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环节动物(Annelida)-动物学-教学课件.ppt
第八章第八章 环节动物环节动物(Annelida)(Annelida)第一节第一节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一.身体分节:身体分节:1.1.概念:概念:2.2.类型:类型:同律分节同律分节:动物躯体由形态结构功能动物躯体由形态结构功能 基本的体节构成。基本的体节构成。异律分节异律分节:动物躯体由形态结构功能动物躯体由形态结构功能 基本基本不相同不相同的体节构成。的体节构成。3.3.分节的形成分节的形成:节间沟节间沟 4.4.分节的意义:分节的意义:生理功能进一步发展。生理功能进一步发展。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标志。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标志。二二.真体腔真体腔(次生体腔次生体腔):):体腔、原体腔、真体腔体腔、原体腔、真体腔 刚毛三三.刚毛和疣足;刚毛和疣足;1.1.刚毛:刚毛:概念概念:由一个由一个C C构成构成,而纤毛一个而纤毛一个C C上可形成多个。上可形成多个。作用作用:协助运动。协助运动。疣足疣足 2.2.疣足:疣足:概念概念:由身体的体壁向两侧突出形成的扁平状结构由身体的体壁向两侧突出形成的扁平状结构,体腔也伸入其中。体腔也伸入其中。结构结构:背肢背肢:背须背须,刚毛刚毛,纤毛纤毛,足刺;足刺;腹肢腹肢:腹须腹须,刚毛刚毛,纤毛纤毛,足刺;足刺;栉栉 状状:充满微血管充满微血管 背腹肢可演化为不同形状背腹肢可演化为不同形状 鳞片状鳞片状:保护作用保护作用 叶叶 状状:游泳游泳 作用作用:附肢、运附肢、运动动,排泄孔开口于此,排泄孔开口于此(排泄作用排泄作用)。四四.循环系统循环系统:(闭管式闭管式)1.1.血管的形成:血管的形成:2.2.特点:特点:多数动物是闭管式循环多数动物是闭管式循环,少数是开管式循环;少数是开管式循环;有血窦有血窦(无肌肉壁包裹无肌肉壁包裹,腔内充满血液或体腔液腔内充满血液或体腔液);血液是红色的血液是红色的(血红蛋白在血浆中血红蛋白在血浆中);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某些部位的血管搏动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某些部位的血管搏动(舒缩舒缩)。五五.后肾形的排泄系统:后肾形的排泄系统:原原 肾肾后后 肾肾形成形成 外胚层分化形成外胚层分化形成中胚层或其参于分化形成中胚层或其参于分化形成结构结构 一端盲端一端盲端(焰焰C)C);一端开口。一端开口。两端开口两端开口,体内为肾口;体内为肾口;体外为肾孔体外为肾孔(排泄孔排泄孔)。作用作用 排泄排泄排泄排泄,间有生殖导管作用间有生殖导管作用第二节代表动物第二节代表动物环毛蚓环毛蚓蚯蚯 蚓蚓 1蚯蚯蚓蚓2蚯蚯 蚓蚓 4 一一.外部形态:外部形态:1.1.口前叶口前叶:肌肉质肌肉质,充满体液充满体液,腹侧有口。腹侧有口。2.2.体体 节节:3.3.刚刚 毛毛:脏体腔膜脏体腔膜:黄色细胞黄色细胞肠壁纵肌:肠壁纵肌:肠壁环肌:肠壁环肌:肠肠 上上 皮:皮:二二.内部结构:内部结构:1.1.体壁体壁:有皮肌囊有皮肌囊(腺腺C,C,感觉感觉C,C,感光感光C,C,环肌环肌,纵肌纵肌)2.2.真体腔真体腔:有有许许多半透明隔膜分成多半透明隔膜分成许许多小室多小室,内有体腔液。内有体腔液。体壁层体壁层体体 腔腔:脏壁层脏壁层由外胚层细胞分化而来。由外胚层细胞分化而来。中胚层中胚层C C分化来分化来由内胚由内胚层细层细胞分化而来。胞分化而来。皮肌囊皮肌囊角角 质质 层层表表 皮皮 层层环环 肌肌纵纵 肌肌壁体腔膜壁体腔膜有体腔液有体腔液,血管血管,N,N索索,生殖排泄器官生殖排泄器官环毛蚓循环环毛蚓循环 5.5.呼吸呼吸:气体交换经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经湿润的体壁进行。6.6.循环循环:特点特点 闭管式循环;闭管式循环;血红蛋白在血浆中血红蛋白在血浆中,而不是在血细胞中;而不是在血细胞中;第第7 7、9 9、1212、1313节各有一对环血管节各有一对环血管,起节律性搏动起节律性搏动,内有瓣膜心脏。内有瓣膜心脏。7.7.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结构结构:中枢中枢N N系统系统:咽上咽上N N节节,围咽围咽N N节节,咽下咽下N N节节,腹腹N N链链 周围周围N N系统系统:感觉感觉N N,运动,运动N N。反射活动和反射弧反射活动和反射弧:因为有了中枢才有反射因为有了中枢才有反射,以前只是感应。以前只是感应。表皮表皮感觉感觉N N纤维纤维中枢中枢运动运动N N纤维纤维肌肉肌肉 表皮感觉器表皮感觉器:身体各部身体各部,腹面侧面较多腹面侧面较多触觉;触觉;口腔感觉器口腔感觉器:口腔内侧口腔内侧 嗅觉嗅觉,味觉;味觉;光光 感感 觉觉器器:身体各部身体各部,口前叶口前叶较较多多辩辩光光强强弱。弱。第三节环节动物门的分类第三节环节动物门的分类 一一.多毛纲多毛纲以沙蚕为例以沙蚕为例 1.1.外部形态外部形态:头头 部:部:口前叶口前叶:口前触手口前触手,纤毛窝;纤毛窝;围口节围口节:有有4 4对触毛;对触毛;躯干部:躯干部:疣足疣足:每节每节1 1对对,有背腹侧有背腹侧,刚毛囊刚毛囊,腹侧有肾孔开口;腹侧有肾孔开口;尾尾 须须:最后最后1 1节节,肛须肛须1 1对对,之间为肛门。之间为肛门。2.2.内部结构:内部结构:体壁体壁:同环毛蚓同环毛蚓,但有许多但有许多斜肌斜肌,调节附肢运动。调节附肢运动。体腔体腔:发达的真体腔。发达的真体腔。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完全的消化管完全的消化管,食道两侧有食道腺食道两侧有食道腺1 1对。对。循环系统循环系统:闭管式闭管式,消化道上有背血管消化道上有背血管,下有腹血管下有腹血管,每节都有环血管相连。每节都有环血管相连。排泄系统排泄系统:一对后肾管一对后肾管,同律分节。同律分节。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同环毛蚓同环毛蚓,每节都有每节都有N N节。节。生殖系统生殖系统:/:/水中体外受精。水中体外受精。:19 :192525节节,精巢精巢1 1对对,无输精管无输精管,由肾管排出精子;由肾管排出精子;:每节有卵巢每节有卵巢1 1对对,无输卵管无输卵管,成熟从背部开口排出成熟从背部开口排出 3.3.生殖和发育生殖和发育:有担轮幼虫。有担轮幼虫。4.4.分目分目:游走目游走目(沙蚕沙蚕),),隐尾目隐尾目(毛翼虫毛翼虫),),原环虫目原环虫目(好转虫好转虫)。二二.寡毛纲寡毛纲:依依生殖孔与精巢生殖孔与精巢 的相对位置分:的相对位置分:近孔目近孔目:生殖孔与精巢在生殖孔与精巢在 同一节同一节,全水生;全水生;如水丝蚓如水丝蚓,尾鳃蚓;尾鳃蚓;前孔目前孔目:生殖孔在前节隔生殖孔在前节隔 膜上膜上,水生或寄生;水生或寄生;如蛭形蚓如蛭形蚓,带丝蚓;带丝蚓;后孔目后孔目:生殖孔在精巢生殖孔在精巢 后几节后几节,陆生;陆生;如环毛蚓等。如环毛蚓等。三三.蛭纲蛭纲金线蛭金线蛭1.1.外部形态外部形态:身长身长8 81515,雌雄同体雌雄同体,分节分节,幼体幼体3434节节,成体成体2727节节(后后7 7节愈合成后吸盘节愈合成后吸盘)。体体 环环:每节有数个每节有数个(5)(5)体环体环,内部无隔膜内部无隔膜,前前7 7节节:1,1,1,2,2,3,4:1,1,1,2,2,3,4;后后3 3节节:4,2,1:4,2,1或或2 2。纵纵 线线:蓝黑色,五条。蓝黑色,五条。前吸盘前吸盘:中间有口。中间有口。后吸盘后吸盘:背侧有肛门。背侧有肛门。眼点眼点:5:5对对,2,24 4节背面。节背面。生殖带生殖带:10:101313节。节。生殖孔生殖孔:11:11节腹面;节腹面;12 12节腹面。节腹面。肾孔肾孔:7:72323节上节上,17,17对对(第第1 1对在对在1 1环环,后面在后面在2 2环环)。2.2.内部结构:内部结构:最原始的蛭类最原始的蛭类(棘蛭棘蛭)真体腔发达真体腔发达,高等寄生种类高等寄生种类(颚蛭颚蛭)真体腔不发达。真体腔不发达。体壁体壁:似蚯蚓似蚯蚓,真皮层真皮层 背腹肌。背腹肌。体腔体腔:真体腔缩小真体腔缩小,形成了背血窦形成了背血窦,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完全的消化系统完全的消化系统,适应适应吸血吸血。A.A.有角质颚有角质颚:3:3片片,背背1,1,腹腹2,2,上有小齿上有小齿 B.B.咽肌发达咽肌发达:吸血有力;吸血有力;C.C.有食道腺有食道腺:分泌蛭素分泌蛭素,防止血液凝固;防止血液凝固;D.D.食道盲囊发达食道盲囊发达:储血储血,11,11对对,一次吸血够半年消化。一次吸血够半年消化。排泄系统排泄系统:后肾型后肾型,肾孔开口于腹面肾孔开口于腹面,体节体节7 72323节;节;肾口开口于肾腔。肾口开口于肾腔。生殖系统生殖系统:雌雄同体雌雄同体,10 10对精巢对精巢,1,1对卵巢对卵巢 3.3.发育发育:雌雄同体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异体交配,体内受精体内受精,直接发育。直接发育。4.4.分目分目:淡水淡水,陆生或海产。我国有陆生或海产。我国有5 5科、科、2525属、属、6262种。种。棘蛭目棘蛭目:体腔发达体腔发达,具刚毛具刚毛,后吸盘。如棘蛭。后吸盘。如棘蛭。吻蛭目吻蛭目:可伸出管状吻可伸出管状吻,无颚无颚,体腔退化体腔退化,有循环系统。有循环系统。如扬子鳃蛭如扬子鳃蛭,寄生在一种淡水龟体上。寄生在一种淡水龟体上。颚蛭目颚蛭目:具颚具颚,有前吸盘有前吸盘,无循环系统无循环系统,肉食或吸血。肉食或吸血。如欧洲医蛭、宽体蚂蝗、天目山蛭。如欧洲医蛭、宽体蚂蝗、天目山蛭。石蛭目石蛭目:具肉质伪颚具肉质伪颚,咽长咽长,水沟或湿地上。水沟或湿地上。如石蛭、齿蛭。如石蛭、齿蛭。肾肾管管担担轮轮幼幼虫虫蚯蚓横切蚯蚓横切环毛蚓横切环毛蚓横切 一、教学目的:一、教学目的:1 1掌握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环毛蚓的形态掌握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环毛蚓的形态 结构与生理现象;结构与生理现象;2 2掌握多毛纲,寡毛纲,蛭纲的主要特征;掌握多毛纲,寡毛纲,蛭纲的主要特征;3 3了解了解环节动环节动物在物在动动物演化上的意物演化上的意义义及与人及与人类类的的 关系。关系。二、教学重点及难点: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 1了解了解环环毛蚓毛蚓适应钻土生活的特征。适应钻土生活的特征。2 2理解真体腔和闭管式循环理解真体腔和闭管式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