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课时跟踪训练 湘教版必修3.doc
-
资源ID:91601213
资源大小:40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课时跟踪训练 湘教版必修3.doc
【三维设计】2014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课时跟踪训练 湘教版必修3 课时跟踪训练日本探测船“地球”号在东京以南太平洋一处水深2 500米的海洋开始钻探,从海底向下钻入7 000米深处,寻找有助于解释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及了解地震成因。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地球”号探测船的钻探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次钻探的深度只在地壳层B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C此次钻探可能钻穿古登堡面D此次钻探能到达地心2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C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解析:第1题,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6千米,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第2题,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岩石圈顶部有生物存在,二者关系密切。答案:1.B2.B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35题。3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A5千米处B17千米处C33千米处D2 900千米处解析:图中波速开始明显增加的深度为5千米左右,所以莫霍面大约位于5千米处。答案:A4该地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C南极点 D太平洋解析:莫霍面深度为5千米,得出该地应该位于地壳薄弱的海洋上。答案:D5关于图中表示的地震波及判断理由都正确的是()A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B纵波传播速度较慢C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D横波传播速度较快解析:在海洋中横波不能通过,纵波能通过液体,传播速度较快。答案:C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观察照片回答68题。6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 B3个C4个 D5个7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A瀑布 B岩石C树木花草 D大气8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解析:第6题,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第7题,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第8题,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和太阳辐射能。答案:6.C7.C8.B9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2)两层构成地壳,_部分地壳比较厚,_部分地壳比较薄。(3)是_面,大约在地下平均_千米处(指大陆部分)。(4)是_(圈层名称),其物质状态是_态;、密度由小到大排列为_。解析:第(1)题,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第(2)题,陆地部分地壳较厚,海洋部分地壳较薄。第(3)题,根据深度,地面以下33千米处为莫霍面。第(4)题,位于莫霍面以下,应为地幔物质状态为固态,地震波从到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可判读、密度大小排列为<<。答案:(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2)陆地海洋(3)莫霍33(4)地幔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