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峡教案推荐7篇.docx
上三峡教案推荐7篇二、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作业:1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板书设计:(山)奇险夏湍急三峡(美)(水)春、冬清幽秋凄清上三峡教案篇2目的要求: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巴东三峡的壮丽景色。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热情。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巴东三峡的壮丽景色。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热情。教学过程:一、预习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生字生词。2、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浣妆:寨、云阳张飞庙,葛洲坝大坝工程等等。三、朗读课文下面,就让一位同学来朗读刘大杰的这篇游记巴东三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刘大杰笔下的三峡是怎样的一种美丽的风光,并请同学思考:三峡给了你怎样的一个印象?学生交流,自由发言。四、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明确:1、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文章采用先总写后分写,以时间顺序。一(1、2自然段):总写三峡险恶。二(310自然段):按游踪的前后,分别具体描写游三峡的见闻。2、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三峡,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船从宜昌上驶开始是西陵峡,共分四段:黄猫峡、灯影峡、崆岭峡、米仓峡,出峡有香溪。船过姊归和巴东,进入巫峡。过巫山即入瞿塘峡。过瞿塘峡则到白帝城,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五、认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景物特点诗、谚、典故感觉总说三峡:险恶、最为险恶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惊异西陵峡:黄猫峡山高不险、水急不峡紧张第二课时目的要求:1、理解文章中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重点: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难点:理解文章中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在小组交流,推举代表上台讲述想象的'大坝建成后的三峡景象二、分析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1、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文章按照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层次井然。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2、介绍景物时,能抓住特色,详略得当。3、采用多种修辞与写作手法来描写景物,生动形象。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用烘托、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三峡的险恶。4、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谚语、及自己的即景诗句,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韵味。五、作业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教学重点: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教学难点: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述: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三峡(板书课估计有疑难的词:阙嶂曦湍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略无阙处重言叠嶂沿溯阻绝夏水襄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哀转久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生掌握内容后,自由读课文,巩固词句义。四、学生三读课文。1、述: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学指导自学。(投影出示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准备用“三峡的美”说一句简单的话。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疏通字词1走近作者及作品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中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三峡便是其中的一篇,是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性散文。22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3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郦(lì)阙(qu)溯(sù)(yn)属(zh)4指名朗读。5听录音,从整体把握课文。同学们去过长江三峡吗?想去看看吗?首先让我们欣赏一段风光片。(出示cai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一个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有位游客写下了自己在三峡的所见所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船过三峡。(板题、齐读)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游览三峡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游览长江三峡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汇报:(板书)三、朗读领悟,合作学习1、三峡的风景迷人,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描写了山奇、水急、船险的特点?(、自然段)2、那第一、五自然段又分别写了什么?至自然段是怎样的结构关系?(1)我游览了三峡(总起)(2)写山好奇(3)写水好急(分述)(4)写船好险(5)一幅百里山水画(总结)3、自主合作学习2、3、4自然段a、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分组自学讨论:1)、读一读,把你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想想这一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画一画可以说明景物特点的词语。3)、谈一谈你的感受,再试着读一读。b、汇报交流填表4、引读5、6自然段读了神女峰的故事以后,你对三峡的山水有什么新的感受?5、小结四、积累与运用(任选一题)1、当当小导游,借助重点词语把你喜欢三峡美景介绍给你熟悉的人。2、学习本文写作方法选择喜欢的词句介绍一处景物。3、以祖国山河美为主题,搜集资料、图片与同学合作办一期手抄报。上三峡教案篇6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积累新词。2、合作交流,初步学会背诵课文的方法。、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长江三峡风光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借助重点词句背诵课文的方法,背诵课文2、3、4自然段。难点:找出自然段中重点词,并理解重点词的意思。三、预习要求:1、读准生字的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2、读通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课船过三峡(齐读课题)。你们知道,“三峡”是指哪三峡?周老1读课文找出重点词句;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3借助重点词句背诵课文。老师相信,借助黑板上的这些重点词句,同学们肯定能很快地把课文背出来,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段和同桌一起互相背一背。指名自选一段进行背诵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各自的感受一起来背背着三段课文,不会背的同学可以读。面对如此迷人的三峡风光,作者不禁发出由衷地赞叹,啊,(引读感叹句)(四)、课堂小结:是啊,三峡的自然风光真是太迷人了,我们为祖国有如此奇丽的山河感到骄傲,感到自豪!长江三峡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我们下一堂课再学习。道元在“访渎搜渠”,亲自考察后为其补订作注,写成水经注40卷。语言简洁精练,文字秀丽优美,对后代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水经注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三峡是水经注的代表作,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三、简介三峡的情况四、学习课文整体感知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勾画生字。播放字词教学幻灯片。2利用工具书,给下字注音。阙叠嶂曦襄溯湍漱涧啸思考题三:三峡最后一句,对文章的表达有什么作用?思考题四: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寓情于景的?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明确思考题:明确思考题三:?三峡最后一句可谓锦上添花之笔,将三峡的凄清、空旷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以渔者歌谣作结,凄凉哀婉,使读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