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
-
资源ID:91617593
资源大小:778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1(2分)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与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介质2(2分)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各种姿态,在墙上会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3(2分)课间做广播操时,站在队伍前面二位领操的同学动作优美、整齐划一他们之间与他们与操场边上飞起的小鸟的相对运动状态分别是()A运动、静止B静止、运动C运动、运动D静止、静止4(2分)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水银的() A.沸点不同 B.熔点不同C.凝固点不同 D.使用方法不同5(2分)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A B C D6(2分)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A200mB400mC2000mD10000m7(2分)白天在室照镜子(窗户朝北开),则为了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面的反射面的方向应是()A.朝南 B.朝北 C.朝东 D.朝西8(2分)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与其解释中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9(2分)夏天,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此过程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凝固 B.熔化 C.汽化 D.液化10(2分)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A.把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B. 把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向右移动游码11(2分)在童话小白兔和大灰狼中,大灰狼装着小白兔妈妈的声音敲门,可小白兔听出了那不是妈妈的声音,所以没有开门,小白兔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进行判断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都不对12(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 B.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电烤箱应用了紫外线的热作用 D.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13(2分)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 蜡烛的正立像 B. 蜡烛的倒立像 C. 三角形光斑 D. 圆形光斑14(2分)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l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牛奶中掺水含量0%10%20%30%40%50%60%70%80%90%100%牛奶密度(g/cm3)1.0301.0271.1.1.0181.0151.0121.0091.0061.0031.000A未掺水B掺水含量20%以下C掺水含量20%30%D掺水含量30%以上15(2分)有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16(2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 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C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D. 冰箱冷冻室壁的霜汽化17(2分)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406080100液体的体积V/cm320406080(21题)A20g,1.0x103kg/m3B60 g,0.8 x103kg/m3C60g, 1.0x103kg/m3D20g, 0.8 x103kg/m318(2分)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夏天吃雪糕凉爽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D.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19(2分)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测出距离,但这种方法不能解决下列哪个问题()A测海底深度B测敌机的远近C测与山峰间的距离D测雷电发生地与我们间的距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20(2分)坐在快速行驶轿车上的小强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强以_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由此现象可推断_车的速度快21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_发声,声音主要通过_传递到人耳22(3分)为了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小刚用天平测量10枚硬币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10枚硬币质量为_g,10枚硬币的体积为_ml所测硬币材料的密度为_kg/m323(5分)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主轴上的ABCDEG等各点(如图所示)分别按以下情况调整好光屏的位置:(1)把烛焰放在_点,光屏上出现最大的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2)把烛焰放在_点,光屏上出现最小的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3)把烛焰放在_点,光屏上没有出现清晰实像,但通过凸透镜看物体,能够看到一个_立_的虚像24(2分)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图所示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_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25、(4分)2008年4月,市出现了首例“手足口”病例之后,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了到体温计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_,它的分度值为_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方向观察(A、B、或C),这时它类似于一个三、实验与探究(共21分)26(7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与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27题)(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26时间t/s4平均速度v/(cm/s)15(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27(4分)在一次课外实践汇报课上,我市南湖二中的一位同学为了探究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他自制了一个简单装置如图所示,取一只墨水瓶,装满带红色的水,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空圆珠笔芯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将该装置放入热水中,发现红色水柱很快溢出管口,为了使实验现象缓慢且便于观察,请你为他设计改进方案(至少答出两种)方案1_方案2_28(5分)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示(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规律制成的(2)从图乙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29(6分)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色拉油的体积是_ 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_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 g(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 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_ (选填“合格”或“不合格”)四、应用与计算(共22分)30(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舞台仙境是怎样营造出来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当它遇热而变成气体时,会令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小水珠,这就是白雾如果把热水淋在干冰上,这些白雾就十分浓厚,显得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舞台仙境”的是通过发生怎样的物态变化营造出来的?(2)你认为干冰在实际中还有什么应用?31(8分)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发现情况时,司机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刹车的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汽车保持原速前进的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某司机没有饮酒时的反应时间为0.3s,喝了一瓶啤酒半个小时后在尚能驾车的情况下反应时间变为0.7s若他驾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没有饮酒时的反应距离是多少?喝了一瓶啤酒半个小时后的反应距离比没有饮酒时的反应距离多多少?32(7分)如图所示,体操房有一面宽为L=3m的长方形平面镜,A运动员站在离镜的中央距离为a=2m处B运动员从远处向A走来,并且始终保持到镜的垂直距离为a,求:当A、B两运动员相距多远时,A开始看到B在平面镜中的像?2013-2014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检测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1(2分)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与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专题:压轴题分析: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它的传播需要考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解答:解:当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触与面颊时,可以感觉到有震动,所以此实验是想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所以选项A正确;故选A点评: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2(2分)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各种姿态,在墙上会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沿直线传播的光被手挡住,在墙上光线照不到的地方会形成手影;(2)在手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手影的大小与电灯到手的距离以与手到墙壁的距离有关;电灯到手的距离越大,手到墙壁的距离越小,所形成的手影越小解答:解: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手的大小不变,电灯与手的距离变大,同时,手到墙壁的距离变小,所以手影变小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中心投影的特点和规律中心投影的特点是: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近的物体它的影子短,离点光源远的物体它的影子长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越近,影子越长;离点光源越远,影子越短,但不会比物体本身的长度还短3(2分)课间做广播操时,站在队伍前面二位领操的同学动作优美、整齐划一他们之间与他们与操场边上飞起的小鸟的相对运动状态分别是()A运动、静止B静止、运动C运动、运动D静止、静止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参照思想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其中的一位领操的同学,相对另一位领操的同学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他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他们相对飞起的小鸟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小鸟为参照物,领操同学是运动的故选B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2分)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水银的()A沸点不同B凝固点不同C熔点不同D蒸发的快慢不同考点:熔点和凝固点分析: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测量最低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它们里面的液体谁会先凝固,因此主要是酒精和水银的凝固点不同造成的而不是沸点、熔点的不同,更不是蒸发的快慢不同解答:解:(1)沸点和熔点不同,这应该是测量最高温度的条件,故A和C错误;更和蒸发的快慢谈不上有任何关系,故D错误;(2)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测量最低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它们里面的液体谁会先凝固,因此主要是酒精和水银的凝固点不同造成的故B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液体的凝固点的区别5(2分)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现象与其应用;光的折射规律专题:应用题分析:(1)鱼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鱼”位置升高了;(2)根据光线的传播方向与入射角与折射角间的关系分析各光路图,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解答:解:A、光由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路图错误;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D、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路图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折射的光路图,知道看水中鱼时,光的传播方向,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2分)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A200mB400mC2000mD10000m考点:速度公式与其应用专题:应用题;估算题分析:先把时间单位分钟换算成秒,然后用选项中的路程除以时间算出汽车的速度,最后看哪个速度更接近汽车的实际速度解答:解:3min=180s,A、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200m,则汽车的速度v=1m/s,这个速度只是成年人步行的速度,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B、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400m,则汽车的速度v=2m/s,这个速度也比汽车的实际速度慢,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C、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2000m,则汽车的速度v=11m/s,合39.6km/h,这个速度比较接近汽车的速度,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D、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10000m,则汽车的速度v=56m/s,合201.6km/h,很显然这个速度太快了,不是汽车的速度,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进行估测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是否有足够的了解,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解答本题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汽车速度的了解先估测出汽车的速度,然后根据公式s=vt算出汽车在3min行驶的路程,看算得的路程和哪个选项的路程更接近7(2分)白天在室照镜子(窗户朝北开),则为了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面的反射面的方向应是()A朝东B朝南C朝西D朝北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要看清楚自己的面容,自己应面向光线较强的方向解答: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人的像是由人射向镜面的光经镜面反射而形成的所以要能较清楚地看清自己的面容,自己应面对窗户,镜子的反射面应朝南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要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反射的光线越强,则像越清晰8(2分)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与其解释中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考点:漫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色散;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压轴题;图析法分析:(1)光发生反射时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4)光的色散现象,以与有色的透明体只能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光解答:解:A、图a中虽然发生了漫反射,但每条光线也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A错误B、图b中木工师傅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检测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所以B正确C、图c中是远视眼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凸透镜来校所以C错误D、图d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散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应最大,所以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现象中的光的反射、色散以与直线传播,考查得很全面,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9(2分)夏天,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此过程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凝固B熔化C汽化D液化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根据熔化定义,来分析题目解答:解:冰块是固体,水是液体固态的冰块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熔化定义的理解能力和对物态变化的掌握情况,以与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分析和运用10(2分)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考点:天平的使用专题:实验题;压轴题分析: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指针左偏要增加砝码或移动游码,如果指针偏转的角度很小,不能增加砝码,要通过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解答:解:(1)移动横梁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2)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说明左端下沉一点,增加最小的砝码会使右端下沉,只有向右移动游码故选D点评:在调节过程中和称量物体质量时都会出现指针偏转的现象,认真区分这两个过程中接下来的操作是什么11(2分)在童话小白兔和大灰狼中,大灰狼装着小白兔妈妈的声音敲门,可小白兔听出了那不是妈妈的声音,所以没有开门,小白兔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进行判断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都不对考点:音色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不同的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也就不同狼和兔子是不同的动物,因些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所以是通过音色辨别是哪种动物;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12(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电烤箱应用了紫外线的热作用D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考点:物体的颜色;光直线传播的应用;红外线;紫外线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1、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解答:解:A、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紫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故A错误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或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故B错误C、电烤箱应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故C错误D、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与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13(2分)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推理法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解答: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与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成像的物体是蜡烛,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14(2分)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l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牛奶中掺水含量0%10%20%30%40%50%60%70%80%90%100%牛奶密度(g/cm3)1.0301.0271.1.1.0181.0151.0121.0091.0061.0031.000A未掺水B掺水含量20%以下C掺水含量20%30%D掺水含量30%以上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专题:实验分析法分析: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与表中不同掺水量的牛奶密度相比较,就可以确定牛奶是否掺水,或掺水的比例了解答:解: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1.022g/cm3对照表中数据可知,这种牛奶的密度正好介于掺水含量20%和30%的牛奶之间故选C点评:熟练运用密度的公式求取物质的密度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同时,还要学会利用相关的信息,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判断15(2分)有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温度计的使用与其读数专题:实验题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二是温度计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三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故A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C正确;D、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二是通过图的形式来考查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6(2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壁的霜汽化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与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与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根据我们对于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来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解:A、樟脑丸变小就是变为了气态,消散在空气,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所以A是正确的;B、冰是固态的,是由池塘中的水形成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所以B是错误的;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实际上就是变为了水蒸气,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所以C是错误的;D、冰箱冷冻室的霜是固态的,是由冷冻室的水蒸气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A点评: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得出结论;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17(2分)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406080100液体的体积V/cm320406080A20 g,1.0×103 kg/m3B60 g,0.8×103 kg/m3C60 g,1.0×103 kg/m3D20 g,0.8×103 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与其应用分析:(1)读图象可知,量杯的质量就是当液体体积为零时,纵轴上的示数;(2)用总质量减去量杯的质量,再利用公式=可求出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20g,这就是量杯的质量;(2)读图可知,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质量为80g20g=60g,则液体的密度=1g/cm3=1×103kg/m3故选A点评: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形式较为新颖,即考查了密度的相关计算,同时更考查了对图象的认识,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我们应该锻炼的实验能力18(2分)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夏天吃雪糕凉爽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D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与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与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2)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A、夏天吃雪糕凉爽,是因为雪糕熔化过程需要吸热的缘故;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是由于水汽化吸热的缘故;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是由于空气遇冷凝华放热的缘故;D、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是由于水汽化吸热的缘故故选C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与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19(2分)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测出距离,但这种方法不能解决下列哪个问题()A测海底深度B测敌机的远近C测与山峰间的距离D测雷电发生地与我们间的距离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其应用:回声定位、探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解答:解:A、让声音从海面发出,经海底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洋的深度,利用了回声测距;B、声音发出后,经敌机反射后返回,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距离敌机的距离,利用了回声测距C、声音发出后,经对面山崖反射后,返回,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对面山崖的距离,利用了回声测距D、由于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光传播到听见雷声的人的时间非常的短,可以忽略,所以当他看见闪电时,可以认为雷声才开始从打雷处向下传播,记录看到闪电和听到雷声的时间差,那么打雷处与听到雷声人的距离就可以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故D不是回声测距的应用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回声测距的应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知道其原理:s=vt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20(2分)坐在快速行驶轿车上的小强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强以轿车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由此现象可推断轿车的速度快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参照思想分析:卡车和轿车同向行驶,卡车在前,轿车在后,卡车向轿车“倒退”而来,说明卡车向轿车运动,说明卡车和轿车之间距离越来越近,可以断定卡车速度较慢,或轿车速度较快解答:解:轿车和卡车同向行驶,轿车的速度很快,或卡车速度很慢,卡车和轿车之间距离越来越小,以轿车为参照物,卡车向小强“倒退”而来故答案为:轿车;轿点评: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选为参照物的物体假定是不动的21(2分)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振动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线和手指(固体)传递到人耳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简答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解答:解:人听到了响声,说明有发声体和介质由图来看,声音是由金属叉子撞击到物体上发生振动而产生的传播声音的主要介质是线和手指(固体),叉子的振动引起线的振动,线的振动又会引起手指的振动,最后引起鼓膜振动,人听到了响声故答案为 振动,线和手指(固体)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记住22(3分)为了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小刚用天平测量10枚硬币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10枚硬币质量为64g,10枚硬币的体积为10ml所测硬币材料的密度为6.4×103kg/m3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专题:计算题;实验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分析:本题目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与密度的基本计算(1)注意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而要准确读出游码所对刻度,必须明确标尺的分度值与以游码左端所对刻度为准(2)读取硬币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凹液面的底部)相平硬币的体积为量筒两次体积示数之差(3)测量硬币的质量、体积,用=计算密度解答:解(1)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硬币的质量=50g+10g+4g=64g;故答案为:64(2)根据量筒读数方法,视线与液体凹面底部平行,读出未放入硬币时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