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技术总下部结构扩大基础结学习教案.pptx
-
资源ID:91535079
资源大小:1.76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桥梁施工技术总下部结构扩大基础结学习教案.pptx
会计学 1桥梁施工(sh gng)技术总下部结构扩大基础结第一页,共20 页。第二节 第二节 扩大 扩大(kud)(kud)基础 基础 一、土质基坑开挖到基底后被水浸泡?1、质量问题及现象基坑开挖后,基底土被水浸泡,土层变软,承载力降低。2、原因(yunyn)分析1)由于连续降雨,使基坑内积水。2)地下水位较高,降水效果欠佳。3)当采用坑内排水时,排水量小于出水量。4)由于种种原因(yunyn),在基坑开挖后未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地表水流入基坑内,或泉水渗到基坑内。3、预防措施1)基坑开挖至基底30-50cm 时,可根据天气情况来安排下一步工序,在天气晴朗时,将预留部分挖去,随即进行基坑检验,检验合格后马上进行基础的施工。2)雨季施工时,为了防止水流进基坑,应在基坑四周0.5 1.0m 外的地方挖排水沟或打土垄。第1 页/共20 页第二页,共20 页。3)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当采用井点降水或在基坑四周开挖(ki w)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排不沟和集水井的深度应比基坑深0.5m,并有坡度,集水井应比排水沟最低处深1-1.5m,具体尺寸视降水范围决定。4)要备足排水设备,随挖随排水,以坑内不积水为准。5)在靠近河沟、水渠的地方开挖(ki w)基坑时,应在基坑外挖一条载水沟,载断流入基坑的水源,载水沟外侧距基坑的距离应大于3m。6)接近基底标高20cm 时停止开挖(ki w),待地下水位降至基底标高50cm 以下时,方可进行清底工作。4、处理措施将被水浸泡的软土挖除,用砂砾、级配碎石或石灰土回填至设计标高。二、地基为不均匀地质时,如何防止基础产生滑移或倾斜?1、质量问题及现象基础产生滑移或倾斜。2、原因分析1)基底的承载力不均匀,致使基础向承载力较小的一侧倾斜。第2 页/共20 页第三页,共20 页。2)基础位于倾斜面上,基底为增填半挖,填筑部分不牢固,使基础向半填部分滑移或倾斜。3)在山区施工时,基础持力层位于向斜层面上。3、预防措施1)若基础持力层处于倾斜岩石上,可对岩石开向内倾斜的台阶,以提高抗倾滑能力。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行的方法进行地基加固,提高地基承载力。3)更改设计,使基础全部处于开挖面上。4)尽量使持力层避开向斜层岩石面,如无法避开,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持力层进行锚固。4、处理措施当基础出现倾斜迹象时,可通过在基底钻孔注浆(水泥浆、化学制剂等加固剂)把原来松散的土固结为有一定强度和防渗性能的整体,或把岩石缝隙堵塞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fngzh)继续倾斜的目的。第3 页/共20 页第四页,共20 页。第三节 第三节 墩、台基础 墩、台基础(jch(jch)一、在承如施工时,如何保证大体积砼的浇筑质量?1、质量问题及现象1)砼表面出现裂缝。2)砼出现贯穿裂缝。2、原因分析1)地基变形引起的裂缝。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水平方向位移,使结构产生附加应力,超出砼结构的抗拉能力,导致结构开裂。2)由于温差变化产生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砼浇筑完毕后,由于水泥水化时产生大量热量,致使内部温度升高,内外温差过大。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使砼表面出现裂缝。3)砼收缩产生的裂缝。砼浇筑完毕后,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是砼表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3、预防措施1)当基底土质变化较大或承载力不均匀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jnxng)处理,使基底具有均匀的承载力。第4 页/共20 页第五页,共20 页。2)根据实际情况,应选择水化热低水泥,限制水泥用量,降低骨料入模温度,并缓慢降温。3)为减少砼塑性收缩,应严格控制砼的水灰比,振捣密实,避免过振。为避免出现缩水裂缝,在砼浇筑后应加强养生,保持砼表面温润,避免忽干忽湿。4)对于刚刚出厂的水泥,要经过至少2 周的熟化才能使用。5)当承台的平载面过大时,不能在前层砼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成次层砼时,可分块进行浇筑。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分块应合理布置,各分块平均面积不小于50m2。b.分块高度不超过2m。c.块与块间的竖向接缝面应与基础平截面短边平行,与平截面长边垂直。d.上下邻层砼间的竖向接缝,应错开(cu ki)位置并做成企口,按施工缝处理。6)在砼中掺加适量的膨胀剂,对砼的收缩进行补偿。7)砼浇筑完毕后,为控制砼内外温差,可在砼顶面采用蓄水并覆盖塑料布进行养生,使砼的表面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砼内外温差。第5 页/共20 页第六页,共20 页。8)在砼中可掺加外加剂、片石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9)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应避免高温时段施工,尽力安排在气温较低时进行砼浇筑。同时对原材料进行降温,并用冷却水进行拌和,以降低砼浇筑后的内部温度。10)当采取上述措施仍无法降低砼内外温差时,则必须在砼内部埋置铁管采用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内部散热,或采用薄层连续浇筑,以便加快散热。4、处理措施1)当裂缝较小时,可用碳纤维粘贴加固、环氧树脂(hun yn sh zh)灌注等方法进行处理。2)当砼基础出现裂缝时,可用扒钉钉合或钢箍加固封闭裂缝。二、如何保证桥墩砼的浇筑质量?1、质量问题及现象1)砼表面出现蜂窝、麻面。2)钢筋的保护层偏薄。3)分层印迹明显。第6 页/共20 页第七页,共20 页。4)砼表面出现水纹。2、原因分析1)使用水泥品种不合适。2)材料级配发生了变化,致使坍落度变化较大。3)当桥墩的高度超过2m 时,由于未设置串筒致使砼发生离析,振捣时漏振或过振。4)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不当。5)两层浇筑(jiozh)时间间隔过长,或振捣时振捣棒未深入到下层砼中,致使两层砼未结合好。3、预防措施1)勿用矿渣水泥,因为使用矿渣水泥后,砼表面易出现水纹。2)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保证砼的和易性。3)当桥墩的高度超过2m 时,在浇筑(jiozh)砼时要设置串筒,或泵送砼接串筒至分层浇筑(jiozh)部位。4)分层浇筑(jiozh)振捣的厚度一般每30cm 一层,振捣时振捣棒应深入下层5cm 左右,不可超厚,否则振捣效果不好。砼应该连续浇筑(jiozh),两层之间的浇筑(jiozh)不可间隔时间过长。第7 页/共20 页第八页,共20 页。6)使用整体模板,尽量减少接缝,接缝时垫海绵条或橡胶条并紧固密封。4、处理措施当蜂窝面积较小时,可在拆模后及时用高标号砂浆进行处理。三、如何防止墩柱顶部出现水平裂缝?1、质量问题及现象拆模后,在距顶面40cm 左右范围内,有细小裂纹,有时会沿箍筋形成环状水平裂纹。2、原因分析1)墩柱顶部砼的压力小。2)过振造成(zo chn)大石料下沉,柱顶部分骨料减少,易在最上层箍筋处形成环状水平裂缝。3、预防措施1)在砼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采用二次振捣可以消除因塑性沉降而引起的内分层,改善骨料界面结构,提高砼强度和搞渗透能力。2)拆除最上部的箍筋。第8 页/共20 页第九页,共20 页。3)二次振捣完毕后,在墩柱顶上压砂袋,以增加对上部砼的压力。4、处理措施1)当裂缝未形成环状时,可用环氧树脂进行灌注不封闭裂缝。2)当裂缝形成环状裂缝,且深度达到箍筋或超过箍筋时,应将裂缝以上部分凿除重新浇筑。当裂缝深度未达到箍筋位置时,可用环氧树脂进行灌注封闭裂缝。四、在盖梁施工中,如何准确(zhnqu)安装支座下的预埋钢板?1、质量问题及现象1)预埋钢板位置与设计位置不符,发生平面或高程误差。2)预埋钢板下砼不密实。2、原因分析1)由于测量失误,导致预埋钢板位置不准确(zhnqu)。2)预埋钢板定位后,由于未与钢筋进行连接固定,在砼浇筑时发生移位。3)由于钢板下钢筋较密,砼振捣困难。3、预防措施1)、在盖梁钢筋绑扎完毕后,要对预埋钢板的位置进行精心测量,第9 页/共20 页第十页,共20 页。定好预埋钢板(gngbn)位置。在钢板(gngbn)定位后要进行认真复测,保证其顶面高程与设计高程相符。2)在预埋钢板(gngbn)定位后与钢筋骨架焊接在一起,保证在砼浇筑时不会发生位移。3)在预埋钢板(gngbn)中心挖一小孔,在浇筑砼时直到振捣到孔中流出砂浆为止。4)在采取先浇筑砼后再插放预埋钢板(gngbn)时,应使用水平仪进行全过程监测,以保证其顶面高程在允许误差范围内。4、处理措施当底板(钢板(gngbn)上未钻孔)脱空或平面位置、标高发生误差时,应拆除预埋钢板(gngbn),可先在钢板(gngbn)上钻孔,然后在水平仪、经纬仪的控制下,重新安装预埋钢板(gngbn)并浇筑砼。五、桥墩滑模施工时局产部坍塌或掉角怎么办?1、质量问题及现象桥墩局部出现坍塌或掉角。2、原因分析1)分段不当。第10 页/共20 页第十一页,共20 页。2)滑模提升过快。3)千斤顶高差偏大。4)角部振捣不好,砼强度较低。3、预防措施1)分段要适当。2)滑模的提升速度要适宜,不可过快。3)要经常观察并注意千斤顶的高差不要过大。4)在砼的振捣时,不要漏振,保证(bozhng)振捣质量。5)控制砼的坍落度,添加外加剂,提高砼的早期强度。4、处理措施1)局部坍塌或掉角可采用同标号细石砼进行整修。2)如坍塌面积较大无法整修补救时则需凿除重新浇筑。六、桥墩滑模施工时模板出现扭转及偏移时怎么办?1、质量问题及现象模板出现扭转及偏移。2、原因分析1)千斤顶爬升速度不一致。第11 页/共20 页第十二页,共20 页。2)操作平台上的荷载不均匀。3)砼浇筑程序不合理。4)风力及外力冲击等。3、预防措施1)千斤顶的爬升速度要一致。2)要保持平台上荷载堆放均匀,经常检查。如发现荷载不均匀要及时纠正。3)要分层浇筑砼,落差较大(如超过2m)时必须设串筒以减缓砼的冲击力,最好用泵送砼接串筒分层浇筑。4、处理措施1)当模板倾斜或偏移时,可加快(ji kui)模板较低一侧千斤顶的爬升速度。2)若模板同时出现偏斜与扭转时,应先纠正偏斜,再纠正扭转。其方法是提高对角线上千斤顶的爬升速度,使模板造成有利的高差,调整到正确位置。七、桥墩滑模施工时出现贯穿裂缝如何处理?1、质量问题及现象砼出现贯穿裂缝。第12 页/共20 页第十三页,共20 页。2、原因分析1)千斤顶发生倾斜。2)模板的提升间隔时间太长。3)模板变形。3、预防措施1)保持千斤顶处于水平(shupng)状态。2)发现模板变形或扭转时,要及时纠正。3)加快砼的浇筑速度,尽量缩短模板的提升间隔时间。4、处理措施将出现贯穿裂缝的砼凿除,重析浇筑。八、桥墩施工时如何防止模板偏位和漏浆?1、质量问题及现象顶面中心偏位,模板接缝处漏浆。2、原因分析1)模板定位后,四周拉杆的松紧程度不一,在浇筑砼过程中模板向拉杆较紧的一侧倾斜。第13 页/共20 页第十四页,共20 页。2)模板定位并固定好后,其中的某一根拉杆受到外力的冲击,导致模板移位。3)立模板的基面不平整,导致模板倾斜。4)模板变形导致接缝处的间隙较大,密封不好,在浇筑砼时出现漏浆。5)模板底产部漏浆。3、预防措施1)使用整体钢模板,尽可能减少接缝。2)模板定位后,四周的拉杆的松紧程度(chngd)要一致,而且在浇筑砼前一定要进行复测,以保证桥墩的中心位置符合设计要求。3)安装模板前要对模板进行认真检查,变形的模板要经整修才能使用,模板接缝要用海绵条或胶条进行密封。4)支模前应对支撑面进行整修,使之处于水平状态。5)模板底部要用砂浆进行密封,待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砼浇筑。4、处理措施拆模后,对漏浆部位用砂浆进行修补。第14 页/共20 页第十五页,共20 页。承台施工(sh gng)跑模 第15 页/共20 页第十六页,共20 页。扩大(kud)基础钢筋第16 页/共20 页第十七页,共20 页。扩大基础(jch)钢筋第17 页/共20 页第十八页,共20 页。扩大(kud)基础 第18 页/共20 页第十九页,共20 页。静载实验(shyn)第19 页/共20 页第二十页,共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