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无泄漏泵生产扩建项目立项安全评价学士学位论文.doc

    • 资源ID:91600976       资源大小:703.50K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无泄漏泵生产扩建项目立项安全评价学士学位论文.doc

    前 言安全评价是现代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应用现代安全系统工程及安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安全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国发20042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局20031346号)和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导则(AQ8002-2007)、的相关规定,受大连海密梯克泵业有限公司的委托,大连交通大学对其无泄漏泵生产扩建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本次项目预评价,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应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对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得出评价结论,并出具安全预评价报告。本次预评价将为该项目进行安全设计、实现本质安全提供主要依据,为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条件,同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必要依据。目录前 言21.安全预评价概述71.1安全预评价目的71.2安全预评价依据71.3安全预评价对象与范围91.3.1评价对象91.3.2评价范围91.3.3评价内容101.4安全预评价程序102建设项目概况112.1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112.2主要建(构)筑物132.3平面布置142.4运输142.5工艺技术方案142.5.1技术概述142.5.2工艺流程152.6主要设备及平面布置152.7原材料供应162.8公用工程162.8.1.燃气设施162.8.2.热力设施172.8.3.给排水设施182.8.4.水处理设施192.8.5.供配电21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243.1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43.2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分析273.2.1起重伤害273.2.2火灾爆炸283.2.3电伤害303.2.4机械伤害313.2.5车辆伤害313.2.6物体打击323.2.7高处坠落323.2.8坍塌323.2.9淹溺323.2.10 灼烫323.2.11 中毒和窒息323.2.12其他323.3主要有害因素分析333.3.1烟(粉)尘危害333.3.2高温、灼烫危害333.3.3噪声及振动危害333.3.4毒物危害343.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343.5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小结343.6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汇总354划分评价单元和预评价方法选择374.1 评价单元的划分374.2 评价方法选择374.2.1 预先危险性分析374.2.2安全检查表384.4.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385定性定量评价405.1厂址选择、平面布置405.2生产单元评价425.3辅助设施单元455.3.1变配电设施455.3.2鼓风机及储气罐465.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466全对策措施486.1厂区总平面布置对策486.2需要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496.2.1总平面布置安全对策措施496.2.2起重设备安全对策措施506.2.3高炉安全对策措施526.2.4机械伤害对策措施546.2.5高温灼烫556.2.6供电、用电安全对策措施556.2.7防雷安全对策措施576.2.8防尘毒危害措施586.2.9防火与防爆596.2.10高处坠落606.2.11其他616.2.12安全管理措施补充建议627安全评价结论637.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637.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637.3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害因素及安全对策措施637.4安全预评价总结论647.5建议641.安全预评价概述1.1安全预评价目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预评价是体现这一方针的具体手段之一,是保证建设项目投产后安全、高效、健康、舒适、方便运行的一项基础工作,即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通过安全预评价,可找出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及其主要条件,尽可能采取措施来减弱、隔离危险和有害因素,使之达到社会公认的允许危险水平。1)预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是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拟建建设项目的安全水平,首先取决于安全设计,预评价作为安全设计的主要依据,将找出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的主要条件及其后果,并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主要条件的最佳技术、措施和方案。在设计中实现了这些措施,即使危险、有害因素依然存在或出现误操作和设备发生故障,产生危险、危害的概率和后果严重度也会大大降低。2)为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系统、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条件。预评价不仅提出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和危险、危害程度以及造成危险、危害后果的条件,还明确哪些事故、危害是主要依赖管理措施来预防的;指出哪些部位、作业岗位的危险性、危害性大,需要重点监控和管理。3)预评价报告中所提出的安全技术对策可以作为“初步设计”中安全对策措施的设计依据。4)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察和管理提供依据。1.2安全预评价依据1.2.1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2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0号)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6)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字200139号文,2001年5月)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国发20042号,200823号)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局20031346号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10)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78号,2005.2.28)11)辽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辽政发20056号)12)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13)辽宁省雷电灾害防御管理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2005第180号)1.2.2标准、规范 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6)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AQ3009-2007)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年修订版)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2001年修订版)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定(GB500192003)1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1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1991)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14)噪声作业分级(LD 8095)15)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 581786)16)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2.2-2007)19)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JBJ182000)20)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8196-2003)21)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226.1-2002)22)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46741984)2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06785)24)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 1505294)25)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200792号)26)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1996423号)27)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 15603-1995)28)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94)29)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 5006594)30)低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495) 3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32)剩余电流动作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33)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3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3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36)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93)3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38)消防安全标志(GB 1349592)39)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6301995)4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GB504272008高炉炼铁工艺设计规范41)GB4053固定式钢梯级平台安全要求GB4053.1 钢直梯GB4053.2 钢斜梯GB4053.3 工业防护栏及钢平台4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12009)4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44)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45)安全色(GB 28932008)46)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2008)1.2.3项目文件、工程资料*港新建500万吨/年钢铁项目二期500万吨/年炼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3安全预评价对象与范围1.3.1评价对象港钢铁项目工程。1.3.2评价范围1)本次安全评价的范围包括:(1)港钢铁项目工程的炼铁过程;(2)与上述过程相关的配套工程,包括水电等公用工程。2)本次安全评价不包括:(1)该项目的建设、安装过程;(2)已有的利旧工程;(3)该项目有关消防、卫生、环保、防雷等设施以相应的主管部门意见为准,建设项目区域外的设施均不在本评价范围内。根据预评价导则要求,本报告评价过程中涉及了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评价相关内容,仅供参考。职业危害评价结论最终以职业卫生评价报告为准。1.3.3评价内容1)根据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有关资料的内容,辨识拟建项目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2)对建设项目工艺设备、使用的物质物料及拟采取的安全措施等资料,从安全角度进行预测性评价,并对项目建成后的安全可靠程度作出评估;3)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保证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做出客观、公证的安全评价结论。1.4安全预评价程序安全评价程序参见下图: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2建设项目概况2.1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1)地理位置*港钢铁项目厂址选于辽宁省*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厂址处于开发区的北部,相距开发区市中心约4km,西濒渤海湾畔,南临华能*电厂(现装机容量为60万kW)和*新港,东侧紧靠滨海大道,北靠大董屯山。可用面积约8.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约3.2平方公里),场地中除丘陵山坡地外,其余均为民宅地(拟陆续拆迁)。向海湾填海为进一步发展场地。2)自然条件(1)气温历史平均温度:9.8历史最高温度:34.4(1978年8月5日)历史最低温度:-22.4(1976年2月5日)最热月平均温度:24.5最冷月平均温度:-8.9最大气温日较差:28.2最大气温年较差:14.8(2)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66%夏季月平均相对湿度的最高值:76%冬季月平均相对湿度的最低值:62%(3)雨量十分钟最大降雨量:22.2mm小时最大降雨量:60.0mm 日最大降雨量:331.7mm(1975年7月31日)(4)降雪最大积雪厚度、雪压:31cm 3g/m2(5)雷暴强度、频率小到中常26.7天(6)台风等级、速度、频率11级 31m/s(1972年)(7)风向、频率、风速常年:S 24 3.8m/s春季:S 22 4.6m/s夏季:S 26 4.1m/s秋季:S 22 3.6m/s冬季:NNE 20 3.9m/s3)工程地质条件新建*/港钢厂,位于/港东北,总体长度方向呈西南-东北走向,厂区原始地貌为丘陵地带。经对该区域地质初步勘探可知,该厂址地质构成基本是混合花岗岩带(强混岩带)、混合片麻岩带(中等混合岩带)、云母片岩带(弱混合岩带)组成。其勘探2×3km区域内没有贯通性断裂存在,新查到的挤压结构带和节理密集带,均为压扭性的,宽度在3.5m以内,长度在50m以内,断续出现,规模较小;挤压结构面和节理面是闭合的;破碎岩石是紧密咬合的。其厂区岩石可以作为自然地基,是稳定的。厂址所在地第四系总厚度2027米,由亚粘土、砂、砂砾卵石、红色粘土混砾卵石组成。亚粘土厚25米,分布于砂砾卵石层之上,该层层底深度47.5米。砂砾卵石层底埋深1618米,厚916米。厂址所在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和承压水(岩石裂隙水),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03.8m,标高在2.12.9m左右,主要分布在场地的西侧,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承压水(岩石裂隙水)稳定水位埋深为5.06.1m,标高在11.115.6m左右,主要分布在场地的南侧和北侧的高处。按环境类型水和地层渗透性水考虑,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干湿交替条件,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钢结构均有弱腐蚀性。拟建钢厂轧钢区、炼钢区、高炉区、活性石灰区、制氧布置在山坡上,经初勘表明,地表下20m深为花岗岩石,地质条件优良。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适合建厂。辽宁省矿产勘查院完成了该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该报告评估结论是,所选厂址地质灾害造成的危险性较小,适宜工程建设。4)海洋水文(1)潮汐/区海域潮型为不规则半日潮,每日发生高低潮各两次,涨潮延时5小时44分,落潮延时6小时42分,潮波周期12小时26分,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平均高潮位:1.28m,平均低潮位:-1.29m,最高潮位:3.14m,最低潮位:-3.41m,最大潮差:4.48m,最小潮差:0.64m,平均潮差:2.57m,1%频率潮位:3.58m,2%频率潮位:3.47m,97%频率潮位:-3.70m。(2)潮流和余流/港区附近海域潮流为明显的往复流,涨潮流向NNE,落潮流向SSW,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最小表面流速为0.38m/s,最大表面流速为0.96m/s。由海流观测资料得知本海域余流不大,在36m/s左右,最大不超过10m/s,流向320°360°左右,有离岸流趋势。(3)海温和盐度/海域海水多年平均水温11.3, 底层平均温差为0.1,一般为0.10.2,最大为0.8。平均盐度为25.55。(4)波浪/附近海域波浪主要以风浪为主,排水口海面常浪向为NW。每年12月至翌年3月,因流水压浪,有三个月无浪潮,其余九个月波浪有93%以上的浪高小于1m,大于1.5m的浪高占1%,最大浪高2.3m。(5)冰况根据/海洋站台观测资料分析,/海域十一月中旬见初冰,一月初至二月中冰情严重,终冰在三月初,冰期约为120天,取水口附近沿海实际结冰日数90天,严重冰期57天。2.2主要建(构)筑物*/港钢铁项目工程分三期建设,拟建项目如下:(1)铁前和炼铁系统建设1座综合原料场,受料能力为1470万吨;4座6米50孔焦炉及2套125万吨/小时干熄焦装置,炼焦能力为200万吨;2台360平方米烧结机,能力为740万吨;2座3200立方米高炉,能力为500万吨。(2)炼钢系统建设2套铁水预处理装置、3座250吨顶底复合吹炼转炉(其中1座采用直接方式用于超低磷钢种的脱磷)、2套RH-TB真空精炼装置、2座LF钢包精炼炉、2台板坯连铸机(其中1台宽厚板坯),年产能为500万吨。(3)轧钢系统建设一套年产能200万吨5500mm四辊双机架厚板轧机;一套年产能300万吨的1580mm热连轧机;一套年产能100万吨的1450mm酸洗冷连轧联合机组、1套连续退火机组。(4)配套公辅设施:活性石灰车间、制氧机、145MW煤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及相应的供电、供水设施。该项目中的烧结机、高炉、转炉等均不属于国家淘汰设备。考虑资源及资金经营能力,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5000万元,建设内容如下,目前已基本建设:建设1座综合原料场,受料能力为1470万吨;4座6米50孔焦炉及2套125万吨/小时干熄焦装置,炼焦能力为200万吨;2台360平方米烧结机,能力为740万吨;本次工程为项目二期工程,建设2座3200立方米高炉,能力为500万吨。2.3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按照物流从南往北的流向,分别布置为:综合原料场区、焦化区、烧结、炼铁区、炼钢区、轧钢区,将综合原料场布置在厂区的西南角的海域和滩涂上,高炉采用半岛式布置在厂区中心,炼钢布置在高炉区的北侧,冷轧厂布置在1580热轧厂西侧2.4运输(1)水路运输*钢/港钢厂厂址地处中国渤海,辽东湾东北岸,水路运输十分方便。拟建钢厂所在的/港是东北第二大港,现有生产泊位2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16个,有3个泊位可停靠5万吨级以上船舶,已与40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2000年吞吐量在全国沿海港口排名第11位。2002年吞吐量达3127万吨,集装箱运输30.2万标准箱,到2005年三期工程建成,将完成年吞吐量5500万吨,集装箱5060万标准箱。现有1#港池的散状货物泊位可停靠20万吨级矿石船,而且航道已疏通,相应配套建设了胶带运输通廊和料场。在2#港池现有一个3万吨煤专用泊位,设计能力为年500万吨,并设有配套的胶带通廊和堆场。由上可知,*钢/港钢厂生产所需的富矿粉、块矿、少部分焦煤、肥煤都可常年利用水路进行运输,然后用胶带运入钢厂的料场。从拟建钢厂的海域图可知,距钢厂1km的水深达56m,通过疏港可建成万吨船级码头,钢厂生产的成品如宽厚板、热轧卷、冷轧板可通过新建码头发往用户。(2)公路运输拟建钢厂邻贴/开发区滨海大道建设,厂区南侧有疏港道与滨海大道衔接,北侧有拟建的规划道路通为高速公路,形成南北、东西的城市道路网。在厂区东侧612km范围内有沈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二条交通动脉纵贯南北,并与疏港道等城市道路网衔接。厂区距*150km,距大连200km,公路运输十分便捷。2.5工艺技术方案2.5.1技术概述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有的高炉也喷吹煤粉、重油、天然气等辅助燃料)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铁矿石中不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渣口排出。产生的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2.5.2工艺流程高炉炼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图2-1 高炉炼铁生产工艺流程简图2.6主要设备及平面布置(1)高炉工艺布置二座高炉采用式半式岛布置,方便简化高炉原燃料运输和渣铁运输,每座高炉区自成一体,互不干扰。高炉本体布置在炼铁厂中部区域,高炉矿焦槽及其运料和上料系统布置在高炉的西侧,热风炉布置在高炉南侧。二座高炉均采用胶带机上料。每座高炉采用双矩形出铁场,东、西出铁场各设2个铁口,下设4条铁水停放线,并设有事故渣罐。出铁场两侧各设一套INBA法炉渣处理装置,并设置有冲渣设施。设置四座高温长寿外燃式热风炉,配置双预热装置预热助燃空气和煤气。二座高炉的煤粉喷吹站集中布置在二座高炉之间。(2)矿、焦槽平面布置矿、焦槽采用三排平行布置,矿槽、焦槽顶面标高相同。其中焦炭槽为单排布置;矿槽为双排布置。烧结矿槽和小块焦槽为一排;球团矿槽、块矿槽和杂矿槽为一排。矿槽与焦槽分开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矿槽与焦槽之间设有室内汽车通道,以及一台5t的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以便于设备安装和检修。高炉烧结矿槽下共设置两条返矿胶带机,分别对应单、双号矿槽,当其中一条胶带机出现故障时,另一条胶带机仍可保证两座高炉的正常生产。两座高炉的焦槽下仅设有一条共用的返焦胶带机,为防止该胶带机故障时影响高炉生产,在两座高炉之间设有两个备用焦炭槽。该焦炭槽的焦炭不经筛分可直接向两座高炉的胶带机供焦,当其它焦槽不能向高炉供焦时可由备用焦槽供焦约3小时。2.7原材料供应高炉用含铁原料由高碱度烧结矿、酸性球团矿和酸性块矿组成。其中,高碱度烧结矿占70%,球团矿占24%,块矿6%,混合矿入炉品位60%。各生产原料供应方式如下:(1)焦炭供应系统焦炭采用胶带机运输方式,由新建焦化厂运至高炉焦槽;(2)高碱度烧结矿供应系统高碱度烧结矿采用胶带机运输方式,由新建烧结厂运至高炉烧结矿槽;(3)球团矿和杂矿供应系统球团矿和杂矿采用胶带机运输方式,由翻车机卸车经胶带机运至高炉球团矿槽和杂矿槽;(4)块矿供应系统块矿采用胶带机运输方式,由原料场运至高炉块矿槽;(5)原煤供应系统原煤通过火车运至翻车机卸车,再由胶带机输送至制粉系统原煤仓;(6)返焦、返矿运输系统返焦、返矿由胶带机输送至新建的烧结厂;(7)铁水运输系统铁水采用320吨铁水罐车经铁路运送至炼钢厂;(8)水渣运输系统水渣由胶带机输送至水渣堆场,汽车或轮船外运。2.8公用工程2.8.1.燃气设施燃气设施包括氧气、氮气、氩气、煤气等的供应,具体供应方式如下:1)氧气、氮气、氩气供应通过对氧、氮、氩的平衡计算,用氧量为76539Nm3/h,需建两台35000Nm3/h制氧机。制氧机工艺主要特点为内压缩流程、无氢制氩,节省投资、保证安全。2)主要设备氧气厂主要设备为2台35000Nm3/h制氧机。每台制氧机主要设备组成为:空气过滤器,空气压缩机和增压机,空气予冷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分离设备,调压阀组、氮压机等;另外还备有液体储存、加压、气化系统。为保证生产需要,还建有氧气、氮气、氩气球罐。3)主要设施(1)氧气厂氧气厂设有压缩机主厂房,循环水泵房、总降压变电所。压缩机主厂房建筑面积为27m×96m,一层布置。空压机、增压机、氮压机等设备安装在室内,其它设备为室外安装。毗邻压缩机主厂房建有主电室和主控室。循环水泵房建筑面积为35m×60m。总降压变电所建筑面积为18m×48m。(2)球罐和管网氧气厂还设有一球罐区,氧气、氮气、氩气球罐集中在一起,球罐区内设3座1000m3氧气球罐,两座1000m3氮气球罐、一座200m3氩气球罐。氧气、氮气、氩气分别由架空敷设的管道送往钢厂各用户。2、煤气设施本期建设为高炉煤气柜;为平衡管网压力,保证用户生产,拟建1座干式高炉煤气柜,高炉煤气柜容积为30万m3(直径64.6m,高120.4m)。2.8.2.热力设施热力设施公辅部分包括蒸汽、热水、软水、压缩空气,具体内容如下:1、蒸汽供应如果干熄焦发电机组由抽汽冷凝机组改为背压后置机组,冬季可增加供汽能力92t/h。从蒸汽平衡计算看,各种余热利用设施产生的蒸汽和各厂生产用蒸汽基本平衡。如果考虑冬季的采暖,厂区内的办公楼、综合楼采暖介质可采用高炉冲渣余热水适当补充一些蒸汽预以解决。皮带通廊、转运站等高层建筑采用蒸汽采暖。高炉冲渣余热水水温约55,余热水可供100万m2。2、软水及除盐水各生产厂余热锅炉及加热炉汽化冷却装置需消耗软水或除盐水,高炉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需补充除盐水,连铸机冷却系统需补充软水。根据对工艺软水的计算:烧结厂自建1个70t/h除盐水站,干熄焦自建一个180t/h 除盐水站,炼铁厂自建除盐水站供高炉使用,其余软水通过新建1座260t/h软水站来供应,炼钢转炉余热锅炉用除盐水由新建240t/h除盐水站供应。3、压缩空气供应新建空压站一座,空压站内生产普通压缩空气及净化压缩空气。站内安装五台140Nm3/min离心空压机及其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和除尘过滤器生产净化压缩空气;站内安装三台350Nm3/min离心空压机生产普通压缩空气。站内安装10t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一台,在厂房外每台空压机配备一台进口过滤器。外供空气压力0.50.6MPa。140Nm3/min离心式空压机四台运行,一台备用,考虑全开的可能;350Nm³/min离心式空压机两台运行,一台备用,考虑全开的可能。该站生产的普通压缩空气及净化压缩空气供全厂(连轧、厚板和连铸及转炉)压缩空气用户使用。2.8.3.给排水设施1、供水水源根据该地区地表水水源分析,拟选定玉石水库作为*工程的供水水源。 玉石水库蓄水0.75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12.6万立方米,可满足年产500万吨钢的用水需求。现从水库供到/的管线为单线,还需完善做成复线。另外,省东水西调工程供*市的30万立水中,有10万立供给*做为第二水源。2、用水量及要求全厂水源由两条供水管道送至厂区,供水量77496m3/d,在厂区设6万立贮水池两座,设置生产消防给水泵房和厂区生产消防给水管网供全厂使用。该工程生产用水量为163000m3/h,其中循环水量为159771m3/h,新水用水量为3229m3/h。新建两条供水管道满足项目用水要求。3、给排水系统设置根据各车间用水量及用水要求,给排水系统设置如下:·原料场给水设施:设有加压泵站。·烧结、活性石灰水处理设施:设有净循环、洗矿浊循环系统。·焦化水处理设施:设有净循环、煤气净化循环、含酚废水处理系统。·高炉炼铁水处理设施:设有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净循环、INBA渣粒化、煤气洗涤循环等系统及软水站,每座高炉分别独立建设水处理站。·转炉炼钢连铸水处理设施:设有软水密闭循环、净循环、煤气洗涤循环、污泥脱水、RH浊循环、事故水等系统及软水站。合建一座水处理站。·热连轧水处理设施:设有净循环、浊循环、层流冷却、事故水、反洗水处理等系统。·制氧机空压站水处理设施:设有净循环等系统。·厚板厂水处理设施:设有净循环、浊环循层流冷却、淬火水、事故水反洗水处理等系统。·热电站水处理设施:设有净循环等系统。·生产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排水系统:设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产废水处理厂。2.8.4.水处理设施1)生产给水设施玉石水库输送来的水直接进入贮水池,用生产消防给水泵房加压供全厂生产消防用水和循环系统补充水。贮水池总容积12万m3、分2格。生产消防给水泵房:设在贮水池侧面,L×B=72×18m2,轨底标高6m。设有给水泵组4台,事故柴油机泵2台及相关阀门和起重设备。2)炼铁水处理设施(2座高炉)(1)用水量 2座高炉合建水处理设施,水处理水量见表2-18。表2-18 用水量表 序号用户名称水量(m3/h)种 类备 注1高炉炉体等冷却4300软水2高炉净环用水4108净循环3INBA渣粒化4800INBA4比肖夫塔冷却1050浊5比肖夫塔内循环500浊内循环6直流用水430新水及回用水含补充水(2)系统工艺流程软水密闭循环系统:高炉主体水泵组冷却后的软水送至冷却壁供水环管,一部分水冷却冷却壁直管,一部分水先经过炉底再冷却冷却壁蛇型管,两部分回水回至冷却壁回水集管;回水中的一部分经高压增压增压泵组加压供风口小套冷却,一部分经中压增压泵组加压供风口二套、直吹管及热风阀冷却,其余回水采用旁通,三部分回水均进入脱气罐脱气后,再经回水总管进入板式换热器,经冷却后循环使用。回路中设有相应的脱气罐和膨胀罐来保证回路的稳定压力和水量平衡,各回路补水采用水位补方式。回路中还设有补水泵和加药装置。净循环系统:主要供给高炉风渣口、热风炉、鼓风站、TRT、热电站等冷却用水,及板式换热器二次冷却用水。各用户使用后部分利用余压直接上冷却塔,其余回到热水井用泵送冷却塔,冷却后回到冷水井,根据用户对压力要求的不同,分别设泵组供给而循环使用。为保证系统正常稳定地运行,系统中设有旁滤设施和水质稳定装置。INBA渣粒化系统:高炉冲渣粒化回水自流入转鼓,经转鼓过滤后重力进入热水池,热水池外设提升泵送冷却塔冷却,冷却后的水流入冷水池,再由泵加压送至用户循环使用。冷凝塔用水用泵送冷却塔,经冷却后由泵加压送至用户循环使用。煤气洗涤循环系统:煤气洗涤后的回水(比肖夫塔排水标高约11m)经高架流槽至斜板沉淀池,沉淀池溢流堰出水进入热水井,再用泵送冷却塔冷却,冷却水流入冷水池,再由泵送用户循环使用。为防止用户喷头堵塞及保护用户设备,系统设自动清洗过滤器及加酸、阻垢、絮凝等加药装置。从斜板沉淀池底排出瓦斯泥,用气体提升送至污泥调节罐,污泥送至带式压滤机过滤,滤后水回流至斜板沉淀池,瓦斯泥滤饼,用汽车装运送烧结厂。为了节约用水,净循环系统、煤气洗涤循环系统排污水作为渣粒化系统补充水。软水站:由全自动软水装置、无阀滤池、软水池、泵组等组成。(3)主要设备及构筑物软水密闭循环系统设有高炉冷却供水泵组3台(另设事故用柴油机泵1台)、热风炉及风口中压供水增压泵组2台、风渣口高压供水增压泵组2台、板式换热器4台、加药装置1套,相关阀门。泵房与净环系统合建(含板换间)净循环系统设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冷却塔3格、炉顶设备高压供水泵组3台、喷煤和空调等供水泵组3台、鼓风机站供水泵组3台、旁滤过滤器2台(3.5m)双流、过滤反洗泵组2台、加药装置2套及相关阀门和起重设备。主泵房为地上式,占地L×B=102×40m2,轨底标高6.5m。INBA渣粒化系统转鼓区域(每套)设有热水回水泵3台、冷凝回水泵3台、内循环水泵4台、排水泵1台、立式排水泵1台、增压冲洗泵2台。水处理区域设有冲渣粒化泵4台、冷凝供水泵4台、机械抽风式冷却塔4台及相关阀门和起重设备。INBA供水泵房为地上式,占地L×B=40×20m2,轨底标高6.5m。煤气洗涤循环系统设有35m2斜板沉淀池10格、冷却塔供水泵组3台、钢混结构冷却塔2格、煤气洗涤供水泵组3台、加药装置2套、自动清洗过滤器1台及相关阀门和起重设备。比肖夫塔附近循环泵组2台。斜板沉淀间为地上式,占地L×B=40×24m2,轨底标高6m。污泥浓缩罐1台、加药装置2套、带式压滤机2台、带式压滤机冲洗水泵2台、滤液回流泵2台及相关阀门和起重设备。污泥脱水间为地上2层,占地L×B=24×22m2。2.8.5.供配电1、项目用电负荷按照500万吨钢规模同时设计、施工的进度计划,电气传动设备安装总容量1087MW,全厂小时最大负荷为Pjs=519MW、Qjs=252MVar、Sjs=577MVA,年耗电量25.2亿kWh。2、供电电源钢铁厂各车间采用66kV电源电源供电,66kV电源引自拟建的220kV变电所;拟在厂内建有一座自备发电厂,装机容量为145MW;另有高炉炉顶余压发电(TRT)及干熄焦发电(CDQ),高炉炉顶余压发电(TRT)装机容量为2×15MW;干熄焦发电(CDQ)装机容量为2×15MW。3、配电电压根据东北地区电网情况,500万吨钢厂采用66kV作为一次配电电压,经变压后的二次和三次配电电压,主要是根据各分厂的设备电压要求和配电容量及范围等因素确定,采用35kV和10kV作为二次配电电压,采用380/220V作为三次配电电压。4、220kV变电所根据全厂负荷情况,建设两座220kV变电所,每座变电所设两台或三台主变压器,220kV进线经主变压器降压到66kV 后作为钢铁厂一次配电电压。5、自备发电厂自备发电厂安装一台燃气、蒸汽联合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45MW,最大出力150MW;高炉炉顶余压发电(TRT)装机容量为2×15MW,每台发电机最大出力15MW;干熄焦发电(CDQ)装机容量为2×15MW, 每台发电机最大出力15MW。发电机总装机容量205MW,最大出力210MW。燃气、蒸汽联合发电机组通过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结线并入220kV变电所。高炉炉顶余压发电的15MW机组和干熄焦余热发电的15MW机组均以机压母线结线方式,接入相应车间变电所10kV母线。6、66kV总降压变电所拟建66kV总降压变电所 6座,分别为:原料焦化、炼铁烧结、制氧、炼钢、厚板、1580热轧、配电装置安装形式均为户内式。所内配置相应的继电保护、远动、通讯、无功补偿、所用变压器等装置及设施。(1)原料焦化总降压变电所变电所主要负荷为原料场、两座焦炉及公辅设施。电力负荷:Pjs=68MW;主变压器安装容量:66/10kV 3×50MVA;66kV结线采用双母线接线,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变电所为二层建筑,占地面积:60×18.5m2。(2)铁烧总降压变电所主要负荷为两座3200m3高炉、两台360m2烧结机及其公辅设施和污水处理。电力负荷:Pjs=145MW;主变压器安装容量:66/10kV 5×50MVA;66k

    注意事项

    本文(-无泄漏泵生产扩建项目立项安全评价学士学位论文.doc)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