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doc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1、精子和卵细胞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都携带着遗传物质。2、人的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组成。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3、受精与妊娠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5、分娩和养育分娩: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试管婴儿:(P81)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继续发育。(本质上是种有性生殖)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羊水的作用?新生儿出生为何会哭?第二节:走向成熟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4、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第四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1、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鲨、蝮蛇受精方式体体外(水中)体胚胎发育方式卵生胎生卵胎生幼体发育场所体外体(子宫)体营养来源卵黄母体(主要来源)卵黄无性生殖(不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昆虫、爬行、鸟、哺乳)体内受精分裂生殖(代表动物:变形虫);受精方式出芽生殖(代表动物:水螅)。 (鱼、两栖)体内受精有性生殖动物的生殖方式卵生(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哺乳)胎生胚胎发育方式(单细胞动物变形虫、草履虫)(鲨、蝮蛇)卵胎生分裂生殖无性生殖(水螅)出芽生殖2、胎生与哺乳对哺乳动物的繁殖的意义:为哺乳动物的幼体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成活率有很大提高。3、衰老的最终结果是死亡。死亡的主要特征是心脏、肺和大脑停止活动。死亡的主要标志:大脑停止活动。4、克隆技术是无性生殖。第五节: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结构(参考书本19页菜豆种子的结构图,玉米种子的结构图) 2、植物的胚是新植物提体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3、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 (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橘) 4、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 (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5、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在无胚乳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淀粉遇碘会变蓝。)6、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7、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能独立生活的主要标志是胚芽发育成茎、叶并转绿。8、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胚根发育成根,其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9、根据芽的着生位置,芽分为顶芽 和 侧芽。叶原基发育成幼叶,芽轴发育成茎。顶芽的生长会使植物的茎增长,侧芽的生长会在植物体上形成侧枝。10、顶芽发育较快,往往抑制侧芽的发育,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花萼(由萼片组成)花蕊花冠(由花瓣组成)11、花药:里面有花粉雄蕊花的结构花丝柱头(P23)雌蕊花柱子房:里面有胚珠花托12、植物经过开花、传粉之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13、植物的一生经过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植株开花、结果等生长期后,将会死亡。14、植物的种族是在生命周期的循环运动中得以延续的。第六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的方式主要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其中较普遍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2、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花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前者主要靠昆虫传粉,后者主要靠风力传粉。3、被子植物受精过程:黏液刺激昆虫/风力受精卵花粉 柱头 花粉管 形成两个精子(胚珠内的)卵细胞4、植物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子房壁 果皮子房 珠被 种皮 果实 胚珠 种子 受精卵 胚(子房的胚珠数决定了果实的种子数)5、为使作物的大多数雄蕊都能得到花粉,可以用人工的方法给作物传授花粉,这种方法叫做人工授粉。6、通过种子来繁殖的方式叫做植物的有性生殖,不是通过种子来繁殖的方式叫做植物的无性生殖。无性生殖7、蕨的繁殖:叶背上的孢子囊群 孢子囊 孢子 原叶体 幼蕨 蕨8、植物的无性生殖(1)孢子繁殖:(如:蕨、地钱、葫芦藓、藻类)(2)营养繁殖: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包括:分根、压条、扦插和嫁接等。(注:营养繁殖的优点 (1)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繁殖速度较快。)9、接穗能否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是否紧密结合。10、组织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于无菌状态下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并使其增殖,分化来得到新植株的一种技术手段。11、组织培养特点:1)新个体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亲本利用率高;3)适用围广;4)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且诱导变异也比较容易。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复习提纲第二章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味道酸甜苦咸敏感区域舌侧(中)舌尖舌根舌侧(前)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6、物体在1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第四节光和颜色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8m/s),空气中次之。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15米。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4、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5、物体颜色:a) 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b) 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注意: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2、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路具有可逆性。3、在科学上往往用一个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期中箭头的指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镜面反射:黑板的反光、后视镜、化装镜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电影屏幕、植物、墙壁、衣服等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光的反射现象) 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注意】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和距离没有关系蜡烛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进入眼中,感觉反射的光线好像是从虚像的位置发射出来的。凸面镜凹面镜6、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汽车观后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7、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8、光的折射定律: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 )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注意】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有可逆性。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了反射。8、从河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从水中看河岸上的树觉的高。空气水第六节眼和视觉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3、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物距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像距v:透镜到像的距离.4、凸透镜成像规律(P30)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像的特点像与透镜的距离v应用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虚或实倒立缩小实照相机倒立放大实幻灯机倒立等大实测焦距f不成像获取平行光正立放大虚放大镜5、眼球与折光系统: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视网膜等)及其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物体射出的光线经折光系统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6、虹膜的作用: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的强弱。7、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图见P3334)原因矫正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前佩戴凹透镜远视成像在视网膜后佩戴凸透镜第七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1、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的变化。2、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外界事物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用于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4、电磁波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等。光也是一种电磁波。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还能是荧光物质发光,用来鉴别纸币真伪;X射线在医学上可以诊断疾病;射线可以杀死肿瘤细胞。5、不论是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它们形成的部位都在大脑。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三章 第一节、机械运动1、参照物:以某一物体为标准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它是静止的。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3、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较简单)4、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6、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计算公式:变形公式: 7、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读作:米每秒。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读作千米每时。 换算: 1米/秒=3.6千米/时, 1千米/时= 米/秒注:单位换算过程:2m/s=2×36km/h=7.2km/h(过程单位同后)常识:人步行速度:1.3米/秒,自行车速度:4米/秒,汽车速度:30米/秒,光速:3×米/秒 第二节、力的存在8、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9、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不接触也能产生力,如吸铁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相互挨着的课桌)10、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但填写时都写运动状态改变);。1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比如两车追尾,后车撞了前车,两车都损毁1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牛顿,简称牛,符号N表示。 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一个苹果重2N13、力的测量:测力计,常用测力计为弹簧测力计14、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受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使用方法:“看”:使用前注意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指针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15、 弹性: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性质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一定围,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形变也越大。1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17、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边上标上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18、作图步骤:作标度,力的大小必须为标度的整数倍(至少为两倍,35倍最佳)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几何中心,画线段,注意箭头画在线段的末端,每个线段长度必须与标度一样,箭头旁边标上力的大小(一般的力用F,重力用G)注:检查作图时按作图步骤检查一遍;若只告诉质量,必须把质量化成重力再作图,必须写出转化过程,质量不能作图 第三节、重力19、重力: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一般说的物体重量、物重等都指重力) 地面和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0、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管物体在斜面还是在水平面上,不管作向上运动还是向各个方向运动或静止时,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运用:重垂线21、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重心的确定:A、质量分布均匀且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B 、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质的重心,可用悬挂法和支撑法确定注: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重心位置不随物体放置方式及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22、重力公式(重力和质量成正比):G=mg m=G/g g=G/m 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千克),G表示重力(单位:牛)g=9.8牛/千克,含义:(在地球表面或附近某处)每千克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牛如果没有说明,则一般默认用g=9.8牛/千克计算。若有注明则用g=10牛/千克计算23、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跟纬度有关,维度越高,重力越大;跟高度有关,高度越高,重力越小;跟星球有关,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到月球上的物体,质量不变,重力变小)24、 没有重力的情况:不能倒水,物体滞留空中,人一跳能离开地球,不能测重力,但能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25、 质量与重力的比较质量重力区别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单位千克(Kg)牛(N)性质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地球施加给物体的力测量工具天平弹簧测力计方向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有大小(G=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变化与位置无关与位置有关联系质量为1千克的物质,重为9.8牛 重量与质量的关系式是G=mg第四节、牛顿第一定律26、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在科学实验和科学推理的基础上)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27、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8、惯性:任何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第五节、二力平衡的条件30、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就互相平衡。31、二力平衡的条件:两力大小相等,两个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若为三个填空则填写前三个)A: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B:受平衡力;C:作用力大小不同;D:没有作用在同一受力物体上32、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比较共同点平衡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两个力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两个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的性质相同两个力作用的效果是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两个力分别产生各自的效果注:判断平衡力的方法:同一受力物体(圈出受力物体),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判断相互作用力的方法:两个受力物体(圈出受力物体),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第六节、摩擦力3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不仅固体间会产生摩擦,液体和气体之间也会产生摩擦。34、 摩擦力的分类滑动摩擦:两个物体之间因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摩擦(大小与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拉力相同且大小不会变化,小于作加速运动时的拉力,大于作减速运动时的拉力。光滑表面的滑动摩擦力为0)滚动摩擦:两个物体之间因相对滚动而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静摩擦: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有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叫做静摩擦(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只要物体保持静止,其拉力多大,摩擦力就多大,随推力变化而变化)注:这里的拉力也可能是推力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东西与桌面不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就不具有静摩擦35、摩擦力的方向 由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若失去这个摩擦力,物体会向哪里运动就是运动趋势。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就看它们的运动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必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如右图)物体B受到向右的拉力F而向右开始运动,则物体B受到地面给它的摩擦力向左: 物体A原本静止,而B开始向右运动,则A由于惯性保持原本的静止状态,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A受到的摩擦力向右左图:物体静止,它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它受到的摩擦力向上右图:物体静止,它有向斜下方运动的趋势,故它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右图:皮带轮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右,注意,物体与皮带轮之间是相对静止的,故要用相对运动趋势来判断,而不是它们的运动方向V36、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仅仅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无关 与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相同时)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动摩擦力大小 与压力大小有关,(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7、有益摩擦:鞋底花纹、防滑垫、拉弦、皮带轮运货有害摩擦:滑梯、机器转轴、旱冰鞋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加表面的粗糙程度 增加压力 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降低表面的粗糙程度(添加润滑剂)减小压力 变滑动为滚动 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气垫船、磁悬浮) 第七节、压强39、压力的作用效果:由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决定的40、压强: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41、压强公式:注:判断液体压强时,也可用P=gh( :液体密度,g:9.8牛/千克,h:液体深度)P:表示压强,单位:帕斯卡(Pa) F:表示压力,单位:牛(N ) 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 帕=1 牛/米21000 帕 = 1 千帕注:压强的单位帕斯卡非常小,一对折报纸对桌面压强约为1帕计算时:行走,算一只脚面积;站立,算两只脚面积;汽车,四个轮胎面积;坦克,两条履带面积计算时必须注意先化单位(压力为N,受力面积为,压强为Pa),再带入计算43、 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遭到损坏44、 增大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刀刃、钉鞋、啄木鸟的喙),增大压力减小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坦克履带、沙发、骆驼的脚趾),减小压力45、 液体的压强: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液体部也存在压强, 且同一深度,液体在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6、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深度:到液面的距离)同一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密度大的压强大47、压强计:测量液体部的压强。当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 U形玻璃管左右两管的液面就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容器倾斜后,相同的液体液面会下降 A的液体体积比B的少ABC:同一深度,压强相同CDE: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EF:同一深度,密度大的液体压强也大a b E Fa:橡皮膜向上凸(越深,越向上凸);b:橡皮膜向下凹ABC:相同液体,相同高度,相同底面积,底部压强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密度、深度相同,又由于底面积相同,压强相同,根据 ,压力F也相同)EF:F底部受到的压强要大(根据P=gh可知,液体密度不变,高度变高,故压强变大)七年级下复习提纲第四章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1、太阳概况: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表面温度约6000 摄氏度;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2、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太阳与地球的生物息息相关 光球层(肉眼可见) (太阳黑子)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 色球层 (耀斑、日珥) 日冕层 (太阳风)4、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 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1755年为第1周,2009年为第24 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爆发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5、 太阳活动的影响: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注: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6、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月面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地球直径的3/11,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由于月球离地球近,故看上去跟太阳大 小差不多)地月距离约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35、 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8、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9、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 有岩石和碎屑。注: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我国发射“神舟”飞船,“嫦娥”卫 星。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月球上物体重力会变得轻: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小得多,引力小。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迅速升温,夜晚能量丧失殆尽。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遭受陨石肆无忌惮的撞击形成的10、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 标星体。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用主镜观察目 标星体。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的影像清晰。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找到目标 星体。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 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1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1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南顺北逆)1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14、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出现昼夜半球1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一个圆圈),它由晨线(半圆)和昏线(半圆)构成。 晨线:太阳升起的地方(由黑夜进入白天);昏线:太阳落下的地方(由白天进入黑夜)16、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星星的视运动照片注:晨昏线与太垂直;东边先过晨线,故东边先天亮(如:天亮了,天黑还在睡觉)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45、 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地轴呈倾斜状态(地 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夹角)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周期为365.2422天,即一年46、 太阳高度:太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 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由于 地球公转)同一时间,中高纬度地区,纬度越大,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向两边递减,即: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离太阳直射 点越远,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19、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90°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包括赤道)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回归线上直射一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其他地区无直射20、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全年昼夜等长北半球其他地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发生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昼);从秋分日到来年春分日(太 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发生极夜现象(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极圈无极昼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北上: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南下: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 第四节、月相2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22、 23、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的农 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24、 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原因: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月相变化规律26、 月相与农历: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月);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满月);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满月)27、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注:记忆口诀: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与诗句相应的月相(明月一般指满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新月)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满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满月)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满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满月)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峨眉)月黑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