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地区东凌总部项目西侧沙土路改造工程项目立项环境评价评估报告表.doc
-
资源ID:91664952
资源大小:4.59M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琶洲地区东凌总部项目西侧沙土路改造工程项目立项环境评价评估报告表.doc
项目编号: HP150812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琶洲地区东凌总部项目西侧沙土路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广州市海珠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心 编制日期:2015年8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项目名称:琶洲地区东凌总部项目西侧沙土路改造工程评价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肖立全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负责人:季猛猛评价人员情况姓名从事专业职务/职称环评工程师/上岗证号职责签名季猛猛环保工程师B28340530900项目负责人雷倩茹环保工程师B28340090编写罗 丽环保工程师B28340591000审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琶洲地区东凌总部项目西侧沙土路改造工程建设单位广州市海珠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心法人代表唐建平联系人叶天祥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472号联系电话13580323865传真-邮政编码510000建设地点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起点新港东路,终点位于凤浦路立项审批部门广州市海珠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海发改基201518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T 城市交通设施2 道路占地面积(平方米)5333建筑面积(平方米)/地理位置北纬23°06'00.83"23°05'48.78",东经113°22'23.39"113°22'21.21"总投资(万元)41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2016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强调“区域协同发展”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建构广州“山、城、田、海”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广州建设成为适于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山水型生态城市。海珠区作为广州市经济、文化、商业等发展的中心区域之一,完善道路交通路网的建设对于区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海珠区处于高速建设发展之中,部分地块的开发建设甚至走在发展的前沿,城市道路路网的不健全,市政道路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商业经济的发展,并给附近的居民交通出行带来不便。琶洲地区东凌总部项目西侧沙土路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加速琶洲岛的发展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当地发展需求,其建设必要性体现为:总体规划的要求,城市发展的需要;能有效的推动周边地块的建设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海珠区内连接新港东路与凤浦路的重要道路,打通路网连接的需要;是以人为本,改善海珠居住环境,创建和谐、文明、生态城市的需要;是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的有关规定,本工程应编制环评报告表。建设单位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工作。评价单位在充分收集有关资料并深入进行现场踏勘后,依据国家、地方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在建设单位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本报告表的编制工作,上报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1、项目建设条件(1)生态环境本项目场地处于珠江河口三角洲地带,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较低,起伏较小,地面标高约 5.78.2米。以林地、农田、草地为主,现状沿道路两侧分布有一些居住建筑,以及建设中的建筑物。项目区四面环江,区域内地表水系发达。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植被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季风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草丛等群落群植物品种,水系周边也生长着极为繁茂的湿地植物,为塑造新城景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2)社会环境区域内地形比较平整,用地以城市建设用地和商业用地为主。经济发展用地、农村居民安置用地、已批待建、已批未建用地相互交织,规划方案应做好规划已批用地的对接工作。总体来讲,可供开发的土地相对比较完整,具有较好的建设条件。2、本项目环境情况场地处于珠江河口三角洲地带,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较低,线路范围道路两旁主要为在建项目以及草地、荒地等。起始段为现状水泥路,场地地形起伏较小,地面标高约5.78.2 米。3、建设规模本项目琶洲地区东凌总部项目西侧沙土路改造工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项目起点位于新港东路,路线自北向南,途经开发建设中的良业地块和东凌地块,终点位于黄埔涌河岸(建设中的凤浦路)。道路路线设计全长 340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行车速度 20km/h,道路红线宽度 15m。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桥涵工程。4、主要技术指标根据本项目在路网路中的功能定位及对片区的交通流量的预测情况,拟建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主线规范值采用值道路等级城市支路1设计车速km/h40、30、20202停车视距m20203平面指标设超高最小半径m20-设超高推荐半径m4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70-4纵断面最大纵坡%80.122最短坡长m60竖曲线半径凸型极限值m100一般值m150凹型极限值m100一般值m1505净空4.54.56标准载轴kNBZZ-007路幅宽度m158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5、项目征地及拆迁情况拟建项目位于海珠区琶洲岛,占地约8 亩。本项目用地基本属于开发建设用地,征地产生的影响较小。本项目将拆迁少量施工居住临时用房,拆迁带来的影响较小。三、工程建设内容1、总体布置方案道路设计起于新港东路,路经良业地块、东凌地块西侧,终点位于黄埔涌河岸建设中的凤浦路,路线设计全长 340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路基宽度 15m(2.5m 人行道+5m 机动车道+5m 机动车道+2.5m 人行道),道路设计速度 20km/h。沿线布设雨、污排水系统,排水方向自终点向起点排由新港东路排水系统排出。路线配设简单交通工程、路灯照明工程及行道树绿化工程,在道路人行道下预留通信管道。道路起点与新港东路相交,终点与凤浦路相交,均采用平面相交。2、道路设计(1)横断面设计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以及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项目的横断面布置如下:15m=2.5m(人行道)+1.75m(非机动车道)+3.25m(行车道)+3.25m(行车道)+1.75m(非机动车道)+2.5m(人行道)。其断面布置如下图所示:图2 断面布置图(2)路面结构设计机动车道各层设计23cm C35 水泥混凝土层铺式石油沥青下封层20cm 5%水泥稳定碎石20cm 3%水泥稳定碎石 总厚度: 63cm人车道6cm 厚环保防滑砖3cm 厚 1:2.5 水泥砂浆结合层12cm 3%水泥稳定碎石总厚度: 21cm表面抗滑构造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应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制作。附属设施a、路缘石及侧石:C30 砼路缘石:缘石尺寸 100cm×35cm×20cm(长×高×宽),高出路面 20cm,适用于路侧绿化带两侧、人行道内侧以及交通岛外侧的路缘石。C30 砼侧石:缘石尺寸 100cm×30cm×20cm(长×高×宽),适用于人行道外侧以及交通岛内侧的路缘石,与人行道或交通岛铺砌平齐。b、无障碍设施本工程在人行道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宽度 0.25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同时,人行道上不设有突然高差与横坎,以方便肢残者利用轮椅行进。如有高差与横坎,以斜坡过渡,斜坡坡度满足 1:12 的要求。交叉口人行横道线贯通道路两侧,经过人行道处压低高度设置坡道,满足轮椅车通行。在交叉口处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与人行道的行进盲道连接可以通过交叉口。3、路基路面排水路面排水本工程路面排水采用设雨水进水口方式,通过雨水井排入雨水管。行车道平入式雨水进水口设在外侧,进水口间距为 3040m,机动车道横坡为 2.0。雨水口材料及样式详见排水工程章节。路基排水本工程路基排水采用设置临时排水土边沟进行。4、交通工程设计本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 20km/h,道路设计全长 0.34km,道路宽度 15m。本工程交通工程系统包括:(1)标志系统:限速标志、减速让行标志等。(2)标线系统:车道边缘线线宽 15cm,白色实线;车道分界线线宽为 15cm,黄色虚线,实线段长 4m,间隔 6m。导向箭头:指示车辆行驶方向,主要用于交叉口行驶方向受限制的车道,路段车道数目变化及路线分合流处,引导交通流向。道路平交路口标线:包括人行横道线、停止线、导向车道线、车行道边缘线、导向箭。人行横道线宽度 4.0m,线宽 40cm,间隔 60cm;停止线距人行横道 3.0m,线宽 30cm;导向箭头长度3.0m,导向车道线、车行道边缘线线宽均为 15cm。5、排水工程设计本次设计为琶洲地区东凌总部项目西侧沙土路改造工程排水设计,道路设计全长 0.34km。本工程的排水管主要为收集道路两侧地块的雨、污水,统一接由新港东路排水管道排放。(1)排水管线横断面设计本工程管线综合横断面图如下:图3 管线综合断面图雨水管位于道路东侧,距离道路中线 2m;污水管位于道路东侧,距离道路中线 5.5m。(2)雨水工程新建雨水干管分段排至新港东路及凤浦路雨水管;雨水管每隔 30m 左右设置检查井,管道起点在改变管径、方向、坡度及支管接入处均设检查井,且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沉砂井。(3)污水工程污水量设计标准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0.6(万m3/(万人d),排放系数: =0.90,污水总变化系数:kz=1.3,管网渗漏系数取 0.1。纳污面积本次设计考虑收集道路两侧地块内的污水。设计管段的管径、流速、坡度设计管段的最小管径为 DN400,对应的最小设计坡度为 3。污水管的最小流速 Vmin0.60m/s,最大流速 Vmax5.0m/s。污水管按非满流计算。一般情况下,污水管段的连接均采用管顶平接。(4)污水管网设计新建污水管接入新港东路污水干管的检查井中;污水管每隔 30m 左右设一检查井,管道起点在改变管径、方向、坡度及支管接入处均设检查井。6、照明工程设计(1)灯杆布置及光源选择道路单侧布置 8m 单臂杆路灯,灯具为 LED100W,灯杆间距为 30m。(2)照明供配电及控制照明供配电a、本项目道路用电负荷主要是道路照明,负荷等级为三级。电源电压为 0.4/0.23kV。b、本工程道路设置一台配电箱连接路灯照明用电。本项目负荷约为 1.2KW。c、道路照明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采用 TN-S 系统,金属灯杆及构件、灯具外壳、配电及控制箱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进行保护接地,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照明控制a、照明控制方式有:手动、时控和光控方式。每种控制方式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在正常情况下。b、道路照明开灯时的天然光照度水平为 15Lx,关灯时的天然光照度水平为 20Lx。(3)照明线路设计道路照明回路的中性线的截面与相线相同。所有回路采用三相供电,灯具接线按 U、V、W相别顺序接线,力求三相平衡。地面道路路灯干线采用五芯 VV-0.6/1kV-(5×16)mm2 铜芯电缆。照明干线电缆穿 HDPE75 管埋地敷设,过路穿 SC100 热镀锌钢管,管线埋深埋深 H0.8 米(路面与管顶距离),并在两端设电缆检查井,检查井内添砂防盗,盖上应有标识。接向灯具的接灯线采用 RVV-0.45/0.75kV-(3×2.5)mm2 三芯软电线。(4)防雷接地设计道路照明配电箱的输入侧装设避雷器。配电系统中性点工作接地电阻 R4,当达不到要求时需增设人工接地装置。本次设计采用 TN-S 接地系统,路灯照明的防雷接地,原则上是按照利用自然条件的原则考虑,充分利用埋于地下的金属结构、钢筋混凝土基础、除可燃易爆气液体的金属管道等。因而防雷地网不另外设置,而是利用灯杆基础内主钢筋为接地体,同时与照明线路的保护接地水平线焊接连通,作为防雷接地体。路灯的防雷接地、路灯灯杆的保护接地线共用同一接地体,因此路灯配电线路五芯电缆中的一根 16 mm2 电缆作为接地线,杆座砼基础主配筋以及灯杆地脚螺栓在地下部分全部焊连成一电气整体,通过接地端子引出地面后再作一明显接地点形式接地,使所有路灯基础连成一体,焊接成一电气整体,形成接地网。本系统铜铁连接处应采用过渡连接端子,若端子难以取得,则在接续处涂至少三遍沥青漆防腐。与工作接地网焊联后的总接地电阻宜小于 4 欧,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放宽至焊联后小于 10 欧。在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考虑设专用接地网或人工接地体。所有设备的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均应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7、绿化工程设计行道树选用当地特色树种红花紫荆,不仅景观效果较好,而且对道路遮阴也有较好的效果。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大于 0.75m。(1)苗木选择:选用高度 400cm,胸径 12-15cm,冠形饱满的红花紫荆假植苗。(2)行道树按 6 米间隔布置,个别特殊路段,遇到主要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及主要交叉路口、人行横道路口的,适当调整间距避让。(3)树池及种植挖穴:挖穴深度 120cm、挖穴直径 120cm。树池采用 100cm×100cm 规格,不加盖用任何树池篦子,使得红花紫荆有充足的空间舒展根茎。8、桥涵工程:具体技术标准如下: 设计速度:20km/h; 汽车荷载等级:城市-A 级; 路基宽度:15m; 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高程:广州城建高程系; 坐标:广州城建坐标系; 地震:本地区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 0.05g,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度,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为级; 设计洪水频率:1/100; 设计环境类别:类。三、主要工程量及投资估算1、主要工程量:(1)项目琶洲地区东凌总部项目西侧沙土路改造工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项目起点位于新港东路,终点位于建设中的凤浦路,路线设计长340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行车速度20km/h,道路红线宽度15m。(2)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通信工程、涵洞工程等相关工程。2、估算费用构成:(1)本工程估算由第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和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工程估算表中的“单位价值”指标,依据广州市目前造价编制文件规定进行分析计算,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施工措施项目费、规费、堤围防护费及税金等全部费用。表2 项目总投资汇总表四、项目交通量预测根据琶洲地区东凌总部项目西侧沙土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的预测结果,本工程的交通量预测如下表,特征年度为2016年、2021年、2026年、2030和2036年。表3 年平均日交通量预测数据(单位:pcu/d)特征年20162021202620302036交通量722970129517382352上表数据为小车数量,车辆转换系数:小型车1.0、中型车1.5、大型车3.0。一般昼间16小时与夜间8小时车流量比为8:2;高峰小时交通量为日交通量的10%。本工程为城市支路,基本不会有大型车进入,本次预测不计算大型车,车型比(小型车:中型车)约为70%:30%。可得交通量预测一览表,选取2016年、2021年和2030年作为预测特征年度,见下表。表4 交通量预测一览表(单位:辆/h)时段2016年2021年2030年小型车中型车小型车中型车小型车中型车昼间25 334 22 103 11 夜间13 117 11 52 6 高峰50 468 29 207 15 五、建设工期与实施计划根据本项目规模、工程特点及前期筹备情况,宜尽早进行开工建设,初步计划工程于2015 年10月开工建设,2016 年10月建成通车,建设总工期按12 个月控制。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项:1、施工招标工作。2、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单位进场,做好其他工程项目的施工准备。3、拟完成大部分路基和所有地下管网布设工程,资金安排40。4、拟完成全部路基、涵洞工程和路面工程,资金安排40。5、完成全部路面工程、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其他配套工程等,资金安排20。具体实施计划应以实际为准。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琶洲地区东凌总部项目西侧沙土路改造工程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起点位于新港东路,路线自北向南,途经开发建设中的良业地块和东凌地块,终点位于黄埔涌河岸(建设中的凤浦路)。项目现状情况见图1。与本工程有关污染物主要为:新港东路上来往汽车产生的废气、噪声,道路沿线工地施工废气、污水、噪声和固废;道路沿线施工人员(其他工地的施工人员)临时居住地产生的油烟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图4 项目现状环境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海珠区位于广州市南部,是广州辖区内的十个市内行政区之一,为一个老城区,而现在更成为广州市的新城市中心之一。海珠区隔水与多个区相邻,东面为黄埔区,南面、西面分别为番禹区和荔湾区(含原芳村区),北面自西到东对着越秀区(含原东山区)及天河区。二、地形、地貌海珠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北部,西北部往东为一系列略有起伏的低丘岗峦,最高处的圣堂岗海拔54.3米。东南部为平原,河网密布,海拔10米以下。地貌类型可分为低丘、台地和平原。低丘海拔一般约50米;台地分二级:一级海拔约40米左右,主要分布在新村、台涌、石榴岗、仑头一带;另一级海拔约20米,分布在南石头、沙溪、康乐、敦和、大塘、赤岗一带。平原海拔10米以下,大片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一般海拔只有45米,今海珠岛实为全新世(约1万年)以来以几个基岩小岛为核心,由北江、西江带来的河流冲积物,以及由广州溺谷湾的海水带来的海积物,逐渐淤积而成,其海平面为沉积基面。它没有三角洲上放射状的水系,区内河道多是回环曲折,潮涨水满,潮退水浅的水网区,故称为三角洲平原。三、气候与气象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22.1,1月平均气温13.2,7月份平均气温28.8,绝对最低气温0(出现在1月份),最高气温38.7(出现在8月份)。该区域平均降水量1657mm,4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80.51%,46月以雷雨为主,79月份台风雨较多,历年最大雨量2865mm(1920年),历年最小雨量1113mm(1961年),年平均降雨日150.5d,近5年平均雨日达176d,年平均相对湿度72%。全年主导风为北风,次主导风为东南风、东风,春季以东南风及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秋季以北风、东风为主,冬季以北风居多,静风频率达33%,年平均风速1.9m/s,夏、秋间的台风年均2.4次入侵,最多达7次(出现在1964年),最少为0次(出现在1958年、1964年和1982年)。日照1895小时,年总太阳辐射量105.6Kcal/km2。陆地蒸发量700mm,水面蒸发量1250mm,年平均雾日6天,轻雾208天。四、水文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本项目所排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沥滘污水厂集中处理,最终排入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海珠区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区内水系具有珠江三角洲的河网特色,汊道众多,主要由西北海珠涌(马涌)水系,东北部黄埔涌水系,南部赤沙窖水系等三个水网系统组成。区内河网密布,除珠江前后航道外,尚有海珠涌、黄埔涌、赤沙涌等,境内水域占全区总面积的14.08(15802289平方米。不包括前后航道水面)。五、自然生态环境海珠区绿地面积为1933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535.3公顷。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为28.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38平方米。“青山绿地”工程稳步推进,庄头公园、北山公园、黄埔古港公园建成开放,新滘路南面路段果林带等工程已完工,全年共新增绿化面积41万平方米。六、沥滘污水处理厂简介:沥滘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小洲二围、三围地段,总建设规模为40万吨/日,控制用地13.43公顷,分二期建设,首期设计规模为20万吨/日,采用A/O污水处理工艺,经改良性A/O生物反应池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进入机械浓缩脱水离心一体机,脱水泥饼外运填埋处理。七、本项目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5 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功能区类别功能区类及执行标准水环境功能区广州河段后航道,属航运工农业景观用水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大气环境功能区属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环境噪声功能区2、4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4a类标准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是否风景保区、特殊保护区否是否水库库区否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沥滘污水处理厂是否必须预拌混凝土范围是是否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范围是(但本项目不属于工业项目)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管辖海珠区位于广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与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全区面积90.45平方公里,辖内有18条行政街,18个行政街是:赤岗街、新港街、昌岗街、江南中街、滨江街、素社街、海幢街、南华西街、龙凤街、沙园街、南石头街、凤阳街、瑞宝街、江海街、琶洲街、南洲街、华洲街、官洲街。二、人口分布2013年末,海珠区户籍人口98.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4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9.10,死亡率6.25,自然增长率2.84。三、经济发展概况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142.75亿元,比上年净增142.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5%,GDP增速排名全市第四。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66.93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973.26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0.4%,拉动我区经济增长11.3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财税收入平稳增长。2013年,全区税收总收入15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国税收入66.55亿元,增长36.1%,为区财政贡献收入8.38亿元;地税收入89.09亿元,同比下降0.6%,为区财政贡献收入24.03亿元。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63亿元,同比增长16.6%。四、科技和教育概况科技事业稳步发展。2013年末,我区经评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61家、市民营科技企业147家、市创新型企业7家,是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省创新型企业3家。截止12月底,获得国家、省和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共计13批次49项和1662元。1-11月全区专利申请量为2755件,同比增长30.2%,专利授权量1798件,同比增长13.9%。海珠区首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海珠区出台实施了海珠区来穗务工子女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工作暂行办法,确定了23所公办中小学、共计400个小学和初中学位接受符合条件的来穗务工人员子女申报。全区现有各类公办学校(含幼儿园)107所,民办学校(不含培训机构)182所,在校学生16.8万人,小学、初中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0%;小学、初中教育巩固率分别为94.8%和95.65。“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100%。五、文化、卫生和体育情况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海珠区在海珠湖成果举办为期18天的“美在花城”游园灯会系列活动,开展了29场展览、1022场电影放映、500多场群众文化活动等,区图书馆连续五次获国家一级图书馆称号,目前藏书量30万册,进馆74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人次1.1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册次20万册次。启动海珠区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收编文献3000多件,目前已在区内建立了10所图书分馆,举办各类讲座15次 ,参加人数4500人;组织各类培训班、讲座200余次,参加人数达15000人次。卫生事业持续发展:2013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70间,其中医院2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3间,门诊部45间,卫生所、医务室、诊所131间,公共卫生机构28间,其他卫生机构2间;拥有医疗床位8273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1281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192人,注册护士5148人,药师(士)782人。体育事业扎实推进:2013年全区参加省、市组织的体育活动32项,直接参与人数近5000人;共组织区级群体活动220项,直接参与人数47万人次,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2013年末,我区共有276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国家级9人,一级163人,二级379人,三级2209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0%。六、社会保障体系2013年末,全区各险种参保人数的208.17万人次,增长8.4%,参加养老保险36.99万人,增长14.9%;参加失业保险36.49万人,增长14.7%;参加工伤保险32.23万人,增加10.5%;参加生育保险26.24万人,增长28%;参加医疗保险76.22万人,下降2.7%。七、文物与自然景观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地处于广州市海珠区,按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穗府201317号文)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及标准分级,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区域属二类区,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本报告采用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官网发布的广州市环境状况公报(2013年度)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6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NO2SO2PM10PM2.5O3(日最大8h平均)年均浓度0.520.020.072.0530.174二级标准0.040.060.070.0350.16标准数1.30.331.031.511.09评价结果超标达标超标超标超标根据监测结果,监测点除SO2年平均浓度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外其他指标均超标,说明项目所在地空气环境质量一般,主要是受到机动车尾气影响。二、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沥滘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项目产生的污水最终经市政管网进入沥滘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汇入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根据粤环201114号文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中的有关规定,按其水环境功能要求,长洲断面的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类标准。本次评价引用2014年6月14日6月16日长洲水质自动监测实时数据,监测统计结果见下表。表7 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长洲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pH、粪大肠杆菌数除外)水质项目pHCODMnDONH3N2014.6.146.922.253.250.292014.6.156.852.312.580.362014.6.166.882.232.390.36(GB3838-2002) 类标准6-91031.5根据监测结果可知,长洲断面pH、CODMn、NH3-N 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DO 略有超标,说明珠江后航道水质一般。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起点新港东路,终点位于凤浦路,根据穗府199558号文“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规定,新港东路属于交通干线,属于4类区,当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分别与2类区相邻时,4类区地带范围是自车道与人行道交界处为起点,分别向道路两侧纵深30米的区域范围。因此,本项目与新港东路相邻一侧纵深30米的区域范围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其他范围执行2类标准。为了解本项目选址周围声环境质量现状,2015年9月11日对项目沿线进行了噪声监测,选取建筑工地暂停施工的时间进行监测,共布设了4个监测点分昼间和夜间进行监测,布点图见图,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8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一览表 单位dB(A)测点昼间夜 间监测值dB(A)标准dB(A)监测值dB(A)标准dB(A)1#56.46046.2502#55.26044.2503#53.26045.8504#65.87053.3551#良业地块新 港 东 路凤浦路(规划路)空 地其他工地临时施工营地黄 埔 涌本工程东凌地块2#3#4#图5 噪声监测布点图监测结果表明:本工程两侧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关标准,说明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保护本工程所在地的植被、居民点等不因本工程施工活动和运营活动而造成污染,保护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使项目所在区域不因该项目而受到明显影响。2、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拟建项目附近区域的声环境符合功能区的要求,保护本工程四周环境不受本工程施工建设以及运营期引起的噪声影响,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4a类标准。3、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项目所在地周围水体环境质量不因项目施工和运行使周边水体的水质产生明显影响。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的景观完整性以及敏感的生态目标,控制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保护和恢复植被景观的完整性,确保本工程区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环境景观。5、固体废弃物控制目标控制施工期及营运期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本工程的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理,使之不成为区域内危害环境的新污染源。6、主要环境敏感点表9 项目主要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与道路边界距性质方向规模保护内容琶洲村70m居住北受影响范围内约500人噪声:2类空气:二级附近工地工人临时住房相邻临时住房西受影响范围内约200人琶洲塔330m文物西北/空气:二级保利琶洲湾260m居住东北受影响范围内约1500人黄埔涌20m水体南/水:类47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第二时段二级标准;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式(中国、阶段)(GB17691-200);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18352.5-2013)等的污染物排放限值。二、噪声排放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总量控制指标本工程为道路建设工程,无需申请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施工期和运营期各产污环节流程:道路建设工程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刨除旧路面、清理表土路面摊铺辅助设施施工、平整场地及环保生态工程建设道路运营。其各个环节产生情况见图4。图6 施工期和运营期各产污环节流程图施工期与运营期环境要素识别本工程施工期与运营期环境影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