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学习教案.pptx
会计学 1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shyn)探究第一页,共27 页。实验探究(tnji)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第 1 页/共 27 页第二页,共27 页。第 2 页/共 27 页第三页,共27 页。对于氢氧化钠变质(bin zh)的探究化学(huxu)实验探究专题复习第 3 页/共 27 页第四页,共27 页。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该溶液是否(sh fu)变质?请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明确实验(shyn)目的提出(t ch)问题第 4 页/共 27 页第五页,共27 页。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rngy)未变质猜想(cixing)与假设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rngy)部分变质NaOHNaOH、Na2CO3猜想3: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Na2CO3找到核心物质第 5 页/共 27 页第六页,共27 页。设计方案核心(hxn)物质 Na2CO3物理性质(wl xngzh)化学性质已知性质(xngzh)未知性质(xngzh)思考核心物质性质第 6 页/共 27 页第七页,共27 页。干扰因素猜想猜想(cixing)1(cixing)1:设计方案猜想(cixing)2:NaOHNaOH、Na2CO3猜想(cixing)3:Na2CO3化学性质水溶液呈碱性与稀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钙反应核心物质 Na2CO3排除干扰确定实验方案第 7 页/共 27 页第八页,共27 页。进行(jnxng)实验请写出实验(shyn)流程进行(jnxng)实验准确描述操作(剂、量)仔细观察现象第 8 页/共 27 页第九页,共27 页。实验(shyn)结论实验结论: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y jing)变质。第 9 页/共 27 页第十页,共27 页。nn 请你完成资料(zlio)表格nn 根据资料(zlio)设计实验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rngy)是部分变质 还是全部变质呢?第 10 页/共 27 页第十一页,共27 页。n n 资料:请补全方程式n n 1、Na2CO3+Ca(OH)2=n n 2、Na2CO3+CaCl2=n n 3、NaCl、CaCl2溶液(rngy)呈中性n n 4、Na2CO3+HCl=NaCl+NaHCO3n n 5、碳酸钠溶液(rngy)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第 1 1 页/共 27 页第十二页,共27 页。OHNa+CO CO3 32-2-过量 过量(gu(gu ling)CaCl2 ling)CaCl2 溶 溶液 液CaCO CaCO3 3Na+Na+Cl Cl-Ca Ca2+2+Cl Cl-Cl Cl-Ca Ca2+2+Cl Cl-Na+CO CO3 32-2-CaCO CaCO3 3Na+Cl Cl-Ca Ca2+2+Cl Cl-Cl Cl-Ca Ca2+2+Cl Cl-碱性 碱性(ji(jin n xn)xn)中性 中性(zh(zhngx ngxng)ng)部分 变质:Na2CO3和NaOH全部 变质:Na2CO3红色 红色无色 无色第 12 页/共 27 页第十三页,共27 页。对于物质的定性检验应该注意(zh y)什么?总 结第 13 页/共 27 页第十四页,共27 页。提出新问题:测定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zhling)分数n n实现该目的需要哪些数据实现该目的需要哪些数据(shj)(shj)?如何?如何测得测得?【任务(rn wu)一】画出转化流程图。【任务二】简述实验设计方案。第 14 页/共 27 页第十五页,共27 页。16方案(fng n)1、减重法 取10g 溶液和足量的稀盐酸,称量反应前后物质和仪器的总质量,通过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shn chn)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从而计算碳酸纳的质量分数。质量(zhling)守恒定律第 15 页/共 27 页第十六页,共27 页。17n n 用足量氢氧化钠吸收Na2CO3 与足量盐酸生成的CO2 气体,分别称量反应前后吸收CO2 装置的总质量(zhling),两次质量(zhling)差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zhling)。方案(fng n)2、吸收法第 16 页/共 27 页第十七页,共27 页。18【任务三】组装装置用吸收法测定生成(shn chn)的CO2质量,(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请用字母连出实验装置图,并注明各装置的用途。第 17 页/共 27 页第十八页,共27 页。19转化(zhu nhu)为CO2除去(ch q)杂质H2O吸收(xshu)生成的CO2反思:装置有何不足之处?第 18 页/共 27 页第十九页,共27 页。20防止空气(kngq)中的CO2、H2O 被D1 吸收第 19 页/共 27 页第二十页,共27 页。21A 中反应停止(tngzh)后,A 中的气压和大气压相等,A 中残留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自动进入后续装置。第 20 页/共 27 页第二十一页,共27 页。22你对甲同学的实验将提出哪些(nxi)改进建议呢?N2第 21 页/共 27 页第二十二页,共27 页。23若现有实验条件不允许使用氮气,如何(rh)改进?空气(kngq)转化(zhu nhu)为CO2除去H2O 吸收生成 的CO2除去空气中的CO2防止空气中的CO2、H2O被D1 吸收第 22 页/共 27 页第二十三页,共27 页。24该实验(shyn)中两次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两次的作用分别为第一次:;第二次:。排除 排除(pich)(pich)装置内空气中的 装置内空气中的CO2 CO2气体 气体使反应产生(chnshng)的CO2全部被碱石灰吸收操作顺序 第 23 页/共 27 页第二十四页,共27 页。25【反思】影响(yngxing)CO2 测定的干扰因素n n所测量的所测量的CO2CO2中的杂质中的杂质n n所测量的所测量的CO2CO2是否被完全吸收是否被完全吸收n n装置装置(zhungzh)(zhungzh)内、外空气的影响内、外空气的影响第 24 页/共 27 页第二十五页,共27 页。26 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 1 1、待测物中含有杂质、待测物中含有杂质 2 2、待测物是否被完全、待测物是否被完全(wnqun)(wnqun)测量到 测量到 3 3、环境因素的干扰、环境因素的干扰定量(dngling)测定物质注意事项反应(fnyng)装置操作第 25 页/共 27 页第二十六页,共27 页。27总 结n n 明确(mngqu)实验目的是前提n n 分析干扰因素是关键n n 物质的性质是分析的基础无论是定性(dng xng)研究还是定量测定第 26 页/共 27 页第二十七页,共2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