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论复习试题.doc
. . . . 中学历史教学论一、名词解释:1.角色扮演模式: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把教学问题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通过各自的表演和体验,从而产生移情、明理的效果。并在些基础上研究社会行为和价值取向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角色扮演,在情感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效地掌握知识,并将过去的历史与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了一个组成部分。2、历史知识:所谓历史知识,是对人类社会过去客观存在(即历史的发展过程)的客观反映.中学历史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呈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教学容,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等。3、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具有客观性和明确性,而学生所学的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现象加工后的产品,是鉴别考证后的历史现象,是经过选择和解释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建立在时间、地点、人物基本要素之上,属于具体历史知识,是历史学科的基础。4、教学容优化:一是删除枝节容,保留主干部分,突出学科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骨干知识。二是合理调整原有知识的组织形式,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层次化。本质就是提高学习容的质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有利于发挥知识的较用。5、教学容过程化:就是教师将教科书容转化为教学容时,必须对教科书容进行过程化的加工,即进一步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深入了解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知识本质、顺序与联系,同时运用相应的策略对此进行探讨和分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6、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包括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手段、工具进行的步骤和过程,以与有关思维和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总和。换言之,就是方法论。7、探究教学法 :即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独立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有关问题探索发现,就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其基本程序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质疑、讨论、归纳、交流、验证小结或练习。8、备课: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学活动后的反思,即教师在上完一节历史课后,对该节历史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与教学后的心得体会进行记录,对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总结,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以利于日后教学的借鉴,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同时这也是终身备课的需要。教学反思重在寻找教学预设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所在;寻找自己教学与他人评价的结合点;寻找教学效果与重新教学设计的生长点;寻找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融合点。10、说课:一般地说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要求,依据课程标准、教育理论,对教学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进行创造性设计和阐述的一种教研形式。可见,说课是对课程的理解、备课的解说、上课的反思。简言之,就是: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11、评课:听课后,要与时与执教者交换意见,即评课。一评教学指导思想。二评教学目标。三评评教材处理。四评教学流程。 五评教学方法和手段。六评学习方法指导。七评能力培养。八评师生关系。九评教学基本功。十评教学效果。12、板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 作用1)长时间地向学生传递信息,利于学生记忆。 2)具有与实物不同的直观作用3)有示和审美作用13、图画式板书:它是根据教学容显现出的特征,采用图中夹文或文中夹图的方法形象地勾画出事物间的在联系的板书。这种板书生动、形象、直观,事物的在关系显现得淋漓尽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14、上课 :通常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固定的课表,在规定时间(一般是40分钟或45分钟),对一个班级的学生,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的过程。它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15、过渡:即上课中的课堂过渡,指教师巧妙地将所学容的章(课)与章(课)、节与节、章与节、专题与专题之间、子目与子目之间、此问题与彼问题转换衔接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技能。过渡旨在表达教师上课的在逻辑,促进学生思维连贯地学习新授课容。16、教师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特征。它是教师教学特色,职业信念、教学观念、知识素养、工作能力和个性特点等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表达。教学风格表达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体差异,是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特征。17、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新课程提倡的课程资源是广义的课程概念,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新课程认为:课程资源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18、乡土教材:主要指为地区课程和校本课程编写的教科书,对历史学科来说,就是地方史教科书。容不需太多,但必须有特色。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学习整体历史课程的同时对家乡有更深入了解;以弘扬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当地整体的人文素质水平。19、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等技术,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20、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院校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到基础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它是师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简答题1、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历史教学方法出现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1)教学目标取向全面性、协调性发展。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强调学习的结果。而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不多。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学方法必须适应这一教学目标发展的需要。2)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映在教学方法中,就是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能动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研究重心由教法转向学法以往的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师如何教会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开始向学法转移,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这是每个中学历史教师都要引起重视的。4)注重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多媒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2、按照历史教学的新理念,如何转变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就评价功能而言:历史教学评价不再是检查、甄别、选拔,更重要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对学生来讲: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与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看学生是否“会学”要比评价学生“学会了什么”更重要。对教师而言:评价其对教学工作也应起到促进作用,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从教学评价主体来看。历史教学评价中被评价者从被动承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方法看:新课程改革倡导评价方法多样化。历史教学评价的方法应该具有科学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除了纸笔考试、还可以采用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课堂观察和行为记录法、活动法、学生自我评价法等。同时,只有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过分关注结果是不科学的,我们可以根据历史教学阶段和学年教学评价等,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理解即了解、体会,它是通过揭露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老师既要讲清楚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与概念,更要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即教他们学会用联系的眼光去审视过去,认识现在,预见未来,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讲清基本的历史概念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完整、准确、系统的历史概念,能使学生抓住事物有本质,更透彻地理解历史知识,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对智能培养和思想教育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讲述基本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还需要给学生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讲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讲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个性与共性、原则与策略、必然与偶然等的辩证关系;讲如何正确地评论历史人物。如何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等问题。只有正确地给学生讲述基本的史学理论,才能使他们增强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从而深刻认识历史规律。()引导学生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对人的培养应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现代的人才选拔也是大文科和科的考查,试题往往涉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以帮助学生把各学科的知识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来。()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要从宏观上将各个历史知识要点联系起来,并通过联系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突破历史思维定势在历史课本中,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况本来是清楚的,但由于历史一些思维定势的干扰,反而变得似是而非,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不清,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在准确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突破历史思维定势的束缚,使他们在辨清历史是非真伪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4、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历史是人文学科,它是通过学习历史,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社会观点。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形成正确的信念。.创设课堂情境历史情境教学的特点就是以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物情境:)音乐渲染。 )生活情境的展现。)表演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历史人物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用形象诱发情感教师热爱历史,历史知识渊博,讲起课来生动有趣,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学习历史,教师情感丰富,对民族英雄、爱国志士、著名科学家、对民人民领袖充满敬意,倾注全部的爱,学生就会情动而随。教师对民族败类、人民公敌、贪官污吏充满仇恨和蔑视,学生就会产生无比的憎恨。教师情感的流露能唤起学生的爱与恨,苦与乐。.用声调来渲染教师用语言艺术来渲染情感,声调对传播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七个音符谱写的乐章,演奏出来能表现大千世界。.用体态语言强化情感体态语言是一种无声语言,是人们表情的外部流露,教师运用体态语言要恰当,课堂出现演员一样的表情,效果不一定好。体态语言也要正确的运用。不能做作,运用要适当;体态语言要与有声语言配合。5、简述优化教学容的具体目标。1、主题化我们每上一节课都应该有个教学主题。通过这个主题把其他知识串起来。2、集约化历史教师必须把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知识作为教学容的主体,使之成为学生识记、理解、运用的重点,并使之释放最大教育能量。3、结构化抓住若干历史基本主题,按照历史知识的在联系,对历史知识进行优化组合,使之序列化、系统化、整体化,这样,学生看到的就不是孤立的树木而是一片树林。4、层次化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分层次的。从认识历史的表象,到历史的概念、历史概念体系,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学生认识历史的客观过程。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中把历史进行层次化,识记,理解、运用就是历史知识的层次化。5、理性化尽可能把历史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提炼观点, 概括结论是其基本要求。6、方法化一是表达一般的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分析方法;二是要表达历史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6、如何进行历史教学容的布局调整?1、认真研究重点、难点、疑点、知识点。2联系实际,适当调整教科书顺序教科书基本上是统一的,但是教学对象则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打破原教科书的知识体系,适当调整教科书的先后顺序,对教科书容进行重组,调整。 3、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首先是对教科书新旧知识的联系(前后联系),其次是对本课知识进行与时的总结归纳。4、变化多样,给学生全新的认识对教科书容进行研究、加工、变化,用新的形式反映出来。5、对教科书进行深化、扩展就是对教科书容进行深入挖掘,挖掘教材中的容。7、常用的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1、讲授式教学法其操作是:诱导学习动机感知、理解知识 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反馈。当讲则讲,不要谈讲色变。要给讲授法赋予新2、自学式教学法基本操作程序为:教师说明学习目的任务学生自学、讨论、做练习,教师巡回辅导教师小结释疑,或组织学生小结、交流或师生共同小结。自学能力终身受用,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基础。3、探究教学法其基本程序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质疑、讨论、归纳、交流、验证小结或练习。4、历史比较教学法在中外历史比较中组织教学,要求:识记知识、领会教材涵是前提;专题整理中外知识,培养技能拓宽认识是手段;综合运用、培养智能是目标。历史比较有宏观、微观、横向、纵向、逆向五种比较分析法。5、练习式教学法。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技能技巧的方法,是从历史上的教学实践中继承下来的,以训练行为技能为教学目标。其基本操作程序是:教师说明技能并作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技能课堂小结。6、尝试教学法。围绕解决某些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运用课程资源,开展互助学习,最终解决问题。又称问题教学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智力。 其基本操作程序是:出示尝试题(问题)学生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7、历史图示法历史图示法是备受历史教师关注的历史教学方法,对我国的历史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关键是设计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图表。历史图示法就是用简短的信号、纲目、要点,按历史发展的规律组成板书,进行教学。它以直观、明确、概括的形式把复杂的历史现象表现出来,以反映历史发展的线索,使学生把握历史知识的整体与在联系。8、历史情境教学法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历史教学中营造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景,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和谐的气氛中激发学生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最终获得学习成功9、历史目标教学法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定向的决定作用。它是激励学生参与、调控教学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0、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以各种现代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并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8、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1、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原则(1)教学的目的性原则(2)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3)直观性与发展历史思维结合的原则(4)高要求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5)情感性原则(6)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结合的原则(7)教学向自学过渡的原则9、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备课有哪些新的含义?(一)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容的理解水平,也包含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 生命,如何把他们和教学目标、教学容、教学方法以与教学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出系统的整体作用,需要教师提前进行深刻的思考。只有当教师对自己选择与组织的教学容进行了精心设计,达到融会贯通、如同己出的程度,教学才可以娓娓道来,旁征博引。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甚至让学习者惊喜,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二)备课是知识的化、具体化与课堂物化的预案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经过多次重复同一课的教学之后,就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备课根本就是多此一举。基于此,备课的政策也有所不同,年轻教师要“备详案”,经验丰富的教师便可以“备简案”或可以是“零教案”。很显然,这是对备课的误解。(三)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对课程、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整合与有效利用,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四)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他们在书本世界中找到生活世界的影子,把生活世界中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融入到书本知识之中;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 界,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备课要关注学生地位,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 对学生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或情境;备课要关注学生这一团体特有的独有的文化,创建师生、生生有效交流互动的平台;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地制 宜,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五)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一 成不变的教学和“一本教案教一年,教案十年都不变一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地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再学习,要时刻关注理论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借鉴其他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跳出书本的局限, 追求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转换角度,更新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10、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一、教学目标制定要准确所谓目标准确,意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二、容选择要合理选择合理的教学容是备好课的前提,教学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需要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三、作好教学容分析,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抓住关键几 乎每节课都有它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处理要害就是这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主要表达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 来,一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容(包括知识、方法、经验、思想)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的地方、教学难于实施的地方,就是教学难 点。四、要全面了解学生水平学 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能力水平,是确定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五、学法制定要恰当,切合学生实际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目前,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承受性学习和探究发现式学习。六、教学方法要精选,表达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堂环境的改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容和学生,不同的教师,同样的教学容和教师,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容 采用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优点、缺陷和适用围,超出了这个围就不适用了。贵在得法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 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承受能力以与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正确的教学效果。七、问题设计要精当课 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多边活动,师与生、生与生间的交流活动主要是靠教师的提问、学生的答问、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来实现的。学生在教师的 提问之下进行思考和信息交流并相互启发,同时教师从学生的回答和信息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课堂教学的进程。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使课堂教学机 制正常运转,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合作和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八、教学细节要周密安排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虽然是一些细小的问题,但是也能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细小的问题也能酿成大的失误。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要轻易放过每一个细节问题。九、教具和课件准备要充分多 媒体课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较好地制作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十、练习设计要精当课 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不仅要有一定的数 量和质量,而且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不仅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重点突出,而且要设计一些新旧知识的对比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 识。11、简述教后记的基本容。教后记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完课后,对教学预案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将经验、教训等记录下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和提炼教育科研课题的资料。它 是对已完成教案的完善和补充,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升华,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必须重视并与时写好教后记。教后记的容主要包括六种容:(1) 记成功做法 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2)记失败之处记失败之处就是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容,方法旧、演示失败、指导不力、知识性的错误,教案与实际教学脱节,以与当堂没有处理好的学生的问题等等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3)记教学机智就 是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4)记学生问题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与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5)记学生见解即把学生“智慧的火花”(如独到的见解,好的思路)记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它存在普遍性,当堂剖析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6)记学习心得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与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与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12、简述说课的要求。1.说教材教材的分析与处理(1)分析教材地位与作用(2)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3)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2.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基础能力;学生的基础能力学习心理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分析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途径;根据学生情况确定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如何引导学生参与高效学习方式,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3.说教法、学法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与课型和生情相吻合的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与运用的程序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教学手段的选择、准备与运用。4.说教学程序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环节、容、依据) 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说明本课时师生的板书设计和依据。 说出本节课的课堂练习与练习意图。说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训练意图。5.说效果进行课后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的效果(预设);教学设计的进步(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学艺术)主要不足与改进措施。13、试述导入新课的功能和要求。功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什么学)承前启后,起过渡作用(学什么)启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探究(怎样学)要求:导入的问题要准确 简洁明快、切入主题不单纯追求兴趣性 不牵强附会 生动感人不呆板14、有效提问的技巧有哪些?1)考虑学生知识基础,把握好所提问题的难度水平要考虑学生知识的准备程度。提问考虑难易适度必须与学生原有的 知识相关联、相衔接,通常在设置问题时遵循“五度”原则。所谓“五度”是指:问题的设置有一定的难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跨度,问题的设置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容和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在联系以与知识的前后衔接;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繁入简,由小到大,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密度,问题的设置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广度,问题的设置既要有一定的难度,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面向全体学生。2)类型多样,提出适合不同认知水平的各种类型问题一是判断型问题,这是指对历史事实、概念、结论等做出判断或识别的一类问题,设计“对不对”、“是不是”等问句。二是表达型问题,这是指对历史事实、概念、结论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进行表达的一类问题,设计“是什么?”“怎么样?”等问句。三是述理型问题,这是指对历史事物发生的条件与原因、条件与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等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类问题。设计“为什么?”等问句。四是评价型问题,这是指对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类问题。设计“对某人你有怎样的评价?”等问句。五是运用型问题,这是指对拟定的历史情境或可联系的现实,要求学生用新获得的知识和过去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3)设置坡度,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施问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 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的引向求知的新高度4)耐心细致,控制等待时间,留给学生思考余地学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5)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回答予以恰当的评价15、简述历史教学中完毕技能的作用。1)巩固强化作用引 导学生回顾刚学到的新知识,达到当堂巩固的目的。学生通过总结把所学到的新知识更加清晰、准确、系统地予以掌握。通过恰当的结课,可以帮助学生做一番简要 的回忆和整理,理清知识脉络,便于学生把握教学重点,使学生容易从复杂的教学容中简化储存的信息。知识再次重复、深化,会加深记忆。依据教育心理学家的 研究,课堂与时回忆要比六小时后回忆,效率会高出四倍。2)过渡衔接作用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要照顾到各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前后联系,所谓前后连接就是把刚学到的新知识和以前学过的旧知识相连接,尤其要为下一个要讲的问题或下一节要讲的新课埋下伏笔,为以后的新容提前创设教学意境。3)加强认识、深化主题作用学习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人们的知识,更主要的是使人“通古今之变”,了解古今兴衰成败的原因,学习掌握历史的规律 性,提高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总结,绝不是课堂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总结出某种带规律性的结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上 升到理论高度,受到更为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4)挖掘潜力、培养能力作用在总结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使学生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概括历史问题,能够认识问题的本质,并且对于现实中的新问题也能比较科学地分析。总结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5) 外沟通、立疑开拓作用 在 学校教学中,课堂教学只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不是唯一的组织形式,为了能充分发挥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中的协同作用,课堂教学完毕时,不能只局限于 课堂的本身,还要注意课课外的互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联系,以与本学科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沟通,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16、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必须了解和把握学生在学习中的生理心理状态。如前所述,在45分钟之,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为五个时区,呈波谷波峰波谷波峰波谷的起伏发展规律。 根据45分钟之学生生理心理状态的起伏发展规律,每一堂课应重视以下几个时段的设计。(1)起始时区,大约5分钟时间。这5分钟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时区。教师必须有导演的功夫,促使学生的兴奋点从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容来,并且尽可能缩短这一时区,以延长兴奋时区。(2)兴奋时区,大约15分 钟时间。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黄金时区。在这个时区,学生的兴奋点已经转移到课题上来,生理心理进入最高波峰,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正确境 界,并尽可能延长兴奋时间,教学的密度、力度,都应达到最大限度,重点、难点都尽可能得到解决,使之成为开花之春天、日出之清晨的黄金时区。(3)调试时区,大约5分钟时间。这是教学中的心理过渡时区。教学时间已过去将近一半,学生的兴奋过程开始转为抑制过程,会出现一个疲劳波谷。这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幽默、笑话、轻音乐等方式进行调试,亦可变换教学方式,如练习、朗读、演讲等等方式进行调试。让学生的优势兴奋中心得到适度转移,从而得到休息,消除其疲劳。通过这样的调适,再次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主要学习上来,使生理心理进入再兴奋状态。(4)回归时区,大约15分钟时间。这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二次黄金时区,经过5分钟的调适过渡,学生的生理心理出现第二次波峰状态。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再次把教学推向新的高潮。(5)终极时区,大约5分钟时间。这是课堂教学中的总结回应时区,这时候,学生趋于疲劳状态,注意力渐次分散,进入尾声。教师应当加大信息量,加快语速,强化情绪,总结新课,圆满完成任务。终极的最正确境界应当是:教学计划完成,到下课时,学生还回味无穷。这五个时区的创设,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构成课堂教学的时间“场”,能使45分钟的价值充分表达出来,使课堂教学处于最正确状态。17、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试述中学历史教师必备的素质。一致性原则(表里如一,始终如一)符合审美原则(个性识标志,不应是异类、怪异,否则于形象无补)扬长避短原则(根据自身条件)1)着装整洁大方。新而不奇, 华而不奢, 美而不艳, 富有涵养, 端庄大方, 个性鲜明, 文雅潇洒。2)教学时行为要端庄“坐有坐相, 站有站相。”坐与站是教师的体态语言,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采取正规坐姿还是随意坐姿。这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却常常起着“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步姿是动态的举止美, 协调稳健、轻松敏捷的步姿传递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信息, 让人与你同享青春和活力。3)神态要祥和神态是个人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最恰当的神态应该是和颜悦色, 不卑不亢, 既保持了自我又使对方如沐春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教师能在与学生与社会的交往中, 恰当地使用富于表情的双眼, 会使他的个人形象大放异彩。4)富有朝气表现为当代教师应该更懂得美、追求美、表达美。教师应是美的传播者。仪容端庄整洁, 言谈温文尔雅, 举止雍容大方, 进退应对有度, 待人接物得体。素质教育中包含美育。教师通过自己的形象示, 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5)语言得体,雅俗共赏6)大力加强在素质的提升广博的知识 风趣的语言 高尚的品格 善于学习 创新思考善于沟通 善于引导三、论述题1.请结合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论述历史教学的新理念。(一)历史教学目标新理念历史教学目标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改变过去了那种知识传授、培养能力、思想教育的观念。表达出历史教学目标的新理念。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历史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受到人文主义思想教育,这一点在过去的历史教育目标中,过多地强调政治思想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次历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把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人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关注了学生的自身成长。因此,新的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理念特别强调了。历史教学应该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使学让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和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发展历史中去吸取教智慧,在人类文化成果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化,提高人文素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把学生掌握知识放在教学的首位,追求的是学生学会不是会学。这种教学只是重结果,轻过程,排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特别是探究式学习,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搜集、查阅、处理信息资料、经历史研究过程,实现问题的解决,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二)、历史教学过程新理念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了教学过程与方法。这里讲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承受,师生之间缺乏交往与交流,这种教学过程势必造成教学过程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新课程强调的教学中师生互相交往与互动。实现共同发展。从交往的目的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与同学平等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分享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与学生交流情感和体验,从而使自己得到发展,实现教学相长。从教学主体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不在是教学的权威,命令者和管理者,不在是唱独角戏的表演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和支持者,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三)、历史教学手段新理念教学手段:教学工作不能凭空进行,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技术为基础,这就是教学手段问题。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客观世界具有的、在教学中直接采用的各种物体。、教学用书与图表。、现代化视听辅助用具。、教学专用设施。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方法的工具,而不是教学方法。因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可以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更加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因此,与传统的直观教具相比,多媒体技术下的教学课件具有更为直观、逼真,反映的容更加丰富,能够调动各种感官等优点;与我们常用的幻灯片相比,增加动态信息;与电影、电视、录像相比,增添了容的可探性。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容相适应的历史背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亲身感受历史时代的气氛,能够更好地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也必须说明,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也不是万能的,每种教学手段都有他的局限性,在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要视教学容来确定绝对不能用计算机来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我们提倡现代教学手段,并不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学手段的整体协调发展。(四)、历史教学评价新理念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新课程提倡“立足于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要求我们转变评价方法、手段。就评价功能而言:历史教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