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3文综地理高考学生必看知识点.docx
最新2023文综地理高考学生必看知识点地理高考知识点1(一)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着制约作用。(二)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据有关资料,了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2、正确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对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人类应如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三)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1、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概念、分类),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具有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属性。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应有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四)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认识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了解这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灾减灾措施。地理表述能力特征表述(1)地形(地貌)特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地势四个方面概括.例如亚洲地形特征:地势中高周低;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大、平原狭小;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地面起伏极端(大);平均海拔950米。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欧洲: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山,东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南美洲: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大洋洲: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2)自然环境特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中国西北地区:属温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自东向西为森林草原荒漠;荒漠面积广大;河流少、径流量小且多为内流河、内流湖;(3)气候特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A、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B、中国气候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4).河流水文特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等方面叙述长江水文特征:长江流域为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有较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游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5)河流水系特征从流域面积、长度、支流、流向、河网密度、水系轮廓等方面概括:长江水系特征: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中国最长河流;流域面积广大,是中国流域面积河流;径流量丰富;上中游支流众多、河网密集;是典型的树枝状水系(6).农业生产特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特征: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和高粱;单产高;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以国营为主,是中国优质玉米的主要产地等。(7).工业生产特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地理高考知识点2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2.经济因素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地理高考知识点31.晨昏线的概念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2.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3.晨昏线的特点(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时间管理,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4.晨昏线的移动一般地,如果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1、2、3分别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时晨昏线的位置。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导致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导致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导致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知识点总结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烈的显示。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地理高考知识点41、中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世界分布:中亚、美国、北非)2、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3、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5、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挖发菜等。地理高考知识点5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2.从陆地面积看,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10.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