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胸部局解-医科大学局解-哈尔滨医科大学局解-局部解剖学教学课件.ppt
-
资源ID:91535050
资源大小:8.01M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胸部局解-医科大学局解-哈尔滨医科大学局解-局部解剖学教学课件.ppt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本次课教学大纲掌握:胸部的境界。女性乳房的位置,淋巴引流及其临床意义。膈的裂孔及通过结构。胸膜腔及窦的构成,胸膜顶及各胸膜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肺根的构成,各结构间的毗邻关系。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纵膈的左、右侧面观。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The Regional Anatomy李 跃Department of Anatomy,Tai Shan Medical UniversityChapter 3 Thorax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Section 1 summary一、境界与分区1.境界:境界:前面观上界上界为颈部的下界;下界下界为剑突向两侧沿肋弓至其最低处。后面观上界上界为项部的下界;下界下界为肋弓最低点、第11肋前端、第12肋下缘至第12胸椎棘突的连线。2.分区:分区:胸部分为胸壁(胸前、胸侧、胸背)和胸腔(中部和左、右部)。胸部胸部:胸壁、胸腔、胸腔脏器:胸壁、胸腔、胸腔脏器(胸廓+软组织)+膈+膈 胸腔胸腔 +胸腔器官胸腔器官(纵隔+肺+胸膜和胸膜腔)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二、表面解剖(二)标志线前正中线、胸骨线、锁骨中线、胸骨旁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后正中线、肩胛线(一)体表标志1.1.颈静脉切迹:颈静脉切迹:女性平第3、男性平第2胸椎。2.2.剑突:剑突:根平第9胸椎。3.3.胸骨角:胸骨角:平第2肋、第4胸椎体下缘、主动脉弓起止、气管杈、食管第2狭窄处等。4.4.其它:其它:锁骨、肋、肋弓、乳头,等。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三)乳房 the breast1.位置:女性乳房位于胸肌筋膜的前面,胸骨旁线与腋中线之间,平第26 肋高度。2.形态结构:乳房的形态大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由皮肤、纤维组织、脂肪和乳腺等构成。乳腺被结缔组织隔分成1520 个乳腺叶,呈放射状排列。结缔组织中有许多乳房悬韧带乳房悬韧带,与乳腺癌时的“橘皮样变”有关。乳房与胸筋膜之间有乳房后间隙乳房后间隙,可用于植入假体。悬韧带乳房后间隙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3.淋巴回流:乳房淋巴引流的方向: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汇入胸肌淋巴结,这是其淋巴回流的主要途径;乳房深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间淋巴结或尖淋巴结。内下部的淋巴管与腹前外侧壁上部及膈下淋巴管相吻合,并与肝上面的淋巴管间接相连;内侧部的深淋巴管深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浅淋巴管浅淋巴管与对侧乳房淋巴管相吻合;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胸肌LN尖LN胸骨旁LN胸肌间LN与对侧吻合至腹壁膈下及肝尖LN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二、深层结构(一)深筋膜:1.浅层:较薄,覆盖胸大肌、前锯肌表面,与腹部和背部深筋膜相延续。2.深层:包绕锁骨下肌和胸小肌,并形成锁胸筋膜锁胸筋膜。有胸外侧神经、胸肩峰血管、头静脉和淋巴管穿过该筋膜。(二)胸廓外肌层:2.深层: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前锯肌。1.浅层:胸大肌、腹直肌和腹外斜肌上部;锁胸筋膜胸外侧N胸肩峰血管头静脉胸大肌腹直肌腹外斜肌锁骨下肌胸小肌前锯肌两者之间为胸肌间隙胸肌间隙,有胸肌间淋巴结。可植入假体。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2.血管和神经:最上肋间A肋间后A肋下A肋间后V肋下V副半奇V半奇V奇V肋间N肋下N肋间神经血管的主干主干主干主干行于肋沟内,自上而下自上而下为V.A.N.。肋间后动脉在肋角处发出的下支下支下支下支则行于下位肋的上缘,向前均与胸廓内动脉的分支吻合。(1)动脉:最上肋间最上肋间A A来自肋颈干,至第1、2肋间隙;肋间后肋间后A A发自胸主A,至311肋间隙;肋下肋下A A行于第12肋下方。(2)静脉:肋间后V和肋下V均汇入奇V系统。(3)神经: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与血管伴行。肋间后V肋间后A肋间N下支胸廓内A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胸膜腔穿刺部位及注意事项胸膜腔穿刺部位及注意事项肩胛线外侧肩胛线外侧肩胛线内侧肩胛线内侧教材:“常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穿刺。”最好改为:9、10肋间隙。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Section 3 Diaphragm一、位置、分部(一)位置:位置:穹隆状,位于胸、腹腔之间。上邻胸膜腔、肺和心包,下邻肝、脾、胃。(二)分部:分部:分为中心腱和周围肌。后者分为胸骨部、肋部和腰部(膈脚、弓状韧带)。各部间形成胸肋三角、腰肋三角,是隔的薄弱区。二、裂孔腔静脉孔(T8):下腔V、右膈N食管裂孔(T10):食管、迷走N前后干、胃左A食管支、淋巴管。主动脉裂孔(T12):主A、胸导管,等胸骨部肋部腰部胸肋三角腰肋三角腔V孔腔V孔食管裂孔食管裂孔主A裂孔主A裂孔左脚左脚内侧弓状lig内侧弓状lig外侧弓状lig外侧弓状lig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Section 4 pleura&pleural cavity一、胸膜为间皮构成的浆膜,分为贴于肺表面的脏胸膜脏胸膜和胸腔内表面的壁胸膜壁胸膜两部。后者按部位不同而分为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和胸膜顶。脏壁移行处,形成肺韧带肺韧带。二、胸膜腔 左右各一,为脏、壁胸膜之间的潜在性间隙。深吸气时肺不能深入的区域称胸膜隐窝胸膜隐窝(肋膈隐窝、肋纵隔隐窝)。脏胸膜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肋膈隐窝肋纵隔隐窝胸膜顶肺韧带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三、壁胸膜反折线的体表投影(一)前界:自锁骨内侧1/3上方23cm处向内下方经胸锁关节后面,至第2胸肋关节高度两侧靠拢沿中线向下。左侧在第4胸肋关节处、右侧自第6胸肋关节处移行为下界。两侧之间形成了胸腺胸腺区区和心包区心包区。(二)下界:在锁骨中线上与第8肋、在腋中线上与第10肋相交,在后正中线的两侧平对第12胸椎棘突。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一、位置和体表投影Section 5 Lung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肺尖高出锁骨内侧1/3段的上方23cm,肺前、后界基本与胸膜一致,下界则比胸膜高两条肋。二、结构(一)肺叶: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则被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二)肺门:肺门为肺纵隔面中部的凹陷,有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三)肺根及其毗邻: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1.1.肺根:肺根:由出入肺门的结构构成。其排列为:自前向后自前向后 V、A、B;自上而下自上而下两侧不同:左侧 A、B、V;右侧 B、A、V。2.2.毗邻:毗邻:左肺根:左肺根:前方有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后方后方有迷走神经,上上方方有主动脉弓,下方下方有肺韧带迷走N主A弓肺韧带膈N心包膈AV右肺根:右肺根:前方前方有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后方后方有迷走神经,上上方方有奇静脉弓,下方下方为肺韧带膈N心包膈AV迷走N奇V弓肺韧带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四)支气管肺段支气管肺段由肺段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构成。均呈锥形,底位于肺表面,尖朝向肺门。右肺10 段,左肺8段。上叶:尖S1、后S2、前S3;中叶:外侧S4、内侧S5;下叶:上S6、内侧底S7、前底S8、外侧底S9、后底S10。右肺S1S1S1S1S2S2S2S2S3S3S3S3S4S4S5S5S5S5S6S6S6S6S7S7S8S8S8S8S9S9S9S9S10S10上叶:尖后S1+2、前S3、上舌S4、下舌S5;下叶:上S6、内前底S7+8、外侧底S9、后底S10。左肺S1+2S1+2S1+2S1+2S3S3S3S3S4S4S4S4S5S5S5S5S6S6S6S6S7+8S7+8S7+8S7+8S9S9S9S9S10S10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1.肺动脉与肺静脉:肺动脉肺动脉入肺后伴随支气管的分支,最后至肺泡周围。肺静脉肺静脉由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逐渐汇集,最后形成4条肺静脉,出肺门。三、肺的血管、淋巴和神经(一)血管右肺A左肺A左肺下V左肺上V右肺上V右肺下V2.支气管动脉与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动脉起自胸主动脉或右肋间后动脉,约13支,伴随支气管入肺,分布于支气管壁、肺血管和脏胸膜等处。支气管静脉支气管静脉注入奇静脉、半奇静脉或其属支。支气管A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二)淋巴肺的淋巴注入肺淋巴结或直接注入支气管肺淋巴结。(三)神经肺的内脏运动神经来自交感、副交感共同形成的肺神经丛肺神经丛。副交感副交感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扩张和腺体分泌;交感交感的作用相反。肺的内脏感觉神经分布于支气管粘膜、肺泡和脏胸膜。肺N丛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三)侧面观:(三)侧面观:1.左侧面观:中部中部为左肺根。后方后方为左迷走神经、胸主动脉、左交感干、内脏大神经。前方前方有左膈神经、心包膈动、静脉,前下方有心包。食管上三角:食管上三角:左锁骨下动脉、脊柱和主动脉弓之间,内有食管和胸导管上份。食管下三角:食管下三角:心包、胸主动脉和膈围成,内有食管下份。左膈N心包膈AV心包胸主A左交感干内脏大N左迷走N食管胸导管食管上方上方为主动脉弓、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主A弓左颈总A左锁骨下A左肺根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前方前方为右膈神经、右心包膈血管,前下方为心包。后方后方为奇静脉、食管、右迷走神经、右交感干、内脏大神经等。2.右侧面观:中部中部为右肺根。右肺根右膈N右心包膈AV心包奇V右迷走N右交感干内脏大N食管上方上方有奇静脉弓、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气管和食管。奇V弓右头臂V上腔V气管食管下方下方有下腔静脉。下腔V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二、上纵隔由前向后分为三层:三层:三层:三层:前层为胸腺静脉层,中层为动脉神经层,后层称为器官层。前层前层主要有胸腺、左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中层中层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头臂干、左颈总A、左锁骨下A)、膈神经和迷走神经。胸腺下腔V左头臂V右头臂V主A弓头臂干左颈总A左锁骨下A迷走N膈N后层后层有气管、食管、喉返神经和胸导管等。气管食管胸导管喉返N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三、下纵隔(一)前纵隔:内有心包、心及大血管根部、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等。1.1.心包心包:囊状,分为纤维心包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浆膜心包。后者再分脏、壁两层,在大血管根部移行反折,其间为心包腔心包腔。内有胸腺下部、纵隔前淋巴结和疏松结缔组织。(二)中纵隔:心包膈N心包膈AV纤维性心包浆膜性心包脏层壁层心包腔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心包位于中纵隔内,前面前面有胸膜、肺、胸骨和26肋软骨;两侧两侧为纵隔胸膜、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后方后方邻主支气管、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和胸导管等;上方上方有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下壁下壁与膈的中心腱愈着。纵隔胸膜膈N心包膈AV主支气管主支气管食管胸主A奇静脉半奇静脉胸导管上腔V升主A肺A干中心腱(1)心包的位置、毗邻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横窦:横窦: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为浆膜心包脏、壁两层间的密闭腔隙含有少量浆液。其返折处形成的间隙称心包窦心包窦,主要有:(2)心包腔:前下窦:前下窦:位于心包前壁与下壁的移行处,是心包穿刺的常用部位。斜窦:斜窦:两侧肺静脉根部、下腔静脉、心包后壁与左心房后壁之间。横突斜 窦前下窦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2.心心为前后稍扁的圆锥形。心底:心底:心底:心底:朝右后上方,与大血管相连;心尖心尖心尖心尖:朝左前下方,圆钝游离;借冠状沟、前、后室间沟和房间沟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腔。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1)心位置和毗邻:位置和毗邻:位于中纵隔,心包内。前面平对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平对第5-8胸椎。两侧及前面大部被肺与胸膜覆盖,仅在左侧第4、5肋间隙处,心脏的前面隔着心包与胸前壁相贴。临床上,心内注射常取此部位。(2)心的血管)心的血管:左、右冠状动脉;心大、中、小和心前静脉及冠状窦。(3)心的神经:)心的神经:来自交感干(+)和迷走神经(-),形成心浅丛和心深丛。左冠状A右冠状A心大V心中V心小V冠状窦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三)后纵隔(三)后纵隔 位于心包后壁与下位8 个胸椎之间,上平胸骨角,下达膈。其内纵行排列纵行排列 的器官有:主支气管、食管、迷走神经、胸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交感干及内脏大、小神经、纵隔后淋巴结等。其内横行排列横行排列 的有:肋间后动、静脉和肋间神经。主支气管食管迷走N胸主A胸导管奇静脉半奇V副半奇V交感干内脏大N内脏小N肋间后A肋间后V肋间N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李 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