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R?、HC1等)与水可形成喷泉;酸性气体与NaOH溶液组合能形成喷泉。气体 HC1 NH3 8 2、CL、H?S、SO2 NO2+O2CH2=CH2吸收剂 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水或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水滨水(3)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气体要充满烧瓶;装置不能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所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能快速反应。(4)喷泉实验的几种常见装置说明:装置中最好采用顶部有孔的烧瓶。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或双手捂热烧瓶,松开后片刻即形成喷泉现象。考向四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典例引领典例4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答案】D【解析】中 NH4C I受热可产生NH3和 H C 1,但两者遇冷会重新凝结产生NH4C 1,且可能出现堵塞导管的情况,中试管口未向下倾斜会导致水倒流入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故符合题意。NH3制取实验中3 个方面的创新(1)N E 制取原理的创新实验室制取少量N%,可不用钱盐和碱混合共热,而采用常温下将浓氨水滴加到固态碱性物质(如CaO、NaOH、碱石灰等)上,来制取N%。(2)NH3制取装置的创新浓器;水拓展:浓氨水CaO、被石灰等(3)N E 吸收装置的创新考向五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典例引领典例5 将 32.64 g 铜 与 140 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 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请回答下列问题:(1)N O 的体积为 L,NO2的体积为 Lo(2)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3)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 inLam oLL-的 NaOH溶液,恰好使溶 液 中 的+全 部 转 化 成 沉 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o(4)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Ch,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_ _ _ _ _ _ _ _ _ _ _ _go【答案】(1)5.824 5.376(2)1.52 mol4Vxi 0-+0.5(3)0J4(4)57.832.64 g【解析】(Cu)=64 g.mol 1=061 m o l,设混合气体中N O 的物质的量为x,NO2的物质的量为以 根据气体的总体积为11.2 L,有:x+y=0.5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3x+y=(0.51x2)moh解方程组得:x=O26 mol,y=0.24 moh 则:V(NO)=0.26 molx22.4 L molT=5.824L,*NO2)=11.2L5.824 L=5.376L。(2)参加反应的 HNO3 分两部分:一部分没有被还原,显酸性,生 成 CU(NC)3)2;另一部分被还原成NO?和 N O,所以参加反应的HNCh的物质的量为0.51 molx2+0.5 m ol=1.52 mol.(3)HNO3在反应中一部分变成气体,一 部分以N th 的形式留在溶液中 变成气体的HNCh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加入NaOH溶液至正好使溶液中C i?全部转化为沉淀,则溶液中只有NaNCh,其物质的量为loGwm ol,也 就 是 以 N O,形式留在溶液中的HNCh的 物 质 的 量 为 10一mol。所以,c(HNCh)=“x 10 3+0.5 32.64 g-07L4 mol-L .(4)由得失电子守恒得:2x(Cu)=2x(H2C2),64 g.mol,x 2 =n(H2O2)x2,n(H2O2)=0.51 m o l,则,”(比。2)=17.34 g。需 30%的双氧水:17.34 g+30%=57.8go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方法(1)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模型三、硫及其化合物考向一 S02的特性典例引领典 例1将一定量的SO2通入B aC h溶液中,无沉淀产生,若再通入a气体,则产生沉淀。下列所通a气体和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a 为 H 2S,SO2+2H+S2-3S1+2H2OB.a 为 C b,B a2+SO2+2H2O+C 1 2 B aSO31+4H+2C rC.a 为 NO2,4B a2+4SO2+5 H2O+NO3 4B aSO4l+NH4+6 H+D.a 为 NH 3,B a2+SO2+2NH3+2H 2O B aSO4X+2NH4+2H+【答案】C【解析】A.H 2s为弱电解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H 2s-3 S1+2H2O,故A错误;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应生成B aSO 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2+2 H2O+Cl2-BaSO4i+4H+2 C r,故 B 错误;C.NO?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身可以被还原为钱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Ba2+4SO2+5H2O+NO3 4 BaSO4i+NH4+6 H+,故 C 正确;D.通入氨气,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该生成BaSC3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2+2 NH3+H2OBaSO:4+2NH4+,故 D 错误;故选 C。Q/SC)2的“漂白性”S02能使许多有色物质 褪色 ,但其 褪色”原理不同:(1)还原性“褪色”:SO2能使滨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利用S02的还原性。(2)漂白性“褪色”:SO?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利用S02的漂白性。(3)酸性“褪色”:SO?能使滴有酚酰的NaOH溶液褪色,利用SO2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考向二 so2与co2的性质比较典例引领典例2 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 c o?的是 石 灰 水 H2s溶液KMnC)4溶 液 氯 水 品 红 溶 液A.B.C.除以外 D.全部【解析】SO2和 C0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沉淀,气体过量时沉淀都会溶解,所以不能用石灰水来区别;S02能与H2s反应生成S 单质,能看到黄色沉淀生成,而 CO2不能;SO2能 被 KMnC)4溶液和氯水氧化,从而使溶液褪色,且$。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 C02没有这些性质。所以可用来区别SO?和 CO?。【点拨】S02有还原性,与强氧化剂氯水、澳水、Fe3+、酸 性 KMnCU等反应,并且出现颜色的变化,但注意不是SO2的漂白性。【答案】C鉴 另 U SO2和 cc 2的方法SO2和 C02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通入的气体过量,则沉淀都可消失。所以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SO2和 C02。通常可用以下方法:(1)根据物理性质。CO2无色无味;S02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2)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0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02。(3)酸性KMnCU溶液。使酸性KMnC4溶液褪色的是S C h;无明显现象的是CO?。(4)溟水。使滨水褪色的是SO?;无明显现象的是C02。(5)硝酸酸化的硝酸钢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SO?;无明显现象的是CO?。(6)F eCb溶液。溶液颜色变浅的是SO 2;无明显现象的是CO?。考向三 SO:的检验典例引领典例3 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且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与自己的设计方案一致,即可确认溶液中含有SO;。其中正确的是A.加入足量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 入Ba(N 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C.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再加入BaC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解析】若溶液中含有S O j,则加入稀硝酸时,SO:被氧化为SO:,再 加 入BaC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错误:若溶液中含有SO:,加入Ba(N C)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SO3,再加稀盐酸酸化时,在酸性环境中,NO:将BaSCh氧化为BaSC4,沉淀不溶解,B错误;若溶液中同时含有NO;和SO:,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在酸性环境中,NO;将SO:氧化为SO:,同时本身被还原为NO,现象为有气泡产生,再 加 入BaCh溶液,产 生BaSO4白色沉淀,C错误;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存在干扰离子,再加入BaCk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SO:,D正确。【答案】DS O 1的检验误区(1)只加可溶性钢盐,不酸化。误将c o:、PO:、s o;-等干扰离子判断成s o:。因上述离子会产生B aC O3、B a3(PO4)2,B aS C h白色沉淀。(2)误将A g+判断成S O:。如向待测液中滴加B aC b溶液,再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便断定含S Oj。其错误是未注意当溶液中不含S。:,而 含A g+时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A g+cr A g 3(白色)。(3)误将S O:判断成S。:。如向待测液中滴加用稀盐酸酸化的B a(NC 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便误以为有S。:。该错误是未注意N O;在酸性环境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 O:氧化成SO j而产生干扰。考向四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与实验的融合典例引领典例4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S 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B中酸性KM n C U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B.实验结束后可向装置A的溶液中滴加KS C N溶液以检验生成的Fe3+C.装置D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S O?的漂白性D.实验时将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可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答案】B【解析】A.铁丝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S C h,因为酸性高钵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装置B中酸性高铳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 S O2的还原性,故A正确;B.因为浓硫酸足量,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把生成的Fe?+氧化成Fe 3+,因此不能检验是否铁丝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是Fe3+,故B错误;C.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 O?的漂白性,故C正确;D.导管a的作用是使内外压强相同,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故D正确;答案选B。四、氯及其化合物考向一氯气的性质典例引领典 例1 C 1 2是一

    注意事项

    本文(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pdf)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