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第2课时-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单元检测-大象版必修32.doc
-
资源ID:91596853
资源大小:249.5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第2课时-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单元检测-大象版必修32.doc
第2课时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儒学的开展一、选择题1(2021·北京丰台模拟,13)“学问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尚书等六经文字,孔子与孟子的遗言,都下过工夫的学者是()A朱熹 B陆九渊 C王守仁 D李贽解析:材料强调做学问要“格物致知,也就是要深刻探究万物以求得真“理。这是朱熹的主张。答案:A2(2021·广东梅州一模,2)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开展,更进一步强化。以下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解析:材料要答复的角度是“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那么是关于社会治理的。答案:D3(2021·广东深圳模拟,3)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标准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解析: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旨在标准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不仅仅在于提高个人修养。故C项比A项更符合题意。答案:C4(2021·江苏南京模拟,3)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十日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解析:元朝时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明朝时继承了这一政策,确立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答案:C5(2021·浙江舟山期末)“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正确解释是()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奉献比孔子大B朱熹继承和开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解析:A项错,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C项是董仲舒的奉献;D项说法欠妥。答案:B6(2021·广东汕头一中第二次期中考试)“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吾读甲申殉难录至愧,无半策匡时难,唯余一死报君恩。以上评论主要针对明清时期理学()A重文轻技的特点B儒学的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特点C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本质D空谈义理,不重视经世致用的特点解析:明清时期王守仁用“心学来更新理学,认为天理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而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开展,经世致用思想日渐形成,故出现了对理学空谈义理的批判。答案:D7?明神宗实录?记载:“乙卯,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_: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藏书?、?焚书?、?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冯道为吏隐,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_中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解析:结合材料中?明神宗实录?可知为明朝;材料中?藏书?焚书?及赞扬卓文君善择佳偶等信息可判断为李贽。答案:A8(2021·江苏徐州模拟,3)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 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解析:A项是孟子的主张,C项是顾炎武的主张,D项是程颐的主张。李贽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因此选B项。答案:B9“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材料反映的观点是()A主张工商皆本 B倡导为学应务实C批判君主专制 D主张重农抑商答案:A10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泼,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蓬勃开展的商品经济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 B C D解析: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新。所谓新,即明清时期出现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以往朝代所没有出现过的,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很容易地选出答案A。答案:A11(2021·广东韶关模拟,4)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论推断的是()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B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C中国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表达的传统政治观念D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解析:黄宗羲说的意思是明代政治黑暗是从明太祖废除丞相开始的,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丞相作用还是非常肯定的。答案:C12(2021·浙江五校联考,5)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制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仰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的是()A董仲舒 B朱熹 C黄宗羲 D孙中山解析:提取信息:农民没有意识到君主专制的危害,只是寄希望于一个好皇帝,来拯救众生。黄宗羲认为“天下大害君而已矣,对农民们的看法提出质疑。答案:C二、非选择题13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而“以德治国是我党反复强调的重要方针。观察以下图片:(1)结合有关史实答复,上述图片中的人物的主要主张有哪些?他们的主张所反映的本质是否一致?为什么?(2)图片中的人物思想主张有着继承与开展的特点,请简要说明之。(3)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德治与儒家传统思想的德治有何本质区别?答案:(1)孔子主张实行“仁和“礼;董仲舒主张“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不一样。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后三者主张维护封建统治。(2)都继承了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董仲舒增加了“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朱熹将儒学开展为理学;顾炎武着重对其弊端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对君主限制的种种主张。(3)本质区别: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根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根本内容的。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封建统治;后者代表广阔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开展。14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那么,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材料二或曰:臣不与子并称呼?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那么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仁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那么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那么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以上材料均引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请答复:(1)据材料一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作者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倾向?(2)根据材料二指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答案:(1)君主是天下百姓的残暴统治者和剥削者。政治倾向:反对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2)父子血缘关系不能更改,而君臣关系那么是可以“累变的。(3)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不危害专制君主绝对统治的前提下,提出宽民、爱民、惜民的;而黄宗羲的思想那么不然,其根本理论前提是“天下(人民)为主,君为客,这就把传统的君民关系颠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