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诵读欣赏(一)古诗二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案苏版教(学)案.do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新设计 本诵读与欣赏课的教学设计,力求通过“引读“诵读“赏读“辨读“说读“写读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展诗歌阅读素养的习得练习,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教学目标 1.诵读,理解大意,领悟情感。2.赏读,探究意象,感悟意境。3.辨读,求同析异,品味语言。3学情分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选入教2011课标版(2016年起始)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诵读欣赏中。经历小学阶段的学习后,七年级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有所了解,其中对写友情的诗相对更熟悉一些。经过前四个单元所选诗歌的学习,他们对诗歌的根本特点的了解有所加深。因而,他们在学习这首诗时已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储藏,以及较高程度的心理上的悦纳。但是,他们的积累还不丰厚,探究意象、感悟意境、求同析异、品味语言的诗歌阅读素养还未养成,需要不断习得,需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4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大意,领悟情感;探究意象,感悟意境。难点:探究意象,感悟意境;求同析异,品味语言。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读 今天,我们上诵读欣赏课,学习唐代大诗人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投影片一】大家注意一下“遥这个字的写法:爪子头,下面一个缶字,再加上一个走字底。【板书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白活动2【活动】诵读 1.上这一课,第一个要求就是诵读,大声地读,不要掉字,不要加字。我们一起来读一遍,预备读。【投影片二】2.大家的朗读很流畅,但是没有读出一种味道。假设你是白,听说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写好这首诗后,会怎样读?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当一回白,读一读这首诗,好不好?3.读完后,请同学们评一评,再说说你评价的依据是什么。提示:是题目,是诗句,是诗后面的赏析提示,还是注解,或者是诗歌的一些常识?4.听了大家的评价后,教师也想当一回白,读一读这首诗。5.读完了这首诗,教师想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把自己当成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语速缓慢一些,尽量读出凄凉的感觉。情感基调深沉一些,尽量读出同情与关切之情。读好韵脚:啼、溪、西,读到这三个字时把声音拖长一些,以收到一唱三叹的效果。【投影片三】读出抑扬顿挫,按普通话的声调,读出平仄相间,以表现惆怅之情。【投影片四】6.大家先按照前面说的方法自由地尝试朗读一下,读完后再齐读一下。活动3【活动】赏读 接下来,我们要完成上这一课的第二个要求,就是欣赏。1.请再次自由地朗读这首诗,说说白是如何表达对王昌龄的十分同情与关切之情的。【投影片五】2.同学们说说都还不错,如果把同学说的概括起来,加以整理,扣住构思立意或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有条不紊地说出来,那就更好了。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助读资料,看看人家是怎样有条不紊地说出来的。【投影片五】插入超级助读视频资料3.看了这段视频,我想大家应该认识概括整理的重要性了吧。整理后变零碎为整体,变零乱为有序。教师根据大家的发言与刚刚的视频讲解,结合自已的理解,对这首诗的容和写法了做了一个梳理。【板书二】扣题写景,融情于景;承景叙事,言情于事;因事化物,寄情于物;借物念人,抒情于念。这四句诗从中国传统的文章学的观点看,符合“起承转合的规律。【板书三】起承转合 4.刚刚的视频讲解当中,重点提到了“明月这个意象。【投影片六】助读材料:意象“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个别物象的融合;意象是诗的主体,没有意象也就没有诗。那么,“明月这个意象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研究“明月。【投影片七】作者为什么选择“明月 这个意象来寄“愁心 呢?(友情提示:明月在形状 、光线 、质地 、空间 、时间 、温度 、地域 、文化渊源、作者的创作特点等方面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能与“愁心联系上吗?)(1)形状感受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全),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2)光线感受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芒是柔和的,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3)质地感受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4)空间感受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土。(5)时间感受皓月长存,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6)温度感受(色调感受)冷色调,有凄清之特点,与愁思相吻合。(7)地域感受的明月天下闻名,杜牧有诗寄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代诗人徐凝有诗寄:“天下三清楚月夜,二分无赖是。【投影片八】(8)文化的渊源有咏明月的传统。(9)作者的特点对明月情有独钟。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白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投影片九】总之,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同时具备以上特点,所以,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怀人、念远之情。【板书四】意象独特用课本108页诗后的赏析提示中的话说,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读来回味无穷。【板书五】意境新颖“明月这个意象和其他意象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就营造出悲凉、惆怅、怀人、念远的新颖意境。这样的意境显得开阔、宏大、奔放,这与白狂放不羁的个性和飞动的艺术想像力是分不开的。下面,我们来看一那么助读材料,加深对“意境的了解。【投影片十】助读材料:意境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说明的意蕴和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这首诗,进一步感悟这首诗美妙新颖的意境。活动4【活动】辨读 1.过渡:本节课的第三个要辨析。课本108页注解说“随风:一作随君,那么,你认为 “随君直到夜郎西与“随风直到夜郎西哪一个更恰当?为什么?【投影片十一】2.除了课本注解中提到的异文以外,这首诗还有课本注释没有提到的异文:首句写作“花落子规啼,那么,你认为“花落子规啼与“花落尽子规啼哪一个更恰当?为什么?【投影片十二】提示: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解答,言之有理即可。以下容可供参考:从全诗判断,作“州花落子规啼更合理,因为诗中似以地名串掇诗句,、龙标、五溪、夜郎,分别是寄诗之地、被贬之地、路线、方向、蛮荒处所,四个地名巧妙嵌入诗中,甚为妥帖。这样首句点明寄诗在,时令为春暮,只有寂寞的子规在悲啼。次句以龙标比王昌龄,点出经行的路线需过五溪。末句“随风又作“随君,两异文外表看虽无涉诗句的解读,但仍需辨清。“随君从前后文关系看比“随风更合理,因为是寄诗,按照体例,当然称“随君好。前句已点明“我寄愁心给“明月了,当然是寄托白愁心的明月的光芒照着昌龄西行,那么“随君是最恰当的安排,既然是月光伴随昌龄行走,月光是不会“随风才布洒的,因此,白的寄情不是通过风而是通过明月,也就是说白将他对友人命运的牵挂投射于明月,再由明月折射给友人。古人很重视明月传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有明月才“与人万里长相随,因此,“明月伴君才讲得通。假设是“愁心随风,又何必寄情于月呢?何况白寄诗在,最有名的是明月,当然会因月寄情,明月“随君了。活动5【练习】说读 1.这堂课上到现在,你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吗?2.看来,大家的收获不小。下面,我们来做练习,检验一下大家的收获。【投影片十三】如果将此诗拍成MTV(音乐电视),你来做导演,将选择哪些景物,设计怎样的场景表现此诗的意境?提示:能结合诗句,言之有理即可。【投影片十四】请结合下面的句子,比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赠汪伦这两首诗在具体写法上的异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提示:言之有理即可。以下容可供参考:先说异:送的人不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白送王昌龄,赠汪伦是汪伦送白。描写的景物不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明月,赠汪伦写潭水。写法不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抒情;赠汪伦运用夸手法借潭水写友情的深厚。感情不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思念与关切的情感;赠汪伦表达了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再说同:两者描绘意象,营造意境的创作手法是一样的。3.最后,我们伴随一段音像,吟唱这首诗。活动6【作业】写读 小练笔: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如果你化作明月,见到王昌龄会对他说些什么?如果你就是王昌龄,读到这首诗心里会怎么想?活动7【讲授】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白起 扣题写景 融情于景 承 承景叙事 言情于事 意象独特转 因事化物 寄情于物 意境新颖合 借物念人 抒情于念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