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340杠杆加工工艺及m4螺孔加工夹具设计大学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91630599
资源大小:19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ca1340杠杆加工工艺及m4螺孔加工夹具设计大学毕业论文.doc
9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1CA1340杠杆加工工艺分析1.1泵体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确定1.1.1 杠杆的技术要求 杠杆技术要求表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mm公差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Ra/m形位公差/mm杠杆叉头左侧两端面12IT96.3杠杆叉头右侧两端面12IT96.320mm孔20H7IT71.68mm锥形孔8IT1212.54mm圆柱孔4IT1212.5杠杆叉轴孔两端面800-0.2IT113.2杠杆叉脚槽内侧面8IT96.3杠杆叉脚槽内上表面12IT96.3M4螺孔M4IT71.66mm孔6H7IT71.60.06A8mm孔8H7IT71.60.08B1.1.2 审查杠杆的工艺性 该零件材料为QT45-5,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耐磨性、切削加工性能及低的缺口敏感性等。另外球墨铸铁可通过热处理大大提高其性能。球墨铸铁工艺简单,一般铸造车间均可生产。 分析零件可知,杠杆叉头和叉轴孔两端面均需要切削加工,并在轴向方向上均高于相邻表面,这样减少了加工面积,又提高了杠杆端面的接触刚度;20mm,6mm孔的端面均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另外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外,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1.1.3确定杠杆的生产类型依设计题目知:N=4500件/年,泵体重量为3.0kg,泵体属轻型零件。该泵体的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1.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1.2.1 选择毛坯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毛坯的拔模斜度为35°。1.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已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目前,多数铸件采用砂型铸造,其中金属模机器造型生产率较高、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与机械性能均好,故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金属型铸造。根据表2-5和表2-1查得公差等级为810级,即CT8CT10,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DF级。选取E级,查表2-4得,加工余量RAM为1.1mm。由于铸造孔的最小直径为15mm,所以8、6、4的孔都在铸造时铸成实体,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造,所以没有加工余量。计算需加工表面的毛坯余量:公式R=F+2RMA+CT/2,R=F-2RMA-CT/2(1)杠杆叉头两端面R=12+2*1.1+1.6/2=15(mm)(2) 20H7孔内表面R=20-2*1.1-1.2/2=17.2(mm)(3) 杠杆叉轴孔20H7端面R=80+2*1.1+3.2/2=83.8(mm)1.3.工拟订杠杆的工艺路线1.3.1 定位基准的选择(1)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该杠杆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杠杆20H7孔和其左端面为精基准。零件图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为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原则,杠杆叉轴孔20H7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做精基准定位加工杠杆叉头两端面和孔20H7,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平行度要求。选用该叉轴孔20H7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因为该杠杆在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多以该端面做设计基准;另外,由于该杠杆零件强度较差,受力易产生弯曲变形,为了避免在机械加工中产生夹紧变形,根据夹紧力应垂直于主要定位基面,并应作用在刚度较大部位的原则,夹紧力的作用点不能作用在叉杆上。选用叉轴孔20H7左端面作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叉轴孔20H7右端面上,夹紧稳定可靠。(2)粗基准的选择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或其它表面缺陷,在本题中,选择叉轴孔20H7的外圆面和杠杆叉脚右端面作为粗基准。采用20H7的外圆面定位加工内孔,可以保证孔的壁厚均匀;采用杠杆叉脚右端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叉轴孔20H7的左端面,可以为后序准备好精基准。1.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根据杠杆图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表: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mm公差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Ra/m加工方案杠杆叉头左侧两端面12IT96.3粗铣杠杆叉头右侧两端面12IT96.3粗铣20mm孔20H7IT71.6粗扩-精扩-铰8mm锥形孔8IT1212.5粗铣4mm圆柱孔4IT1212.5粗铣杠杆叉轴孔两端面800-0.2IT113.2粗铣-半精铣杠杆叉脚槽内侧面8IT96.3粗铣杠杆叉脚槽内上表面12IT96.3粗铣M4螺孔M4IT71.6钻-攻6mm孔6H7IT71.6钻-粗铰-精铰8mm孔8H7IT71.6钻-粗铰-精铰1.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由于该杠杆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所以可将加工阶段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 在粗加工阶段,先将精基准(杠杆20H7孔和其左端面)准备好,使后续工序都可采用精基准进行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然后粗铣20H7孔右端面、杠杆叉头两侧左右端面、8mm锥形孔、4mm圆柱孔以及杠杆叉脚槽内表面与其上表面;在半精度加工阶段,完成对叉轴孔20H7两端面的铣削;在精加工阶段,完成8mm和6mm孔的精铰.1.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本课题选用工序集中原则来安排杠杆的加工工序,该杠杆的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可以采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以提高生产率; 由于6的孔对叉轴孔20H7轴线有较高的平行度要求和8的孔对6孔轴线也有平行度要求,故选用工序集中,来减少装夹次数,提高加工精度.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使用夹具加工工件时,加工表面的位置误差与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的因素密切相关。为了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必须使工序中各项加工误差的总和小于或者等于该工序规定的公差值,式中1.与机床夹具有关的加工误差;w.与工序中夹具以外其他因素有关的误差 .工序误差 夹具有关的加工误差1一般包括工件夹具中的定位误差b;工件在加紧时产生的误差;夹具相对于机床成形运动的位置误差;夹具想对于刀具的位置误差;以及夹具产生磨损造成的加工误差等。为了给加工中其他误差因素能占有更大一些比例,由上式可见,应当尽量减小与夹具有关的误差。其中除了在夹具的制造,安装,调整,使用中产生的误差外。在夹具设计时的的正确计算和减小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定位误差是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工序基准(一批零件的)位置在工序尺寸方向或沿加工要求方向上的变动所引起的,因此在夹具设计时,应当尽可能选折工序基准为定位基准并选折精度较高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一般应使定位误差控制在有关尺寸内或者位置公差的1/31/5。轴承座零件为一面两孔零件,因此它的定位我们主要采用一平面,一定位销和一削边削,定位方式如下图:图45 零件加工定位方式因此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一平面和一定位销一削边销;平面的尺寸公差须要保证零件尺寸,若平面公差太大,若超过0.1,则零件尺寸公差无法保证,因此,平面公差只能比零件公差小,由相关经验,一般取平面公差为零件公差的1/3,所以,取平面公尺寸公差为;定位销和削边销是与零件孔相配合的,通过定位销、削边销与零件孔的配合来确定加工孔的中心,最后达到完全定位。因此,定位销与其相配合的孔的公差相同,即公差为h7,其尺寸为。2.4 夹具操作简要说明(1)、将整个夹具安装在工作台上,使其和工作台,刀具保持正确的位置关系。(2)、启动液压缸,使活塞杆收进气缸,使压块张开,把零件放在定位元件上正确定位,零件的两孔和定位销、削边销配合。(3)、启动崖压缸,活塞杆伸出,推动压块压在零件凸台上。压紧力合适,(4)、钻孔加工,钻刀通过钻套导向、对刀,加工完后,退出钻刀。(5)启动液压缸,活塞杆收进气缸,使压块张开,把零件取出,开始加工下一个零件。2.5 夹具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护(1)使用前对限位尺寸检查是否还保持正确位置;(2)如果挡销磨损超差,可以进行打磨修复;如果定位销、定位板超差,可以重新组装,错开磨损部位后继续使用。(3)使用后需要涂防绣油。3 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在设计夹具时,应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首先着眼于机动夹紧,而非手动夹紧,因为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本道工序选用了液动夹紧方式。本工序切削力较大,为了夹紧元件,势必增大液压缸缸直径,而这样将使整个夹具庞大,因此,有三个措施:一是提高制造精度,使最大切削深度降低,以降低切削力;二是选择比较理想的扩力机构;三是在可能情况下,适当提高压缩液体压力,以增大推力。由于本夹具配合面,连接孔较多,因此,夹具的零件对精度比较高,操作时要注意夹具各螺纹是否拧紧;还有就是夹具操作时,要防止定位零件有过大的磨损,若有较大磨损,要注意及时更换,以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夹具上装有对钻套,可以使夹具在一批零件的加工之前很好的对刀,同时,夹具体上底面有一对定位键,可使夹具工作台上在很好的定位。本题通过以杠杆20H7孔和其左端面为精基准,运用一面两销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在实现中批生产的前提下,采用液压缸来对工件进行夹紧。满足了该杠杆工件的生产要求。因此,所设计的工艺路线和所采用的工艺措施均是符合题意的。4体会与展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生产实习,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其它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我们通过该课程设计,将所学的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得到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初步培养。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了锻炼:1、 可以让我们具有制定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其它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的制定一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 具有设计专用夹具的初步能力,提高了机构设计能力。3、 通过查阅资料,提高了我们熟练的使用设计手册、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能力。4、 通过设计的全过程,让我们懂得了进行工艺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作为机械类的学生,这次课程设计是我们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之后的又一重要的设计阶段,我们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增强我们将理论用于实际的本领,对我们的学习意义重大!5参考文献1 崇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 王启平,机床夹具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3马贤智,夹具与辅具标准应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4唐金松,简明机械设计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 冷兴聚,王春华,机械设计基础,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6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第七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 冯辛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王小华,机械夹具图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9 邱宣怀,机械零件,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0孙恒,机械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龚定安,机床夹具设计,陕西科技出版社,198112徐发仁,机床夹具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199113张龙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习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4赵家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5罗洪甜,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