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双高公路工程—白沙河特大桥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doc
-
资源ID:91600640
资源大小:4.12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青岛高新区双高公路工程—白沙河特大桥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doc
环评证书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404号 青岛高新区双高公路工程 白沙河特大桥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青岛市公路管理局 环评单位: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4月1 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背景11.2项目位置11.3 建设规模及内容21.4桥梁排水71.5 项目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情况71.6 取弃土场和拆迁补偿情况71.7工程投资及实施进度71.8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7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9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92.3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9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03.1 项目污染因素及源强分析103.2项目环境保护目标123.3 环境影响评价143.4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73.5环境风险分析19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93.7环境管理计划194 公众参与204.1公众参与的内容204.2公众参与调查表结果及分析204.3网上公示254.4 张贴公示材料264.5公众参与小结275评价结论286 联系方式281 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根据青岛市交通委员会关于高新区区域配套路网规划,双高公路是高新区区域干线公路规划“四纵四横”路网框架结构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新区各工业园区连接青岛主城区、机场、火车站的快速通道。项目最终确定设置跨径组合为52-25米的特大桥一并跨越白沙河和墨水河入海口,目前,双高公路全线通车,项目已于2011年1月交工投入使用,本次环评属补做环评。1.2项目位置本项目是青岛市高新区双高公路工程建设的一部分,双高公路跨越青岛城阳区和高新区,全长7625m,起点位于省道218白沙河南岸,与仙山西路顺接,跨越白沙河后,沿墨水河河口生态保护区、湿地体育公园北侧前行,跨越羊毛沟,与现有火炬大道顺接,到达路线终点,详见图1-1。白沙河特大桥建设项目起点桩号为K2+897,终点桩号K4+253。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1.3 建设规模及内容1.3.1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本项目建设白沙河特大桥1座,不设引桥,全长1297m,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60 km/h,其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大桥桥梁宽31.5m,桥梁分上下行两幅并列独立桥梁,单幅桥梁宽度为15.5m;小桥、涵洞宽32m。桥设计洪水频率1/300,小桥、涵洞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结构物抗震按度进行设防。1.3.2工程内容1. 桥位选择桥位原则上服从路线走向,路桥综合考虑,并满足桥头路线标准及铁路、水利、电力、电讯、城建规划等方面的要求。桥梁的轴线尽量与洪水主流正交,当桥轴线为曲线时,尽量采用较大的半径和较小的纵坡,详见图1-2。2. 桥梁主体设计方案桥梁采用路桥不同宽,桥梁宽度31.5m(路基宽32m),桥梁分上下行两幅并列独立桥梁,单幅桥梁宽度为15.5m;特大桥内外侧设置50cm宽的SA级金属梁柱式桥梁护栏,桥面净宽为2×14.5m;小桥、涵洞与路基同宽32m,内外侧均采用与路基相同的SB级波形护栏,桥面净宽为2×14.25m,桥梁设置情况详见表1-1。1)桥型设置大桥桥型布置见图1-3。2)结构选型沿线经过的河流无通航要求,桥孔布设充分考虑河道排洪能力,不压缩河床断面宽度,同时对桥头两侧的路基进行必要的防护。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点,桥梁上部结构采用跨径30m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桥墩采用柱式墩,单排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墩桩基顶面设置系梁。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 基础为承台加双排钻孔灌注桩基础。3)桥梁横断面布置桥梁标准横断面、跨中横断面、1/2边支点横断面、1/2中支点横断面分别见图1-4、1-5、1-6和1-7。2图1-2 大桥桥位平面图白沙河3表1-1 桥梁设置一览表中心桩号桥梁名称右交角(度)孔数与孔径桥梁全长(米)上部构造类型下部构造类型桥台桥墩型式基础类型型式基础类型K3+517.5白沙河特大桥9043×301297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柱式台桩基础圆柱墩桩基础K1+842小桥901×1320.54装配式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薄壁台桩基础K2+292小桥901×1320.54装配式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薄壁台桩基础图1-4 项目桥梁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图1-3 大桥桥型布置图图1-7 1/2中支点横断面图1-6 1/2边支点横断面25路线中心线25图1-5 跨中横断面路线中心线25283. 桥面铺装项目采用沥青混凝土两层式桥面,其结构为:预制装配式结构采用9cm厚沥青混凝土+10cm厚整体化防水混凝土。另外,桥梁上部构造混凝土结构顶部和桥头搭板顶部均设防水层,该防水层采用SBS改性热融沥青预拌碎石。1.4桥梁排水项目在所跨越的河流上方不设置雨水排水口,而是在桥梁上部构造混凝土结构顶部和桥头搭板顶部均设防水层,并每隔4.3m铺设一根泄水沟。1.5 项目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情况本项目永久占地67.1亩,主要为废弃的虾池和盐田等用地,无基本农田;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场地及料场等,约18.6亩。1.6 取弃土场和拆迁补偿情况项目不涉及村庄居民拆迁,周边不设取土场,所需土方购买商品土。此外,本工程大部分路段为废弃的盐田和虾池等洼地,弃方全部回填利用,故不设置弃土场。项目不涉及附属物拆迁过程。1.7工程投资及实施进度项目投资2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000万元,项目于2008年12月开始前期工作,已于2011年1月建成通车。1.8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第二十二款城市基础设施中第3条“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第4条“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 项目占地可行性分析根据青岛市国土资源局和房屋管理局关于青岛高新区双高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项目建设用地符合国家供地政策。3.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工程位于青岛市高新区,属于青岛高新区双高公路项目的一部分,已取得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青岛高新区双高公路项目建议书的复函(青发改能交2008331号),原则同意该工程的规划选址。4. 城市发展规划本项目的实施是落实“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需要,它将进一步加强青岛市与高新区的联系,促进高新区经济和青岛市经济的互动和发展,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增强高新区和青岛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发展青岛市在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青岛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5. 交通发展规划项目所在的双高公路是青岛市拥湾发展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青岛市交通委员会关于高新区区域配套路网规划,本项目是高新区区域干线公路规划“四纵四横”路网框架结构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新区各工业园区连接青岛主城区、机场、火车站的快速通道。该项目位于青岛市胶州湾畔,青岛市高新区规划区域东侧,省道395(正阳路)以南,胶州湾高速公路以北,东接省道218,西接火炬大道通省道309,同时与规划中的红岛连接线相连,是整个规划路网中的点睛之笔。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大气环境项目所在区域CO和NO2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2)声环境项目周边敏感点1#监测点昼间声环境质量超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3.4 dB(A),夜间超标11.2dB(A);2#监测点昼、夜间声环境质量均满足2类标准要求。3#监测点昼间声环境质量超4a类标准3.6dB(A),4#、5#监测点达标;3#5#监测点夜间声环境质量分别超4a类标准13.2、5.3 和3.9dB(A)。6#8#夜间声环境质量均超2类标准3.07.8 dB(A),昼间6#监测点超标,其余监测点达标。这主要是受项目所顺接的火炬路交通车辆噪声的影响。3)地表水环境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跨白沙河和墨水河水质监测指标中除CODCr和BOD5略超标外(墨水河氨氮超标),其余各监测指标浓度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中的类标准。4)生态环境项目两侧大部分区域为河流、海域和河口海湾湿地等,兼有部分村镇、绿化带等,项目路线西侧为规划的墨水河河口生态保护区。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呈现水域湿地生态特征,是以河流、海域和河口海湾湿地等主要水域景观为基质,以村镇、道路为斑块的生态系统。其中,水域景观生态完整性水平较高,村镇景观生态完整性水平相对较低。2.3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 环境空气:桥梁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2. 水环境:白沙河和墨水河跨河位上游1000m 至下游1000m 的水域以及胶州湾近海区域;3. 声环境:桥梁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4. 生态环境:根据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评价范围集中在桥梁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5. 环境风险:桥梁沿线跨越河流段及距离居民区较近桥段;6. 社会环境:本项目确定的直接影响区域包括青岛市城阳区、高新区。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项目污染因素及源强分析3.1.1施工期污染因素目前,项目已建成通车,施工期产生的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局部的,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因此,本环评仅对项目施工期进行回顾性简要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原料运输、装卸、堆放时随风飘扬的尘土;汽车行驶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路面铺设产生的沥青烟等。项目施工对水环境的主要影响环节有:施工机械的冲洗将产生含油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基础施工引起水体搅动;施工物料(如泥浆等)直接落入水体造成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升高;大桥两端桥台施工时,恰逢雨季,造成局部水土流失并导致河流的悬浮物浓度增加。道路施工期间,主要机械配置有挖掘机、推土机、摊铺机及载重车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噪声强度为8490dB(A)。项目距离周边敏感点较远,施工过程对周围声环境影响小。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路基挖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项目永久占地67.1亩,主要占用土地类型为废弃的盐田和虾池等,项目不穿越村庄,不涉及拆迁及青苗补偿。在生态环境方面,施工期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桩基础施工、土石方开挖、河底打桩等引发的水土流失、景观和植被破坏,以及对水生生物的影响。3.1.2营运期污染因素1. 大气污染源工程建成通车后,汽车尾气(主要成分为CO和NOx等)成为影响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本大气预测以NO2为评价因子,其日均排放量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中行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源强计算公式估算出NO2日均排放源强如下:0.054mg/m·s(2013年)、0.070mg/m·s(2020年)、0.103 mg/m·s(2030年)。2. 废水污染源项目不新建服务区等人员集中场所。路面径流 营运期,大桥桥面径流污染物主要为悬浮物、石油类和有机物,其污染物浓度受降雨强度、车流量、车辆类型、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等因素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国内一些高速公路的监测试验结果也相差甚远。项目桥面径流污染物产生量根据长安大学在西安三原高速公路上形成桥面径流的测定结果进行预测。从表3-1中可以看出,降雨对大桥附近河流造成的影响主要是降雨初期1小时内形成的路面径流。表3-1 桥面径流中污染物浓度测定值项目520min2040 min4060 min平均值pH7.07.87.07.87.07.87.4SS(/L)231.42158.22158.2290.3690.3618.71100BOD5(mg /L)7.347.307.304.154.151.265.08石油类(mg /L)22.3019.7419.743.123.120.2111.25 意外事故造成的污染行驶车辆可能发生翻车事故,尽管几率非常低,但依然存在。事故一旦发生,将对附近地表水体局部水域造成污染。3. 噪声污染源大桥营运后,车辆行驶时其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另外,行驶中引起的鸣笛、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等也会产生噪声。参照JTG B03-200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确定各类车辆在不同车速下的平均辐射声级见表3-2。表3-2 各类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车型平均辐射声级L0i(dB)备注L0i大型车22.0+36.32lgVl+L纵坡Vl-大型车平均行驶速度, 40km/h80.2中型车8.8+40.48lgVm+L纵坡Vm-中型车平均行驶速度, 50km/h77.6小型车12.6+34.73lgVs+L路面Vs-小型车平均行驶速度, 60km/h74.4注:表中L均取值为0。4. 生态环境项目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土地利用类型有所改变;交通噪声和夜间车辆行驶时灯光影响动物的栖息和繁殖;营运过程中桥面上行驶的车辆发生事故对白沙河、墨水河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跨河桥梁阻挡人们视野空间以及柱式桥墩的设置切割了河水的连续性等。3.2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周边环境状况现场踏勘,桥梁跨越墨水河和白沙河入海口,本项目区域内不涉及需特殊保护的林地和珍稀濒危物种等。起点桩号南侧90m处的龙湖滟澜海岸住宅小区、终点桩号南侧的墨水河河口湿地保护区、白沙河与墨水河地表水和胶州湾北部保留区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3和图3-1。表3-3 沿线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类别序号名称位置及距道路边界距离(m)保护目标备注生态环境1墨水河河口湿地保护区南侧临近高新区规划中以本项目所顺接的公路为界,东北侧的废弃虾池等湿地将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商业及文教卫生用地、公共绿地等;西南侧规划为墨水河河口湿地保护区。声环境与大气环境1龙湖滟澜海岸住宅小区南向90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目前已建好部分入住。水环境1墨水河排污控制区跨越2白沙河景观娱乐用水区跨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3胶州湾北部保留区处于根据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图3-1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示意图3.3 环境影响评价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原料运输、装卸、堆放时随风飘扬的尘土;汽车行驶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路面铺设产生的沥青烟。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机动车辆、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按要求对工程运输沿线道路和建筑材料堆放地进行了地面硬化、及时清理场地路面渣土,并注意洒水、遮盖或遮挡等措施,减轻了施工扬尘污染,施工过程未对周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明显影响。2. 声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距离周边敏感点较远,施工过程对周围声环境影响很小。本工程在施工期严格执行青岛市环境噪声管理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设置围挡,控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及载重量。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噪声未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 水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桥梁施工、施工废油、生活污水以及降雨产生的水土流失对水体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采取生活污水收集后定期外运至接入市政管网;降雨期间避免施工作业,且对施工场地及建筑材料堆放地进行了遮盖;加强了施工机械的维修和物料管理,避免了施工物料和机械含油污水污染水体。4.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施工人员产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定期外运至城市垃圾场处理;桥梁施工过程产生的固废以及更换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板材,由相关单位回收利用。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后,未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5. 水土流失影响评价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用水经沉砂池沉降后排放,防止了泥沙直接进入水体;对临时堆放的土石方堆体和工作面在降雨时及时遮盖、围挡,减少了水土流失量;同时,施工过程中随时跟气象部门联系,事先了解到降雨的时间和特点,以便在雨季前将填铺的松土压实;用石砌进行堆体护坡,设导流设施等,保护了河岸不受冲刷,有效减少了施工期水土流失现象。6. 防洪安全风险影响评价项目建设时对堤防、护岸等采取了合理防护措施,未对河道泄洪、防汛抢险等产生影响,同时,项目特大桥设计洪水频率为1/300,小桥、涵洞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桥梁主要构件设计基准期100年。7.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土地利用影响分析项目新增永久占地67.1亩,主要占用土地类型为废弃的盐田、虾池和滩涂,无基本农田。由于项目新增占地较少,故项目的建设对沿线原有土地利格局改变不大。2)对沿线植被影响分析项目永久性占地主要为废弃的盐田、虾池和滩涂,由于其原有植被不丰富,项目建设对其影响有限。3)环境污染对动物的影响由于在沿线上有许多动物的替代生境,动物比较容易找到栖息场所,且工程施工范围小,工程建设对陆生动物影响的范围不大且影响时间较短,未对陆生动物造成明显影响。4)对水域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项目跨越墨水河、白沙河入海段河流,工程建设对生活在该段水域的水生动物原栖息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但本区域湿地构成简单,并且水生动物在施工结束后可能回迁,故施工期对湿地生态系统扰动不大。5)对沿线景观生态影响分析项目工程施工对沿线景观产生一定影响,施工结束后,通过对临时占用土地的恢复及采取绿化等措施弥补后,对沿线景观影响较小。3.3.2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营运后的大气污染物CO、NO2排放源强在各预测期均不大,且汽车尾气属无组织排放,经空气稀释后对桥梁沿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甚微。类似桥梁建设项目的相关资料表明,营运期排放的汽车尾气可很快得到扩散,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显著影响。从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建成通车后项目沿线区域的NO2、CO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可见,项目营运期过往的车辆产生的尾气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2. 声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运营中期(2020年)距离道路中心线不同距离的交通噪声贡献值预测结果见表3-4。表3-4 2020年不同距离的交通噪声贡献值 (dB(A))与项目相对距离至桥梁红线的距离(m)24m44m50m64m90m104m184m234m284m384m484m584m距桥梁中心线距离(m)40m60m66m80m106m120m200m250m300m400m500m600m预测值昼间67.765.965.564.663.462.960.759.758.957.756.755.9夜间62.060.259.858.957.757.255.054.053.252.051.050.0超标量昼间4.63.42.90.7夜间7.05.24.85.97.77.25.04.03.22.01.0由表3-4的预测结果可知:营运期2020年,项目两侧50m范围内(含50m)昼间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夜间超标4.8 dB(A);项目两侧200m范围内昼、夜间环境噪声均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营运期2020年距离项目最近的龙湖滟澜海岸住宅小区昼夜、间声环境质量均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分别超标4.2dB(A)、11.6dB(A)。为降低项目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时选用了低噪声的桥面材料,降低了轮胎与地面摩擦声;建议在临近龙湖滟澜海岸住宅小区侧,设警示标志牌,要求通行车辆减速慢行,禁止鸣笛。项目距龙湖滟澜海岸住宅小区90m,其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主要受项目所顺接的双高公路交通车辆噪声的影响,与双高公路交通噪声对龙湖滟澜海岸住宅小区声环境的影响相比,本项目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项目处于龙湖滟澜海岸住宅小区的背面,双高公路建设时在道路南侧建设了绿化林带,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对临近居民区的影响。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沿线不设服务区等,营运期只有桥面雨水径流对水环境有影响。桥面径流影响预测结果表明:项目主要桥梁日最大桥面径流量为11040 m3/d,桥梁日最大桥面径流中污染物量分别为SS1.1 t/d,石油类0.12t/d,BOD50.06 t/d。项目桥梁在雨季产生的桥面径流所携带的污染物主要成分为悬浮物及少量石油类,可导致桥梁下游水质在短时间内有所降低,这种影响只发生在降雨初期,在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下,可为环境所接纳。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土地利用影响评价项目建成后,评价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将加大城市道路用地、绿化复垦用地等用地类型。2)对沿线生物及其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沿线动物以鸟类和啮齿类为主,在营运初期,动物对外环境的适应性使其逐步接近或回到其原有的生活环境,种群结构基本没有改变;鸟类具有较好的飞行能力,项目建成营运对其迁移影响不大。由于项目永久占地在项目所在区域的比例不大,且主要为废弃的盐田和虾池,植物资源贫乏,故项目建成对当地的植被影响不大。3.3.3社会环境影响评价1)对区域产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影响本项目建设方案与沿线城市现状及发展规划结合紧密,项目的建设将辐射胶州湾周边的城阳区、高新区等区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市政建设、物流、制造业、能源电力产业、邮电通讯业等均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对区域内城市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项目永久性占地总计67.1亩,新增占地中无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将永久地改变这些土地的利用方式,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具有不可逆性,但也是道路、桥梁修建所不可避免的。施工期临时性占地是可逆的,施工结束恢复后不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由于本项目占地主要为废弃的河滩和虾池,且占用量较小,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较小。3)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噪声、污水和垃圾等,在施工期采取相应措施后,对周边居民影响很小;运营期汽车行驶噪声和尾气会对项目南侧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但项目投入营运后使居民出行更便捷。3.4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3.4.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施工生活污水定期清掏外运至接有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管网,搅拌站和运输车辆产生的清洗废水,经砂石分离机分离后,浆水作为搅拌水重新利用,不外排;采用围堰法施工,妥善处置灌桩出浆,并设置围栏将建筑材料安排在远离河段处。项目生活垃圾收集后运往垃圾处理厂处理,特殊地段(废弃盐田、虾池)清除的淤泥与路基开挖产生的土石方混合均匀后回用于项目填方。项目施工营地远离白沙河和墨水河,不设弃土场和取土场,按设计要求进行护坡、围挡,施工机械活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临时施工区和施工活动范围远离墨水河河口湿地保护区。目前项目已建成通车,通过现场调查,目前项目施工过程中临时占用的土地已恢复其原有功能。综上,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合理的措施,施工期未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4.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加强道路管理及桥面养护,破损桥面应及时修补,以减少扬尘的产生。(2)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禁止运输渣土、垃圾等的车辆无遮盖上路;对不同车辆类型运输路线的限制和分流,不仅可以保持道路畅通也可以保护道路的质量不受损害,保护沿路居民不受干扰。2.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在桥梁上部构造混凝土结构顶部和桥头搭板顶部均设防水层,并每隔4.3m铺设一根泄水沟。营运期的排水系统会因路基边坡或桥面上尘砂受雨水冲刷等原因产生沉积、堵塞,因此应定期清理排水系统及全线的边沟,从而保证排水系统疏通,避免雨水的随意漫排。3噪声环境保护措施(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在临近敏感目标处设置标识牌,要求车辆经过敏感目标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等。(2)及时维修破损桥面,保持桥面平滑,以减少车辆行使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减轻环境影响。以上措施主要从管理和技术方面提出,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项目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措施合理可行。4. 生态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1)定期对桥梁排水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排水工程能发挥其水土保持的作用。(2)禁止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通行;要求运输含尘物料的汽车加盖蓬布。在认真落实以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项目营运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3.5环境风险分析项目禁止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通行,避免了桥面上行驶的运输危险物质的车辆发生事故带来的环境污染风险。项目运营期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6.1 项目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建设属国家和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盈利性公益事业。项目有利于当地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机会。项目所在的双高公路是青岛市拥湾发展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总体规划(2008-2030),本项目是高新区区域干线公路规划“四纵四横”路网框架结构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新区各工业园区连接青岛主城区、机场、火车站的快速通道。此外项目位于高新区规划区域东侧,省道395(正阳路)以南,胶州湾高速公路以北,东接省道218,西接火炬大道通省道309,同时与规划中的红岛连接线相连,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的开发、建设,推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3.6.2 环保投资与环境损益分析本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约1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后,可以保证项目建设过程中和运营后污染物达标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7环境管理计划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安排了专职或兼职环保管理人员,执行施工期有关环保方面的规定,接受当地环保局的指导和监督检查,搞好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项目投入使用后,各机构单位均接受当地环保部门的指导和检查监督,做好环境管理,共同搞好项目的环保工作。4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项目建设单位、环评单位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在于获取项目周边居民、单位及相关的领导、专家对该项目建设前后在区域环境质量方面、项目环保治理措施方面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总体认识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参考。4.1公众参与的内容4.1.1公众参与方式按照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本次公众参与先后采取的调查方法包括: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两次网上公示;两次张贴公告。4.1.2公众参与的作用1)增加项目建设的环境合理性和社会可接受性;2)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提高公众对切身环境利益的保护意识;3)帮助环评单位及项目方认识项目建设地区的环境状况及环境资源价值;4)加强项目建设单位同当地公众及单位的联系及沟通。4.1.3公众参与的总体原则1)整个过程实事求是;2)调查对象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科学性;3)被调查者自愿参与;4)将项目建设情况及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向被调查者介绍;5)统计处理、分类汇总要切实反映被调查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4.1.4公众调查范围本次公众参与调查范围以项目周边地区为主要取样区域。包括周边居民、研究单位、专家学者等则放宽地域限制。4.2公众参与调查表结果及分析4.2.1调查内容公众参与调查表主要为沿线公众个人意见调查表,具体调查内容见表4-1。表4-1 环境影响公众参与调查表 填表日期 2013年 月 日被调查者姓名性别年龄职 业文化程度联系电话工作单位或家庭住址一、 请您在下列问题的选择前面用“”标出您的选择:1. 您的工作地点/居住点离本项目的距离?A. 1km以内 B. 13km C. 35km D. 5km以外2. 您认为项目所在地附近目前的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如何?A. 良好 B.一般 C. 较差 D.非常差3. 该项目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A. 非常有利 B. 有利 C. 一般 D. 不利4. 该项目是否有利于本地区交通、通讯、卫生、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A. 非常有利 B. 有利 C. 一般 D. 不利5. 您认为该项目是否有利于本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A. 非常有利 B. 有利 C. 一般 D. 不利6. 您认为该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是: A. 噪声 B. 汽车尾气 C. 扬尘 D.其它7. 您建议采取何种措施减轻环境影响? A. 绿化 B. 声屏障 C. 其它8. 综合利弊,您对该项目建设的基本态度?A. 完全赞同 B. 基本赞同 C. 反对 D. 不表态二、 从环保角度上考虑,您对本项目建设有何进一步的要求和建议?项目简介项目名称:青岛高新区双高公路工程-白沙河特大桥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青岛市公路管理局建设性质:新建项目位置: 白沙河特大桥建设项目是青岛市高新区双高公路工程建设的一部分,双高公路跨越青岛城阳区和高新区,全长7625km,起点位于省道218白沙河南岸,与仙山西路顺接,跨越白沙河后,沿墨水河河口湿地保护区、湿地体育公园北侧前行,跨越羊毛沟,与现有双高公路顺接,到达路线终点。白沙河特大桥建设项目起点桩号为K2+897,终点桩号K4+253。占地面积及基本情况:本项目建设特大桥1座,全长1297m。桥梁采用路桥不同宽,桥梁宽度31.5m(路基宽32m),桥梁分上下行两幅并列独立桥梁,单幅桥梁宽度为15.5m;特大桥内外侧设置50cm宽的SA级金属梁柱式桥梁护栏,桥面净宽为2×14.5m。项目永久占地67.1亩,新增占地中无基本农田。本次环评属补做环评。主要污染物:施工期:噪声、粉尘、污水、建筑垃圾等;运营期:交通噪声、汽车尾气、路面径流等。 防治措施:施工期:按要求对工程运输沿线道路和建筑材料堆放地进行了地面硬化、及时清理场地路面渣土,并注意洒水、遮盖或遮挡等;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设置围挡,控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及运载重量;建筑垃圾及时外运至有关规定地点处置;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收集后定期外运至接入市政管网,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和物料管理,避免了施工物料和机械含油污水污染水体;不随意取土和弃土,做好排水工程,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土流失。营运期:在桥梁上部构造混凝土结构顶部和桥头搭板顶部均设防水层,并每隔4.3m铺设一根泄水沟;禁止运输渣土、垃圾等的车辆无遮盖上路,加强道路管理及桥面养护,破损路面应及时修补,以减少扬尘的产生;要求车辆经过敏感目标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等;严格禁止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通过;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以确保降水畅通排泄。4.2.2调查对象的构成及有效性公众参与力求调查对象的广泛性、代表性、合理性、权威性和科学性,以使整个公众参与过程有效。评价单位对桥梁周边受影响居民及企业进行了调查,共发放公众调查表35份,收回35份,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见表4-2。表4-2 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表项 目人数占有效问卷人数的百分比(%)性 别男1954.3女1645.7年 龄30岁以下2057.130-40岁822.940岁以上720.0文化程度小学、初中38.6高中、中专、大专1954.3大学以上1337.1职业专家学者38.6其它人员3291.4本次调查共35人参与,收回答卷35份。由表12-2可知,其中年龄结构方面,以成年人群为取样对象,30岁以下人员20名,占调查总人数的57.1%,30-40岁人员8名,占总人数的22.9%,其余为40岁以上,占调查总人数的20.0%。文化层次方面,大学以上学历人员1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7.1%,高中、中专、大专学历1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4.3%,其他为初中、小学等,保证了公众参与获取结果的客观性、合理性、有效性及科学性。职业方面,专家学者3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8.6%;其他人员32人,约占91.4 %。从上述分析来看,此次公众参与能够保证调查对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4.2.3公众参与结果与讨论根据实地调查及回收的调查表,现将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汇总如表4-3。表4-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表问题选项人数(个)所占比例(%)1、您的工作地点/居住点离本项目的距离:1km以内2468.613 km00.035km00.05km以外1131.42、您认为项目所在地附近目前的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如何?良好2057.1一般1542.9较差00.0非常差00.03、您认为本项目是否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