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复习.pdf
高二生物会考复习高中生物必记结论绪 论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io.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一一细胞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20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27.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29.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30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34.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3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3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3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3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39.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逋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40.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1.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42.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4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44.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4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46.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47.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48.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49.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50.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51.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52.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53.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54.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55.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56.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57.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58.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5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60.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61.一 -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6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6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64.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胚吸收漕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65.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66.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以后,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第六章遗传和变异67.D NA是 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 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 D N A 是遗传物质.68.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 NA以外还有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 NA,所以说D 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69.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 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 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70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 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71.D 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72.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 NA的缘故.7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 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74.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 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75.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76.D NA分子的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甘酸的排列顺序,信 使 RNA中核糖核甘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77.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78.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7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80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8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82.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因而产生了基因的重组.83.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 Y型,另一种是ZW 型.84.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85.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86.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七章生物的进化87.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88.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第八章生物与环境89.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90 .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91.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都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92.适应的相对性是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9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整体.94.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95.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9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97.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生物知识点归纳(主要名词与重要语句)绪论名词: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a,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合成物质,贮存能量;b,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物质,释放能量.2,病毒:属于生物,无细胞结构,它们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生活和繁殖后代,所以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 NA或者可能是RNA.3,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特性.需要时间短.(如:蛾,蝶类的趋光性).4,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如:狗见主人摇头摆尾),属于应激性.5,适应性: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6,遗传性: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相似的特性.7,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8,生物工程学: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从而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9,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语句: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构成一切动植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3,生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4,遗传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凡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都是由遗传物质核酸决定的.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核酸控制的.5,能够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特征是新陈代谢和生殖.6,生物科学的发展:a,描述性生物学阶段(成就:细胞学说创立;1859年,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b,实验生物学阶段(成就:190 0 年,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提出)c,分子生物学阶段(成就:1944年,美国的艾弗里用细菌做实验材料,第一次证明D NA是遗传物质;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提出了 D 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7,当代生物学的主要朝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微观已达到分子水平;宏观是关于生态学的研究.8,生物工程的成就a,医药:乙肝疫苗,干扰素,人类基因组计划;b,农业:抗植物病毒,两系法杂交水稻,转基因鲤鱼,抗虫棉;c,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石油草和超级菌.9,世界五大问题:解决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和粮食危机等.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名词: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如:Fe(铁),Mn(门),B(碰),Zn(醒),Cu(铜),Mo(母),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探),0(洋),H(亲),N(丹),S(留),P(人people),Ca(盖),Mg(美)K(家)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4,差 异 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 0 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 多种.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C,H,O,N,P,S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 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植物体内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名词: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7,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8,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9,糖类.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b,二糖:是水解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中有乳糖.c,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动物细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10,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11,脂类包括: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生物体内主要储存能量的物质,维持体温恒定.)b,类脂(构成细胞膜,线立体膜川绿体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c,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等,具有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的作用.)12,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竣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13,肽健: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14,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15,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有几个氨基酸叫几肽.16,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17,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 0 种,决定2 0 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 1 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竣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氨基酸的种类不同.18,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核酸最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是一切生物体(包括病毒)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脱氧核糖核酸(D NA):它是核酸类,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 NA.20,核糖核酸:另一类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公式:1,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一肽链数2 基因(或 D NA)的碱基:信使RNA的碱基:氨基酸个数=6:3:1语句:1,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血液凝固时,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结合水的值越大,新陈代谢越活跃.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能源物质系列: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脂肪;动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糖元;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淀粉;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PPP);生物体内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3,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四种有机物共同的元素是C,H,0三种元素,蛋白质必须有N,核酸必须有N,P;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甘酸.(例:DNA,叶绿素,纤维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化学成分中共有的元素是C,H,O).4,蛋白质的四大特点: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结构复杂;种类极其多样;功能极为重要.5,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氨基酸种数不同,氨基酸数目不同,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肽链空间结构不同.6,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多样性,概括有: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催化作用:如酶;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不是蛋白质);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注意: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有核酸控制的.7,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一切细胞中(不是存在于一切生物中),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8,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甘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 N A的核甘酸叫做脱氧核甘酸,组成RNA的核甘酸叫做核糖核甘酸.两者组分相同的是都含有磷酸基团,腺喋吟,鸟噪吟和胞喀咤三种含氮碱基.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名词: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2,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3,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核膜,无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叮真核细胞不同.4,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有核膜,有核仁,一般有多种细胞器.5,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绿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6,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衣藻,变形虫,草里履虫,疟原虫等.7,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如:信使RNA,蛋白质,核酸,蔗糖)则不能通过.8,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9,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种跨膜蛋白质,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10,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11,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12,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13,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作用是支持和保护.其性质是全透的.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类也就有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之分).2,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4,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0,02,CO2,廿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5,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 NA和RN A内膜突起形成崎,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 约95%来自线粒体.6,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川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 有 少 量D 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7,内质网油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功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使膜上的各种酶为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8,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匕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9,高尔基体:由扁平囊泡,小囊泡和大囊泡组成,为单层膜结构,一般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并有运输作用.10,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11,液泡:是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12,与胰岛素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胰岛素的运输要通过内质网来进行,胰岛素在分泌之前还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线粒体提供能量.13,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旭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14,细胞核的简介:存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的真核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如人体内的成熟的红细胞.(2)细胞核结构:a,核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说明:核膜是和内质网膜相连的,便于物质的运输;在核膜上有许多酶的存在,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连贯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现(分裂末期),经常作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典型标志.d,染色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提出者:德国生物学家瓦尔德尔提出来的.组成主要由D N 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3)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中心活动的控制中心.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也可以说是有无核膜,因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就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里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是真核生物.不是所有的菌类都是原核生物,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等)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是真核生物.16,在线粒体中,氧是在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结合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光反应产生的氢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生成水和葡萄糖;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而成,有水的生成.第二节,细胞增殖名词:L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 N 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3,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 个 D NA,每个D NA 一般含有2 条脱氧核甘酸链.4,有丝分裂: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数目.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次,细胞分裂两次.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6,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7,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平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8,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例如,蛙的红细胞.9,公式: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2)D NA数 R 的计算分两种情况: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 NA分子;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 NA分子.语句:1,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第一,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第二,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仍连接在同一个看点的两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两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姐妹染色体).2,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 NA分子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以染色体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无论一个着丝点上是否含有染色单体.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 N A 分子,但当染色体(染色质)复制后且两染色单体仍连在同一着丝点上时,每个染色体上则含有两个D NA分子.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分裂间期:完成D 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细胞分裂期:A,分裂前期: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核膜,核仁消失;记忆口诀:膜仁消失两体现(说明是染色体出现和纺锤体形成)B,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好的时期;记忆口诀:着丝点在赤道板.C,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记忆口诀:着丝点裂体平分.D,分裂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记忆口诀:膜仁重现新壁成.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相同点是染色体的行为特征相同,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区别: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细胞的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将细胞质分裂为二;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质缢裂为二。5,D NA分子数目的加倍在间期,数目的恢复在末期;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在后期,数目的恢复在末期;染色单体的产生在间期,出现在前期,消失在后期.6,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 NA分子数各期的变化:染色体(后期暂时加倍):间期2N,前期2N,中期2N,后期4N,末期2N;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才有):间期0-4N,前期4N,中期4N,后期0,末 期 0.D NA数目(染色体复制后加倍,分裂后恢复):间期2a-4a,前期4a,中 期 4a,后 期 4a,末 期 2a;同源染色体(对乂后期暂时加倍):间期N 前期N中 期 N 后期2N末 期 N.7,细胞以分裂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第三节,细胞的分化名词:1,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相同细胞(细胞分化的起点)的后代,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全能性:个细胞能够生长发育成整个生物的特性.3,细胞的癌变:在生物体的发育中,有些细胞受到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的完成细胞分化,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能够连续不断的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4,细胞的衰老是细胞生理和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应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语句:1,细胞的分化:a,发生时期: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b,细胞分化的特性: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全能性G 意义: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多细胞生物体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发育而成,如果仅有细胞增殖,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是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2,细胞的癌变a,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b,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化学致癌因子:如苯,坤,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细胞癌变的病毒叫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c,机理是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激活,细胞发生转化引起的.d,预防:避免接触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习惯,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预防措施.3,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a.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b,有些酶活性降低(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会导致头发变白);c.色素积累(如:老年斑);d.呼吸减慢,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e.细胞膜通透功能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4,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在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细胞,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的作用条件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第三章,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名词:1,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2,酶促反应:酶所催化的反应.3,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做底物.语句:L 酶的发现:,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胭酶是一种蛋白质;20 世纪80 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3,酶的特性: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时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 具 有 专 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6,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环境(最 适PH=2左右)才有催化作用,随p H升高,其活性下降.当溶液中pH上升到6以上时,胃蛋白酶会失活,这种活性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第二节新陈代谢与ATP语句:LATP的结构简式:ATP是三磷酸腺背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 R其中:A代表腺甘,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注意: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 以ATP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必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高能化合物形成时,即高能磷酸键形成时,必然吸收大量的能量.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酶的作用下,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同时生成ADP和Pi;在另一种酶的作用下,ADP接受能量与一个P i结合转化成ATP.ATP与ADP相互转变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ADP和P i可以循环利用,所以物质可逆;但是形成ATP时所需能量绝不是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所以能量不可逆.(具体因为:(1)从反应条件看,A T P的分解是水解反应,催化反应的是水解酶;而A TP是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的是合成酶.酶具有专一性,因此,反应条件不同.(2)从能量看,A T 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在高能磷酸键内的化学能;而合成A TP的能量主要有太阳能和化学能.因此,能量的来源是不同的.(3)从合成与分解场所的场所来看:ATP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呼吸作用)和叶绿体(光合作用);而ATP分解的场所较多.因此,合成与分解的场所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