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加强管理促进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ppt

    • 资源ID:91544363       资源大小:229.99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加强管理促进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ppt

    加强 管理促进 合理 规范 使用抗菌药物 2013-6一、抗菌药物概况(一)、抗感染药物的定义11、抗感染药物、抗感染药物 指用于治疗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衣指用于治疗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等)所致感染的药物。原虫、蠕虫等)所致感染的药物。22、抗菌药物、抗菌药物 指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用于治疗和预指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性感染的药物。由微生物合成能产生防细菌性感染的药物。由微生物合成能产生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称为抗生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称为抗生素。由人工合成的药物则称为合成抗菌药。素。由人工合成的药物则称为合成抗菌药。33、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的分类n n-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以及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以及非典型非典型-内酰胺类。属于繁殖期杀菌药。内酰胺类。属于繁殖期杀菌药。n n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核糖霉素、西索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核糖霉素、西索米星、奈替米星、小诺米星等,亦是杀菌药。米星、奈替米星、小诺米星等,亦是杀菌药。n n四环素类:天然品有四环素、土霉素、金四环素类:天然品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地美环素、半合成品有美他环素、多霉素、地美环素、半合成品有美他环素、多西环素及米诺环素等。属广谱抑菌药。西环素及米诺环素等。属广谱抑菌药。(二)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的分类n n磺胺类:常用的有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类:常用的有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异恶唑等甲氧苄氨嘧啶常与磺胺类组成磺胺异恶唑等甲氧苄氨嘧啶常与磺胺类组成复方,又称磺胺增效剂。复方,又称磺胺增效剂。n n大环内酯类:传统品种有红霉素、乙酰螺大环内酯类:传统品种有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等。近年来发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等。近年来发展了不少新品种,如罗红霉素、克林霉素、展了不少新品种,如罗红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泰利霉素等。阿奇霉素、泰利霉素等。抗菌药物的分类n n喹诺酮类:是近年来研究开发比较活跃的喹诺酮类:是近年来研究开发比较活跃的一类抗菌药,常用的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一类抗菌药,常用的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洛美沙星=加替沙星等。加替沙星等。n n抗结核分枝杆菌类:异烟肼、利福平、链抗结核分枝杆菌类: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等都是常用的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则有等都是常用的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则有氨苯砜、氨苯吩嗪及利福平等。氨苯砜、氨苯吩嗪及利福平等。n n其他:万古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等。其他:万古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等。二、我国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一)抗菌药物滥用现状n n11、医生对抗菌药物的效果期望太高,凡发热医生对抗菌药物的效果期望太高,凡发热就用抗菌药物,医疗处方抗菌药物最常见。就用抗菌药物,医疗处方抗菌药物最常见。n n22、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危害认识不足。、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危害认识不足。n n33、病人无知,家庭中常备抗菌药物,要求用,、病人无知,家庭中常备抗菌药物,要求用,医生迎合病人。医生迎合病人。n n44、处方权的不当使用,不懂照开照用,外科、处方权的不当使用,不懂照开照用,外科手术常用抗菌药物达手术常用抗菌药物达95%95%以上。以上。抗菌药物滥用现状n n55、个人、医院利益驱使。、个人、医院利益驱使。n n66、管理、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n n77、法规的强制性差,还是得靠自律。各种药、法规的强制性差,还是得靠自律。各种药房可以随意销售抗菌药物。房可以随意销售抗菌药物。n n88、微生物实验室作用滞后。、微生物实验室作用滞后。(二)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n n11、预防性用药偏多。、预防性用药偏多。n n22、抗菌药物剂量不当。、抗菌药物剂量不当。n n33、联合用药不当。、联合用药不当。n n44、给药方法不当。、给药方法不当。n n55、用药起点高。、用药起点高。n n66、频繁更换抗菌药物不断升级。、频繁更换抗菌药物不断升级。(三)抗菌药物使用的误区n n11、发热患者肯定存在感染,应使用抗菌药物。、发热患者肯定存在感染,应使用抗菌药物。n n22、血象升高患者肯定存在感染,应使用抗菌、血象升高患者肯定存在感染,应使用抗菌药物。药物。n n33、只要有炎症,应使用抗菌药物。、只要有炎症,应使用抗菌药物。n n44、免疫力低下患者易感染,应使用抗菌药物。、免疫力低下患者易感染,应使用抗菌药物。n n55、使用激素患者易感染,应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激素患者易感染,应使用抗菌药物。(四)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n n11、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缺乏。、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缺乏。n n22、病人对抗菌药物知识缺乏,要求使用抗菌、病人对抗菌药物知识缺乏,要求使用抗菌药物。药物。n n33、医院不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院不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n n44、生产、厂家及广告的负面影响。、生产、厂家及广告的负面影响。n n55、经济利益的驱使。、经济利益的驱使。(五)抗菌药物滥用后果n n11、诱发细菌耐药、诱发细菌耐药n n22、破坏机体正常菌群。、破坏机体正常菌群。n n33、损害人体器官,对肝肾脏器毒性反应增损害人体器官,对肝肾脏器毒性反应增加。加。n n44、导致二重感染导致二重感染,延误治疗。,延误治疗。n n55、浪费医药资源浪费医药资源,增加医疗费用。,增加医疗费用。n n66、造成社会危害造成社会危害三、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是卫生部办公厅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是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通知开始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通知开始进行的,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进行的,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n n1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通过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通过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n n22、活动范围、活动范围 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以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上公立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n n33、重点内容:、重点内容:n n、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专项整治抗菌药物活动n n、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医疗机构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医疗机构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专项整治抗菌药物活动n n、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35种,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2种,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1-2种;三代及四代头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过5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8个品规,碳青霉烯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3个品规,氟喹诺酮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4个品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5个品规。医个品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要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品种、剂型和规格)要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专项整治抗菌药物活动n n、抗菌药物的主要指标。、抗菌药物的主要指标。n n、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60%,n n、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20%,n n、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 40DDD以下;以下;n n、I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30%;n n、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 术前30 30分钟至 分钟至2 2小时,小时,n n、I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 24小时。小时。专项整治抗菌药物活动n n、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医疗机构对、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医疗机构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专项整治抗菌药物活动n n、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疗机构、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疗机构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对25%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50份处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I类切口手术和介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入治疗病例。专项整治抗菌药物活动n n、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疗机构、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疗机构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10名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物前10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依据。专项整治抗菌药物活动n n、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对出现抗、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菌药物超常处方3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现2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抗菌药物处方权。专项整治抗菌药物活动n n、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测。、二级以上医院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二级以上医院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3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专项整治抗菌药物活动n n、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测。、医疗机构按照要求向全国抗菌药物、医疗机构按照要求向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数据信息,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专项整治抗菌药物活动n n、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执业医师法、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法律法规,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处力度。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处力度。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应当问题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应当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究刑事责任。专项整治抗菌药物活动n n、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医疗机构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的科室,医疗机构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务。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视情形给予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处理;问题严重警告、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处理;问题严重的,追究医疗机构负责人责任。的,追究医疗机构负责人责任。nn四、抗菌药物分级原则及使用方法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n n(一)(一)“非限制使用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选用。n n(二)(二)“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抗菌药物分级原则n n(三)(三)“特殊使用药物 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即三线用药):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 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 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 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 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n n(四)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四)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抗菌药物使用原则n n、使用原则、使用原则n n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抗菌药物使用方法n n1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要选用。n n2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n n3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名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1日用量,并做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好相关病历记录。抗菌药物使用方法n n4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n n(1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n n(22)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发感染。患者伴发感染。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n n1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药物n n2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n n3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点选择用药n n4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a.品种选择:b.给药剂量:c.给药途径:d.给药次数:e.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f.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原则:n n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的严重感染。n n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感染,22种或种或2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种以上病原菌感染。n n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n n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n n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减少其毒性反应。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减少其毒性反应。(三)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 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n n 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 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效。n n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药,常不能达到目的。n n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 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 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n n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 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四)、外科手术预防用药(一)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一)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二)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二)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1.1.清洁手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清洁手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染机会增加;(2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手术涉及重要脏器;(3 3)异物植入手术;()异物植入手术;(4 4)高龄或免)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2.2.清洁 清洁-污染手术: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污染手术: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3.3.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 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4.4.药物的选择: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 药物的选择: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5.5.给药方法:清洁手术,术前 给药方法:清洁手术,术前0.5 0.5 2 2小时内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 小时内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 3小时,或 小时,或失血量大 失血量大(1500 ml)(1500 ml),可术中给予第,可术中给予第2 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术 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术中和术后 中和术后4 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 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48小时。小时。手术时间较短 手术时间较短(2(2小时 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 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 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 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 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 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 48小时。小时。(五)、外科手术预防用药(一)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一)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二)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二)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1.1.清洁手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清洁手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染机会增加;(2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手术涉及重要脏器;(3 3)异物植入手术;()异物植入手术;(4 4)高龄或免)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2.2.清洁 清洁-污染手术: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污染手术: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3.3.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 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4.4.药物的选择: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 药物的选择: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5.5.给药方法:清洁手术,术前 给药方法:清洁手术,术前0.5 0.5 2 2小时内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 小时内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 3小时,或 小时,或失血量大 失血量大(1500 ml)(1500 ml),可术中给予第,可术中给予第2 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术 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术中和术后 中和术后4 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 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48小时。小时。手术时间较短 手术时间较短(2(2小时 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 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 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 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 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 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 48小时。小时。(六)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n n以严格控制以严格控制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理1 1、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 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 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 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 续时间。续时间。2 2、给药方法:术前、给药方法:术前0.5-2 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 药;手术时间超过 药;手术时间超过3 3小时或失血大于 小时或失血大于1500ML 1500ML,术中可,术中可 给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 给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24小时,个 小时,个 别可延长至 别可延长至48 48小时。小时。n n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1 1、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 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2 2、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 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 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 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参照药 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参照药 敏试验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敏试验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3 3、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 药 药n n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1 1、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非限 非限 制使用 制使用”、“限制使用 限制使用”、“特殊使用 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 的分级管理原 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 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 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2 2、根据监测情况,以下药物作为、根据监测情况,以下药物作为“特殊使用 特殊使用”类别管理 类别管理(1 1)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污、头孢匹罗等;)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污、头孢匹罗等;(2 2)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等;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等;(3 3)多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多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4 4)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 B等。等。n n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1 1、主要目标菌耐药率超过、主要目标菌耐药率超过30%30%的抗菌药物,及时通报医 的抗菌药物,及时通报医 务人员;务人员;2 2、主要目标菌耐药率超过、主要目标菌耐药率超过40%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 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 用药;用药;3 3、主要目标菌耐药率超过、主要目标菌耐药率超过50%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 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 试验结果选用;试验结果选用;4 4、主要目标菌耐药率超过、主要目标菌耐药率超过75%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 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 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 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 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手术名称 抗菌药物选择 颅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头孢曲松 颈部手术 第一代头孢 乳腺手术 第一代头孢 外周血管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 腹外疝手术 第一代头孢 胃十二指肠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 阑尾手术 第二代头孢;可加用甲硝唑 肝胆系统手术 第二代头孢,有反复感染史可选用头孢曲松或 头孢哌酮 结、直肠手术 第二代头孢或头孢曲松,可加用甲硝唑 泌尿系统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环丙沙星 一般骨科手术 第一代头孢 骨科手术(人工植入物)第一、二代头孢,头孢曲松 妇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或头孢曲松 剖宫产 第一代头孢 六、加强管理、促进、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管理、促进、合理、规范 使用抗菌药物n n11、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二级以上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二级以上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用管理工作。加强管理、促进、合理、规范 使用抗菌药物n n 2 2、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如抗菌药物、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如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级管理制度;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抗菌药物使用公示制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抗菌药物使用公示制度;处方、医嘱点评制度;抗菌药物使用流度;处方、医嘱点评制度;抗菌药物使用流程等。程等。加强管理、促进、合理、规范 使用抗菌药物n n33、加强督查力度,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纳入、加强督查力度,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纳入综合目标考核综合目标考核n n44、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严格执行奖惩制度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填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表抗菌药物专家会诊通过通过经副主任医师以上签名方可以开具主治医师以上可以开具住 院 医师 可 以开具非限制使用级抗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菌药物涪陵协和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工作流程七、医师、药师的考核工作n n11、考核内容:、考核内容:n n、本院抗菌药物目录、本院抗菌药物目录n n、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8484号抗菌药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n n、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n n、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n n、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师、药师的考核工作n n考试时间待定考试时间待定谢 谢 大 家!

    注意事项

    本文(加强管理促进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ppt)为本站会员(wuy****n9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