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肿瘤的新疗法:-声动力疗法研究进展课件.ppt
动物肿瘤的新疗法动物肿瘤的新疗法:声动力疗法研究进展声动力疗法研究进展 现在癌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传统的手术疗法和化学疗法由于难以根治并且副作用严重,难以令人满意。于是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新的癌症治疗方法,Umemura S等1989年提出的声动力疗法(Sonody Therapy,SDT)便是众多新方法中有效的一种利用超声波激活血卟啉及其衍生物引起的一系列声化学反应以杀伤癌细胞的方法。由于SDT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且副作用较小,因而自提出起便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在近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一、SDT的产生及其原理的产生及其原理二、声动力疗法抗癌的研究进展二、声动力疗法抗癌的研究进展三、声动力疗法未来研究的展望三、声动力疗法未来研究的展望 一、一、SDT的产生及其原理的产生及其原理1.早期超声治疗方法:超声是一种机械波,能够穿透生物体的组织,因而很早就被用于癌症的治疗。早期的超声治疗方法,是利用较强的超声波产生的振动和热效应造成肿瘤组织的机械损伤,因而对正常细胞也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这就限制了超声抗癌的应用。2.超声激活血卟啉疗法:血卟啉血卟啉是血红素合成过程中间产物,研究发现,外源性血卟啉能在肿瘤组织中明显滞留和富集,而正常组织中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单独使用血卟啉对癌细胞没有致死作用,而超声激活血卟啉则能杀伤多种癌细胞。这样,超声激活血卟啉方法,便提高了抗癌疗效,并减小了副作用。共识:由于癌细胞与正常组织不同,可滞留和富集外源性血卟啉及其衍生物,因而以超声激活血卟啉作用于癌细胞的同时,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以超声激活血卟啉作用于癌细胞后,光镜检查观察到其细胞结构被破坏,核物质疏松,同时胞中出现很多空泡。超声激活血卟啉可引起细胞染色质凝集,细胞核固缩,细胞膜出芽脱落,形成凋亡小体。SDT治疗机理总结:产生单线态氧,烷氧自由基等可造成细胞损伤。破坏内质网、核膜等细胞内膜结构造成细胞代谢紊乱。引起细胞质聚集,核物质丢失导致细胞死亡。启动细胞凋亡程序,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返回首页 二、声动力疗法抗癌的二、声动力疗法抗癌的 研究进展研究进展由上一章节我们可以看出,声动力疗法有明显的抗癌效果,并且毒副作用低,人们便希望能将其用于人体肿瘤的治疗。但是,我们同样要认识到,声动力疗法用于临床还任重道远。为将这一美好愿望变为现实,研究人员进行了后续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2.SDT治疗癌症时间的研究 研究人员在设想将SDT应用于人体之初,对血卟啉进行了药物动力学测试,发现给药后60分钟为超声使用的最佳时间。3.超声强度与杀伤效应的研究研究表明,在SDT处理肿瘤细胞悬浊液时,增大超声强度,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强度也相应增强,但它对正常组织的机械损伤也相应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孙世惠等人以较低强度的超声对肿瘤细胞作用,效果同样明显。这表明SDT用于临床时,可使用较弱的超声,这样便可尽量减小副作用,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机械损伤。三、声动力疗法未来三、声动力疗法未来研究展望研究展望 声动力疗法以其选择性杀伤效果起高效的杀伤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科学界的目光。但是SDT疗法现在还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SDT试验的不足之处 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的,虽然实验中SDT对鼠类肿瘤有明显疗效,但很难说明其对人类肿瘤有同等效果。就现在的资料而言,SDT 只是对不多的几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效果,是否对其他的肿瘤有同样好的疗效,还很难说。SDT与其它治疗方法复合治疗 目目前的SDT疗法主要集中在对血卟啉及其衍生物激发态研究上。但SDT的功能并不止于此。肿瘤在生长和扩散过程中,肿瘤中分化产生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血管生成素抑制素和内皮分化素抑制素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对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必然会起到抑制作用。因此未来研究中可尝试在SDT过程中结合使用血管生成素抑制素和内皮分化素抑制素治疗恶性肿瘤。继而发现,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肿瘤细胞,对声动力疗法的敏感性是不同的。研究证实,S期细胞对声动力疗法最为敏感。基于此,可以使用阻碍细胞周期发展的药物将肿瘤细胞尽可能同步化于S期以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血卟啉分子式 致谢:本论文是在北师大张雁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对张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制作群:冯帆 03221010 李亮 03221020 钱嵩涛 03221028 郎士伟 03221018 何志辉 03221015 敖飞成 03221001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