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完整版)资料.doc
-
资源ID:91668021
资源大小:4.02M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完整版)资料.doc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2021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保健品市场空间巨大,但市场中竞争者众多,集中度低。业内有部分企业不重视产品质量、产品和营销手段没有特色、仅靠高强度的广告投入和虚假宣传。随着产业走向规范,消费者的认知不断提升,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产品有特色、营销有新意的公司,可能脱颖而出,把握住保健品行业巨大的商业机会。 由于现今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对保健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当今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老年保健品市场需求旺盛,进一步促进了保健品行业的展。2021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1858.29亿元,比2021年有所增长。保健食品行业中的大部分产品层次和附加值不高,所有营养保健食品中,绝大多数属于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阶段时间节点详细内容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末)保健食品主要是以滋补品类为主,而且大部分是以酒为载体的药酒,宣称有辅助治疗作用,没有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之分。无论是企业的自身技术、管理水平、市场营销还是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认识,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启动成长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花钱买健康”成为时尚,保健品市场上开始出现口服液和胶囊剂型的保健食品和添加中药的化妆品。一大批民营企业如三株口服液、太阳神、沈阳飞龙、巨人迅速崛起。竞争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保健食品行业进入竞争和繁荣阶段,从广告大战到直销的高速发展,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出现反复阶段,在1994年出现低谷,1998年保健食品开始走出低谷,到2000年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企业数量和年产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2001年太太药业和交大昂立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保健食品行业进入顶峰时期。“信任危机”阶段(2001年-2003年)保健食品行业连续发生负面事件,企业盲目夸大宣传,媒体连续的负面报道迅速造成了“恶果”,“三株”从年销售额80亿元到跨台,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信任度不断降低,从2001年开始,这个行业再次陷入“信任危机”,市场总额不断缩水,保健食品消费一路走低,2002年产值减少到175亿。“盘整复兴”阶段(2003年-2005年)2003年的SARS让消费者重新建立对保健食品的信心,需求有了极大增长。中国加入“WTO”,来自国际市场要求中国政府开放直销市场的呼声,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点关注,行业内出现重新洗牌,在这一阶段,国外保健食品巨头纷纷以高姿态进入直销,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2003年行业产值为300亿元,2004年增长到400亿元,2005年超过500亿元。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今)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这个行业的繁荣,近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各种亚健康和疾病的侵袭,让人们对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长期繁荣发展充满信心。 一、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现状分析 1、驱动行业发展的宏观因素 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国家的宏观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成熟度和认知度的提高,竞争企业的成熟,这预示着保健食品行业逐渐步入一个理性增长发展期。驱动行业发展的宏观因素驱动因素名称详细内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行业发展的永动力2005年出台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同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所有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在2006年3月前都要通过GMp论证。从历史发展情况看,任何一次政府加大规范管理保健食品行业,最终都将极大地促进行业的发展。中国天然食补的保健传统是行业发展的原动力中国悠久的中药保健传统文化,在国内消费者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国民一直能接受食补的概念。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是行业发展的促进力中国连续3年GDP保持增长率接近10%,国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的增强是保健食品行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人口众多,逐步进入老年社会是行业发展的持续增长力中国人口基数大,而且上世纪60年代的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即将进入退休年龄,据预测中国在2021年左右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保健意识更强烈。 2、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制约因素制约因素名称详细内容假冒伪劣产品,影响整个行业的品牌度从2005年起,我国对保健品销售传统渠道调查,共调查了近3000种产品,合格产品只占到65%。从地区分布来看,假冒保健食品超过18个的有9个地区,其中内蒙古、安徽、河南位列前三名;而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北京以68种假冒产品位居四个直辖市榜首,呼和浩特则以90种假冒产品成为省会城市中的重灾区。缺乏健全的保健功能评价体系,制约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仅根据产品所含的成分来推测其生理功能,这属于低级产品评价阶段。而中国的保健食品多数属于此阶段。不负责任的商业广告,影响消费者信任许多广告夸大其词,甚至生搬硬造,片面夸大产品的生理作用,使消费者对整个保健食品市场失去信任。市场监管不力,使高素质、高品牌知名度企业失去竞争优势中国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由于监管科目多,范围广,人力资源有限只能采取类似公安部门“严打”的做法,市场监管“一阵风”,这让很多规模小质量差的企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3、细分行业状况中国保健食品细分行业现状产品类别详细内容健脑益智类自问世之后一直稳居国内市场前五名的热门保健食品,其代表产品是“脑白金”。排毒养颜类(美容类)其代表产品就是深圳太太药业股份的“太太口服液”。业内人士认为,该市场在国内已日趋饱和,利润回报将有所下降。补肾类从1999年开始就一直是热销市场,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汇仁”肾宝,另外还有四世同堂的“海狗鞭特补”胶囊也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免疫调节类这也是目前国内保健食品市场各产品功能的主卖点,其代表产品是现在火爆市场的交大昂立的昂立一号、昂立多邦胶囊等系列产品。按功能分为免疫调节,调节血糖、血脂、血压,改善视力、改善营养性贫血、抗疲劳,促进排毒、延缓衰老等27种功能。重点关注类别-减肥保健食品市场中国肥胖患者已超过7000万人(不包括儿童肥胖),占总人口的5.4%,尤以大中城市发病率为高,约占城市人口的17%。目前减肥产品已占据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国减肥品市场产品繁多,主要可归结为保健食品类、茶类、药品类、外用类、仪器类。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减肥产品已超过200个,有的产品年销售额已超过亿元,其中康尔寿、美福乐、国氏金牌营养素、宁红、沙琪V26、纤美、雅莱、更娇丽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 2021年,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百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超过50%。2021-2021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二、保健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保健品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2000年,我国保健品市场份额达到了创纪录的500亿元,这说明消费者的保健欲望增强,而且把这种欲望变成了现实需求。如果保健品行业的营销手段作出相应调整,这个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 1)、消费者对保健品的需求旺盛。 首先,我国居民素来就有进补的习惯。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自制传统补品的炖、熬、泡等制作过程繁琐,消费者转而购买服用方便的保健品。 其次,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消费者将更加注重自身保健。 2)、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逐渐变得成熟和理性,高品质、知名品牌保健品市场将扩大。 随着消费经验的积累和保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和理性。这种心理主要表现在对广告不轻信,重视自己身边的口碑宣传,对品质可靠、知名度较高的保健品重复消费。这就意味着失去市场的是那些短期行为严重、功效不理想、靠制造轰动效应推广的保健品。消费者的选择使市场集中在功效显著、品质可靠、知名度较高的保健品上,这一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 3)、购买力的增强令保健品潜在市场扩大。 我国人口众多,消费群体基数较大虽然购买力从总体上看不是很高,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购买力将会有所提高,保健品潜在市场将会更大。另外,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家庭规模减小,家庭在抚养子女上的负担减轻,而在保健品上的支出比例会相应增加,这也是促使保健品市场扩大的一个因素。 2、保健品价格总体水平将下降 保健品行业的利润目前处于高位,消费者普遍认为保健品价格太高。这种高利润、高价格为降价提供了较大空间。 1)、高利润会吸引竞争者进入保健品行业,竞争的导入会带来价格下降。 目前保健品市场分为补钙、补血、补肾、补气、美容、减肥等几个板块,每个板块都被一到两个企业垄断。显然,这种垄断不利于行业发展,也不符合行业的长远利益。但是目前垄断盟主不愿发动竞争,因为他们只关心自己的高额垄断利润而不关心行业利益。而且发动价格上的竞争会引发很多企业本来就脆弱的价格管理问题,故企业并不愿意冒这个风险。但随着竞争加剧以及我国加入后国外保健品同行的加入,竞争带来的降价将是不可避免的。 2)、保健品的需求弹性大,为保健品降价提供了较大空间。 需求弹性是指一定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减变化。保健品属于高需求弹性商品。目前大多数消费者都觉得保健品价格太高,这就意味着,如果降价,保健品的需求量将会成倍增加。由于市场扩大,行业的规模效益可以弥补降价带来的损失,行业的利润不会受到影响,只会有所增加。 3)、保健品将逐渐由奢侈消费品向普通消费品转变,价格随之下降也是必然趋势。 到目前为止,保健品被定位为高档奢侈消费品,价格自然也高。随着保健观念的深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品正由保健药品向保健食品或功能食品演变,保健消费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经常消费,低价政策更符合未来保健品的角色定位。 3、新资源、高技术、方便剂型的保健品将成为主流 1)、新资源保健品受宠。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人类认知程度的不断深入,利用新资源,开发新的保健品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将是21世纪保健品的一大趋势。这主要表现在:昆虫、海洋生物和中药三个方面。 21世纪的主导保健品是功能性食品,而昆虫食品正是典型的功能性食品。昆虫虫体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并且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昆虫血液中所含的游离氨基酸量是人体血液的数十倍,种类达20种左右,蚂蚁、蝗虫、蚕蛹、蚯蚓等保健价值都较高。利用昆虫作为保健食品资源,生产新型的营养保健食品,已经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浩瀚的海洋中生活着无数的海洋生物,除了目前市场行情比较看好的鱼油(以鱼类为主提炼加工而成)外,海绵、软珊瑚、乌贼、海参与藻苔虫等海洋无脊椎生物将成为新型海洋保健品的原料。 我国的保健食品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大都取材于某个中药方剂。几千年来通过不断组方改造,不断研制出新的中药和滋补品。目前国际市场对中药很感兴趣,欧美各国将银杏叶的某些成分提出,制成口香糖、巧克力等保健食品,大受欢迎。对于当前大部分的保健品科研、生产厂家而言,当务之急是要进行深层次研究,开发高科技含量的中药保健品。 2)、基因食品将成为未来保健品主流。 氨基酸、核酸产品在保健品市场上独占鳌头,它们的主要优势是能够被人体直接吸收,从而省略了其它保健品需要合成、转化等一系列“加工”过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把它们列为“生命工程”并不为过。我国的转基因工程研究居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专家预言,21世纪人们进医院不再是为了治病,而是检查身体上哪一级基因出现了“故障”,从而进行修复。基因食品在21世纪的保健品行业将会呈现出空前的大发展。 3)、胶囊、口服液成为包装新趋势。 国际市场流行的包装是以软胶囊或一次性的口服液为主,既便于携带又卫生。我国目前所用的包装,不乏胶囊与口服液,但无论从外形还是包装质量上,与国际市场都存在着差距,尤其是在视觉冲击力方面不能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或食欲。广告宣传往往仅限于长篇幅的文字赘述与一句夸大了的主打广告词上。随着新型软胶囊生产技术的应用,保健品的包装势必在用料、色彩、形状等方面大有改观。 5、促销重点将从功效宣传转向保健知识宣传及品牌宣传 随着保健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保健品的功效宣传呈现出“趋同化”和“泛滥化”的趋势。经过了20多年的洗礼,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日益成熟和理智。消费者不再轻易相信保健品的供销宣传,而是越来越重视对保健知识的学习,通过自己获得的保健知识去辨别形形色色保健品的“真伪优劣”。同时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对于难于辨别“真伪优劣”的类似的保健品,消费者更加认同具有品牌优势的保健品。 基于以上几点趋势,保健品企业应将促销从功效宣传转向保健知识宣传及品牌宣传。 6、 保健品功能分散化,单种保健品功能专一化 随着保健品企业对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同时“知识爆炸”带来的获取保健品知识的渠道的增多,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越来越成熟和理智,不再轻易相信和购买“包治百病”的保健品,而更多的相信和认同“一物克一物”的功能专一化的保健品。这种消费理念的变化必然导致保健品生产企业转而重视保健品功能分散化和单种保健品功能专一化。2021年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发展趋势 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建筑业一个特定的范畴。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权威定义,基础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措施,改变或改善基础的天然条件,使之符合设计要求的工程。说暮然回首,就是我们不能一味只顾看前,也有必要回望。过去的2021年,对于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而言,成果无疑丰硕。港珠澳大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世界最长沙漠公路京新高速等许多重大和超级工程的建成并交付使用,不仅体现中国建筑业的奇迹,也见证了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卓越。然而,辉煌已然翻篇,在庆喜显赫的业绩的同时,有不少成因及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也值得我们很好地去认真总结与反思。本文试就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2021年市场与发展现状作以简析,以利行业更好地行稳致远。2021年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市场情形好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是行业发展的前提。 2021年,我国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市场呈现出一片向荣的发展态势: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增长,2004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 5.9 万亿元, 2021 年增长至 59 万亿元,十多年间投资规模翻了数倍。而202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60多万亿元。建筑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带动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建筑业产值从 2004 年的 2.9 万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20余万亿元。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快速增加,而作为建筑业基础性的细分领域,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也随之快速成长。二是我国批准建设用地规模持续增长。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的发展与我国建设用地面积大小密不可分,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和新型城镇化、城乡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批准建设用地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2006 年至今,我国每年批准建设用地面积基本维持在 40 万公顷以上。三是房地产行业稳定发展。目前,房地产领域仍是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最大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住房、办公楼、商业、工业厂房、保障性住房等众多工程项目。即使在房地产行业进行了深度调整的情况下,我国房地产行业仍旧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 20217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为 10多万亿元,十多年间投资规模翻了数倍。房地产领域作为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最大的应用领域,其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四是新型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如果说工业化在某种意义上主要是创造供给,那么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有研究表明,城镇化每提高 1%,可以替代出口 10 万亿元,按照现有城镇化速度,社会消费的总水平可以从现在的 10 万亿级上升到 20 万亿级,年均 20 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将维持 20 年。另有数据表明,未来 10 年,每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 2,000 多万人,每年需要商品房至少是 6 亿平方米以上。再加上配套的商业、政府、社会服务的医院、学校。城镇化推动了对基础设施、住宅、耐用消耗品等的需求,这是中国转型靠内需拉动经济成长的一个根本动力。五是交通运输业进一步发展。作为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021 年 3 月,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进出疆、出入藏通道建设,构建西北、西南、东北对外交通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走廊。打造高品质的快速网络,加快推进高速铁路成网,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适度建设地方高速公路,增强枢纽机场和干支线机场功能。这就是所谓“铁、公、机”和桥梁、隧道和港口等。建筑市场的上述充足供给,再加“一带一路”的外向助推,给2021年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旺盛的需求提供了大好机会,这也是工程机械及其桩工行业在2021年呈现空前热销的根本原因。2021年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发展分析情未了是指地基与基础工程一方面市场规模较大,市场较为分散,且中小企业众多,创新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在当前可承做工程较多、市场较为兴旺、企业生存压力不大的情况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可以说目前行业中大部分施工企业沿用的仍然是 20 年前的传统施工工艺,这就需要行业及企业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首先,行业现状还未能与发展需要同步。从基坑支护行业发展看,它是地基与基础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程之一,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地下部分施工时,要开挖基坑,需要进行施工降水和基坑周边的围挡,同时要对基坑四周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进行监测和维护,确保正常、安全施工的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施工时涉及到了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力学、原位测试技术、施工技术、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岩土工程多学科问题,几乎涵盖了房屋建筑、水利、桥梁、港口、市政、公用设施、地下工程、近海工程等所有土木工程领域。随着巨型且复杂的工程越来越多,这些大、深基坑通常都位于密集城市中心,常常紧邻建筑物、交通干道、地铁隧道及各种地下管线等,施工场地紧张、施工条件复杂、工期紧张,造成基坑围护工程的设计、施工难度越来越大,施工过程中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桩基工程行业发展看,桩基是地基与基础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一种基础形式, 它由若干个沉入土中的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或承台梁组成, 作用是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强的土层上,或者将软弱土层挤密以提高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和密实度。桩基具有良好的承载特性和抗震性能,因此,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化发展,桩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高层建筑、重型仓储基础,而且还应用于江海大桥、城市高架道路、高等级公路、铁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以及道路管线的日益密集,这为桩基工程行业带来了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情况。 从地基处理行业发展看,地基处理主要是指用于改善支承建筑物的地基(土或岩石)的承载能力,改善其变形性能或抗渗能力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包括强夯法、换填垫层法等十余种。目前,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工程范围很广,包括各类工业和民用建筑、仓储、机场跑道、铁路和公路路基及码头堆场等。这也需要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其次,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的施工工艺。进入 21 世纪以来,人类居住、交通、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使人们对于土地的开发逐渐由地面转入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因此, 国际上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就是“19 世纪是桥梁的世纪, 20 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 21 世纪则是地下空间的世纪”。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预言,21 世纪末将有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工作、生活在地下空间中。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可用地的日趋紧张,高层建筑的日趋增加,地下空间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高科技为支撑点,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的国情,未来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必须在施工工艺上突破传统方式,以持续创新发展显示出这样一些特色:一是经济转型给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发展带来双重考验。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序推进为我国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性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我国发展的战略举措,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将全面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助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各行业发展中心逐步向具备资源节约、环境优化特性的领域倾斜。在这个大背景下,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发展在获得新的结构性市场机遇的同时,也迎来挑战。 二是产业政策推动行业在发展空间大中迎来双重机遇。为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化转型,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建筑行业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的政策。这就要求推广使用民用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限制使用或者禁止使用能源消耗高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在基地与基础工程施工领域,就需要具备节能、环保特点的新工法、新工艺来推动我国建筑业向集约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以全面领先的优势在行业政策的推动下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抓住机遇就发展,反之则相反。三是完善现有工艺或使行业面临竞争的双重压力。遵循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时代要求,改进施工工法是大势所趋。未来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遵循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时代要求,全方位实现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减少工程现场的废土、废气、废物、废水、粉尘和噪声污染环境,积极推广无污染、节能的新型施工工法,在施工机械设备中不断扩大采用各种清洁能源的比例。这让行业的企业间竞争和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日趋激烈。 四是施工及设备的机械化、高效化、智能化发展将制胜。随着未来国内劳务成本的不断提高,基坑支护、桩基工程、地基处理工艺、设备将朝着减少劳务用量的机械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只有通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劳务用量,实现施工成本大幅下降的施工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五是整个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行业整合之势已经不可避免。目前,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整体表现为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且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单个企业市场占有率很低。今后我国建筑行业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方向转变,行业的深层次变更将为行业的所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未来通过兼并、重组、淘汰等手段对行业的整合势在必行。行业整合有利于具有优势平台的优质企业实现良好的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扩张,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此外,行业在建筑物资租赁和行业经营模式以及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物资租赁将向专业化程度提高、服务水平逐步提升、跨区域经营方向迈进;行业经营模式包括勘察、咨询、设计、施工、检测、监测的单项业务主要为专业承包和总承包模式;行业上下游关系主要是抓住供需两旺的有利机遇,强化牵手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些体系具有更规范、更科学、更高端、更现代化的要求,从而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至此,似乎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结尾:那就是回眸2021,展望2021,过去的已成历史,站在新起点上,迈步新的征程,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END 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长城钻探工程技术公司)在近年油气探明储量中,低渗透储量所占比例上升速度在逐年加大。低渗透油气藏渗透率、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绝大多数油气井必须实施压裂增产措施后方见产能,压裂增产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的作用日益明显。1、压裂技术发展历程自1947年美国Kansas的Houghton油田成功进行世界第一口井压裂试验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压裂技术从工艺、压裂材料到压裂设备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及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压裂从开始的单井小型压裂发展到目前的区块体积压裂,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1) 1947年-1970年:单井小型压裂。压裂设备大多为水泥车,压裂施工规模比较小,压裂以解除近井周围污染为主,在玉门等油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1970年-1990年:中型压裂。通过引进千型压裂车组,压裂施工规模得到提高,形成长缝增大了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层的导流能力,这期间压裂技术推动了大港等油田的开发。(3)1990年-1999年:整体压裂。压裂技术开始以油藏整体为单元,在低渗透油气藏形成了整体压裂技术,支撑剂和压裂液得到规模化应用,大幅度提高储层的导流能力,整体压裂技术在长庆等油田开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4)1999年-2005年:开发压裂。考虑井距、井排与裂缝长度的关系,形成最优开发井网,从油藏系统出发,应用开发压裂技术进一步提高区块整体改造体积,在大庆、长庆等油田开始推广应用。(5)2005年-今:广义的体积压裂。从过去的限流法压裂到现在的直井细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增大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果。2、压裂技术发展现状经过五个阶段的发展,压裂技术日趋完善,形成了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和压裂井动态预测模型,研制出环保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和低密度支撑剂体系,配备高性能、大功率的压裂车组,使压裂技术成为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2.1 压裂工艺和技术 区块开发压裂技术区块开发压裂技术把低渗透油气藏整体区块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根据油气藏地质特征建立区块地质模型和裂缝模型,研究区块注采井网条件下压裂方案的可行性,预测区块油气井产量、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形成一套集成油藏工程和压裂技术的区块开发方式,为低渗透油气藏高效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低渗低压油藏宝14区块2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和微地震的方法检测裂缝方位及长度,在此基础上调整注采方式。根据裂缝参数优化结果,在一些高水淹地区采用水平周期注水、间歇注水,大大提高了区块注水驱油的效率。2.1.2 重复压裂技术重复压裂技术是指油气井第一次压裂裂缝失去作用后,对该井同一层位进行第二次或更多次压裂施工,恢复油气井产能。图1 重复压裂技术原理示意图美国巴肯油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孔油田3,2004年部署水平井初次压裂后水平段中有相当多的产层未有支撑剂铺置, 导致压后产量不高且稳产时间短,为此开展了16口水平井重复压裂试验,现场施工成功率达93.7%,重复压裂的平均施工压力明显降低,重已为该区增加650t的可采储量,增产效果明显。国内截止到2006年7月,重复压裂工艺技术在安塞油田、陇东油田延长储层以及新疆乌尔禾储层应用237口井,增产效果显著。2.1.3 煤层气压裂技术煤层具有杨氏模量低、泊松比高、天然割理发育等特点,国外煤层气压裂技术从90年代大排量、低砂比压裂开始探索,发展到现在中排量、较高砂比、连续油管分层压裂,压后产量是常规压裂产量的1.5倍。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mount pleasant煤层气中共有33口井,通过使用LGB交联压裂液,压裂后区块产量增加到2831万方/月,单井产量得到较大提高。国内中石油煤层气公司通过煤层岩性分析,形成了大排量、低伤害的煤层气压裂技术,2021年至2021年7月在韩城、三交、大宁吉县区块共进行了220口井,463层的压裂施工,单井产量达2000-8000方/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1.4 页岩气压裂技术页岩气储层低渗、低孔,即是烃源岩,又是储层和盖层,大部分都需要压裂改造才能生产。美国页岩气发展历程如表1。表1 美国页岩气发展历程阶段时间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大规模水力压裂1981第一口氮气泡沫压裂1990Barnett页岩采用大型压裂1992第一口水平井压裂第二阶段:大规模滑溜水压裂1997第一次滑溜水压裂(6000方)1998大规模滑溜水压裂和重复压裂第三阶段:水平井分段压裂2002开始尝试井分段压裂2004水平井滑溜水分段压裂广泛应用2005开始同步压裂目前体积压裂+同步压裂:水平井完井+滑溜水压裂+多级射孔+快速可钻桥塞国内在四川盆地中南部威远-长宁-昭通等地区开展页岩气开发先导性试验4,目前成功完成了威201、宁201、昭104井、宁203井四口探井的页岩气储层直井压裂改造和威201-H1井水平井压裂改造,测试产量在0.72-1.86万方/天,显示该区块页岩气可采潜力巨大,为以后页岩气开发奠定了基础。2.1.5 复杂储层压裂技术表2 复杂储层压裂技术复杂储层相应的压裂技术致密砂岩油气藏整体优化压裂+开发压裂+液氮助排+不动管柱分压合采/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火成岩油气藏新型压裂液+压裂控制技术+压裂诊断技术深层稠油油藏压前预处理+降粘压裂液+防砂技术潜山高凝油藏大型压裂技术+热压裂技术碳酸盐岩油气藏深度酸压+均匀酸压+多级注入(1)致密砂岩油气藏压裂技术致密砂岩油气藏具有低压、低渗、低产、低丰度等特点,储层压力系数低,压裂液进入地层已引起水锁损坏,影响压裂效果和返排效果。目前,在苏里格气田采用整体优化压裂技术,确定了最佳裂缝长度和井网部署方式,形成了一套直井不动管柱封隔器分层压裂技术+裸眼完井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提高直井/水平井单井产量至2/10万方/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开发效果。(2)火成岩油气藏压裂技术火山岩油气藏具有埋藏深、温度高、天然微裂缝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储层敏感性强等特点,造成压裂施工难度大、压裂液滤失严重,影响了火山岩油藏的开发。大庆油田徐深气田为埋藏深、物性差的火山岩气藏,通过建立火山岩裂缝破裂和延伸数学模型,预测压裂施工风险,研制出170高温压裂液体系和深井压裂工具,完成了人工裂缝控制和火山岩压裂施工规范的制定,该技术共实施火山岩直井压裂147口227层,最大单井无阻流量达100万方/天,实现了火山岩油气藏增产效果的跨越式突破。(3)深层稠油压裂技术深层稠油埋藏深,地层温度高,常规压裂面临增产效果不明显、有效期短、出砂问题,难以满足稠油油藏生产的需求。吐哈油田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5针对原油粘度高、地层岩性疏松、无有效封隔等特点,开展了前期稠油压裂效果分析,形成了大孔径电缆射孔、压前解堵剂预处理、层内多段、多层体积压裂、水基降粘压裂液等配套技术,在现场试验3井次,施工成功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油6.3t,取得了较好的压裂效果。(4)潜山高凝油压裂技术潜山储层主要孔隙类型为构造裂缝,油品性质为高凝油,具有含蜡量高、凝固点高、析蜡点高和蜡熔点高等特点,原油在地层中流动性差,开采难度大。辽河油田曹台古潜山油藏为高凝油油藏,随着注水开发,高渗透砂岩进入高含水期,低渗透砂岩注水效果差,为此,2004年攻克潜山大型压裂难题,采用降滤失工艺和高温压裂液,提高了施工成功率。研发了热压裂液技术6,压裂液入井后温度达60,降低了高凝油粘度,近年来实施3口井,单井最大加砂量达80m3,累计增油2431t,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5)碳酸盐岩油气藏酸化压裂技术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集空间复杂,既有裂缝溶蚀孔洞型、孔隙型,也有复合型。碳酸盐岩大部分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压裂液滤失严重,造成碳酸盐岩储层压裂是世界性难题。酸压技术从常规稠化酸、缓速酸发展到目高效酸+多级注入酸压技术+闭合裂缝酸化技术,在低渗碳酸盐岩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国内外碳酸盐岩酸压技术发展迅速,转向酸压、水平井水力喷射酸压、裸眼封隔器分段酸压技术开始成为主流技术。斯伦贝谢纤维转向酸压技术开始应用于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在壳牌卡达尔海上油田应用16口井,转向效果明显。2.2 压裂液技术压裂液起传递压力、形成地层裂缝、携带支撑剂进入裂缝等作用,其性能对压裂施工由重要的影响,目前压裂液向低伤害、环保、高性能的方向发展,形成的压裂液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类: 清洁压裂液清洁压裂液采用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作“稠化剂”在盐水中配制完成,不需要交联剂、破胶剂等化学添加剂。1997年斯伦贝谢公司成功将VES应用于压裂液中,研制出ClearFrac压裂液7,目前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湾等地区广泛使用VES压力液,现场配制简单,摩阻低,携砂性能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国内在大庆、长庆、克拉玛依等油田先后引进ClearFrac压裂液技术,试验几十口井,增产效果明显。图2 清洁压裂液和常规压裂液对比图 低浓度压裂液 BJ公司研发了VISTAR型低浓度胍胶压裂液,胍胶用量减少了30-50%。哈里伯顿公司研发的Delta Frac压裂液体系,该体系聚合物加量比常规体系低30%,大大降低了压裂液的残渣伤害。国内长城钻探昆山公司研制的羧甲基羟丙基压裂液,在保持瓜尔胶的优点基础上,其使用浓度降低一半,残渣只有瓜尔胶及其羟丙基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对油气层的伤害可以大幅度的降低。 低分子胍胶压裂液哈里伯顿公司研制出了HPM压裂液,该压裂液采用低分子量胍胶(分子量是常规胍胶分子量的1/20-1/30),易形成较好的交联流体,使用温度达127。由于该体系受pH值控制,所以可以实时监测压裂液体系性能并做出调整。国内长庆油田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研发了CJ2-3型低分子压裂液,采用的稠化剂分子量仅为常规胍胶的1/5,在长庆油田试验3口井,成功率100%。2.2.4 清水压裂液 国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清水压裂的研究和试验,从原始的清水不加支撑剂压裂发展到目前的清水前置液+交联携砂液混合清水压裂,在低渗砂岩致密气藏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国内目前在页岩气、煤层气中开始应用清水压裂施工,降低了施工成本,为非常规油气藏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LPG压裂液在New Btunswick McCully气田成功应用了一种基于液化石油气(LPG)的压裂液体系8,由于LPG与储存配伍性好,多层段压裂作业时不需要返排,且LPG可以和储层中的天然气混合,也可以溶解于原油,降低原油粘度。通过使用LPG压裂液,McCully气田不仅缩减了返排、水处理的费用,而且与水基压裂液相比,得到了更长的裂缝半长和更高的产量。2.3 支撑剂技术发展现状支撑剂起支撑裂缝的作用,其质量决定了压裂效果的成败。从1950年代压裂使用天然石英砂开始,支撑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60年代尝试使用塑料珠、胡桃壳尝试单层加砂,由于沉降、应力集中而失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